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僑社新聞
僑社新聞

「桑迪」禮待波城 市容速復正常
作者是 Alan K Chow   

「桑迪」禮待波城 市容速復正常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當地時間29日晚的最新消息,「桑迪」已在美國東海岸新澤西州南部登陸,中心持續風速達每小時129公里,颶風「桑迪」已造成多人死亡。

波士頓萬寧路市長加贊各政府部門在這場風暴中的表現,他表示,我很自豪我們的工作人員令街區迅速回復正常,緊急行動中心,交通中心和波士頓警察總部的統一指揮中心,徹夜進行清理以令週二早上城市回復舊貌。
通過市長的24小時熱線電話,全市共接收到500宗樹倒緊急報告及211份中斷電力供應報告,無顯著水浸報告,市長熱線共管理3,913宗通話。
本市將繼續計算清理工作和評估風暴損失,市民如有任何與風暴有關的問題,請打電話給市長24小時服務熱線617-635-4500及跟進@ NotifyBoston.更新的。

美大選遇「桑迪」 颶風成「十月驚奇」

(新華網) 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當地時間29日晚的消息,「桑迪」在美國東海岸新澤西州南部登陸,中心持續風速達每小時129公里;美國氣象部門稱,颶風是美國最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美國的大西洋颶風季從每年6月1日延續到11月30日,其中8月至10月為颶風活動高峰期, 正常年份的大西洋颶風季一般會形成10場獲正式命名的熱帶風暴,其中約6場風暴演變為颶風,強颶風一般有兩場,但颶風登陸的情況並不多見。

美國媒體報導,美國13個州與華盛頓650萬用戶電力供應中斷,其中紐約25萬,華盛頓13萬,「桑迪」來襲將衝擊美國6000多萬人,佔總人口五分之一,並給美國的電力、交通、運輸、航空、金融、保險、旅遊服務、能源、基礎設施等帶來巨大損失。

多位專家對「桑迪」造成損失的預期值跨度很大,從20億美元至1000億美元不等,有分析師認為,「桑迪」最高可能帶來1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紐約曼哈頓電廠一座變電器疑似發生爆炸,紐約市電力公司雖然解釋是因為降低強風暴雨的破壞程度,先行中斷曼哈頓市區部分地區供電,不過民眾拍到巨大火光,疑似為爆炸瞬間畫面,傳出電廠爆炸後,曼哈頓部分地區瞬間漆黑一片,救難人員表示電廠發生爆炸,曼哈頓東區愛迪生聯合電力公司有19名員工受困。

因供電中斷,備用電發電機故障,紐約大學醫院被迫疏散200多名病人,50到70輛救護車前往接病人。

美國聯邦政府官員宣佈,政府機關30日將繼續關閉,大部分僱員不用上班,地面公交與鐵路交通服務,至少到30日上午前都不會恢復。

 

「桑迪」帶來大風與強降雨天氣,造成部分地區被淹,紐約長島沿海地區和新澤西的一些街道已被淹沒,曼哈頓下城靠海地區水深及腰,一台高樓起重機在風中搖搖欲墜,目前已經清空街道,以防有人員受傷,他們將向可能受到影響的8家核電站加派人手,以防發生不測。

因強降雨導致水位高漲,美國最古老的核電站——新澤西州奧伊斯特河核電站保持高度警惕。

一場世紀颶風「桑迪」肆虐美國東部地區,然而面臨風險的不僅僅是五六千萬受其影響的美國民眾,還有在暴風雨中進行政治角力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及其對手羅姆尼。

美國大選歷來有「十月驚奇」一説,在美國大選進入最後一週之際,奧巴馬和羅姆尼的支援率仍難分伯仲,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影響選戰最後階段的走勢,因此這場颶風無疑已成為最不確定性的因素之一。

對於奧巴馬而言,這場風暴對他的挑戰遠大於羅姆尼,選民將用極其挑剔的眼光看待總統在這場風暴中的一舉一動,歷史經驗表明,選民通常會將災害造成的惡果歸咎於在任官員。

小布希就是奧巴馬的前車之鑒,2005年8月造成路易斯安那州超過1800人喪生、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的「卡特裏娜」颶風發生後,小布希政府反應遲鈍,導致他的支援率從60%下降到49%,從此再也沒有恢復。

奧巴馬的競選顧問表示,他們已吸取了小布希的教訓,儘管弗吉尼亞、俄亥俄、佛羅里達、威斯康辛等「搖擺州」對選情至關重要,但奧巴馬已幾乎全部取消這些州的競選活動,火速趕回白宮坐鎮指揮應對災情。

由於選舉臨近,如果出現重大人員傷亡,選民肯定會將憤怒傾瀉到奧巴馬頭上,這場風暴對奧巴馬而言是一次「機遇」,可借機展現自己的領導力,將自己塑造成果斷、負責、大度、關心民生疾苦、推動全美團結的領袖形象,更重要的是,他可正大光明地調動行政資源,對受災地區給予人力物力支援,博取選民好感。

相對而言,在野的羅姆尼所能做的事都只是姿態性的,不過,「無官一身輕」也未必全是壞事,這將使其免遭選民苛刻眼光的審視,而且奧巴馬政府任何應對這次颶風的「失誤」,都會使他「漁翁得利、不勞而獲。」

但「桑迪」對羅姆尼的「威脅」同樣值得關注,由於他目前在一些關鍵州的選情仍然落後於奧巴馬,颶風已迫使他取消這些州的造勢及廣告宣傳活動,不利於他扳回劣勢,而這些州對他贏得過半選舉人票至關重要。

奧巴馬29日試圖展現出對大選的「超脫姿態」,稱自己並不擔心颶風對選情的影響,而是擔心對美國家庭的影響,言下之意是把自己的政治命運置之度外,而羅姆尼也暫停攻擊奧巴馬,並稱自己深為美國人在危機來臨時的團結一致感到自豪。

立場偏保守派的《吉拉德報告》的報導則諷刺奧巴馬吃了一次「史上最昂貴的匹薩」,這則報導挖苦的是奧巴馬28日晚專程飛往佛羅里達州準備參加29日的競選活動,結果只吃了一頓匹薩,第二天早上就取消既定活動返回白宮應對颶風。

面對突如其來的颶風攪局,民主共和兩黨陣營也在積極拿颶風做文章,由於奧巴馬要指揮抗風災,副總統拜登和前總統克林頓成為了為奧巴馬助選的得力人選。

克林頓:羅姆尼當選才是最大風暴

前總統克林頓在佛羅里達州的一場競選活動上稱,美國政府會處理好當下的這場颶風,但如果羅姆尼當選為美國總統,其對美國的破壞程度將遠超「桑迪」颶風,我們正面臨一個風暴,但如果你們沒有在這次選舉中做出正確的決定,那麼我們面臨的風暴將遠超現在的風暴, 克林頓對美民眾説。

針對羅姆尼剛剛播放的競選廣告中,指責奧巴馬政府支援的克萊斯勒公司將吉普車的生産線轉移到中國,奧巴馬陣營抓住機會攻擊,稱要是沒有奧巴馬政府的汽車救助計劃,這些汽車公司早就破産,而如今能夠將生産線轉移到中國,表明他們已經成功轉型,這足以證明奧巴馬救助汽車業的決定正確。

 
麻州外語協會四十五屆年會
作者是 Alan K Chow   

麻州外語協會四十五屆年會


(右二) 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專業協會 (NECTA) 秘書張福增、(右四)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專業協會會長葉金惠、(右五)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王月娥、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波士頓華語文數位學習中文示範點負責人莊紀華 (後左二)、麻州外語協會理事劉善理(左一)。


(News Chinatown訊)麻州外語協會(The Massachusetts Foreign Language Association)- Sturbridge鎮Host 旅館及會議中心舉行第四十五屆年會,日期在10月25日至27日舉行的年會,共有數百名麻州外語教師參加,會議活動包括各語言主題演講、教學觀摩、頒獎、 聚餐,以及圖書教材展示,會場內共擺有近六十個各式外語教材展示攤。

波士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在會場中也擺有展示攤位,展示僑委會提供的「生活華語」,「全新版華語」,及「Live互動華語」等教材,以及教育部「華語測驗」的文宣,還即席贈送試題樣本,許多主流學校華語老師駐足參觀探問。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波士頓華語文數位學習中文示範點負責人莊紀華、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王月娥、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專業協會會長葉金惠等人也主持了一場華文教學的研討會,介紹僑委會推動的華語教育相關業務「全球華文網」以及「台灣書院」網站,他們強調這兩個網站資源豐富,教師們善加利用,可輕鬆充實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水準。

黃正杰主任、王月娥會長及葉金惠會長,並參加了27日中午的午餐會,和麻州各校的華語教師們交流,並獲大會主席公開感謝對年會的支持,黃正杰主任向主辦單位表示,僑教中心將繼續在新英格蘭地區積極參與各項華文活動。

 

 
全國市長會議《糧食政策》波士頓成果展
作者是 Alan K Chow   

全國市長會議《糧食政策》波士頓成果展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由波士頓市長(Thomas M. Menino) 萬寧路出任,美國全國市長會議 (United States Conference of Mayors) USCM 的糧食政策專責小組主席,致力於推動「生產和銷售」更多的健康食品給予當地美國居民的計劃,在經過12個月以來的努力,萬寧路市長表示:

「在波士頓街道上已經少看到爆炸的食品車;與此同時,亦已經有了第一個被指定為農業計劃發展用途,蔬菜種植的土地,農貿市場帶來新鮮的蔬菜,並帶來了更好的質量的食物,以提供給波士頓公立學校學生。」

市長還列舉了兩個最近的「聯邦補助金」食品相關的項目在Roxbury和Dorchester多切斯特展業;第一個擴展是一個拉丁裔超市,第二增加的是食品企業生產。
(The Dorchester Ba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多切斯特灣經濟發展公司,攜手合之Crop Circle廚房,佔地35,000平方英尺的,多用途,食品生產設施,被稱糧食生產的小型商務中心,此發展將支持超過50個食品生產企業運作,並創建了80多個新的就業機會。

在 Roxbury 與 ( Madison Park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麥迪遜發展公司合作,一個32億美元的投資,2.1英畝的土地用途,該發展項目將包括一個40000平方英尺的兩層樓的雜貨店,和五層樓高的建築,零售,辦公空間,零售空間和66個單位的住房,路邊停車位。

市長還稱讚各地市長配合,不僅推出了自己的糧食政策措施,也說出了有關建議削減聯邦食品援助方案和延遲的農業法案的重新授權。

 
榮民在那裡、服務到那裡
作者是 Alan K Chow   

波士頓榮光聯誼會慶34屆榮民節暨紀念國父及先總統

榮民在那裡、服務到那裡……

(News Chinatown訊)

波士頓榮光聯誼會於10月20日假中華公所提早舉行慶祝第34屆榮民節暨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先總統蔣介石誕辰、以及本年度會員大會合併舉辦;慶祝紀念大會開始:合唱國歌、「國父紀念歌」、「總統蔣公紀念歌」、向國旗、國父、蔣公遺像行鞠躬禮。


(圖):波士頓榮光聯誼會,慶祝榮民節暨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先總統蔣介石誕辰紀念日、以及會員大會,出席人員合照。(圖與文:波士頓榮光聯誼會提供)

理事長殷尚堅致歡迎詞,他說:「紀念國父和蔣公誕辰的歷史性意義,以及兩位對國家的重大貢獻事蹟;回顧國父於101年前建立亞洲第一個自由民主共和國 --- 中華民國、和創設「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蔣公領導北伐、對日抗戰、以及在台灣落實三民主義等功蹟。」

他特別說述在對日抗戰期間,22塲大會戰,中華民國國軍英勇抵抗日本侵略歷史事實,他有感不少僑胞未能感受到馬政府施政的共識,他呼籲海外榮民在任何塲合,為政府施政辯證。

他也感謝於月前到波士頓訪問的中華民國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金筱輝,帶來國內關懷海外榮民的親切感,並强調「榮民在那裡,服務到那裡」的目標,他說明今年是國父孫中山先生146歲 、和先總統蔣介石125歲冥誕。

駐波士頓經濟文化辦事處新任副處長陳銘俊致詞時,對榮民致上崇高敬意,他肯定榮民前輩們為國家、為民族矢志盡忠的犧牲奮鬥精神,令海內外國人感念與尊敬,引以為榮。

他感性地表示在10多年駐外公職生涯,首次在波士頓聽到和合唱:「國父紀念歌」、「總統蔣公紀念歌」這兩首歷史偉人紀念歌,感人肺腑,有感觸流淚之情。

11月12日國父孫中山先生冥誕日、10月31日是先總統蔣介石誕辰紀念日,同時也是榮民節;榮民即「榮譽國民」,是對國軍退除役官兵之尊稱,榮民昔日戎馬保國衛民,卸除戎裝後,投入國家建設,盡心盡力,為社會樹立楷模。

,政府為感念退伍將士們保家衛國的貢獻,訂定10月31日為榮民節。


(圖):波士頓榮光聯誼會慶祝榮民節暨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先總統蔣介石誕辰紀念日、以及會員大會,駐波士頓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銘俊致詞。

迎僑青聚僑心壯僑社為下個世代點亮蠟燭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一位來自台灣就讀於Tufts大學的學生,當發現Tufts滿掛各國國旗,唯獨沒有中華民國的,他向學校反應獲得機會,於是他滿懷高興,向僑教中心黃正杰主任「申報領取一面中華民國國旗」;這

「101年僑務委員會議」青年代表僑務工作建言會議上,黃主任向大家報告的,洪慧珠處長說:「看到國旗飄揚總是滿懷喜悅。」與會的張鳳說:「我們的一代努力在海外建立典範形象,也要我們的下一代也能如此,孩子的優秀是國家公民教育的重要。」在「傳承與創新」中,如何去「促進華裔青年參與僑務領域」?

隨著近年來海外僑社結構面臨轉變,僑胞新生代青年不斷成長茁壯,已漸次在海外各主流領域嶄露頭角,復以近年來中國大陸密集舉辦各類型華裔青年活動,以吸納海外華裔青年之認同;為推動僑社永續發展,厚植海外新生代的力量,依循總統馬英九「為下個世代點亮蠟燭」的政策理念,研提「迎僑青,聚僑心,壯僑社」僑務工作新方針,並整合現階段施政成果與核心價值,設定以「加強華裔青年聯繫服務」為主軸之未來努力目標,期藉由強化宣傳聯繫,提升與僑界及中華民國的聯結,讓華裔青年踴躍參與僑社,調整僑團體質,促進僑社的世代傳承,使僑社能承先啟後,生生不息,民族文化能夠繼續在海外傳揚。

自100年起,僑委會正式在「美國啟動海外青年文化志工培訓計劃」,積極協導成立青年文化志工組織,提升海外華裔青年之服務與連結,並鼓勵持續參與僑社活動及提供志願服務的機會與平台,提升華裔青年參與僑務工作榮譽及使命感,進而成為弘揚中華文化之新世代尖兵。

在發揮「文化軟實力優質品牌形象」,鼓勵華裔青年來臺研習、求學及發展,培育優秀專業及領袖人才」自1950年代起即積極鼓勵僑生來臺就學,美國曾與中華民國合作實施美援僑生計劃,經過60多年的努力,已培育19萬名畢業僑生,在海外組成104個留臺校友會,馬總統多次公開肯定及讚許僑生政策為中華民國最成功的教育政策之一,指示應以此一基礎擴大推展教育國際化政策。並提及臺灣開展以「健康和美麗」為主題的醫療之旅;(此項目實況從以下報導跟進。)(下)

臺灣開展:健康和美麗的《醫療之旅》

臺灣開展以「健康和美麗」為主題的醫療之旅;來自北京、重慶、杭州、廣東、吉林、貴州和雲南等地的17名大陸醫療旅遊團成員參加了經驗分享會,來自重慶的吳小姐對記者説,臺灣和大陸的醫療機構在硬體水準上相差不大,但臺灣的醫療機構更注重提高服務水準和用戶體驗,對她很有吸引力。

組織此次活動的廣州錫安醫療健康管理中心由臺灣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和臺灣16家醫學中心聯合成立,錫安從2010年開始首次組織大陸客戶到臺灣開展醫療之旅,目前一共組織了三個團。

錫安臺灣區總經理蕭義焜説,近年來到臺灣旅遊的大陸遊客越來越多,錫安希望組織更多大陸高端客戶到臺灣體驗醫療服務;臺灣敏盛醫院執行長陳保仁説:「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臺灣的醫療機構面向大陸遊客,主要注重提供親切、精緻的醫療服務,所提供的健康檢查不追求超貴、超全面,但會做到恰如其分。

近年來,臺灣大力推動醫療服務産業發展,並在上海、北京、廣州、洛杉磯、溫哥華等城市一共設立了18家醫療服務推廣平臺,據臺灣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統計,截至第三季度,今年共有6萬名外來遊客來臺使用醫療服務,已超過年初預設目標,其中使用健康檢查、美容服務的人數約佔三成。

 
洪處長提釣魚臺轉達馬總統《東海和平倡議》
作者是 Alan K Chow   

洪處長提釣魚臺轉達馬總統《東海和平倡議》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由僑教中心黃正杰主任、兩位僑務委員陳家驊、馬滌凡出席「101年僑務委員會議大會」主題討論題綱及說明會前,經文處處長洪慧珠轉達了中華民國政府對釣魚臺堅定不移的立場;並在主流(英文)媒體上刊登全版廣告,告訴國際社會,並在歷史上留下資料;馬總統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呼籲各方嚴肅面對當前東北亞領土爭議可能産生的嚴重後果,亦提及在此事件中美國一直保持中立態度。


左起:兩位僑務委員陳家驊、馬滌凡、洪慧珠處長、僑教中心黃正杰主任。攝:徐佩蒂

在一項重大領土爭端正在東海醞釀中:「中華民國(臺灣) 身為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有責任依據聯合國憲章所訂原則和平解決這項爭端,我們決心和平解決,是因為這項爭端的核心,正是臺灣的附屬島嶼。

這些島嶼的名稱是釣魚臺列嶼,中文意義是《釣魚的平台》,我們認為這些島嶼不僅是釣魚的平台,也是締造和平的平台。」

經文處處長洪慧珠表示:2012年8月5日,馬英九總統基於「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分享」的理念,提出一項二階段式的「東海和平倡議」;第一階段:「透過有意義的對話以擱置領土爭議」,第二階段:「經由合作開發共同資源。」

101年僑務委員會議大會」專題

「公眾外交」面對全球化的趨勢,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不再僅侷限在「傳統外交」管道,「公眾外交」(Public Diplomacy)也開始成為當今國際社會在外交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政策工具,不同於「傳統外交」著重在以各國政府部門作為主要溝通對象的形式,在資訊日益豐富的今日,人們獲得資訊的管道是多元化的、便捷的、低成本的,因此各國紛紛借助先進的資訊技術和大眾傳播媒體,把對外宣傳和文化交流為主的公眾外交納入國家整體外交事務中,目的在藉由交流、溝通的形式,接觸瞭解不同思想文化,以減少誤解和猜疑,進而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增進國家利益。

閱讀全文...
 
« 最先前一個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下一個最後 »

第 134 頁, 共 227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