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紐約點滴 紐約點滴
紐約點滴
紙媒的冬天真的來了嗎?
作者是 Alan K Chow   

紙媒的冬天真的來了嗎?


每種新媒介的出現,都會引起人們對紙媒命運的擔憂,網路時代尤甚;人類將不可避免地走向高效資訊化網路時代,當越來越多的人把視線從傳統紙媒投向網路,關於紙媒會以何種形態存在的爭論也開始不絕於耳,作為一種傳播介質,紙媒在網路的衝擊下會黯然撤退,被讀者冷落甚至遺忘。

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報的讀者將歸於零,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菲利普邁耶在他《正在消失的報紙》一書中,對報紙命運的預測,他甚至將消失時間準確定:「到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國最後一張報紙將被扔進垃圾筒。」

當20世紀末數字網路作為一種新媒介越來越被熟悉後,紙媒要完了的聲音也愈加高漲,2010年,《紐約時報》對外表示未來將停止出版印刷版報紙,主推網路版報紙訂閱業務,而此前擁有140餘年歷史的美國《西雅圖郵報》已宣佈終止印刷版報紙的發行,而轉為完全的網路版。

依據之一是發行量:2008年度,中國報紙總印量首次出現下降;2009年度持續這一下降態勢,較上年再減少6.78%;2010年開始扭負為正,專家分析,新興的數字媒體不可避免地在初期吸引大量使用者,但新鮮過後受眾還會有一個重新比較和選擇的過程。

依據之二是電子化閱讀的興起,無論是標榜著結束了無紙不成書歷史的電子書,還是締造了萬卷圖書三兩輕的掌上電腦都顛覆了傳統閱讀方式,科技的進步讓電子化閱讀取代紙質印刷成為可能。

依據之三是紙媒讀者的流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人,其中18~30歲的青年人普及率達到98%,已經趨於飽和狀態,再過30年左右,即2040年前後,這一網民群體的年齡就是48~60歲,涵蓋了社會上最具話語權和購買力的主流人群,他們和比他們更年輕的一代 人都在網路環境下長大,決定了其傳媒接觸的偏好必定是線上閱讀。

依據之四是成本,與新媒體相比,建立在新聞紙和印刷設備基礎上的報業成本極高,據統計,中國報紙每多1萬份的印量要增加300萬元的開支,因此多數報紙發行靠廣告收入來彌補,而廣告費又極易受經濟狀況的影響。

但是,是否能就此判斷紙媒的冬天已經來到?

紙媒消亡論不是今天才有的,1895年無線電出現,1926年電視出現,每種新媒介出現後,都曾引起人們對紙媒命運的擔憂,但是,今天的紙媒並沒有消亡,説明紙質化閱讀的生命力是非常強大的,不能就此判斷紙媒會在此輪電子化浪潮中走向沒落,在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程曼麗看來,新媒介的出現一般並不會即刻給原有的媒介帶來顛覆性的改變,而是在長期的共存中,實現競爭性生長、相互融合發展。

事實上,對紙媒寒冬論的質疑和反對之聲同樣不絕如縷,新聞集團總裁默多克表示,他相信報紙將在21世紀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雖然不再會以今天被扔到門前臺階上那種方式存在,但它砰然落地的一聲悶響,將在我們的社會和世界各地發出長久的回聲。」

中國業界和學界對紙媒消亡論也大多持反對的態度,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教授喻國明提出:「網路是一種新媒體,而且更先進,但即使再先進,也不會把報紙完全吞掉。」

 
中國《作家》與諾獎屢屢擦肩而過《莫言》改寫歷史
作者是 Alan K Chow   

中國《作家》與諾獎屢屢擦肩而過《莫言》改寫歷史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公佈前,中國作家莫言意外成為國外博彩公司眼中的頭號奪獎熱門,在諾貝爾文學獎的歷史上,還沒有一位中國作家得此殊榮,莫言會改寫歷史嗎?

莫言之所以受到西方博彩公司的追捧,與其作品近兩年在西方的出版與推廣有很大關係,在英、法等語種的主流閱讀市場中,莫言的作品是被譽為翻譯最多、最精準的華語文學作品,莫言近期透露,他在瑞典出版了3本書,包括《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和《生死疲勞》。


() 莫言:《紅高粱》

影片根據莫言同名中篇小説改編,由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中國第一部走出國門並榮獲國際A級電影節大獎的影片,影片先是以新式敘事手法為框架,試圖拍攝一部打破傳統主旋律模式的新式文藝劇情片,後此片一製作好便入圍柏林德國影展,最後空前的拿下柏林影展最高獎金熊獎。

不過,備受關注的莫言始終沒有對此事過多地發表看法,亦關掉手機,而他簽約的圖書公司負責人聲稱,莫言近期已回到山東高密創作新作品,對於外界的關注,莫言很低調,「只想安心寫作品」,不接受採訪。

莫言本人曾解釋過為什麼不喜歡談這個話題,諾貝爾文學獎毫無疑問是影響力最大的國際文學獎,但在它的歷史上,也確實有很多優秀作家缺席,像托爾斯泰、卡夫卡都沒有獲得這個獎項,而在獲獎作家裡,有些人的作品也並不是我們所欽佩的。

大陸著名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引發臺灣島內新一輪的莫言熱,莫言的好友作家張大春説:「實至名歸,莫言創造新的中國敘事體,諾貝爾文學獎看見中國了。」

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稱讚莫言「既泥土又狂野,既荒誕又現實。」在龍應臺眼裡,認識20年的莫言「一直擁抱著家鄉的泥土,紅高粱與他的人群,其意義非凡。」

作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莫言獲得的不僅是巨大的榮譽,還將獲得8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按照中國央行11日公佈 的匯率,這筆錢兌換成人民幣為750萬元,而按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莫言本次諾獎所得的獎金將可以獲得免稅,這意味著這筆鉅款可以一分不少地轉入他賬戶;受經濟危機影響,今年諾貝爾基金會宣佈獎金將由以往1000萬瑞典克朗縮水至800萬瑞典克朗(約114萬美元)。

那些與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作家

魯迅

是第一位受外國人關注並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中國作家,1927年,來自諾貝爾故鄉的探測學家斯文海定到中國考察時,在上海了解了魯迅的文學成 就以及他在中國文學上的巨大影響,與劉半農商量準備推薦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被魯迅婉言謝絕,魯迅在給臺靜農的信中説:「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

林語堂

1975年夏,國際筆會在維也納召開,林語堂被選為副會長,接任川端康成,會上,全體通過以國際筆會名義推薦林語堂獲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結果大家都知道:該年,諾貝爾文學獎給了義大利詩人蒙塔萊。

巴金

美國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曾推選中國著名作家巴金角逐西元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稱讚巴金「為中國當代最為傑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學創作奠定了享譽世界崇高聲望和國際文化界尊崇的優異基礎,他對人性和人類尊嚴的執著探討和神聖理解,已經被載入了當代中國文化和人類文化的史冊」。

老舍

2001年,老舍先生的兒子、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舒乙向外界披露了「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幾乎被老舍得到」的內幕,據舒乙透露,在入圍者到 了最後5名時還有老舍,最終,秘密投票結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那年,瑞典方面通過調查得知老捨已經去世,於是日本的川端康成獲獎。

沈從文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曾透露,1987、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終審名單之中,沈從文均入選,而且沈從文是1988年中最有機會獲獎的候選人,馬悅然稱當時學院中有強大力量支援沈從文的候選人資格,但可惜的是,沈從文于1988年5月10日去世,因此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

王蒙

美國一文學團體曾提名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參加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稱其是中國當代文學最具代表性的偉大作家、文藝理論家和思想家,他的巨大的文學成就和人格造就了他成為一代文化大家和享譽世界的偉大作家。

(來源:成都晚報)

 
中國牌:美大選候選人必打之牌
作者是 Alan K Chow   

中國牌:美大選候選人必打之牌

美國總統大選臨近,奧巴馬與羅姆尼的口水戰愈發激烈,雙方更是不斷打出「中國牌」,羅姆尼在最近一條競選廣告中抨擊奧巴馬7次拒絕將中 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聲稱他的對華政策讓美國付出了「兩百萬工作崗位的代價」,奧巴馬也不甘示弱,不斷指責羅姆尼虛偽,稱他直到去年還一直在從中國的投資中獲利。

近些年來,中國早已成為美國總統大選中候選人的必打之牌,美國媒體稱,美國政治中存在一條鐵律:敲打中國不會犯錯,尤其是在目前民調顯示美國公眾普遍認為中國的「不公平經濟競爭」導致美國就業機會流失的背景下,英國媒體則評論説,美國對中國的恐懼已經滲入美國總統競選活動,以某些令人驚訝的方式 塑造了公眾的恐懼心理。

事實果真如此嗎?中國這個「假想敵」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有人説,美國是一個需要敵人的國家,美國的戰略文化就是製造敵人的文化,美國總是不斷樹立敵人,然後按照美國的意願改造或消滅之,縱觀美國的發展史,你會發現這樣的説法不無道理。

冷戰時期,美國的敵人是蘇聯,冷戰結束後,美國開始了尋尋覓覓,無論是所謂邪惡軸心國還是所謂擁有或者正在開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無不是美國在主動尋找敵人,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日本曾一度扮演美國的假想敵角色,之後,陸續出現了薩達姆和本拉登,而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美國的目光開始追隨這片古老又充滿活力的大地。

布熱津斯基在《大抉擇》一書中強調:美國的國際地位是由我們這個時代兩項重要現實造成的——美國全球霸權的空前強大和全球相互影響的前所未有,美國的空前強大和沒有制衡者,更鼓勵了美國的樹敵慾望,它成為美國外交用來保護自身強大地位的一把利器。

的確,美國對樹敵的熱愛可以理解為美國對自身的鞭策,正如如今甚囂塵上的「美國衰落論」一般:在某些人口中或者筆下,中國的崛起伴隨著美國的衰 落,此消彼長間,恐懼與敵意漸生,然而,美國的相對衰落並未改變其世界第一的雄厚實力,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實,無論是「美國衰落論」還是「中國威脅論」,都像是在給美國敲警鐘,使其時刻保持警惕,實現其世界第一可以韆鞦萬代的夢想。

 
星雲大師談晚年最大心願:望早日看到兩岸統一
作者是 Alan K Chow   

星雲大師談晚年最大心願:望早日看到兩岸統一

「夜晚,我愛天空點點明星,白天,我愛天空飄飄白雲;無論什麼夜晚,天空都會出現了星;無論什麼白天,天空總會飄浮著雲,星不怕黑暗,雲不怕天陰;點點的星,擴大了人生,片片的雲,象徵著自由。」(1951年,星雲大師在臺灣新竹青草湖畔創作了這首名為《星雲》的詩。)

星雲大師一生什麼事情都能放得下,只是對於海峽兩岸的情況非常關注,他之所以這樣關心,是因為他感到自己的年紀已經大了,體力已經不夠了,他希望早日看到兩岸統一。

回首自己一生的歷程,星雲大師感慨地説:「真像是夜晚的星星,光芒雖然弱小,但總是努力地在閃耀;又像天上的白雲,儘管飄浮不定,但是在無限時空中,一顆顆星星,一片片白雲,所結合起來的星雲,卻能夠超越時空,亙古長存。」

星雲大師人生路

星雲大師把人生比作一條「路」,他説人生的前途要有路,才能有所發展;如果前途沒有路,就表示人生已經走到了盡頭,這條路要靠自己走出來,他將自己走過的路總結為8個時期,以每10年為一個時期,分為「成長時期」、「閱讀時期」、「參學時期」、「弘法時期」、「歷史時期」、「哲學時期」、「倫理時期」和「佛學時期。」

 

 

一句承諾,信守一生

1927年,星雲大師出生在江蘇揚州一個名叫江都的小鎮,原名李國深,母親告訴他,他出生時半邊臉是紅色的,半邊臉是白色的,母親認為生了一個妖怪,幾乎不敢撫養他,過了一段時日,他才逐漸恢復和正常嬰兒一樣,他從小家裏貧窮,母親多病,父親是一位樸實的農民,介乎農商之間,父母生養了4個兒女,他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個弟弟。

星雲大師三四歲時,跟著外祖母學會念《般若心經》,還和七八歲的姐姐比賽吃素,他沒有進過正式的學堂,但背下了家鄉寺廟墻上貼的《三世因果經》。

星雲大師最感激的是父母的生養,不但給了他一個健康的身體,最重要的是給了影響他一生的性格,他説,我從小就不是一個喜歡苦惱的孩子,母親 雖然不識字,但對於因果、忠義的道理了然於心,他至今還記得和母親的對話:「母親,您的衣服破了。」母親回答:「不是破,是布不夠。」無論環境多麼惡劣, 母親的心態總是很樂觀。


(圖) 2000年12月,星雲大師(左五)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鮮花。

1994年4月,星雲大師第三次赴大陸探親,他來到南京母親的住處,依偎在她的床前,聽從母親的教誨,我告訴母親,我在臺灣有萬千聽眾,但來到南京,我是您的聽眾;母親眼中掠過一絲笑意,她説:「講經的人不一定能得道,聽經的人反而個個都能得道。」

自出娘胎,饑餓就常常伴隨著星雲大師,但正是饑餓,讓他從小懂得承擔和關愛,他對童年兩件事記憶深刻:一是為了幫父母減輕負擔,他早晨去撿狗屎,下午去拾牛糞,回來做成肥料賣錢,貼補家用;二是他喜愛小動物,常常蹲下來給需要過河的螞蟻搭橋,也會因為鴿子走失而擔心得夜不能寐。

1937年,星雲大師的父親外出謀生,此後兩年杳無音信,生死未卜,憂心忡忡的母親帶他去南京打聽父親的下落,路上,他偶遇南京棲霞寺的知師,知客師隨口問道:「你是否願意做和尚?」他憑直覺答了句願意,不到半個小時,棲霞寺住持志開上人派人來找我,聽説你要出家,就拜我做師父好嗎?我信口説出好;一句承諾,我就信守了一生。

黑名單上的學生

1939年春天,12歲的星雲大師在南京棲霞寺剃度,出家時,師父志開上人替他取名「今覺」,意為今天覺悟;後來,他偶然在《王雲五大辭典》中看到了星雲圖,上面的解釋是:「宇宙未形成之前,無數雲霧狀的星體結合,又大、又古老、又無際。」他非常欣賞這種寬廣、浩大又無邊的境界,也自許在黑暗中給人光明,於是他把法號改為「星雲」。

星雲大師剃度時,南京已淪陷於日寇之手,正逢抗戰期,難民的流徙,加上漢奸、和平軍的敲詐,艱難地與環境作生死搏鬥。

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美軍開始轟炸南京的日寇,當時,棲霞寺裏以粥代飯,經常一個月吃不到一塊豆腐一碟素菜,正處於長身體時期的星雲大師仍然與饑餓為伴,但是想到時代的艱辛、師父的難為,心中的感念使他忘卻了饑餓之苦,就這樣養成能忍的習慣。

經歷了艱難的成長時期,星雲大師步入了閱讀時期,最初,他在棲霞寺的佛學院學習,全班約有50個學生,他是最年幼的,那時候他愛看小説,成了黑名單上的學生,老師認為,不用功閱讀經論、只沉迷于小説的學生,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人。

東西方的小説、文學作品、歷史傳記,讀得津津有味;例如 《水滸傳》裏的一百零八將,他們叫什麼名字,是什麼綽號,用什麼武器,穿什麼衣服,他都如數家珍,對於《三國演義》把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黃忠、馬超列為五虎將,認為最為公正,當中尤以趙子龍那種不計較、不比較、不鬧情緒,只一心輔佐劉備的精神,最令他所欽佩。

星雲大師在棲霞寺度過了7年歲月,後來去常州天寧寺做了行單(苦工),不久又轉到鎮江焦山佛學院,20歲時,他離開焦山佛學院,結束學習生涯; 他先到了宜興白塔山大覺寺,在白塔國民小學服務不到兩年,之後又到南京華藏寺,參加同學們發起的佛教革新運動。

然而時局動蕩,內戰開始,已經不容他有所作為,因此,在得到家師志開上人的允許後,簡單帶了幾件換洗衣服,帶領70多名青年同道,以參加僧侶救護隊的名義,就這樣渡海來到了臺灣。”

九死一生

1949年初到臺灣的情形,星雲大師用「人地生疏、走投無路」8個字來形容,那時,由陳辭修(陳誠)先生主政的臺灣省,政治情況惡化,當局嚴格查管不明人員的流動,星雲大師也遭到警察逮捕,被關在桃園的一座倉庫裏,要感謝孫立人將軍的夫人孫張清揚女士以及立委、監委們的大力營救,才九死一生,逃過劫難。

他先後前往桃園縣中壢市的圓光寺和新竹市青草湖的靈隱寺,靠給大和尚看守山林,生活才算 安穩下來,閒暇時就伏在山中的草地上,寫下了一本《無聲息的歌唱》,他還主編《人生》雜誌,並在臺灣佛教講習會教書;後來,星雲大師輾轉來到宜蘭,趴在破舊的縫紉機上寫下了《玉琳國師》、《釋迦牟尼佛傳》。

1953年春天,星雲大師開始了人生中第一個關鍵時期,他在宜蘭唸佛會成立青年團體,開辦文藝社、歌咏隊、補習班、讀書會,吸引許多青年來學佛。

18年就讓位

在高雄,星雲大師選擇了佛光山,1967年5月16日,佛光山開山建設,此時星雲大師正好40歲;他最初是想設立佛教學院,為佛教培養弘法人才,後因發展需要,除了安頓僧侶外,還創辦了各種佛教事業。

星雲大師說:「我知道自己應該要進入為佛教創造歷史的階段了,於是為佛光山訂立四大宗旨;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我制定佛光人的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我把青少年時期醞釀在心中的理想慢慢落實,人間化、現代化、生活化,的人間佛教就這樣確立了。」

從40歲到50歲,正是佛光山的初創時期,星雲大師在自己衣食無著的情況下,籌辦大專佛學夏令營;在開山建寺萬般辛苦的情況下,設立普門高中、 西來大學、南華大學和佛光大學,以教育培養人才;1977年,佛光山成立大藏經編修委員會,重新編印了《佛光大藏經》,還邀請幾名大陸學者將藏經翻譯成白話文,出版了《中國佛教經典寶藏》。

星雲大師就這樣在主管的位置上忙碌了整整18年,1986年,當佛光山的硬體建設和弘法事業稍具規模時,他宣佈退位;退位是希望對「世代交替」的傳承做個示範。

晚年最放不下的事

當佛光山日漸興旺,走上了「國際化」道路時,星雲大師又想到了「回歸」,現在世界佛教需要本土化,推動本土化的佛教,成為他人生的另一個關鍵時刻,也是他晚年最大的願望;而中國佛教的本土,毫無疑問在大陸……

星雲大師一生什麼事情都能放得下,只是對於海峽兩岸的情況非常關注,他之所以這樣關心,是因為他感到自己的年紀已經大了,體力已經不夠了,他希望早日看到兩岸統一。

《星雲大師語錄》

●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恒。

●貧窮不一定是苦的,富有不一定快樂,要把財富處理好,先得把我們的心治好。

●世間一切物質,佛法都叫「色」,「空」就是因緣,攥緊就是「色」,放開就是「空」。

●失敗者,往往是熱度只有五分鐘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堅持最後五分鐘的人。

●會讀書不如會讀人,會讀人不如會識人,會識人不如會用人,會用人不如會做人。(來源:羊城晚報)

 
外交部再次敦促日方立即放人放船
作者是 Alan K Chow   

外交部再次敦促日方立即放人放船

(新華網北京8月16日電)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16日打電話給日本外務省常務副外長佐佐江賢一郎,再次就日本非法抓扣中國公民及船只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敦促日方立即無條件放人放船,要求日方確保中方人員的人身安全、尊嚴和基本權利;同日,中國駐日本使領館工作組抵達沖繩,探望了被抓扣的中方人員,並同日方交涉處理有關事宜。

日媒稱政府計劃17晚遣返保釣人士 據香港電台消息,日媒報道對登陸釣魚島的中國保釣人士的處理方法,日本政府基本確定以迅速遣送回國的方法。消息說,日本政府計劃在明天晚上,容許他們離開日本;日本政府認為,把扣押的14人審訊後,立即遣送回國,以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惡化,影響本已緊張的日中兩國關係;消息說,日本政府計劃在明天下午,將14人移交給入境管理部門,再辦理遣送出境手續,估計他們可以在明天傍晚離開日本。

梁振英召見日總領事 (中新網)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15日深夜,召見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隈丸優次;香港入境處亦于16日淩晨派出2名入境事務主任前往沖繩提供援助;梁振英表示,港府對事件極度關注,已透過總領事向日本政府重申釣魚島和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香港居民多年來對這些島嶼有強烈感情,不希望見到日本政府作出任何被香港居民視為挑釁性的行為;另據鳳凰衛視報道,2名香港入境處官員于16日淩晨飛赴東京,會同香港駐東京辦事處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人員,一行6人搭乘當地時間早上9點30分的航班前往沖繩,為被扣留的中國公民提供援助。

(圖) 為兩艘日本海上保安廳船只撞擊啟豐二號瞬間。

日本不端正歷史觀就難以自律

「8‧15」是一面鏡子,這面鏡子讓人們更加清楚地看到,歷史和現實難以割裂,扭曲的觀念注定導致極端的行動,日本兩名內閣成員和國會部分跨黨派議員公然參拜靖國神社,給戰爭罪犯招魂;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嚴重傷害亞洲各國人民感情,究竟意味著什麼?

閱讀全文...
 
南加州華人向日領事館抗議 捍衛釣魚島主權
作者是 Alan K Chow   

南加州華人向日領事館抗議 捍衛釣魚島主權


(圖) 當地時間7月12日,在南加州華人聯合總會會長蔡成華以及各社團負責人的率領下,數十名代表在日本駐洛杉磯領事館樓下高呼“釣魚臺是中國的”等口號,抗議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就釣魚島主權問題作出的荒唐決定,並力圖向日本領事館遞交抗議書,惜在日本駐洛杉磯領館樓下遭到安保人員拒絕。(中新社 發 )

這便是香港精神

上任不足兩星期的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麥齊光,因涉嫌20多年前申領政府房屋津貼時違反《防止賄賂條例》,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並于12日辭職。

廉政公署聲明表示,早前接獲貪污投訴後展開調查,已經拘捕麥齊光、路政署助理署長曾景文及另外兩人,懷疑他們在申領政府房屋津貼時涉嫌違反《防止賄賂條例》。

政府房屋津貼是當年政府向租住房屋的公務員提供的一種津貼,麥齊光和曾景文被揭發于20多年前互相租住位于北角城市花園的房子,並申領政府房屋津貼,這種做法被質疑違反了「所租的物業不能是自己物業或與自己有經濟利益」的原則,涉嫌騙取津貼估計約25萬元。

麥齊光1979年加入政府,2010年退休,退休後仍擔任四川重建組組長,負責監察和統籌香港政府支援四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今年7月1日就任發展局局長,目前,發展局局長的工作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代理。

香港律政司發表聲明稱,已授權刑事檢控專員處理麥齊光案,為避免可能產生偏頗和不當影響,律政司長在確認刑事檢控專員與涉及此案的人士沒有關聯後,已授權檢控專員處理,並在必要時考慮是否作出檢控。(註:這便是香港精神,果斷、公平、嚴明 – 值得紐英崙中華公所董士借鏡。)

奧巴馬連任障礙年赤字均超萬億

美國財政部12日宣佈,今年6月份美國聯邦政府的月度財政赤字為597.4億美元,奧巴馬在自己首個任期的最後一年仍將面臨超過1萬億美元的鉅額財政赤字。對於正謀求連任的奧巴馬來説,這無疑不是一個好消息。

 

從2011年10月開始的2012財年前9個月,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共計約9042.4億美元,逼近1萬億美元大關,而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最新財年的總預算赤字將達到1.17萬億美元,略低於上一個財年的1.3萬億美元。

這是奧巴馬出任美國總統以來,連續第4個財年面臨財政赤字超過1萬億美元的尷尬境地,這在美國歷任總統中堪稱絕無僅有。經濟學家預計,居高不下 的財政赤字將給奧巴馬競選帶來負面影響。奧巴馬已經向國會遞交了財政預算案,爭取在未來十年內通過削減開支和增稅減少4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來源:新民晚報)

 
中華總商會台灣旅遊及文化節
作者是 Alan K Chow   

中華公所七大僑團鼎力支持

中華總商會台灣旅遊及文化節

紐約中華總商會定於7月28日星期六在華埠孔子大廈,包厘街廣場舉辦第三屆「台灣旅遊及文化節」,由11點開始至下午5點結束,並定在中午12點舉行開幕剪彩儀式,本次活動將會邀請政府官員、民選議員、中華公所主席及七大僑團和鼎力支持此次活動的商戶、社團負責人出席剪彩,希望通過這次全社區各商戶、社團等機構的積極參與,達到繁榮華埠,促進僑胞認識台灣,到台灣及亞太地區旅行休閒, 享受台灣美食,欣賞台灣風光,了解台灣傳承中華文化等優質旅遊活動,豐富人生享受。


這次活動是繼2010年開始舉辦的「台灣旅遊及文化節」連續進行的第三屆盛舉, 上兩屆我會舉辦的「台灣旅遊及文化節」,得到各方面的熱烈支持而獲得極大的成績, 深獲僑胞的好評;在2011年建國100週年組織返台灣參加雙十國慶盛典的人數,超出了僑會預計的一倍,達到兩萬八千多人,這是很值得高興和慶祝的事, 同時也證明活動讓更多的僑胞認識台灣和激勵台灣旅行的意願。

今年的活動改在孔子大廈包厘街的廣場舉行,這個地點因為是華埠的中心地段, 來往的行人、遊客都很容易駐足觀看多姿多彩的演藝節目, 能都吸引更多的人潮,相信一定會造成萬人空巷的盛況,這是我們可以期待的結果。

今年我們得到很多機構的熱情參與。計劃是在廣場及包厘街路段設立三十個帳篷攤位,有各亞太國家的旅遊資訊,各社團機構的服務宣傳,有保健諮詢,各式台灣美食的品嚐,以及各式商品的出售,更有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節目,參觀者亦有機會獲得一份禮物,可以選購由李仔哥大師親手烹製的台灣小食,亦可以享受觀光局提供的優質茗茶及小禮物,可算說是琳瑯滿目,讓參觀者度過一個愉快的週末。

本會已獲得眾多旅遊公司、社團及商戶等機構的攤位認定,仍有少數攤位提供,有意願在旅遊節宣傳自家產品的商戶或社團機構,敬請在近期向本會報名申請。每個攤位將提供10 x10的帳篷,一張長枱,倆張椅子及供應兩位工作人員的午餐,飲用水。讓大家有一個舒適及涼快的工作環境。

每個攤位申請費是$500。請與本會秘書周秉流聯絡,電話:(212)226-2795 或(917)714-8198.

 

 
于金山榮任 選區委員
作者是 Alan K Chow   

 

 
胡錦濤向香港新一屆政府和社會各界提出:四點希望
作者是 Alan K Chow   

胡錦濤向香港新一屆政府和社會各界提出:四點希望

(新華網香港7月1日電) 國家主席胡錦濤1日在香港表示,我們在充分肯定香港回歸祖國15年來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香港社會仍然存在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未來5年對香港長遠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是必須緊緊抓住而且可以有所作為的重要機遇期,他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和社會各界提 出四點希望。


胡錦濤當天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希望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和社會各界,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胡錦濤說,和諧穩定是發展之基,改善民生是和諧穩定之本。

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準確把握社情民意,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穩妥解決民生問題和其他社會矛盾,更加注重機會公平,更加關注弱勢群體,更加關心年輕一代,使全體市民共享發展成果、提高生活水平,香港社會各階層各界別人士要以大局為重,在愛國愛港旗幟下實現最廣泛的團結,齊心支持新一屆政府依法有效施政,共同增強香港社會凝聚力。

胡錦濤希望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和社會各界,努力維護基本法的權威,他說,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基本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是依法治港的基石,要全面落實基本法各項規定,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立法、司法機關都要帶頭嚴格遵守基本法,堅決維護基本法,依照基本法規定行使職權,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政制民主循序漸進,並取得長足進展。要按照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規定,繼續推進香港民主進程。

胡錦濤希望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和社會各界,努力提升競爭力,他說,香港要在日益激烈的國際和地區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在提升自身競爭力上下功夫,要加強香港長遠發展的戰略謀劃,更好發揮政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用,要更新發展理念,鼓勵和支持各類創新活動,不斷提高服務業水平,培育新的 經濟增長點,要把握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充分發揮香港國際聯係廣泛等方面優勢,搶佔發展先機,同時,更要善于借助祖國內地經濟的蓬勃發展,拓展香港與祖國內地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促進優勢互補、互利雙贏、共同發展。

 

胡錦濤希望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和社會各界,努力加強人才培養,他說,人才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當今世界的競爭最核心的是人才競爭,要大力發展教育、科技、文化事業,全方位、多層次培養造就各項事業發展所需要的大量高素質人才,要高度重視愛國愛港人才特別是優秀年輕政治人才培養,為他們增長才幹、脫穎而出提供機會和平臺,使愛國愛港傳統薪火相傳、「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

胡錦濤表示,中央政府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將毫不動搖,全力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將毫不動搖,同 香港各界人士一道維護和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將毫不動搖,我們堅信,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一國兩制」實踐一定會越 來越豐富,香港與祖國內地共同繁榮發展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梁振英宣誓就任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1日上午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梁振英宣誓就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上午9時許,在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監誓下,梁振英舉起右手莊嚴宣誓:「本人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定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盡忠職守,遵守法律,廉潔奉公,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服務,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

緊接著,香港特區第四屆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等20多位主要官員上臺宣誓就職。之後,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宣誓就職。

梁振英發表就職講話,他說:「今天,我懷著謙卑的心,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我任內,我會以施政成效答謝中央政府和香港市民對我的信任,我會全力以赴,實踐我的競選承諾,帶領香港穩中求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建立更繁榮、更進步、更公義的社會;回歸以來,國家一直大力支持香港,龐大的機遇引導和推動著香港的發展,同時讓香港為國家的改革開放作出貢獻,未來,我們要繼續為國家和香港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努力不懈。」

梁振英說,回歸15年,香港得以成功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有賴全社會的努力,在此我衷心感謝兩位前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和曾蔭權,他們為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區成功落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也要感謝本屆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和全體香港市民,他們的參與為這場選舉帶來實質意義,我衷心希望全社會齊心一意,共建香港的未來。

梁振英說,從今天開始,未來五年,我和管治團隊將走入民眾,拉近特區政府和市民的地理距離和心理距離,虛心聆聽大家的建議和意見,切實回應市民的所想所需,他說,香港社會面對不少挑戰,我們要齊心一意,迎難而上,認真應付困難,包容並協調分歧,化解社會矛盾;對于價值觀和政治立場多元化帶來的不 同意見,我們要多聆聽,多包容,努力尋求共識。

梁振英表示,只要我們齊心一意,必定能夠將香港打造成為兒童茁壯成長、青年實現理想、壯年人一展所長、長者安享晚年、七百萬市民安居樂業的理想家園。在我們共同努力下,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必定能夠光芒再現,更形璀璨。

梁振英于2011年11月27日宣布參與香港特區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並在今年3月25日舉行的選舉中勝出,當選香港特區第四任行政長官人選,3月2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七次全體會議,決定任命梁振英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

梁振英,山東威海人,1954年8月12日生于香港,1974年香港理工學院畢業,獲建築測量係高級文憑,1977年英國布裏斯托理工學院畢業,獲測量及物業管理學學士學位,梁振英1997年7月至2011年9月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1999年7月至2011年9月任香港特區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召集人,他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執委、秘書長,港事顧問,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預委會委員兼政務小組組長,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副主任委員,臨時立法會議員等職。

 
溫家寶會見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和財長蓋特納
作者是 Alan K Chow   

5月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來華出席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特別代表、克林頓國務卿和蓋特納財政部長。( 圖:新華社  )

溫家寶會見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和財長蓋特納

(新華網北京5月4日電)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4日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來京出席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特別代表克林頓國務卿和蓋特納財長。

溫家寶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已經成為兩國關係的重要紐帶和加強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這個機制能夠持續穩定發展並且富有成效,根本在于對話體 現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則,尊重和照顧彼此重大關切,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應該繼續堅持並豐富完善,不斷提高交流合作的質量、水平和實效。

溫家寶指出,美國有雄厚的科技基礎和經濟實力,雖然經濟復蘇仍然面臨困難,但經濟形勢總體趨向好轉,中國處于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和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中美加強合作是大勢所趨,雙方要牢牢把握機遇,順勢而為,以促進中美經貿、金融與投資合作的一攬子計劃為主線,制定兩國合作的長遠規劃,這是解決目 前兩國經濟領域分歧最現實的途徑,有利于兩國發展和兩國人民的福祉。

溫家寶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中美之間盡管社會制度、歷史文化背景不同,但完全可以建立和諧共處、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中美合作關係已經超越了雙邊范疇,正在也將繼續深刻影響整個世界。

 

美方表示,面對各種全球性挑戰和不確定因素,美中保持良好溝通,在政治、經貿、能源、人文、安全、地方等領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在國際和地 區事務中加強協調,兩國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美方讚賞中方進行的一係列經濟改革,支持中方的合作建議,願與中方共同努力,認真落實雙方達成的共識,推動合作 取得更多實質成果。

 

為世界經濟的復蘇與增長作出積極貢獻,美方歡迎中方擴大對美投資,歡迎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發揮更大作用,美方願與中方密切協調配合,共 同推動解決國際、地區熱點問題。

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國務委員戴秉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中國駐美國大使張業遂等參加會見。

馬英九:兩岸關係和緩是促進臺灣民眾幸福的手段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國民黨中常委期待馬英九520就職演説有其歷史定位,對此,馬英九説,所謂的歷史定位不外乎民眾幸福,而促進民眾幸福的手段之一便是兩岸關係的和緩。

國民黨召開中常會,與會者會後轉述,中常委謝坤宏關切馬英九5月20日連任的就職演説,期待能有其歷史定位。

對此,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答覆説,所謂的歷史定位不外乎民眾幸福這4個字,兩岸關係的和緩即是促使臺灣民眾幸福的一個手段。

5月20日就職演説 兩岸論述引關注

馬英九將於520發表連任就職演説,據了解,在第二任期的就職演説中,馬英九將著重論述內政發展與經濟規劃,至於外界矚目的兩岸政策論述,未來仍將以『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態度,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據了解,520就職演説的架構已大致確定,馬英九仍持續就具體內容與學者專家交換意見,希望將民間在選舉中反映的心聲納入演説,相關人士透露,相較于四年前第一任的就職演説,今年的演説內容會用較多篇幅論述內政作為、社會公義,以及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等。

至於外界矚目的兩岸政策論述,據了解,馬英九仍將以穩定、不躁進、無意外為原則,重申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和『九二共識』基礎上,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現狀。

 
« 最先前一個51525354555657585960下一個最後 »

第 58 頁, 共 63 頁
廣告看板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