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特朗普重啟國家太空委員會

(圖)美國總統特朗普右旁為登陸月球的艾德林。

(圖)(Apollo 11)登陸月球近48週年,當年阿姆斯壯和艾德林一起登陸月球。

特朗普重啟國家太空委員會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重啟關閉25年之久的國家太空委員會,要復興冷戰時期的國家太空委員會,恢復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領導力;美國阿波羅11號(Apollo 11)登陸月球近48週年,當年跟阿姆斯壯一起登陸月球的艾德林,是第2位月球漫步的太空人,也是國家太空委員會成員,因此成為特朗普這回演講的座上賓。

阿波羅11號,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歷時8天13小時18分35秒,繞行月球30周,在月表停留21小時36分20秒,三位執行此任務的太空人,分別為指令長尼爾·阿姆斯壯、指令艙駕駛員麥可·科林斯與登月艙駕駛員伯茲·艾德林: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壯與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阿波羅11號的成功實現了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在1961年5月25日的演說中聲稱,美國會在1970年以前「把一個太空人送到月球上並把他安全帶回來」的目標。

 

 
七七抗戰80年

七七抗戰80年 吳敦義促辦紀念大會

(中央社)中國國民黨主席當選人吳敦義主張舉辦七七抗戰80年紀念大會,具有可以呈現史實、並告訴中國大陸人民,八年抗戰是中華民國打的等重大意義;吳敦義指出,今年是七七抗戰80週年,建議黨中央舉辦大型紀念活動,具有三個重要的意義;他說可以向全國人報告史實,如果沒有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那有台灣光復,沒有台灣光復就沒李總統、陳總統、馬總統和蔡總統,盼大家尊重中華民國的傳承、國民黨對國家貢獻;他說:「國軍保護國家安全,任何人當總統都應該對軍公教和警消有起碼的尊重;七七抗戰活動同時可以告訴中國大陸的人民,八年抗戰是中華民國打的。」

(歷史回顧)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盧溝橋事變,係1937年7月7號發生喺中國北平嘅盧溝橋嘅中日軍事衝突,日本就此全面進攻中國,七七事變係中國展開全國對日八年抗戰嘅起點。

自1937年日本二二六事件開始,日本國內政局動蕩不安,政府迫切需要轉移國內民眾嘅視線,解決接踵而來嘅經濟、政治問題。而《何梅協定》簽訂之後,中華民國政府響華北嘅勢力銳減,客觀上為日本發動戰爭提供咗有利條件;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後,中國國民黨同中國共產黨達成協議共同抗日,兩黨再次走向聯合,亦即係所謂嘅第二次國共合作。

1937年7月7號日本嘅中國駐屯軍係未通知中國北平地方當局嘅情況下,響國民革命軍駐地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夜晚日軍話有一個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嘅宛平縣城(現時嘅盧溝橋鎮)搜查,,國軍拒絕咗呢個無理要求。日軍於是喺夜晚八點開槍開炮猛轟北平盧溝橋,向城內嘅中國守軍進攻。國民革命軍第29軍37師219團(團長吉星文)奮起還擊。

事件後第二日中國共產黨就發表抗日通電,要求中華民國政府儘快履行喺西安事變時嘅承諾。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嘅蔣介石響7月17號喺廬山談話會上邊宣佈準備應戰同埋必要時守土抗戰到底嘅決心,7月28號、7月30號,日軍相繼佔領北平、天津。中國抗日戰爭(又稱第二次中日戰爭)正式爆發。

林鄭月娥:債券通有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中新社香港電) 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債券通》開通儀式,7月3日上午9時在香港交易所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開通儀式上致辭時表示,債券通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便捷進入內地債券市場的窗口,一方面有利穩步推動內地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另一方面有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她強調,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要擴大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並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和國際資産管理中心;2014年及2016年開通的《滬港通》和《深港通》、2015年落實的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到今天開通的《債券通》,都是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里程碑,充分體現香港「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在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也為香港金融業發展帶來機遇。

林鄭月娥稱,《債券通》開通標志著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揭開新篇章,對兩地是一項互惠共贏的計劃;她指出,《債券通》是內地第一次允許境外投資者通過內地與境外債券市場的基建連接,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隨着人民幣國際化的繼續推進、「一帶一路」策略的推展、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以及內地債券市場獲納入國際主要固定收益指數,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債券的需求將會繼續增加。


 
習近平談「一國和兩制」關係:絶不能允許觸碰底線

 

習近平談「一國和兩制」關係:絶不能允許觸碰底線

據 (鳳凰網消息) 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1日上午,由國家主席習近平監誓,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誓就職。隨後,習近平發表致辭。(如下)

作為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一國兩制」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當前,「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香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制度還需完善,對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傳有待加強,社會在一些重大政治法律問題上還缺乏共識,經濟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傳統優勢相對減弱,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住房等民生問題比較突出。解決這些問題,滿足香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繼續推動香港各項事業向前發展,歸根到底是要堅守方向、踩實步伐,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藉此機會,我對今后更好在香港落實「一國兩制」談幾點意見。

第一: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關係;「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一國兩制」的提出首先是為了實現和維護國家統一。在中英談判時期,我們旗幟鮮明提出主權問題不容討論。香港回歸后,我們更要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在具體實踐中,必須牢固樹立「一國」意識,堅守「一國」原則,正確處理特別行政區和中央的關係。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絶不能允許的。與此同時,在「一國」的基礎之上,「兩制」的關係應該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諧相處、相互促進。要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香港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只有這樣,「一國兩制」這艘航船才能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BBC:20年前香港有選舉?港督是選的嗎?

駐英國大使館網站消息,2017629日,劉曉明大使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廣播四台早間王牌時政節目《今日》主持人漢弗萊斯現場直播專訪,闡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年發展成就及我「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回答有關香港政改、中國國際地位及朝核問題等提問。

劉曉明大使接受專訪(來源:駐英國大使館網站)

BBC20年前香港有選舉?港督是選的嗎?

採訪實錄如下:

劉大使:這不是事實。「一國兩制」在香港得到成功實施,在我之前接受採訪者說中國中央政府沒有兌現承諾,我不同意這種觀點,事實是,中國中央政府完全兌現了「一國兩制」的承諾,我認為,按照《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原則,香港社會制度、經濟制度、生活方式、法律制度保持穩定,與20年前相比,香港變得更好了,此時此刻的確值得我們隆重慶祝。

20年來,我們看到香港經濟繁榮,社會穩定,GDP翻番,外匯儲備增長了三倍多。香港繼續保持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香港人均壽命大幅增加,超過許多發達國家,人民生活幸福。

漢弗萊斯:沒有人懷疑香港的經濟繁榮,這是公認的,但前香港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說,20年來香港人權、普通法體制、獨立司法權一直而且正在逐步受到嚴重侵蝕,給人的印象是,中央政府很顯然決心收緊對香港的管控,對此你怎麼看?

劉大使:我不這麼認為,我也不同意這種說法,我認為,人們只需要把香港20年前和現在的政治管理、民主政制做一番比較,就可以得出結論;20年前,香港有選舉嗎?港督是選出來的嗎?

漢弗萊斯:沒有人質疑這個,因為那時候香港還是殖民地。

劉大使:但在過去20年,香港舉行了五次特區行政長官選舉。

漢弗萊斯:但香港新任特首僅得到了選舉委員會的777票,這一數字僅代表了0.03%的香港民衆,聽起來不太令人信服。

 

劉大使:數據並不能說明問題。

漢弗萊斯:但數字在民主體制中很說明問題。

劉大使:如果拿數字說事,那麼英國國家領導人選舉又是如何呢?6500萬人口的國家領導人只是在其幾萬人的選區內以微弱多數取勝,是不是就不能代表整個國家人民的意志?!

漢弗萊斯:英國首相得到的選票還是超過了0.03%。這件事就不說了。

劉大使:我想強調的是,香港特首的選舉是嚴格按照《基本法》和香港特區有關選舉法律進行的,而且民主選舉進程是一個不斷發展、漸進的過程;俗話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也可說,倫敦不是一天建成的,香港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漢弗萊斯:這是當然的,但是在民主體制下,你不能隨意關押或帶走一個銷售政府不認可的書籍的人,這樣的事發生在民主的香港是不光彩的。

劉大使:哪有這樣的事!

漢弗萊斯:2015年有五位書商因為售書被強制拘捕,其中一個後來公開稱自己被強制帶走並關押了8個月。

劉大使:我所了解的不是這樣,當事人是自願到大陸配合調查的,這一點當事人在新聞發布會上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漢弗萊斯:他們離開自己的生意、離開家,就是自願接受調查?

劉大使:我也看到一些消息,稱書商被強制帶走、收監等,這些不是事實,我們不應該輕信謡傳,我相信當事人自己說的話。

漢弗萊斯:他的確作過新聞發布,但他也說過他被拘禁,我們換一個話題。

劉大使:當你判斷一個國家是「自由」還是「不自由」時,你應該看大局,不能只看到個別心懷不滿的人對社會的抱怨。

漢弗萊斯:2016年2月英國外交部發表了《香港問題半年報告》,外交大臣約翰遜發表了一個講話,說中國大陸從香港帶走書商嚴重違背了《中英聯合聲明》,破壞了「一國兩制」的原則,也就是說,英國政府不願看到的事情卻發生了。

劉大使:關於這個報告,首先,我們反對英國政府每年發表兩次所謂香港問題報告的做法,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部事務,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然而即使在這樣的報告中,英國政府也讚賞中國政府執行「一國兩制」政策,承認香港「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巨大成功,雖然中英之間存在一些分歧,但是雙方都認為,香港長期繁榮和穩定不僅符合中國的利益,而且符合英國的利益,同時也符合國際社會的利益,在所謂「書商事件」上,中英兩國政府間有許多溝通交流渠道,我本人也參與過一些討論,我們與英國外交部之間的溝通是暢通的。

漢弗萊斯:在外人看來,香港的選舉受到操縱,示威者被關押,民主被削弱,中國認為民主加強了,並且香港是「我們國家」的。

劉大使:「一國兩制」是一個有機整體,有的人講「一國兩制」,只談「兩制」而忽視了「一國」,忘記了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不是英國的一部分,更不是一個獨立實體。

漢弗萊斯:那就是「一種制度」了?

劉大使:是兩種制度,採訪前你告訴我,你是12年前去的中國,你應該再去中國看看,去香港看看,看看發生的變化,即便我們之間在諸如「民主」等概念上看法有差異,我們也應該把今天的香港和20年前的香港、和兩年前、甚至一年前的香港對比着來看。

漢弗萊斯:我們來談談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你是否認為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指日可待?

劉大使:我不認為中國在可預見的將來成為「超級大國」,我認為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漢弗萊斯:中國如果成為最大的經濟體,還是發展中國家嗎?

劉大使:即使有一天中國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一,中國要成為所謂的「超級大國」路還很長,中國地域遼闊,地區發展差異很大,我在擔任駐埃及大使後,曾經在中國西部最貧困的省份之一甘肅省工作過,有點像當年美國「荒涼的西部」。

漢弗萊斯:中國現在是第二大經濟體,很可能很快發展成為第一大經濟體,中國要怎樣做才能成為「超級大國」?

劉大使:我們對成為「超級大國」不感興趣,我們感興趣的是改善中國人民的生活,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問題,許多外國人只看到北京、上海、廣東等東部沿海地區,這些地區的確比較發達,比如廣東省經濟規模相當於西班牙,在世界上可以排第15位,但是中國西部的甘肅、寧夏等省區經濟還是很落後的。

漢弗萊斯:最後談談朝鮮對世界和平的潛在威脅,朝鮮給中國造成的干擾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中國才會說:夠了,我們要採取行動了,要介入了。

劉大使:我認為中國為緩和半島局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你知道,我來英國之前曾在中國駐朝鮮大使的崗位上工作了三年半,實際上,中國一直在積極做朝鮮工作,竭力說服朝鮮棄核。

漢弗萊斯:但這些努力都失敗了?

劉大使:不能說失敗了,有時候「進兩步退一步」、有時候「進一步退兩步」,朝核問題十分複雜,需要綜合施策,採取綜合全面的措施是必要的,所以我們提出了「雙暫停」倡議和「雙軌」思路,也就是說,一方面採取制裁措施,说服朝鮮棄核,另一方面、

漢弗萊斯:如果不放棄,美國就介入。

劉大使:另一方面,美國和韓國也應該採取措施,暫停軍事演習,記得當年,我每次勸說朝鮮放棄核計劃,朝鮮方面就會說,他們受到了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及其盟友的威脅,他們的軍事演習直接針對朝鮮,所以我們呼籲「雙暫停」,即朝鮮停止核試,美國及其盟國停止軍事演習,然後大家回到談判桌來,通過對話解決問題,並行推進實現半島無核化和建立半島和平機制,這就是我們所说的「雙軌」思路。

漢弗萊斯:大使先生,非常感謝你今天接受採訪。

劉大使:謝謝。

BBC廣播四台是英國最具影響力、最受歡迎的廣播電台,是BBC最重要和投入資源最多的旗艦電台。《今日》節目是廣播四台的王牌新聞時政類節目,聽衆人數多達1100萬。英國首相、內閣大臣等政要及精英人士經常接受該節目採訪。漢弗萊斯是BBC資深著名主持人,曾於1972年採訪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來源:觀察者網)


 
« 最先前一個361362363364365366367368369370下一個最後 »

第 367 頁, 共 478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