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指:南海問題美庸人自擾

駐 美國大使崔天凱就南海局勢接受《華爾街日報》外事主編霍瓦特專訪,崔天凱在專訪中表示,近來美方對南海局勢做出過度反應,不斷採取導致緊張 局勢升級的言行,美方向這一地區派出搭載媒體記者的軍用偵察機,顯然是試圖挑動和加劇緊張局勢,「我們對美方上述過度反應感到擔憂。」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指:南海問題美庸人自擾

談蔡英文訪美:「先過13億中國人民的考試」

(中國新聞網)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說,南海主權爭議「本來沒有事情,有人一定要把它變成事情」「誰在大秀肌肉」大家都清楚,這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中國駐美大 使館在舉行新任公使李克新的歡迎會,崔天凱會後接受兩岸媒體訪問,被問及對當前南海主權爭議及中美關係的看法時,他做上述表示。

他 說,兩國間共同利益越來越大,也存在分歧,有任何分歧應透過溝通對話、了解對方想法,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解決的就要管控,這才是建設性的態度;他強調,中 美關係要看大局,雙方有很多地方需要合作,也會有很多分歧與摩擦,但不應認為任何單一問題會改變、甚至主導中美關係的走向;當然,有些問題像涉及中國主權 及領土完整的「台灣問題」,「如果美方做錯了,會影響中美關係走向」,對其他問題也要警惕,不能掉以輕心。

正 值南海問題引發中美關係緊繃之際,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即將訪美,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也將於6月底於華府召開,南海問題是否將成為會談重點,崔天凱 說,具體議程雙方溝通後會向外界說明;對兩岸雙方各自的南海主權主張,崔天凱重申大陸外交部的一貫立場,指「兩岸都是中國人,祖先傳給我們的領土,一寸都 不該丟」,這是兩岸共同責任。

(中新社) 蔡英文目前正對美國首都華盛頓進行訪問,崔天凱在中國駐美大使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此次訪問表示,我們非常警惕任何可能的「台獨」動向,中方對美方講得很清楚,反對任何有「台獨」傾向的人到美國來活動,反對美國給他 (她) 們提供舞台。

 

有 台灣媒體把蔡英文此訪稱為「赴美面試」,兩岸關係則是一道「必考題」,外界高度關注她是否會對「維持兩岸現狀」的政策主張作出更明確論述,對此,崔天凱也 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她為什麼有話不能跟對岸的同胞說,要找外國人來面試呢?她首先要能過得了13億中國人民的考試,她能不能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而不是含 糊其辭地想蒙混過關?

他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也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的一部分,美國的公開政策也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所以不管什麼人到美國、有什麼活動,我們絶不允許任何人損害這一原則。

 

 
中國紅首次進入美國市場

(圖左至右) 國家質檢總局動植司副司長陳茂盛與運城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清憲為首批出口美國的蘋果揭幕; 檢驗檢疫人員對蘋果進行檢測;工作人員對蘋果進行嚴格細緻處理。(圖文:宋立超)


關羽家鄉山西運城市蘋果

中國紅首次進入美國市場

(中新網運城電) 隨着一聲長長的汽笛聲20.2噸山西運城蘋果正式起運赴美國,這不僅是山西蘋果首次出口美國,也是中美雙方經過長達十餘年談判、美國允許進口中國蘋果以來,「中國紅」首次進入美國市場。

作為世界最大的蘋果生産國,中國大陸蘋果的種植面積和産量均佔世界總量的40%以上,近年來,隨着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先後提高進口水果的安全衛生指標與檢疫要求,中國蘋果遲遲未能進入國際高端市場。

美國是北美地區最大的水果消費市場,年均進口水果20萬噸以上,但也是全球檢驗檢疫措施最嚴格的國家之一,長期以來一直禁止進口中國蘋果,2015年1月下旬「國家質檢總局」和「美國農業部動植物衛生檢驗局」,在美國舊金山正式簽署,中國蘋果輸美植物檢疫工作計劃與美國蘋果輸華工作計劃,此舉意味着在美國蘋果獲得中方全面準入許可的同時,美方也在中方長達十餘年的申請後開放中國蘋果輸美。

據介紹,在國家質檢總局的安排下,美國動植物檢疫局分別於2009年9月和2014年10月,兩次派代表團來山西對果園和包裝廠進行了現場考察,美方對山西蘋果質量管理表示認可,2015年6月2日,山西侯馬檢驗檢疫局對首批20.2噸運城蘋果實施了嚴格的檢驗檢疫,確認符合美方要求,允許發運美國。

「中國蘋果出口美國,對中國水果開拓國際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國家質檢總局動植司副司長陳茂盛說。

運城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清憲表示,這是運城蘋果第一次第一批代表中國出口美國,說明當地蘋果質量得到廣泛認可,這對蘋果産業發展和果農增收有極大促進作用。

 

 
中國發起禁煙了……

廣教學校公告 定於2015年6月21日(週日)下午兩點正在廣教一樓禮堂舉行2014-2015學年畢業及頒獎典禮;新的課程體系運行已兩週年,過去的兩年裡,課程體系得到不斷改善,在中文教與學上摸索到了一定的經驗,取得豐碩成果;特別值得慶賀的是, 今年學校迎來首屆畢業生,這屆畢業生是兩年前經過考試進入「拓展班」學習畢業的;他們有的從幼稚園就開始在廣教學習中文,至今十餘年,在這裡,他們通過學 中文不僅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又學到了不少中國文化、傳統,他們中有AP中文考試5分的,有SAT中文790分的,多年的付出,最終碩果累累,可喜可賀;此外,在課餘班ISEE等各方面也均取得驕人成績。

在北京國家體育場 (鳥巢) 的活動現場,著名舞蹈藝術家陳愛蓮 (前) 帶領志願者跳起控煙廣場舞《無煙多精彩》。

中國發起禁煙了……

(北京一日電)「中國發起禁煙戰鬥」6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京版禁煙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正式實施,這個緊隨5月31日「世界無煙 日」推行的新政提前引發媒體關注,雖然之前並不成功的禁煙嘗試和諸多困難,令外界對禁令的效果存疑,但不論是中國民衆,還是世界輿論,都對北京禁煙的決心和努力點贊,法新社5月31日援引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的話說,「北京的這項法規走在了最前沿。」

英國《衛報》5月31日以「最後一支煙」為題報導說,從6月1日起,北京在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根據新規定,任何違反禁令的個人將被處以最高200元的罸金,與此相比,舊規定的罸金只有10元,而且很少被執行,對違反禁令的場所經營者和管理者的罸金高達1萬 元,在幼兒園、中小學校、少年宮及其周邊100米內銷售煙草製品都將被禁止。

「在中國吸煙是主要的健康威脅」,英國路透社評論說,超過3億煙民已使香煙成為社會結構的一部分,彭博社稱,中國曾長期是世界上對吸煙者最友好的國家之 一,對吸煙限制很少,進入中國大多數餐館都會被淹沒在煙霧之中,酒吧的情況更糟,遞一支煙給新認識的人被認為是禮貌舉動,在孩子、孕婦旁吸煙都被認為是很 正常的事,現在,這一切預計將發生改變,該報導說,北京的禁煙令還被看做是中國國家法案的試運行,可能在更大範圍産生影響。

 

儘管有着之前的失敗經歷,但此次禁令很可能會産生真正影響,一個關鍵原因是這樣的做法似乎得到高層支持,比如第一夫人彭麗媛就擔任控煙形象大使,此外,中 國從5月10日加倍徵收煙草消費稅,「這些行動已為新法規搭建舞台,可以看到整體環境發生了變化。」德國《巴登日報》評論說,禁煙意味着煙草收入急劇減 少,這尤其體現出北京的禁煙決心。

吸煙的壞女人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電影中的壞女人都吸煙,所以五、六十年代的好女孩都不吸煙,從前男孩子吸煙是要表達有型、紋身漢又吸煙就是黑社會;在全球禁煙行動中,看到年青男女抽著煙,有人說:「凡禁必有反」年青的人生都是精采絕倫的。

中國老人家從前愛吸水煙,在鄉間吸著水煙的老人家,總愛說故事,故事中也有做人的道理,後來驚駭不已的發現,三角碼頭的苦力手捲香煙,擠身入了藝術圈,一個純銀精巧的煙盒,分裝了煙絲和煙紙,捲著的姿態和吐出的煙圈令人留戀。

「吸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早期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開始在南美培育農產品消費,後來演變到燃燒的植物物質,煙草有作為醫藥用途,作為一種止痛劑,它被用於耳痛和牙痛,偶爾作為膏藥。

香煙約於明朝末年傳入中國,1637年,崇禎為了禁烟,勒令以斬首示眾懲罰私種私售者,清初士人王士禛的筆記記載:「今世公卿士大夫下逮與隸婦女,無不嗜烟草,田家種之連畛,頗獲厚利。」

佛教和尚戒飲酒,酒是五戒之一,但未提到戒煙,《四分戒》中第四卷甚至提到佛祖教人為了治療熱帶性疾病去吸烟的方法,直至到「中國佛協」第六届全國代表會議中通過《全國漢傳佛教寺院共住規約通制》,才明確禁止吸煙。

尼古丁與吸煙的影響:會令腦部受損、引致嚴重疾病,如:中風、口腔癌、咽喉癌、鼻咽癌、壞血病等微量營養素失調、食道癌、肺癌、支氣管炎、心臟病、胃潰瘍會影響腦部神經,使人上癮。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估計,與吸烟相關的疾病每年導致大約500萬人過早死亡,其中有大約60萬非吸烟者死于二手烟的危害,全球每超過五秒鐘就有一人因煙害死亡,九成吸煙者在21歲前開始吸煙,煙齡平均達20~30年,吸煙者壽命比不吸煙者約減少20~25年。

 
一帶一路是機遇不是威脅

一帶一路是機遇不是威脅

一個世紀前,西方「地緣政治學之父」、英國地理和政治學家哈爾福德麥金德爵士(Sir Halford Mackinder) 說:「誰控制了東歐,就控制了心臟地帶;誰控制了心臟地帶,就控制了世界島;誰控制了世界島,就控制了世界。」

此後,繼承麥金德衣鉢的地緣戰略學家均將亞歐大陸視為人口最多、至關重要的心臟地帶,然而,當中國近期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貫穿亞歐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時,西方有些人不免開始庸人自擾。

他們懷疑中國是在搞「陸權和海權」齊頭併進,以回應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或揣想中國是從經濟私利出發,向外轉移國內過剩産能;或推測中國藉機提高自身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

懷 疑論者不清楚的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從來不是從地緣政治或者地緣經濟理論出發,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帶一路」是新時期中國為國際 社會提供的便車和快車,是為世界提供的有益公共産品,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本着互利共贏的原則同沿線國家開展合 作,讓沿線國家得益於中國發展。

從中國沿伸到歐洲的陸上和海上兩條線路歷史上就是東西方商貿、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今天,這兩條弧線上,從中國的西部地區到東歐,從東南亞到東非,普遍存在經濟不夠發達問題,需要國際社會來共同搞大開發,提振沿線區域的發展,使之再次成為歐亞間的大通道。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的構想,也是世界的機遇,中國將利用自己的強大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和雄厚的資金實力來推動實現這一工程,為此,上個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巴基斯坦時全力推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發展能源、基礎設施和産業合作。

中方也積極與中東歐國家合作,希望依托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和匈塞鐵路打造亞歐海陸聯運新通道,中國對「一帶一路」建設絶不搞專營、壟斷,恰恰相反,中國歡迎世界各國共同來承包、分包,共同搭建融資平台。

近 期,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AIIB,簡稱:亞投行) 就是此類平台之一,亞投行同現有多邊開發機構的關係是相互補充而不是相互替代,它將在現行國際經濟金融秩序下按國際慣例運行,英國在七國集團 (G7) 中率先宣佈加入亞投行,這無疑值得稱許,當然,英國的決定自有其道理,很快,其他歐洲國家紛紛效仿,因為他們看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

當 然,也有個別國家在是否加入亞投行問題上至今猶豫不決,心理較為複雜,如果他們在21世紀的今天還迷戀地緣政治,我也想提醒他們注意另一位權 威戰略家、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 (Zbigniew Brzezinski) 的觀點,雖然他在上世紀90年代將世界比作一張大棋盤,認為亞歐大陸是最重要的地緣政治中心,但他也作了一個有趣的預言:「旨在更 直接聯結歐亞大陸東西最富裕、最勤勞兩端的運輸網必將出現。」

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已遠遠超越布熱津斯基的預言,它不僅將打造歐亞間的「運輸網」,實現更緊密連接,而且將使整個歐亞大陸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每個國家都會從中受益。(本文作者是中國駐英國大使)

 
« 最先前一個381382383384385386387388389390下一個最後 »

第 382 頁, 共 434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