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安良工商


馮偉杰市長夜訪欖城安良:為選州長先舖路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前排 (中) 馮偉杰、(左三) 全美安良工商會總理胡英僚、(右三) 安良元老梅錫銳;(左一右一) 波城安良工商會會長黃國健、李天生;(左二右二) 欖城安良工商會會長梁定材、劉健匡等合攝。(攝:徐佩蒂)

馮偉杰市長夜訪欖城安良:為選州長先舖路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一個「探訪」,卻在深宵11點; (Allan Fung) 馮偉杰「羅德島州首名華裔市長」,在其(Cranston)市第三個市長任期裡,令他更理解到「要做得更多、更好、更理想、便必須更上一層樓」為此,在尊重欖城安良工商會會員多從事餐飲業,故於5月19號晚11點,夜訪欖城安良,為2014年問鼎州長一職先舖路。

全美安良工商會總理胡英僚,在對方誠意打動下,準備了點心,通知了當地會員,也通知了近距離的波城安良工商會,安良元老梅錫銳、會長黃國健、李天生、中文秘書鄒國綸驅車前往;共同目的只有一個,大家期待有更多趙小蘭、駱家輝、盧沛寧等為華人爭光、提升海外華人地位,爭取溶入主流社會,爭取華人權益而開心。

馮偉杰會說很通順的中文,如他自己自我介紹中所言,我父母都是從中國先居香港再於1969年移民來美的第一代移民,他們像許許多多移民家庭一樣,為了讓子女有更安定的生活、更好的教育、更理想的前途;在異國勤奮工作,創業興家,馮偉杰在美國出生,成長過程中看到華人移民所付出的辛酸心路歷程,要溶入陌生環境面對許多挑戰,他以華人自豪,也因自小要充當父母的「翻譯」,在中西文化中取得更貼切的平台。

馮偉杰比起其他在美國出生的「ABC」,是他的早熟,小學時便為開餐館的父母處理許多事務,也為此他明白要走進華人社區,便得尊重別人生活的步伐,那一個夜訪,他向大家說出羅德島年青人出路之困難,他希望增進就業機會;改革教育培育更多社會英才;他在Suffolk大學唸法律學位,一心要當律師,走上從政這條路,明白要改革便要參與,他要求華人社區支持他2014年競選州長,在籌募競選經費及選票上多點推動,當然他亦會向共和黨黨員尋求支助。

對羅德島州經常互通「親朋好友」分散在波士頓、紐約、費城來說,對馮偉杰比較陌生,翻查2010年 6月 20日「羅德島華人報導」網上資料精挑如下:「現年四十歲的馮偉杰,曾任二屆市議員,他在競選連任宣佈會上表示,該做的事還沒做完,他必須繼續下去;儘管羅州的州政府補助刪減,以及經濟不景,使得羅州的失業率創下歷史新高,但克蘭斯頓市卻有著到今年底應都能平衡的預算,他說這全因為克市做了預算刪減、裁員、工會讓步,整個的工作流程變動,以及他出面協,使得市府工會同意讓步的結果。

但是他說該做的事還有很多,首先是要為教育制定一個新的經費方程式,由市長透過一個非牟利機構,建一所特許學校,也就是建一所名稱為市長學校的學校。

在經濟發展上,馮偉杰說,他的眼光放在艾姆塢威靈頓道迴廊(Elmwood-Wellington avenues corridor)上的230畝地上,計劃在那建一個通勤火車站,旁邊蓋滿住宅、購物商場及河畔公園;當地主流媒體Providence Journal在報導中指稱,這一遠景最初是一名當地的計劃師及建築師Kenneth J. Filarski 首先提出來的,馮偉杰說,他有心要看到所有的項目都能完工。

他說,沒有選民的支持,他不可能做到擴大經濟基礎,改變市政結構,確保克市營運預算穩固到能承受數以百萬元計的永久性經費刪減。」


(圖) 後站者為其競選市長時的籌委陳任卓,陪同馮偉杰夜訪欖城安良。(攝:徐佩蒂)

 

 
波城安良感謝各界支持 9月迎接創會110年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安良洪門手足情義深,在此良辰吉日少不了一張大合照。(攝:梅國治)

波城安良感謝各界支持 9月迎接創會110年

(News Chinatown 徐佩蒂報導)

枝頭朵朵花如錦、原野層層草如茵、燕子歸來尋舊巢、雙雙呢喃訴衷情。」

迎新歲「波城安良工商會」假昆士龍鳳酒樓舉行新春聯歡,正如大會司儀(顧問)余文博所稱:「今年是蛇年,祝大家蛇年行好運,一切順利、家庭美滿、身體健康、財運亨運,蛇是有智慧,有組織能力,男性:是稱職政治家和社區的領袖,女性:魅力不可擋。」


(圖)前排左至右:中華公所資深顧問陳毓璇,元老團主席伍健生,洪門元老阮全義、伍伯和、全美安良總理胡英僚、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總理陳順盛、余文博伉儷;與波城會長黃國健、李天生等合攝)  (攝:徐佩蒂)

而2月18號波城安良春宴,誠蒙「全美安良工商會」分別來自紐約、紐柯連、羅德島、美亞美、芝加哥等地;總理胡英僚、陳順盛、元老團主席伍健生,元老伍健平伉儷、元老梅錫銳伉儷、陳啟靈會長、梁英枝幫辦、李炎榆外交、梅寶民幫辦、伍國良總幹事、李少華主任;紐柯連會長黃明光、幫辦黃國傑;羅德島會長梁定財、劉健匡;美亞美梅寶民等。

全美洪門元老阮全義、伍伯和、主席司徒宗達、鄺國添、監堂阮振强伉儷、顧問余共才;紐英崙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中華公所資深顧問陳毓璇;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滋源伉儷、顧問陳文浩伉儷;黃氏顧問黄立輝;余風采堂總長余

超群;以及各僑團、商政畀代表出席。

大會致詞首位為波城會長黄國健:感恩與推廣是他任內宗旨,他會與李天生會長「共同努力」發展安良會務;開辦醒獅團,有興趣可報名,不收學費;為配合波城安良邁向110年,黄國健、李天生在「波城特刊」中細說心意。

第二位致詞者是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她感謝波城安良工商會對中華民國的支持,尤其是長久支持臺灣美食巡迴培訓活動。

第三位致詞者是全美安良工商會總理胡英僚,對百年前波城安良工商會創辦廣教學校,百年過來培育無數社會英才,深懷安慰。

大會送出三個紅包給:中華廣教學校;中華僑立學校;連三屆摔跤冠軍外交梅凱生公子梅家信;全晚由馬仕威大樂隊表演;晚安前粵曲表演由區大鵬師傅主理。


(圖) 三祝酒右至左:元老梅錫銳、伍健平、元老團主席伍健生、總理胡英僚、陳順盛、波城會長黄國健、李天生、紐約會長陳啟靈。


(圖)全體安良合攝。


(圖)洪門手足支持安良風雨同行一條心(左至右)會長司徒宗達、顧問余共才、監堂阮振强伉儷、理財余麗媖、財政余培峰、會長鄺國添伉儷、中文書記梅惠聰。


(圖)梅家信獲安良頒發獎學金及褒揚狀。


(圖)單鳳琴與粵劇界友好。

(圖)伍健平稱與梅錫銳共同任全美安良總事,未知拍擋吹得一手好口琴;要來合唱伴吹,結果是:梅錫銳、伍健平、陳順盛合作了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引來如雷掌聲。

(攝:徐佩蒂)

(百年回顧) 那些年,那些事……

1903年在美國發生多年來與社會息息相關源遠流長的3大事:

第一架飛機試飛成功 賴特兄弟1903年12月17日,作了首次成功飛行後,很多人認為他們的實驗只會對馬戲班有點用處,但時至今日,每年都有超過1億人乘搭「飛機」,而且只需數小時就能飛越千里。

波士頓紅襪 (俗稱襪子)是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1903年在波士頓舉行了第一場世界職業棒球大賽,波士頓紅襪 (當時稱為朝聖者)對陣匹茲堡海盜,美國職棒大聯盟 (英文:Major League Baseball,縮寫MLB),是美國最著名的職業棒球聯賽,1903年由國家聯盟和美國聯盟共同成立,是北美四大職業運動之一。

波城安良工商會 早在(光緒29年7月12日)西曆1903年9月3日在波士頓創立,110年間因應社會需求銳變中早己深入僑社,從「除暴安良」到今時今日融入社區「為民服務」;百年前屬紐英崙中華公所創會成員之一;在民國五年創辦廣教學校,至民國六十九年轉由中華公所接辦,培育無數華僑子弟,認識民族優良傳統,發揚中華文化;多年後,廣教學校在社區及市政府支持下,有了屬於自己的校舍,並晉身成為一所社區學校,而波城安良工商會,每年仍撥款支持;「贈醫施藥」的方式也在日新月異的社區變更中,以更一種方式服務大眾。

逝水年華、往事未如烟……

50年代的中國城範圍非常窄狹,主要的街道:乞臣街、好事福街、必珠街、泰勒街、乞臣街,安良禮堂基本上是華人活動凝聚之所,一所輝煌莊觀的波城安良工商會大厦,禮堂可容納750席位,成為當時華人慶典活動之場所;在尚未有電影院前,安良的禮堂便是影院,亦是婚姻嫁娶神勝盟約的地方。

除喜慶、嫁娶、市府與華埠開會均在安良;協助粵劇推廣、强身減壓乒乓球活動,重招獅隊,到今日還是同樣照顧到;主辦贊助旅遊活動、向應振災活動、推廣主辦中華美食教學活動、參與支持社區益智活動,均不可勝數。

在社團同樣面對「老化」問題的同時,如何在華僑社會中「同心協力、集思廣益」,貢獻出自己的知識與心力;拓展工商、協助美藉華人、吸引新血、融入主流,是未來目標。

波城安良點點滴滴的往事,以及如何在世界鴻基大業中「盡力而為」,在今年「2013新春賀歲齊團圓」好日子裡,從一些照片中去分享「波城安良」如何為波城的傳承及更好的明天而努力。

 
黃國健、李天生行三跪九叩禮儀升任安良會長
作者是 Alan K Chow   

黃國健、李天生行三跪九叩禮儀升任安良會長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2013年1月2號晚6時,位於乞臣街的「波城安良工商會」燈火通明;黃國健、李天生祭祀關帝行「三跪九叩」大禮升任安良會長;這所屹立於中國城大樓頂築有八角亭的工商會,在百年歷史鴻篇中,為中國城貢獻良多,前輩「紐英崙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先生稱,認識安良工商會有64年,在嘉賓致詞中,訴說了不少「前事」,波城安良90多年前創辦「中華廣教學校」,60多年前僑社的安全、繁榮亦有賴安良維持,祝賀相交50多年老朋友黃國健、李天生任安良會長,深信必能造福僑社,在元老梅錫銳領導下,令僑社更添和諧。


(圖) 元老梅錫銳 (中) 擔任監交,(左一、右一) 卸任會長陳仕維、梅宇國;(左二、右二) 新任會長黃國健、李天生。(攝:徐佩蒂)

卸任會長陳仕維、回顧與展望,革新變動,任內一年,會內有粵劇社、康樂社、支持參與社區活動;梅宇國表示和陳仕維互助合作好開心。

新任安良會長黃國健對陳仕維、梅宇國任內之服務讚許「功不可沒」;接任稱:「兄弟間通力合作,有功共享、有失勉之,群策群力,造就社區和諧」;李天生再次與黃國健合作,做到最好。

元老梅錫銳致訓詞:退任會長革新建樹,令安良變動中,激發新元素;新任會長黃國健高票當選,是受到各會員鼎力支持,和諧氣氛融入僑社,把僑社聯合起來。

洪慧珠處長、陳銘俊副處長;對波城安良工商會遵照古代文化「舉行就職儀式」,足見安良的成功根由,洪慧珠處長更感謝波城安良一直以來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支持,僑教中心主任敦大文、賴秘書同出席任觀禮嘉賓。

「波城安良工商會」職位區劃:自治會長 (由會員選出)、聯選會長(由各埠選出)、四位幫辦:卸任會長為當然幫辦,會長競選提名,高票勝出任自治會長,聯選會長後,餘下兩位為幫辦;設書記、外交、財政及庶務。

2013年職員名單自治會長黃國健、聯選會長李天生;幫辦:陳仕維、梅宇國、鄧北海、黃雄心;書記:鄒國綸;外交:梅凱生、梅偉文;財政:麥敬群;庶務:霍惠英。

安良工商會行「三跪九叩」大禮,細心觀之,安良在職職員冬季「西裝+大衣+圍布」不失「英雄豪傑」風範。就職主持由「梅氏元老」梅柄鈿擔任,備受近百嘉賓欣賞。


圖:(左)書記鄒國綸,(右)議員朱平臻協助禮儀進行、黃國健、李天生誠心敬拜。


圖:新職員與來賓合照:前排左起:「紐英崙中華公所」資深顧問陳毓璇、僑教主任敦大文、「紐英崙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洪門元老伍伯和、安良元老梅錫銳、洪慧珠處長、陳銘俊副處長、洪門主席:鄺國添、司徒宗達;後排左起:鄧北海、梅柄鈿、梅偉文、黃雄心、麥敬群、(顧問)朱自律、梅宇國、陳仕維、黃國健、李天生、(顧問)黃毓祺、鄒國綸、梅凱生。


圖:(中) 27歲哈佛畢業律師吳弭,參加競選不分區議員競選亦到賀,(右二)CNC 議員陳偉文與副處長、禮叔、處長、敦大文攝。

圖:龍鳳美食 + 滿堂吉慶。


三跪九叩之禮是古時最重要的禮儀,主要是朝會大典的常禮,行禮時,須要下跪三次,每次三叩首,最初,群臣朝拜是用「再拜」之禮;北周時改「三拜」為常禮,但尚未有九叩之儀;到了明代,採用「五拜三叩之禮」;正式宮廷中的三跪九叩禮儀,是要到清朝才成為定制。

三跪九叩禮通常出現在以下場合:皇帝舉行朝會大典,都會接受文武百官所行的三跪九叩禮,郊社之儀,這是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一種典禮,皇帝及眾大臣要向天地及諸神行三跪九叩之禮。

祭祀關帝,據《清史稿》,皇帝於每年五月十三日到關帝廟致祭,咸豐三年,祭關帝的活動開始「躋列中祀,行禮三跪九叩,樂六奏,舞八佾,如帝王廟儀。」

謁陵之儀,由皇帝率群臣行三跪九叩禮,視學儀,這是天子親往國學,行釋奠養老的禮儀,由祭酒(官名)率領應考鄉試的高級官吏子弟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禮,策士儀,對策取士之制時所用的儀式,讀卷官執事官及各應考的貢士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禮,

「頒詔儀」百官向皇帝所頒的詔書行三跪九叩禮;「進書儀」向皇帝進呈實錄;「聖訓」,百官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禮;「朝貢之禮」外國使臣朝貢時必須行三跪九叩禮。

另外,每逢皇帝、皇太后、孔子生日、陰曆二月、八月上旬屬丁的一日祭孔之時,各學堂中的老師學生們都要向皇帝或孔子位前行三跪九叩之禮,辛亥革命以後,隨著王朝的滅亡,三跪九叩之禮亦同時被廢除了。

在宗教上,亦有所謂三跪九叩;道教認為三跪象徵人三寶精氣神,道三寶道經師,天三伯日月星,象徵三才;九叩象徵純陽之數,三跪九叩能使陰陽平衡,調七情,去六欲,心態保持平和。

 
波城安良工商會設宴與眾歡渡中秋節
作者是 Alan K Chow   

波城安良工商會設宴與眾歡渡中秋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中秋並不因人類登空而「掃興」,中秋節起源的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中秋節的傳說也是非常豐富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圖):波城安良工商會全體職員與僑社友好合攝:前排左起安良顧問余文博、洪門及伍胥山公所元老伍伯和、安良元老梅錫銳、洪門元老阮全義、余風采堂總長余超群群攝。(梅國冶  攝)

中秋之夜,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波城安良工商會」2012年9有26號設宴歡渡佳節,該會會長陳仕維以致誠之心,歡迎該會會員攜眷出席,更多謝僑社友好出席共慶團圓;卸任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後陳仕維,近年要兼顧家族在香港之生意,經常風塵僕僕波、港兩邊走,仍「英偉風範」不減當年;其處理「中華公所主席」時之「三公兩明」態度仍屬「後繼無人」。

(2)  (右二) 安良會長陳仕維 (左一) 安良會長梅宇國,接受紐英崙藝術學會送上之紀念品。

上任「波城安良工商會」會長,在該會提倡「乒乓球」及「粵劇」活動,26號晚更首度向與會者獻唱麥炳榮首本名曲「鳳閣恩仇末了情」,嬴得如雷掌聲;「高朋滿座、美食當前」;從前點月餅開始,第一度菜便是巨型龍蝦沙律,引來小朋友歡呼聲與掌聲。

單鳳琴、蔡倩婷、梅惠聰、梅凱生本地唱家班首首「耳熟能詳」歌曲,拉近了人與人之間感情,駐波士頓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副處長陳陳銘俊、僑務委員陳家驊、馬滌凡、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合唱「中華民國頌」,馬仕威鼓手梅偉文亦首度公開獻唱一首經典金曲「小李飛刀」,時光飛逝想到從前……

安良另一位會長梅宇國力薦的兩位藝術歌唱家張婉哲、蔡蘭(譯音),的的確確是專家,高音宏亮,點綴三、四曲,大家仍可接受;事實上與眾同樂,吃喝談笑的一個輕鬆晚會,便存有「歌與境」的距離,兩位之造藝是適合「錦衣華服」站在華麗舞臺上舒展歌喉,備受專重。

《李商隱‧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以下以圖片來解說一個晚會的實況。

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僑務委員陳家驊伉儷、主任黃正杰、處長洪慧珠、僑委馬滌凡及其夫婿蔣繼美伉儷、簡組長、副處長陳銘俊等。


(右起) 安良幫辦黃國健、安良顧問余文博伉儷、篤親元老陳毓璇、安良顧問黃毓祺、黃宇泮、余風采堂總長余超群總長伉儷與後企者副處長陳銘俊合攝。


(左起) 主任黃正杰、處長洪慧珠、僑務委員陳家驊、馬滌凡、副處長陳銘俊合唱「中華民國頌」。


洪門到賀 (右一) 主席司徒宗達、監堂阮振強、元老阮全義、秘書梅惠聰、元老伍伯和、副處長陳銘俊、財政余麗媖。


(前排) 陳日華伉儷與樂嚐軒兩位陳東主伉儷、後排篤親會長陳滋源伉儷、余麗媖及廣教董事長蔡倩婷。


(右起) 洪門監督余培鋒、安良秘書鄒國綸、潮洲同鄉會副主席鍾炳南、主席楊克敬伉儷、副處長陳銘俊、余麗媖及廣東同鄉會雷國輝夫人合攝。


紹倫公所人才輩出聯同出席安良慶中秋晚會。(攝:徐佩蒂)


「至德三德」主席翁宇才伉儷、吳振華伉儷、曹品慈夫人、退伍軍人會黃國麟及華總陳如光伉儷出席。(攝:徐佩蒂)


(右起) 梅國治夫婦、中華耆英會梅伍銀寬、國民黨李伍綺蓮、常委王競芳、黃偉炎夫人及李錦光醫生。(攝:徐佩蒂)

李壽泮伉儷、李慧芳、李伍碧香李錦光伉儷、後排 (左一)單鳳琴、梅凱生伉儷、及朱沛國堂主席伉儷。(攝:徐佩蒂)


(右起) 全美華裔婦女會主席黎雯、龍岡副主席劉碧芝、阮氏主席阮燦、鄧北海伉儷及鳳倫公所主席司徒慶羨


(左二) 幫辦黃雄心與會員同樂。

 
在中國城龍鳳吃了老虎咬了豬……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在中國城龍鳳吃了老虎咬了豬……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美食文化各處鄉村各處例,在「2012年美中美東地區台灣美食廚藝巡迴講座」7月2號波士頓成果展之夜,250位嘉賓在龍鳳酒樓,同一個晚上,大家圍桌吃了老虎咬了豬;是否好特別?

 


圖左起:波城安良元老梅錫銳、紐英崙僑務委員陳家驊、高雄餐旅大學副教授陳嘉謨、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洪慧珠處長州眾議員陳德基、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波城安良會長梅宇國合照。(徐佩蒂 攝)

舌尖上的另類享受,30多位學生在高雄餐旅大學陳副教授嘉謨及兩位老師童柏皓、林致遠的指導下,發揮了台灣美食的特色;好像老虎咬了豬,也就是粵菜中的梅菜扣肉,夾着薄薄兩片相連麵粉包的吃法。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洪慧珠處長在致詞中,除了提及僑務委員會廚藝巡迴展演,除行銷台灣美食之品牌形象,以推動台灣美食國際化,吸引更多國際友人享受台灣美食,協助美國地區僑營餐飲業提升經營實力;更難能可貴的是多年來,均獲得波城安良工商會及龍鳳酒樓協助,感謝梅錫銳先生的出錢又出力,學生的努力學習,大家吃了便知道;洪處長更亮出她的粵語,較春宴時好了很多,足有98分。

波城安良元老梅錫銳對支持「美食活動」,有他貫徹始終的一份真誠,在別人的喜悅學習中,常分沾了一份,他表示,今年是陳嘉謨老師和童柏皓第二次前來,而他早前去台灣也獲得陳嘉謨熱誠款待,令他對台灣美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學生代表朱咪咪代表全體學員感謝僑委會,也感謝波城安良工商會及龍鳳酒樓的協助與支持令成果展圓滿達成,當然也感謝遠道而來的老師,在付出與分享中,高超技術讓學員嘆為觀止外,離家鄉遠了,吃着台灣家香味,想起了朋友,也回憶了童年往事,做菜其實和做人一樣,一點糖、一點油,各調味料一點又一點,好比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美食外交發揚了台灣美食。

在過去一週學習便在龍鳳酒樓三樓之酒樓廚房作教學之用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多謝安良工商會每年支持僑委會推動教學活動,而陳嘉謨老師獲得波士頓市給予褒揚狀,由紐英崙僑務委員陳家驊頒發外,州眾議員陳德基和他的母親亦應黃正杰主任邀請,品嚐台灣美食。

成果展首由台灣「三太子」出場,庇佑大家平安,(出場秀)燭光大拼盤,沙律蝦球盅 (蜜瓜盛裝)、台式四寶湯、避風塘龍蝦、中段按排童柏皓老師拉糖蔥秀、糖醋鮮魚肉、麻婆咖哩蟹、林致遠老師蔬果雕秀、台式虎咬豬、火燒鳳梨骨、寶島映雙輝、合時水果。


圖:(中)郭競儒代表同學領取証書後與洪處長黃主任攝


圖:州眾議員陳德基和他的母親。


圖:「三太子」出場,庇佑大家平安,第一道菜出場秀。


圖:童柏皓老師拉糖蔥秀;燭光大拼盤,包括:香浸花枝肉、炸雲吞湯餃、巧手鮮魷魚、台灣鹽酥雞炸、台式雞捲。


圖:「2012年美中美東地區台灣美食廚藝巡迴講座」歡迎會上,右起:童柏皓、龍鳳大廚梅球活、陳嘉謨、後站為林致遠,在學習期間,梅師傅協助外地來賓一盡地主之誼。

(徐佩蒂 攝)

 
« 最先前一個123456下一個最後 »

第 4 頁, 共 6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