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僑社新聞
僑社新聞

63周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作者是 Alan K Chow   

本田在北美召回60多萬輛雅閣

本田公司宣布,因動力轉向管泄漏可能引發火災,本田公司正在北美召回60.3萬輛雅閣;本田公司說,此次召回涉及2003至2007款雅閣V6,其中在美國召回57.3147萬輛,在加拿大召回3.0058萬輛,此次召回僅涉及北美地區。

本田說,随着時間的推移,動力轉向管可能老化漏油,動力轉向管漏油會導致動力轉向失效,或者是漏油渗到催化轉化器上,導致冒烟或者起火;本田說,目前尚無類似的傷亡事件,但在今年6月份一輛2006款的雅閣有火災报告,今年5月份,本田在北美召回了5.2615万輛2007至2008款謳歌TL汽車。

63周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在軍樂隊伴奏下,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高唱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首都各界代表依次登上紀念碑基座,從功勛卓著的老戰士到天真爛漫的少先隊員;從各條戰線的勞動模範、先進人物,到基層一線的工人、農民和大中學校師生;從英姿颯爽的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到身着節日盛裝的少数民族群眾,大家崇敬地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深切地追思革命先烈的「豐功偉業」堅定地表示要緊密團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代表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献花籃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

10/1波士頓市府廣場升旗

9月29日中午12時天空放晴,雨停了,波士頓市府廣場更現得格外乾淨,紐約總領館,委派副總領事周立民及領事陳邵毅前來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3周年升旗儀式,波士頓市府廣場徐徐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迎風飄揚、國運昌隆。

 

(左三)副總領事周立民、大會籌委會主席朱正亞、華人前進會主席黃夏儀、波士頓海外留學生聯合會主席孟慶軒等分別致詞;副總領事周立民表示:「中國近幾十年來的變化,備受世界關注,對海外華人對祖國不離不拋的支持精神致以最崇高敬意,更祝願波士頓華人繼續為中美友好而努力。」

此次活動由華人前進會、波士頓海外留學生聯合會、劍橋中國文化中心、波士頓嚴新生命科技學會、麻省理工學院科技學會及台山聯誼會等10多個華人組織籌辦,市長辦公室「新波士頓人分部主任」陳清音、波士頓市議員Ayanna Pressley、Felix Arroyo等出席並發言。

紐英崙中華公所CCBA兩位董事梁添光、黃納斯均「興高采烈」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3周年升旗儀式。


(圖):耆英們出色表演「花鼓舞」引來現場圍觀者熱烈掌聲。(攝:徐佩蒂)

孫國祥總領事與紐約台胞共慶佳節

28日晚,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舉辦主題「我們擁有一個家」聯歡晚會,孫國祥總領事夫婦與紐約當地台胞以及幾所著名大學的台灣留學生歡聚一堂,共同慶祝中秋佳節的來臨;孫總領事以看月亮思故鄉的親身感受,抒發了兩岸同胞都是一家人、都期盼中華民族團圓復興的家國情懷,引起現場賓客的共嗚;徐南山副總領事等出席了上述活動。


(圖) 孫國祥總領事夫婦向台胞家庭和台灣留學生致意。


(圖) 兩岸青年親如兄弟姐妹。

 
慶祝「中華民國101年國慶文化訪問綜藝團」憶記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紐英崙僑務委員」陳家驊、馬滌凡、處長洪慧珠、副處長陳銘俊、僑教主任黃正杰、團長郭大文、楊克敬伉儷等與團員合攝。(攝:鄒國綸)


「中華民國101年國慶文化訪問綜藝團」憶記

歌聲中沉醉、白雲片片天蒼蒼、覓一顆人心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親愛的你跟我飛、穿過叢林去看小溪水、親愛的來跳個舞、愛的春天不會有天黑、我和你纏纏綿綿翩翩飛、飛躍這紅塵永相随、追逐你一生……」人生本來就是如此簡簡單單,互相照顧、相依相偎、開懷大笑。

慶祝「中華民國101年國慶文化訪問綜藝團」首站波城,8歲以童星身分進入演藝圈的陳凱倫,在彩蝶飛舞襯托,在Wilbur Theatre 為我們帶出「兩隻蝴蝶」這首歌,從輕鬆樂韻,從「不負眾望」中,從童星至金鐘獎最佳主持人,到加入大愛台成為慈濟人;人生有需要在「擁有永恆中銳變求生。」


(圖) 「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團長郭大文交換紀念品。(攝:鄒國綸)

「盛況空前」後總是「曲終人散」的「寂靜無聲」;「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紐英崙僑務委員」陳家驊帶領的「雙十慶典第一站」揚起凱歌;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在致詞中表示,中華民國國慶文化訪問團,帶給海外僑胞濃濃國內同胞溫馨的問好,傳達誠摯與祝福,也是僑委會百年不變的「慰勞」,時過境遷,今日的海外僑胞在努力中建家立業,也因此也不防回台灣看看「慰勞」一下國內同胞。


(圖) 陳凱倫在彩蝶飛舞襯托在Wilbur Theatre 為我們唱出「兩隻蝴蝶。(攝:徐佩蒂)

團長郭大文、副團長方芳、秘書施博祥,帶領歌影星:陸一嬋、陳凱倫、郎祖筠、蘇霈,以及今年甫獲得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的荒山亮巡迴演出,相信在下一站紐約同樣受歡迎,隨後是紐澤西、華府、達拉斯、波特蘭、西雅圖、聖地牙哥、洛杉磯及鳳凰城;要加讚的更省不掉同行的舞台技術及行政人員周本安,樂師趙伯乾,舞蹈員:曾安榕、周潔心、簡鳳貞、陳秋妃。


(圖) 郎祖筠「熱情的沙漠」。(攝:徐佩蒂)

「我的熱情、好像一把火、燃燒著整個沙漠;
太陽見了我、也會躲著我、它也會怕我這把愛情的火;
沙漠有了我、永遠不寂寞、開滿了青春的花朵;
我在高聲唱、你在輕聲和、陶醉在沙漠裡的小愛河」

郎祖筠被譽為中華民國台灣全方位藝人,演譯歐陽菲菲的「熱情的沙漠」,提到父親為資深電視幕後工作人員郎承林,滿州旗人,主持陳海倫笑語:「那妳是格格?」郎祖筠說:「那來格格,革命推翻清腐敗帝制,建立民國跨百年;現又出來服務。」


(圖) 荒山亮「天荒地老」獻給大家。(攝:徐佩蒂)

荒山亮台灣著名的音樂創作人、音樂製作人、歌手;長期參與音樂後製工作,2000年以後以製作布袋戲音樂及演唱主角人物歌曲竄紅;擁有候斯頓大學「酒店管理學」學位,他的一曲「天荒地老」獻給大家也思念母親。


(圖) 蘇霈一曲老上海舊歌「滿場飛」、「西湖盼」各有特色。(攝:徐佩蒂)

蘇霈一曲老上海舊歌「滿場飛」金色的旗袍加上香艷的歌詞:「香檳酒起滿場飛、釵光檳影晃來回、爵士樂聲響、跳rumba才夠味、你這樣亂擺我怎樣隨、你這樣美貌我這樣醉、勾肩搭背 進進退退、步也徘回、愛也徘徊、你這樣對我媚眼亂飛、害得我今晚是不得睡……」


(圖) 方芳、陸一嬋友情不變;再看我一眼「可愛的玫瑰花」(攝:徐佩蒂)

方芳的千面,更身為副團長,留下的是她那令人「拍案叫絕」的「楝篤笑」,不負有「台灣綜藝一姐」、「女丑之王」之稱。

陸一嬋的「再看我一眼」:再看我一眼、別急著說再見、讓我的留戀......是她退隱20年,再踏舞台的第一次,方芳說:「她外貌無變,我變」而友情不變。

(圖) 「中華民國頌 」台灣著名音樂人兼導演劉家昌所譜曲,內容歌頌中華民國的歷史替節目劃下完美止符。(攝:徐佩蒂)

當「站在高崗上」-「你站在高崗上向下望、是誰在對你聲聲唱、青青的山嶺穿雲霄呀……慶祝「中華民國101年國慶文化訪問綜藝團」演出2小時快速飛逝,「中華民國頌」的音樂響起,一刻珍重、明日又天涯……
「青海的草原 一眼看不完
喜馬拉雅山
峰峰相連到天邊
古聖和先賢 在這裡建家園
風吹雨打中 聳立五千年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經得起考驗
只要黃河長江的水不斷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千秋萬世 直到永遠」是由台灣著名音樂人兼導演劉家昌所譜曲,內容歌頌中華民國的歷史。

(圖)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在致詞中表示,中華民國國慶文化訪問團,帶給海外僑胞濃濃國內同胞溫馨的問好,也是僑委會百年不變的「慰勞」,時過境遷,今日的海外僑胞在努力中建家立業,也因此也不防回台灣看看「慰勞」一下國內同胞; 處長洪慧珠、郭大文、陳家驊站起對表演者致敬。 (攝:徐佩蒂)


(圖) 專心欣賞,Wilbur Theatre 600多票一掃而空,由於租場地費用較低廉,票價也更合理,造就與眾同樂的一個晚上。(攝:徐佩蒂)

 
與海外僑胞歡渡國慶、讓世界看到台灣生命力
作者是 Alan K Chow   

與海外僑胞歡渡國慶、讓世界看到台灣生命力

101年群星舞動慶雙十 文化訪問團首站抵波城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慶祝「中華民國101年國慶文化訪問綜藝團」首站波城,9月22號晚由台灣經紐約轉機抵波士頓,僑務委員會為慶祝中華民國101年雙十國慶,特於9月中旬遴派「本安文化劇團」及「玩聲樂團」籌組國慶文化訪問團,分赴美國及加拿大26個城市巡迴訪演, 以具傳統文化及台灣新創音樂特色之文化饗宴,與海外僑胞及主流人士歡渡中華民國國慶,進而讓世界看到台灣生命力與文化活力。


(圖) 「中華民國101年國慶文化訪問綜藝團」首站波城,左一起:馬滌凡、陸一嬋、副團長方芳、處長洪慧珠、陳家驊、團長郭大文、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等拍下抵波城的第一張照片。(攝:徐佩蒂)

 

「本安文化劇團」巡迴城市包括波士頓、紐約、紐澤西、華府、達拉斯、波特蘭、西雅圖、聖地牙哥、洛杉磯及鳳凰城等地,演出10場次,「玩聲樂團」巡迴城市 包括加拿大溫哥華、愛城、多倫多、美國芝加哥、底特律、明州雙子城、奧蘭多、華府、亞特蘭大、北卡洛麗、聖路易、堪薩斯市、丹佛、鹽湖城、沙加緬度、舊金 山及檀香山等地,演出17場次。

首站波城由團長郭大文帶領歌影星:陸一嬋、方芳、陳凱倫、郎祖筠、蘇霈,以及今年甫獲得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的荒山亮巡迴演出,同行還有舞台技術及行政人員周本安,樂師趙伯乾,舞蹈員:曾安榕、周潔心、簡鳳貞、陳秋妃。

僑務委員會與美國26 城市主辦僑團誠摯邀請僑胞偕舊雨、攜新知共同歡渡中華民國101年雙十國慶,波士頓地區演出時間為9月24日(星期一) 晚上7時,地點在Wilbur Theatre (246 Tremont St. Boston)。

 

有關入場券事宜請聯絡以下機構:波士頓僑教中心617-965-8801;紐英崙中華總會617-338-6868。

「紐英崙僑務委員」陳家驊伉儷,親自前往接機,並隨即於晚上8:40在中國城龍鳳酒樓歡宴綜藝團成員;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正、副處長洪慧珠、陳銘俊、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及紐英崙僑務委員馬滌凡、「中華民國101年國慶籌委」余麗媖、單鳳琴等出席飯局。

委員長吳英毅致海外僑胞「問候」函中提及:「回想海外僑胞去年熱烈舉辦並參與中華民國100年各項慶祝活動,顯示僑胞對中華民國台灣存著一份關心、認同、這份心繫國家的愛,以點連成線,以線連成面,把中華民國和各地僑胞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著實令人感動。

時值中華民國101年雙十國慶,象徵著另一個一百年的開端,僑務委員會特別以《群星舞動慶雙十》為主題,遴派國內知名演藝人員組團赴美加巡演,藉由令人懷念的悠揚歌曲及精彩的脫口秀,帶來國內同胞最溫馨的問好;中華民國在海外有僑胞堅定的支持,才能讓我們的民主與經濟持續不斷的深化與繁榮,並在國際上有傑出傲人的表現,我們以擁有廣大僑胞朋友的支持為榮,並以全體僑胞的成就為傲!也深盼由這次的訪演向海外僑胞及國際友人–傳達誠摯的問候與祝福。」


(圖) 左一「紐英崙僑務委員」陳家驊,以茶代酒感謝團長郭大文率眾巡迴演出讓世界看到台灣生命力與文化活力。(攝:徐佩蒂)

演員介紹:

陳凱倫 (1957年出生) 台灣男藝人,童星出身;8歲以童星身分進入演藝圈,主演過百部以上電視劇及電影,青年時國防部向學校借調,在三台聯播戲《寒流》中飾演一名鬥爭父母的小紅衛兵,成為其代表作品之一、並奠定在演藝圈終身志,爾後陸續拍過許多著名電影,如《大地勇士》、《皇天后土》、《國父傳》、《你那好冷的小手》等。

陳凱倫11度入圍金鐘獎,並獲第26屆廣播金鐘獎最佳主持人、第33屆最佳綜藝節目獎,1993獲得中國文藝協會頒發中國文藝獎章的廣播主持獎,也於1990年代開始投入公益活動,加入大愛台成為慈濟人。

郎祖筠 (1965年出生),中華民國台灣全方位藝人,國立藝術學院 (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戲劇系畢業,父親為資深電視幕後工作人員郎承林,滿州旗人;1991年正式進入演藝圈,其作品涵蓋舞台劇、導演、主持、相聲、電視、電影、廣播、配音、廣告、教學、公益活動等,2000年創辦春禾劇團。

荒山亮,(本名簡世亮),台灣著名的音樂創作人、音樂製作人、歌手;長期參與音樂後製工作,2000年以後以製作布袋戲音樂及演唱主角人物歌曲竄紅,其作品多收錄於布袋戲原聲帶中,自2005年起,發有個人錄音室專輯,其演唱的布袋戲歌曲代表作品有(英雄無名)、(煙消雲散)、(末世錄)、(與我爭鋒),以及在第八屆世界運動會開幕式所演唱的 (寰宇傳說)。

荒山亮自中學時代,即參與樂團,於民歌西餐廳演唱,完成學業之後曾任職於凱悅飯店、西華飯店。

在竄紅之前,荒山亮已於美國投身卡通、電影配樂製作多年,1990年代末,台灣知名的布袋戲企業霹靂國際多媒體正籌製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荒山亮受邀參與製作該片的配樂,開啟了荒山亮的布袋戲音樂製作生涯。

蘇霈,擁有著古老靈魂般的獨特蘇式唱腔,同時散發出熱情與活力的創作力量,唱著東方風情的小調歌曲,有著一股說不出的甜膩,卻又參和著矛盾的美麗與堅強 挑戰「復古與創新」,揉合「老味與新意」 穿梭古今的這場華麗又單純的音樂饗宴天涯歌女重現極度魅力東方。

蘇霈:西湖盼

作詞:蘇霈 作曲:蘇霈

「清風陣陣催著我呀、來到西子湖畔邊上

青青綠柳偎著水旁、灑落些細雨也詩畫

波光倒影照看三潭、幾世等待渡船靠岸

儷影雙雙談情依然、千年痴痴的寄盼

離却了峨嵋到江南

西子湖水、帶走心傷、帶走我的夢

多少往事、寄予穹蒼、愛恨早已無所謂

西子湖水、聆聽世間、對對情侶的諾言

遙望蘇堤、恍如隔世、想我夢中的你」

方芳 (1954年出生),本名周正芳,台灣女藝人,出生中壢眷村、能演能唱,擅長模仿,曾參與電視劇、電影、舞台劇、相聲劇及綜藝節目短劇演出,也主持過綜藝節目及秀場節目,有「台灣綜藝一姐」、「女丑之王」之稱,曾獲得金鐘獎最佳女演員及最佳主持人獎。

十六歲時,參加聯邦影業的演員招考,從上千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兩名錄取者之一,開始接受演員訓練,不過後來因為家庭因素,方芳很快就結婚離開了演藝圈。

1974年,華視拍攝八點檔連續劇《包青天》時,其中一名女演員因懷孕無法演出,此角色在劇中有武打場面,因此導演煩惱要由誰扮演這個角色;恰巧方芳前去探望一個圈內的朋友,參加試鏡後入選,方芳也因這劇重返演藝圈。

方芳早期演出的電視劇有《守著陽光守著你》、《雲的故鄉》、《追妻三人行》、《京城四少》等,而方芳也因為《雲的故鄉》成為第廿一屆金鐘獎的最佳女演員。

陸一嬋1979年出道,陸一嬋以「女王蜂」走紅,電影裡,她飾演一位不甘心被男性欺負,決定展開復仇計劃的女強人,強悍性感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也奠定美艷女星的地位,在八零年代還跟陸小芬並列台灣一代性感女星。

 
從國際教育體系之平臺回歸中國城任廣教校長
作者是 Alan K Chow   

從國際教育體系之平臺回歸中國城任廣教校長

曾秀芬持知識可以改變人生這個道理:再起步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中華廣教學校自新校舍建成之後,幾年間更換了好幾位校長,廣教的「紅衫軍」(學生T恤)仍然劃過唐人街;也由於「廣教」是一所快跨過百年的「老校」,其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道理在那裡?

「基於其悠久歷史,華人社區中有《她》一定的地位和使命」曾秀芬說的。

曾秀芬是誰?

許多教育界的朋友,對她並不陌生,早在1970年代,從香港到波士頓讀大學、研究院,之後一住住了30年。

這期間在哈佛年代,她抽空到中國城唐人街團體「教成人英語」;每一個年代,都有需要協助、幫忙的新移民,回想從前,曾秀芬說:「我們還會幫助他們解決一些英文文書上的問題;為華人服務,也伏下了一份情意結。」

(圖) 曾秀芬日後致力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習的熱誠,鼓勵批判性思維和開闊的胸襟,引發領導才能和優良的公民素質,讓他們具備卓越條件,在華人和國際社會上發揮所長。(攝徐佩蒂)

少年夫婦的年代,她也曾經和丈夫李小林,在牛頓中文學校服務社區,每個週未抱着一股熱誠,除教中文外,也教打乒乓球、籃球……等等;後來她更在那裡擔任了8年校長。

她和丈夫在本地學街界,有其一定的成就,此為後話。

 

她對掌握創辦一所學校,有其獨特的「理念和成就」;10年前,因緣際會她應中文大學校長高錕之邀,從波士頓重返香港,辦了一間「奇特之校」-「弘立書院。」

香港教育制度的 「嚴格」被冠稱「填鴨式」,但無何否認培育精英良多;隨着經濟改變,走過「填鴨式」教育的父母,都願意給孩子一個快樂成長和優質的學習環境;她創辦的「弘 立書院」在香港提供一套獨特的教學模式,一間非牟利獨立私立學校,以普通話及英語沉浸式教育及培養探索精神為本的學習環境,具有國際視野的獨立學校,努力 在傳統與創新,及中西方文化之間取得平衡,提供一至十二年級的課程,之後可升讀海外大學,以及北京清華。

高錕爵士,大紫荊勳賢,華裔物理學家,普世譽之為「光纖通訊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又何以會對她「垂注?」

這當中又要帶出另一段淵源!另一位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創辦人李應林;而李應林是她的老爺。

香 港人以前都知道只有一間「香港大學」,而中文大學的前身,最俱知名度的是「崇基、新亞、聯合」;李應林廣東南海東村人,畢業於美國奧柏林大學,又曾任廣州 嶺南大學校長,後來在香港參與創辦崇基學院 (1963年起成為香港中文大學成員書院之一),並擔任第一任院長(1951年-1954年),現今崇基學院的宿舍「應林堂」,就是以他命名的,在嶺南大 學,也有李應林室紀念他。

笑看風雲,人生有幾多個10年?

2012年9月20號和到任未夠一個月的新任「中華廣教學校」校長曾秀芬交談,奇怪她何以從國際教育體系之平臺回歸中國城?

一份情意結,包含一份遠大「信心」的落實;她笑言,中文學校,坐落唐人街社區有其特別的角式,協助不同的家庭,令忙忙碌碌疲於奔命的父母,其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的照顧。

課餘班的責任,有進度空間,不只是週六、日,不只是學中文,中文學校的使命,是很多華人子女,需要這樣的環境,在一個細細的社區,認識朋友,享受這一個過程,點睇、廣教?是很多人的典範榜樣。

她的信心:一如她創立「弘立書院」一樣的目標:「日後致力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習的熱誠,鼓勵批判性思維和開闊的胸襟,引發領導才能和優良的公民素質,讓他們具備卓越條件,在華人和國際社會上發揮所長……」 (待續)

以駱家輝為例說起全球海外華裔的未來

曾秀芬博士問:中國人點分?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
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

曾秀芬說:文化、語文分不開,「有一年一家人遊」黃鶴樓,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七米的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引起兒子的好奇,從外觀、從文字、也就追溯出一段歷史故事:

「黃鶴樓從北宋至20世紀50年代,還曾作為道教的名山聖地,是呂洞賓傳道、修行、教化的道場。」

她認為「三國演義」、「水湖傳」中還有中國人的忠義,要讓下一代,一代又一代的明白,在灌輸「民族大義」之同時,對自己根源有一份感情,面向世界,認識自己的立場。

 

駱家輝 – 我們的下一代,都會是駱家輝;問他是什麼人?一定回答是「美國人」;作為駐華大使,央視《對話》欄目邀請駱家輝做節目,這位大使毫不諱言:「我要向中國人民展示美國價值觀。」

此語燃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衞道士們的憤怒。

她在學術交流也好,去旅行也好,目睹世界每一處都有唐人,也有華人「聚集的唐人街」;中國人點分?

 

民族性?

文化?

還是那本護照?

世界觀?

她認為:「從實際行動中令人感受、感動、接受。」

執掌廣教,她笑道在一個情意結下,盡情去做,在10年香港辦學的日子,作過學界交流活動,回到廣教此一刻,是可以和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等地作文流,放眼世界擴大視野。

文化、語文分不開;但繁簡體字的「各佔一方」,在一場文字之爭中,學校如何選擇?學生如何識別?

她以莎士比亞的文學與現代英語比較,是在演變過程進步到更合時代化;簡體字有進化過程,草書是簡體字的前生;文化大革命時,優美的中國文字被打碎了,《愛字無心》又點用《心》去愛?《開字無門》如何去《开》?

文化大革命後,再把簡到不成形的簡體字重建其「字形」,中國走向繁體字是「好」;認「形」,繁體字更容易認,提到「弘立書院」,在北京重金聘請一位,負責設計全北京小學語文的老師,其「兩人三語」認字從繁體字開始。

而繁、簡體字並用,是無可避免的時代趨勢。

何以用「從國際教育體系之平臺回歸中國城任廣教校長」為標題?

翻看她40年在教育界努力不懈的歷史,對她除了一份信心,相信大家也會和我一樣對她有份感恩,當繁華如千帆般遠去,查理河畔留下了一顆熱烘烘的心,她會把一生最好都用在波士頓孩子身上。

曾秀芬擁有「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及生物博士學位;1986年起就參與中小學教育工作,在波士頓中國城當過義工老師,在紐頓中文學校當過8年校長,在Chelmsford市,參與創辦麻州Chelmsford特許公立學校並擔任校董。

在美國時,她曾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做研究,參與國家科學基金會及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資助的教育性科技創新項目;推動、管理NASA的全美教育項目。

在香港創立「弘立書院」;2005年發起承辦「香港特區政府」和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香港大學、香港青年聯盟,以及十三所香港公私立學校合作的LEAD項目,並擔任首席顧問。

2006年她加入「香港中文大學」院校合作中心,擔任創意課室項目主任;2008年秋起,擔任LEAD項目創意課室的首席顧問。

曾秀芬發表過許許多多研究報告及教科書,其中包括從「2009年到2012年」與LEAD創意課室項目有關的書籍,以及一系列六冊,名為(Survival English Cours) 「生存英語課」的英語學習材料。

常常有人提到「成功男仕背後有位賢內助」;不可多到的還是,一路走來,曾秀芬的丈夫李小林,麻州大學羅爾分校生物系教授,給與她許許多多自由度,去發揮她對教育的一份此生不移的熱愛,李小林現已退休。

「平易近人、滿腹經綸、談笑風生」是她給我的印象,要和她照張相,她用手在面上打圈,幽默地問:「使唔使攪作一下」(化粧)?

哈哈互笑,我們都明白「美貌 + 智慧」真正的「落實」是豐富多采的學問及無私的付出。

(註)黃鶴樓 (Yellow Crane Tower) 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蛇山上,是江南四大名樓之一,中國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黃鶴樓共5層,高50.4米,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歷代屢修屢毀,現在的建築是於1985年重修的;新黃鶴樓的樓層內外繪有以仙鶴為主體,雲紋、花草、龍鳳等為陪襯的圖案。

 

 

(後記):文中提及的兩位:高錕、李應林簡介:

(1) 華裔學者「光纖之父」高錕和美國科學家鮑伊及史密斯,分別以光纖和電荷耦合元件(CCD)研究,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高錕是歷來第六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科學家。
一九六六年,高錕大膽提出以玻璃取代銅線傳輸訊號,四年後第一條光纖誕生,光纖網路讓資料傳輸在彈指間完成,如今手機通訊、國際電話、有線電視、網際網路傳輸運作,全拜光纖之賜;上海出生,香港求學,再赴英國深造,去年罹患輕度阿玆海默症,記憶力衰退,可能無法全然體會諾貝爾獎帶來的喜悅。

(2) 李應林出生於澳門,曾在培育過許多各界菁英(如冼玉清)的子褒學校就讀,中學畢業於廣州嶺南學堂,1917年進美國奧柏林大學,1921年得文學士學位,1925年,他任青年會總幹事,支持省港大罷工。

1930年再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1937年獲奧柏林大學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繼鍾榮光之後,他在1937年至1950年出任中國其中一間基督教大學「嶺南大學」校長,在1953年,李應林與香港教會團體、全國基督教大學同學會的代表、上海聖約翰大學校董會主席歐偉國創立崇基學院。

 
「談、譚、許、謝」四姓繁昌、不忙感恩
作者是 Alan K Chow   

「談、譚、許、謝」四姓繁昌、不忙感恩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紐英崙昭倫公所2012年9月18日中午12點,在泰勒街98號B座「會所」敬備金豬、雞、鮮果、糕點、寶燭,拜祭祖先姜太公3,223歲,藉以追憶,「談、譚、許、謝」四姓本一家。

昭倫公所主席許揚威、副主席:譚瑞生、許柏照、謝雲鵬、譚榮熾、財政:謝保生;核數:譚兆倫、婦女部:譚新順、總   務:謝中之等成心敬拜上香,祝願庇祐昭倫同仁。

總   務:謝中之主持拜祭儀式,口中念念有詞:「姜太公在此,諸鬼神退位,百無禁忌、萬事大吉、興旺我昭倫、庇祐眾子孫。」滿堂吉慶、分享美食、共聚鄉情。


(圖左三) 主席許揚威率眾拜祭祖先姜太公3,223 歲。(攝:徐佩蒂)

昭倫堂宗史民國之初譚公人偉者,前清孝廉 聞人,執律師業,對姓氏之源派精心研究,從其遺物得曉談譚許謝原是一貫血脈始祖,乃姜大公之遺裔名諱齊人,與阮翁比鄰而居,通家之好,惜生在東周列國時代 諸侯爭霸,朝野大亂,諱家不幸慘遭其禍,全家幾被災滅,祗餘孤兒名光,阮翁抱歸撫養,荏苒紹光阮翁告知前事,並為之擇配受室名字《昭倫》- 取義繁衍之意;婚後力圖創業興家,連生四子,長談次譚三許四謝,待四子長大又告知己身幸賴阮翁撫育等同親子,訓勉世代相傅宜與阮家如兄弟,毋忘阮翁當日蔭 護之恩,四子敬聆嚴訓恭謹奉行『抱天下為家』之志。

昭倫職員表(2012年)

主席:許揚威;副主席:譚瑞生、許柏照、謝雲鵬、譚榮熾;財政:謝保生;核數:譚兆倫;中文書記:譚家權、謝迺康、謝    文、謝子立;英文書記:譚    健、謝雲生;外文聯絡:譚禮天、謝庭賜、譚發海;婦女部:譚新順、譚布愛娟;康樂部:譚明珠、譚發海;顧    問:謝仲安、譚柏林、譚自超、譚達兒、譚善明、譚瑞安、譚瑞乾、許漱馨、謝志才、謝自強、謝樂兒。

總   務:謝中之;委員:談謝尊毅、談繼欣、譚永生、譚慧珍、譚積金、譚文莊、譚達仁、許    強、許春蓮、許麗芬、許榮威、許安威、許麗儀、許建平、許國年、謝立華、謝仕欽、謝炯輝、譚伯權。

 
« 最先前一個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下一個最後 »

第 136 頁, 共 227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