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海外華裔青年英語服務營

海外華裔青年英語服務營

(波士頓訊) 僑委會與教育部合作辦理之「海外華裔青年英語服務營」,辦理成效良好,甚受海內外學生、家長及老師歡迎,每年報名者眾,致使有意從事志願服務之華裔青年為之向隅。為擴大海外華裔青年投入國內英語教學活動,提昇偏遠或教學資源缺乏地區學童學習英語機會,僑委會特規劃試行辦理線上英語志工計畫。

本 計劃於2013年秋季班(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實施,教學對象為國中或高中生,依學校秋季班的教學進度,在暑假期間製作18段10-15分鐘 的教學短片,開學後,按週教學進度撥放,讓學生上網學習,在網上給予作業,觀察與評量學生的學習狀況,每週根據評量學習結果,進行1次的線上教學。

活動報名時間自2013年4月1日至5月15日止,採網路報名,申請人須先於營隊專屬網站(http:/www.aidsummer.net)完成線上報名後,印出「網路登錄確認單」,連同其他報名表件於5月16日前寄達波士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90 Lincoln St., Newton Highlands, MA 02461)

相關活動簡章及報名表件請至僑委會網站http://www.ocac.gov.tw/public/public.asp?selno=9600&no=9600&level=C下載。

 

 
從病人角度看昆士護士罷工問題

(圖):為QMC好應「同舟共濟共渡時艱。」(攝:徐佩蒂)

從病人角度看昆士護士罷工問題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Quincy Medical Center自Steward接收後,生氣勃勃,優質醫務人員的添增,大樓、病房裝修、擴建新停車場,更換新的醫療儀器,令居住在昆士及南岸一帶的居民「放心」,用「雨過天青彩虹流輝」來形容非常洽當。

在過去的許許多多年,Quincy Medical Center的財政危機,分分秒秒面臨破產邊沿,在一次又一次的掙扎中乃發揮其本能服務人群;4月11號的早上開始,醞釀了一段時間,「護士公會」與院方在薪金條件未達協議下,把行動升級進行「罷工」。

其他的先不提,除了是一位新聞媒體外,和Quincy Medical Center之間親切的關係,是在作為一位昆士居民,甚至搬離了昆士,本人一個月內進行兩次手術都在Quincy Medical Center,基於一份長久的信賴。

Quincy Medical Center是居民保平安的地方,部份護士罷工,對4月11號乃默不作聲努力工作的護士並不公平,而11號在Quincy Medical Center門前由公會帶領之工潮,在比例上進行罷工者,院方的護士只屬少數,其他均屬公會安排。

在目前美國經濟「低迷不振」的當前,大眾「同舟共濟」人人有份工,無需領取失業救濟金,增加政府負擔,本應知足常樂,群眾應平心靜氣為「病人好、醫療中心好」,放下執着,為一所「鹹魚翻身」的Quincy Medical Center引以自豪。(24小時罷工從11號上午6時至12號上午6時止。)

昆士醫療中心總監的心聲

(News Chinatown綜合報導)

 

Quincy Medical Center 「昆士醫療中心」 CEO Dr. Gary Gibbons為4月11日罷工事件提到,昆士醫療中心削減成本的措施是必要的,因為與一年前的同一時間,住院量已經下降了5%。

「昆士醫療中心」為努力令該中心能在年底前削減450萬美元開支,縮減了14個職位,同時,更要求其他1200名員工減薪3%;院方更表示,將尋求全面的削減工資、費用和用品,以降低成本3%的170萬美元。

醫院要求所有員工貢獻他們的健康保險保費的25%,達到35萬美元的儲蓄,目前,一些員工的貢獻為20%,其他25%的貢獻。

院方表示,被淘汰的14個職位,主要是管理崗位,而此次裁員將減少100萬美元的開支;昆士醫療中心旨在通過技術升級,從調整後的預算,預測反映了減少病人而省下需求;較上年同期,為了增加100萬美元收入,Quincy Medical Center希望通過擴大與社區其他醫療衛生保健者保持夥伴合作關係,擴大急症室收費從525元到570元不等。

「昆士醫療中心」 CEO Dr. Gary Gibbons稱:「此次裁員將不會影響護理質量和醫方196張病床」工資和醫療保險等,開資調配需要由四個工會的批准,他們已被告知,該醫院希望3月1日實施的建議。

昆西醫療中心是6個社區醫院之一,去年,醫院們走到了一起起訴省長Deval Patrick的管理,認為他們縮手縮腳醫療在過去三年報銷 70億美元。

 
市長Menino宣佈 我將離開工作,我的愛……

白宮發表總統聲明:波士頓成世界一流城市皆因有你

市長Menino宣佈 我將離開工作,我的愛……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我在這裡有我愛的人,我愛的城市,我將離開工作,我的愛」(Thomas M. Menino) 萬寧路市長28號宣佈,20年獻身服務波士頓後,不尋求第六次連任。」

白宫新聞辦公室發表總統奥巴馬聲明說:「波士頓是充滿活力的、熱情的、屬世界一流的城市,在超過20年的時間裡,Menino 担任市長服務這個城市和每一位居民,發揮其非凡的領導才能、遠見和真誠。」

因去年一場病,市長在醫院進行為期8週聯串治療,令他從前「馬不停蹄、習以為常」的工作放緩;他說出他的「謙卑和感激」,如果我已經改變了我們的城市,

作為市長更會感到很驕傲。
「20年5屆任期,要回想的每一件事,都令我和這個城市的市民在時間中建立對我們的信任,它可能不是唯一的方式,帶領波士頓前進,但對我而言,這是唯一的方法,並且非常成功」市長笑稱。

消息是在3月27號晚電視新聞中傳出,稱意大利裔美國久負盛名的愛爾蘭政治家Menino不會尋求第六屆連任,其管理的特點是注重鄰里和生活質素;Menino市長辦公室在28號上午向媒體發出通知。

在 如雷掌聲和Frank Sinatra 《My Way》演唱中,Menino步入 Faneuil Hil,在他的開場白中他說:「做夢也没有想到,最終成為波士頓的市長;工作、畢業率、建築、和信貸評級、均創歷史新高,犯罪率,住房都達到他們的最好成 績(年),波士頓周圍的蓬勃發展」,Menino 在說話中說,他不會選擇一個繼任者,只會問你選擇的人,誰愛這個城市「因為我有」他說。

他把話題帶入連串和波士頓有關發展;如旅遊、重建Roslindale的主街,建設一個超市和購物商場在 Grove Hall,城市的海濱重建,建設一個西Roxbury的公園,Mattapan and Brighton的圖書館和電腦室,他亦歡迎移民和同性戀者均能融入鄰里和社區。

去年10月下 旬,Menino 住進了醫院,他最初被診斷為血液凝块和嚴重的呼吸道感染,醫生後來確定他的脊椎骨折,並有2型糖尿,他先後入住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and Spaulding Rehabilitation 醫院,後轉入(Parkman House) 療養院。

到目前有意問鼎市長席位計有: City Councilor John R. Connolly、

State Representative Martin J. Walsh、City Councilors Rob Consalvo、Tito Jackson。

20年,他的離去,將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Menino 曼寧路,作為現任執行,贏得了響亮的勝利證明,現年71歲市長,明年年初他將離開市政廳。


(圖) 每一個人的智慧、愛心、奉獻都可以帶動改變環境,(左)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和波士頓市長萬寧路為美國作出的貢獻令人永遠難忘,對他們我們有份說不出的敬意。(資料圖片)

 
《紐約時報》:《梵蒂岡與另一個中國》

羅馬教皇方濟各正式就任

梵蒂岡城消息:羅馬教皇方濟各19日正式任職並接見馬總統伉儷; 總統馬英九伉儷18日訪問教廷,義大利給予元首禮遇,義國警方並為車隊開道,車頭也都懸掛中華民國國旗,在沿途飄揚 。(照片TVB.S)

《紐約時報》:《梵蒂岡與另一個中國》

《紐 約時報》以一篇近千字的專文論述此事,標題是《梵蒂岡與另一個中國》,並附上馬總統登機前揮手微笑照片,文中指出,七十一年來,梵蒂岡承認的是中華民國而 非中華人民共和國,馬總統藉著這個機會出訪台灣在歐洲的唯一邦交國,和美國副總統拜登、德國總理梅克爾等人並肩而坐,確實難得,且「直接訴求台灣二千三百 萬人的期待─希望獲得國際承認」。

(梵 蒂岡十九日電) 全球132名國家或地區,以及宗教領袖19日出席天主教新任教宗方濟的就職彌撒,聚集現場的群眾人數達到100萬人;外交部長林永樂證實,在教宗方濟的就 職彌撒結束後,馬總統與其他元首團一樣,依序覲見教宗,這也是我國元首與友邦梵蒂岡領袖史上第一次會晤。

教宗方濟(Pope Francis)乘坐開頂吉普車座駕,以近半小時時間繞行聖伯多祿廣場,他向群眾揮手,不時親吻人們高舉到他面前的嬰兒,座駕駛近一批坐輪椅的民眾時,他示意停車,走下車為一位由助理扶到路障前的男子祈福,教宗繞行廣場後,就職儀式與彌撒登場。

今天羅馬天氣晴朗,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及夫人周美青女士都身著黑色禮服、戴著墨鏡進入會場,參加這場盛會,總統座位在第一排中間位置;馬總統入座前,也和其他元首或特使團長互動交談。

教 宗方濟向信徒揮手致意,現場也看到中華民國國旗飄揚,來自全球各地的民眾揮舞旗幟,並高喊「教宗萬歲!」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電視畫面,現場 還有許多民眾揮舞中華民國國旗;馬總統成為天主教傳入中國四百年來,首位親自出席天主教宗就職彌撒的華人國家領導人,教廷方面全程給予馬總統邦交國元首的 高格調禮遇接待。

《紐約時報》、《華盛頓時報》及國際通訊社等國際媒體紛表關注,這些媒體本來有些擔心兩岸關係受到衝擊,但隨即發現中國大陸低調以對。

 
« 最先前一個471472473474475476477478479480下一個最後 »

第 477 頁, 共 489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