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世界看《一國兩制》中國創舉 香港之幸

(圖) 6月30日,正在香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活動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今天上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石崗營區檢閱部隊。

世界看《一國兩制》中國創舉 香港之幸

(鳳凰網特稿精選) 1997年7月1日,被英國殖民統治100多年的香港終於回到祖國懷抱,「一國兩制」偉大構想開始在香港落地生根,時光荏苒,香港特別行政區即將迎來自己20歲的生日,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別行政區各項事業全面發展,輝煌成就舉世公認;這一事實無可辯駁地證明,「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生命力,在香港不但行得通,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對此,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紛紛點贊。

回歸祖國的最佳方案

20年前,「一國兩制」這一嶄新的制度安排在香港閃亮登場之時,某些西方媒體並不看好,如今,20年的實踐證明,「一國兩制」不僅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巴基斯坦巴哈丁·扎卡裏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法魯克·扎因認為,回顧香港回歸以來的20年,香港和內地在「一國兩制」下實現了雙贏;20年的時間足以證明「一國兩制」是成功的政策,任何尊重事實和沒有偏見的人都會稱讚這一方案和中國政府對這一方案的貫徹實施。

扎因說,在香港回歸前,一些西方媒體故意渲染中國政府在香港極有可能遭遇失敗,但事實證明,香港回歸沒有擾亂香港民衆的生活,香港的商業活動一如既往,那些謡言不攻自破。

香港美國商會主席沃爾特·迪亞斯介紹說,在1997年香港回歸前,部分美國公司由於不看好「一國兩制」而對香港前景産生擔憂,選擇離開香港,現在回想起來,一定會有很多離開的人后悔當初的決定,因為香港自從回歸中國后取得了很大成功,而當初選擇留在香港的外國公司受益匪淺。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下屬中國與俄羅斯關係史中心研究員亞歷山大葉爾紹夫對新華社記者說,從歷史角度看,中國在1997年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使公平正義得以伸張。

葉爾紹夫指出,從歐洲地區的歷史經驗看,這種類似的「回歸」都是一種社會制度取代另一種社會制度,但中國用「一國兩制」細緻耐心地解決了與回歸相關的社會制度對接問題,香港回歸20年的實踐證明國兩制」行之有效。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當政期間最重要的外交政策顧問之一、現任議會上院議員查爾斯·鮑威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國兩制」以一種優雅的方式解決了難題,也是一種長期的解決方案;「這既是中國創舉,也是香港之幸。」

穩定繁榮的有力保障

回歸祖國懷抱以來,在「一國兩制」安排的保障下,香港經濟、社會不斷髮展,繼續保持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持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從1997年至2016年,香港本地生産總值年均實質增長3.2%,在發達經濟體中位居前列,香港居民男女平均預期壽命達到81.2歲和87.3歲,雙雙位居全球前列。

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唐偉康指出,在香港實行的獨特的「一國兩制」是成功的,「一國兩制」在確保香港屬於中國的同時,也保障了香港的特殊性,香港民衆從這一獨特的政策中尤其受益,這一政策確保了香港的繁榮和安全。

曾經在香港生活過10年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副教授吳逢時認為,回歸以後,香港保持了自身國際頂尖大都市、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是全球範圍內對人才吸引力最高的城市之一;而且在中國深層次國際化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外資進入中國和中資外投的關鍵口岸。

葉爾紹夫指出,在香港回歸前,國際輿論對香港經濟的發展前景衆說紛紜,回歸20年來的事實說明,那些悲觀的預測都錯了。回歸後的香港,城市建設繼續發展,經濟實力更強,這是因為中國內地經濟發展迅猛,而香港與內地在經濟方面已融為一體,這使得香港擁有更多融資渠道和人力資源,這樣的經濟發展規模是回歸前無法比擬的。

在阿根廷德萊昂律師事務所國際法專家保拉·德西蒙看來,在「一國兩制」政策的保障下,香港既能保持原有優勢,又擁有了巨大的內地市場,來自內地的投資和市場活力給香港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溢出效應。

從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到2003年非典疫情,再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每當香港特區遭遇重大困難,中央政府總是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成為香港戰勝困難最堅強的後盾。

美好未來的堅固基石

「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雙創大潮……作為連通內地、溝通中外的重要支點,香港在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中都應該也能夠有所作為,抓住發展機遇,贏得更加美好的明天;國際輿論看好香港發展的未來,並紛紛為香港的發展出謀劃策。

埃及艾因沙姆斯大學中文系教授納賽爾·阿卜杜勒-阿勒認為,香港應在未來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在對外投資和對外金融合作等領域可先行先試,繼續發揮好連接中外的作用。


 
香港新班子合計 999 歲

洪秀柱的中國魂 台灣《旺報》發表評論指出,台灣民主化後,國民黨曾兩次掌握政權,第一次是李登輝,事後來看,他帶頭摧毀了國民黨的信仰、論述與立場;第二次是馬英九,執政8年不能令人完全滿意;而洪秀柱在其國民黨主席任內做了一件自蔣經國以後沒有任何國民黨主席做過的事,她不僅在台灣內部,更在出席海峽論壇時,公開以國民黨主席的身份宣示《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洪秀柱在海峽論壇講話,引用了南宋鄭思肖的《画菊》名句「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可能是洪秀柱在提前結束國民黨主席任期前夕,對自己功敗垂成命運的感嘆。不過歷史會記載,她為台灣、為兩岸提出具體路徑,這是她留給中國國民黨最珍貴的政治遺産;她的無私氣度與奉獻勇氣,也必然是未來國民黨人的人格典範。

香港新班子合計 999

林鄭月娥21日率領新班子會見媒體,重申班子成員有共同理念、看法,形容自己作為團隊之首,提出新看法、新理財哲學,整個團隊都會齊心協力去做,她稱,若公共財政官員與其他政策局官員般,「喜歡花錢便花錢」,未必是香港之福,故希望財金官員在應投資的地方應更寬鬆去投資、修訂稅制增強香港競爭力,也在公共理財方面做好把關角色,她透露下屆政府將由財政司長領導一個金融領導的委員會集思廣益。

被問到有否向班子表達未來不需要中聯辦協助在立法會拉票,林太說相信每個官員都很清楚這信息,但指何時與中央有關、何時是香港內部事情,需按《基本法》去看;特首梁振英21日發新聞稿祝賀新班子官員,並期望社會支持和配合新政府施政,又感謝現屆官員任內盡職盡責,為推動香港發展所作的貢獻。

國務院任命《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主要官員

依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有關規定,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提名,國務院2017年6月21日任命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主要官員。

任命情況如下: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食物及衛生局局長; (女) 陳肇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入境事務處處長:曾國衛;海關關長:鄧以海;廉政專員:白韞六;審計署署長:孫德基;警務處處長:盧偉聰。(062117)


 
中巴關係掀開了新的篇章, 巴拿馬與中華民國斷交

中巴關係掀開了新的篇章

2017年6月13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與巴拿馬副總統兼外長德聖馬洛舉行會談後共見記者;王毅表示,我剛剛同德聖馬洛副總統兼外長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在這份聯合公報中,巴拿馬共和國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拿馬共和國政府即日斷絶同台灣方面的所謂「外交關係」,並承諾不再同台灣發生任何官方關係,不進行任何官方往來;王毅指出,據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決定自公報簽署之日起相互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中巴關係掀開了新的篇章。

巴拿馬與中華民國斷交(中央社台北13日電)巴拿馬今天宣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總統蔡英文今天說,北京當局在國際上處處打壓台灣,但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這是無法否定的事實,主權不容挑戰、也不容交換;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上午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宣佈府方5點聲明,蔡總統下午親上火線發表談話;蔡總統說,相關情勢的變化,國安部門事先已有掌握,也盡了最大的努力,積極因應到最後一刻,但最終的結果仍然令人十分遺憾。


 
6/25 壽星花園療養院集團《招聘會》

6/25 壽星花園療養院集團《招聘會》

(News Chinatown報導)隨着越來越多華人移民到紐約,對會華語的護士和護理人員需求激增,醫療機構「壽星花園療養院集團」及「中華總商會」舉辨招聘會。現埸招聘:家庭護理員、人力資源部人員、護理協調員、市場推廣人員、註册護士(RN、LPN)、護士助理(CNA)、翻譯員、康樂活動人員、高級救護員、初級救護員、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助理(PTA)、清潔工、㵷公室行政人員、營養師、厨師助理;歡迎會普通話、廣東話、福州話、温州話者出席,亦藉此機會創造更多就業幾會,工作地點在紐約。

中華總商會執行長于金山指出:「這次針對華裔的招聘會,反映對華人社區的重視,不僅增加華人就業幾會,對社區所有華裔耆老也是好事,可以獲得更全面、更贴心的照顧。」招聘會日期:六月二十五日(星期日)早上九㸃至下午四點;聘會地點:33號包厘街,孔子大厦交誼廳;(参加的機構還有:真愛護理、即刻到救護車公司等,歡迎求職者参加。)聯系人:張庭衡;電話:212-226-2795。

 
« 最先前一個361362363364365366367368369370下一個最後 »

第 368 頁, 共 478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