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陳水扁:雙北雙贏可能變成雙北雙輸

陳水扁:雙北雙贏可能變成雙北雙輸

年底選戰逼近,正在保外就醫的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卻連日唱衰民進黨選情,繼日前預測民進黨年底恐輸掉4、5個執政縣市後,陳水扁6月30日、7月1日再度引用民調指出,民進黨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不容樂觀,民衆對民進黨好感的比例也已經被國民黨追上並逐漸拉開,他呼籲民進黨「攘外必先安內」,不要再自我感覺良好。

島內親綠媒體《美麗島電子報》6月政治民調出爐,其中泛綠選民滿意蔡英文表現的比例爲55.9%,另有34.6%不滿意,與上月調查相比,顯示綠營對蔡英文感到失望的比例有攀升跡象,對此,陳水扁7月1日通過《新勇哥物語》表示,該民調多少顯示民進黨年底的縣市長選情不容樂觀。

陳水扁分析,在臺北市,蔡英文與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的施政滿意度,一個月分別掉了11.1%和21%,不滿意度則飆升16%、26.7%;信任度方面,蔡英文掉了19.4%,賴清德也掉了19.1%,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要在臺北市脫困突圍,似乎有其難度;民進黨在臺北市選情若不好,新北市也不會好到哪裏去,“雙北雙贏”可能變成“雙北雙輸”,民進黨期盼年底選舉的“領頭羊”不見了,也會連帶影響原本不容樂觀的其他縣市選情。

陳水扁說,民衆對民進黨的反感度已破五成,來到53.8%,比上月增加4%,他指這是「創下美麗島民調實施以來,負面指數最高的紀錄」;比較對國民黨的反感度45.5%,民進黨的負評高於國民黨8.3%,此外,民進黨好感度26.5%,比上月增加0.6%;但對國民黨有好感的比例爲28.7%,較上月增加了1.9%,陳水扁說,該結果顯見,對民進黨好感的比例也已經被國民黨追上並逐漸拉開,「這是不可思議的事」。

陳水扁:民進黨撞向冰山不是危言聳聽

陳水扁也在6月30日引述《新新聞》報導民進黨年底選情危險的「綠色鐵達尼號民進黨撞向冰山?」一文,指這不是危言聳聽,還說自己不但看了,而且還看了三遍,不僅頗有同感,更覺憂心忡忡。

扁引述報導內文,說民進黨黨內氛圍詭異,表面故作鎮定,私下楚囚對泣,“民進黨現在最慘的是,鐵達尼將沉未沉,甲板上還在放着優美的音樂,俊男美女們還在翩翩起舞,還是有很多人不相信船會沉。”“選舉要大敗了,還在吵珍奶不可以用吸管、香蕉怎麼煮來吃、身份證要不要放玉山照片,竟然還有立委主張散播假新聞要關三天,蠢話佔盡媒體版面!”

“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泰坦尼克號,如今雷達顯示冰山四面埋伏,想要轉向、脫困恐怕已不容易。”爲此,陳水扁提出“死地脫困的逆轉良方”,要民進黨“攘外必先安內”,首先必須坦然面對事實真相,不要再自我感覺良好、找藉口粉飾太平。

扁說,他比較在意的是民進黨內部是否分裂,像1997年民進黨首度贏得過半數12席縣市長,也是國民黨在很多縣市分裂的結果,團結不一定會贏,分裂必輸無疑;民進黨的鐵票區和優勢區如宜蘭、雲林等好幾個縣市,內部都有不夠團結的隱憂,需要賴清德、蔡英文與陳菊發揮領導力,出面整合,最怕「政務失能,黨務失控」,屆時後果將不堪設想。


 
經徹夜討價還價歐盟各國就移民管控暫達妥協

經徹夜討價還價歐盟各國就移民管控暫達妥協

歐洲聯盟28個成員國領導人29日早晨就移民管控達成妥協立場,就強化非法移民身份篩查和遣返機制、與第三方國家合作保障歐盟外部邊境安全等議題作出模糊承諾;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承認:「要彌合各國立場之間分歧,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本次歐盟峯會28日至29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召開,擬討論:英國脫歐、歐盟預算案、歐元區改革、烏克蘭危機等議題,但移民管控是最緊迫、最棘手議題。

28國領導人經過將近10個小時的馬拉松談判,就聯合聲明中移民管控舉措建議的表述達成一致;2015年以來,因中東和北非地區安全和經濟局勢惡化,大批非法移民涌入歐洲,帶來一系列經濟和社會負擔,由此引發的政策立場分歧危及歐盟國家內部政治穩定和整個歐盟集體的團結。

聯合聲明所作表述儘量照顧各方在移民問題上的不同立場:

歐盟各國同意在自願基礎上設立移民申請處理中心,嚴格篩查入境移民身份;要求各國加強邊境管控措施,阻止所謂「二次流動」,即非法移民只能在首次入境國家作避難申請登記,不得自主選擇居留國家;過去,許多非法移民穿越地中海、在南歐國家意大利、希臘、西班牙口岸登陸後,利用歐盟內部申根區邊境開放的便利,繼續北上進入更爲富裕的德國等國家;2015年,爲安置滯留希臘和意大利的16萬非法移民,歐盟決定成員國按配額分攤接收移民;匈牙利、波蘭、奧地利等中東歐國家抵制這一舉措。

 

 
移民議題分歧擴大 歐盟16國緊急會談補裂痕

移民議題分歧擴大 歐盟16國緊急會談補裂痕

(中新網6月25日電 / 據外媒報導),歐盟16個成員國領袖24日抵達布魯塞爾,就移民問題進行緊急會談,除了意在修補因分攤收容移民所引發的裂痕,也希望表達對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支持。

據報導,歐盟上週決定召開緊急會談,希望趕在28至29日的正式高峯會登場前,掃除各國芥蒂,德國總理默克爾受到執政聯盟夥伴施壓,要求她緊縮對提供庇護的寬容立場;由於反移民的4個東歐成員國未出席會談,默克爾和其他國家領袖刻意淡化達成全歐盟移民協議的指望,表示規模較小的臨時協議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默克爾抵達會談現場時表示:「會談的重點是保護外圍邊界,還有如何減少前往歐洲的非法移民人數,我們知道,我們無法在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針對移民議題提出完整的解決對策,因此我們會針對各國如何互相協助的問題,推動(歐盟成員國達成)雙邊與三邊協議,不要總是等待28個成員國全體(同意),而是應思考什麼(議題)對誰才重要。」

報導指出,找出移民問題解決對策的迫切性,從救援船生命線號(Lifeline)的困境即可見一斑,在意大利及鄰國馬耳他拒絕發出泊岸許可後,生命線號成爲第2艘受困地中海域的救援船;據悉,生命線號載有239名非洲難民,意大利內政部長薩爾維尼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生命線號運送人肉,遭到負責管理這艘救援船的德國慈善組織痛批。

這個組織發表聲明表示:「親愛的薩爾維尼,這艘船上並沒有肉,而是人類。」另一方面,歐盟已出現內部緊張情勢升高的跡象,法國總統馬克龍23日指出,對於拒絕履行義務接納尋求政治庇護者的國家,應削減他們所享有的歐盟福利。

 
中國改革開放40年波士頓圖片展


(上) 駐紐約副總領事錢進16日上午10.30出席圖片展;(下) 舞獅助興。(照片提供:梁永基)

中國改革開放40年波士頓圖片展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6月16號、天朗氣清;天下為公、明鏡高懸;一座牌樓、兩分天地;向內是中華民國旗幟;向外的車水馬龍,結掛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也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先禮後兵」的作風,兩大國交手「美、中」旗幟飄忽不定;華人飄洋過海的心是前進的;正如主席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

改革開放40年來,盡管遇到各種困難,但我們創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個國家經濟高速增長持續時間最長的奇跡,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我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回望中國: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國情,決定了中國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從小康到大國,國際間對今天「飛黃騰達」的中國要求「民主與自由」;在一個「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圖片展」中,以一個又一個海外美籍華裔「棄中追美」的從前,相信大家有信心和寄望中國能從「特色社會主義邁向新時代」不忘加入「民主與自由」的元素。(*展出時間:16-17日兩天)


 
« 最先前一個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下一個最後 »

第 336 頁, 共 482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