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波士頓綠化 節慶日 (GreenFest)

波士頓綠化 節慶日 (GreenFest)


2012的波士頓綠化節慶日(GreenFest) 是這地區最大的多元文化環保節日。

節日是完全免費的!是普羅大眾的節目,有音樂、舞蹈、電影、食品、展品、汽車、科技、藝術、論壇和研討會、時尚、給孩子們的娛樂,還有其它未能盡錄。

五個階段的現場娛樂表演,跨越5大舞臺,更有鐘麗華小姐(Ms. Lewa Chong )表演扇舞和雙劍舞,更有道富公司中國專業人士協會(The State Street Chinese Professional Network )為兒童舉辦利用回收物品藝術活動,包括有中國手鼓的製作。

請與你的家人和朋友來參加!  邀請你的鄰居來參加! 來了解如何省錢和活得更健康; 為建造更美好的城市找出解決方案。  請於 2012年8月16-19日, 參加在波士頓市政廳廣場(Boston City Hall Plaza) 舉行的波士頓綠化節慶日(Boston GreenFest), 讓我們一起推動我們周圍的世界。

 
舉辦“慢性疾病患者如何活得健康” 講座

舉辦“慢性疾病患者如何活得健康” 講座

昆市亞裔協調會,昆市醫療中心,昆市湯姆士圖書館,南岸老人服務処,南岸家訪護士和 中華耆英將於8月16日(周四)上午十時在昆市湯姆士圖書館(40 Washington St. Quincy, MA 02169)。

舉辦“慢性疾病患者如何活得健康” 講座。重拾健康的生活!您有糖尿病,關節炎,血壓高及心臟疾病等症状嗎?請親臨由南岸醫院家庭護理部糖尿病規劃經理兼註冊護士Pamela Fredericks 和註冊護士李姑娘, 共同主持之講座。

了解如何照顧自己個人健康及提高生活質素。保持積極的態度,即使患有慢性疾病,亦可以有一個更豐滿的人生。

想了解更多關於資料,請致電昆市亞裔協調會617-472-2200。

 

 
免費法律咨詢、免費基礎英文班

免費法律咨詢

2012年 7月11 日

昆市亞裔協調會和南岸老人服務處聯合舉辦免費法律咨詢,將於7月23日(周一)下午六點至八點, 地址為昆市亞裔協調會。1509 Hancock St. Quincy, MA, 02169), 法律咨詢包括移民,家庭,刑事和人身傷害訴訟,和房屋租約的問題。

每月舉辦一對一免費法律咨詢,由昆士市家庭法律張永鏗律師, 波士頓刑事和人身傷害訴訟律師 Jason Chan, 移民律師Jane Chiang 和房地產律師Mary Lee一齊合作在昆市亞裔協調會為亞裔居民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時間:星期一,下午六點至八點,每個月第四個星期一提供免費咨詢服務時間表:

July 23, 2012              七月二十三號

August 27, 2012         八月二十七號

September 24, 2012  九月二十四號

通過這個計劃,提供給市民一個明確方向去解決問題。 如你有任何法律疑問, 不要錯過這個機會,請立刻致電昆市亞裔協調會(617) 472-2200或瀏覽我們的網站www.quincyasianresources.org.

免費基礎英文班

昆市亞裔協調會為60歲或以上耆英舉辦免費基礎英文班。課程將以國語及英文講授。

何事:在2012年7月10日,昆市亞裔協調會將舉辦星期二免費耆英基礎英文班。

時間:星期二,2012年7月10號 至8月28日下午3點至4:30點

地點:昆市亞裔協調會,1509 興國街,209室,昆士市

昆市亞裔協調會是一间非牟利機構,致力於促進亞裔社區的發展,以造福於整個社會。我們的職員和義工講流利的英文,廣東話,普通話,台山話和西班牙話。欲知詳情,請致電617-472-2200或親臨1509 Hancock Street,  Suite 209,  Quincy, MA 02169

 

 
馬英九生日許願:民眾有健康台灣有希望

看最新體檢結果:變胖變矮變憔悴

馬英九生日許願:民眾有健康台灣有希望


(圖) 馬英九歷年變化《聯合晚報》

(台灣網消息)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馬英九生日在 (facebook)貼文表示,他要跟大家分享今年生日許願,民眾有健康,臺灣有希望,也呼籲民眾要減肥;他也表示,重視減重是基於民眾健康的原因,因為過重或 肥胖已影響4成以上的台灣民眾,台灣10大死因當中,有7項跟肥胖有關(如中風、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癌症等),這是很大的警訊,台灣成 人過重與肥胖盛行,這絕不是福氣,很可能是一生病痛之源,大家千萬不能忽視。

馬英九指出,當局政府很早就開始注意肥胖防治,像去年臺當局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動的健康減重計劃吸引72萬人參與,約達臺灣地區人口3%,累計減重更高達1104噸,今年還會續辦。

據《聯合晚報》報導,馬英九13日到桃園長庚醫院進行年度健康檢查,部分健檢報告中午出爐;與去年相較,馬英九略微變矮長胖,他的外表略比往年健檢時來得憔悴。

自曝兒時夢想是當火車司機的馬英九,步入政壇之初,常被許多媒體報導為「年輕俊秀的政治明星」,此公眾形象因而形成,而馬英九本人亦以長期持續的晨跑及積極參與運動來建立健康活力的正面公眾形象,在一些針對台灣女性與同性戀的票選活動中,馬英九曾被選為政治人物類的「夢中情人」,媒體慣以「小馬哥」暱稱之。

有些調查認為馬英九出色的外在條件是他在台灣政壇崛起的最大因素,在性格上,馬英九被塑造為具有「正直自律、儉樸清廉、依法行事」的形象,並且極力避免涉入任何有可能惹人非議的應酬與聚會,因而有「政治不沾鍋」、「政治潔癖」等可正可反的評價,認同這種行事作風的人會認為馬英九比較溫和理性,反對者則會批評馬英九虛偽或缺乏勇於帶頭領眾的魄力。

在馬總統生日,抽記其點點滴滴資料:

馬英九的名字是源自於馬家族譜,之前的馬英九說法是:「英」為「上尊大人,英才繼起」,「九」則是希望能以「九思立身」並且「體健九如」;2010年,馬英九又提到當時長輩取名時的另一個腹案:「我的名字裏這個『英』。

原來是『拳拳服膺』的『膺』,『膺』有胸懷的意思,九則是九州的意思,也就是陸游的詩,『但悲不見九州同』,因為我出生的時候,大陸已經淪陷了。」不過另外有一個說法,「英九」是紀念他出生於英屬香港的九龍。

1974年,馬英九考取中國國民黨中山獎學金赴美國攻讀法律,1976年在紐約大學政治系的教授,同時也是父親馬鶴凌的老友熊玠教授的指導之下,獲得紐約大學法學碩士(LL.M.)學位,同年與紐約大學同學周美青結婚,之後前往哈佛大學,在孔傑榮教授(Jerome Alan Cohen)的指導之下攻讀博士,於1981年獲得法學博士(S.J.D.)學位。

1991年,馬英九和陳水扁接受台大學生會邀請進行「憲改辯論」,面對國內外民主化浪潮,馬堅持必須保留國民大會,並且不認為國大有疊床架屋的缺點;此外,馬認為總統應由國大選出,堅決反對總統直選。

1992年,總統選舉制度改革,在國民黨黨內,「總統直接選舉派」與「總統委任選舉派」紛爭不休,馬英九作為副召集人,主張總統委任選舉,反對總統直選;而後來李登輝急轉彎支持總統直選,馬英九在記者提問下,表示「以後我說的說話,你們還會信嗎?

1993年連戰出任行政院院長,馬英九受邀出任法務部部長,當時認為自己與司法界沒有任何淵源,連戰表示這就是起用馬英九的理由,馬宣稱將嚴辦地方黑金勢力而受到矚目,結果馬英九的確大力查辦國民黨地方政治人物賄選問題。

李登輝批評馬英九為建立個人聲望,「中國國民黨差點被馬搞垮」,連戰續任行政院長後,由於高層壓力下,把馬英九轉任為不管部會的政務委員。

1997年,連戰內閣飽受白曉燕命案等政治風雨,馬英九提出「辭官退隱」聲明,不參選1998年台北市市長選舉,在程序爭議下(在截止日期後月餘提出申請),取得政治大學法律系的專任教職,並表示以後專心教育,不再涉足政事,不參與台北市市長選舉。

「台灣」是國家:馬英九於2011年12月3日所舉辦的第一場2012總統大選電視辯論及會後記者會時,首度明確表明「台灣」是為「中華民國」的國家簡稱與國際通稱,兩者皆是國家,並舉例「英國」為「聯合王國」或「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簡稱與通稱,也是馬英九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中提到「台灣是我的國家」。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和民主進步黨於會後表示「歡迎跟進,既然如此還需要主張不統、不獨、不武(三不政策)?」。

中國大陸民主化:1989年春夏之交,中國大陸發生六四事件,此後每年6月4日,馬英九都會參加相關的紀念追悼會,他堅持:「六四不翻案,統一不能談」; 2007年,他以前國民黨主席的身份發表《自由民主兩岸對話基礎》的文章;開頭為:「今天(6月4日)是六四事件18周年,中共政權以武力血腥鎮壓了學生的民主運動,讓它多年來試圖建立的改革開放形象毀於 一旦」;同時批評中共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讓代表台灣民意的機構處處受挫,是中共政權反民主本質的鮮明表現。

2008年4月14日,他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5月上任後,他會繼續參加悼念「六四天安門事件」活動,但形式會有所變化,他對平反「六四」的立場不會改變,是至今未變的堅持,他還相信中共遲早會改變對「六四」的態度。

但在2009年6月4日,即六四事件二十週年時在總統府網站發表的「六四事件二十週年感言」當中提及六四之後二十年,中國經改成功,人民生活大幅改善,並認為最近十年「中國當局比過去更為注意人權議題」,且從2008年年起即未再參加六四紀念活動,引起輿論廣泛批評其「立場倒退」,已喪失原則的聲浪。

2010年6月2日,馬英九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在被問到六四問題時說,他一直關心六四,這是歷史上重大的人權事件,中國當局必須面對,採取措施療傷止痛,處理死者家屬面對的不公平。

 
« 最先前一個471472473474475476477478479480下一個最後 »

第 478 頁, 共 482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