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牙尖咀利 僑社新聞
文浩:英風宛在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圖)陳文浩身為退伍軍人會會長,青年時參加越戰,他的棺木由美國國旗包裹,是一份高度榮譽,寶愛黃玫瑰花的花環放在棺木上,旁有軍人會軍帽,其遺照英偉中帶著微笑「遺願:後繼英才接棒,令社區欣欣向榮。」

文浩:英風宛在

[給好友寶愛的信:

「花謝花飛花滿天、天南地北雙飛客,最是人間留不住、千山暮雪再結緣。」

時間讓一些人相遇、相知、相愛;

時間又因病瘁失落、空餘、追憶。

alt

在這段並肩勇於抗癌的歲月裡,認識了解寶愛你和文浩的至親好友,在敬佩你倆至死不渝的堅守,不斷尋求康復的信念,最後,文浩告別滾滾紅塵,在天殿不捨守護家人,包括自己的妻子、兒女、他們各自的另一半和孩子,也少不了自己和妻子的父母、長輩。「生老病死」想通了的安慰,可以說,在人生的旅途中,矛盾地分開了行程,有長有短。

12號的公祭,永福殯儀館,一直擠滿了前往和「文浩告別」的朋友,紐英崙至孝篤親是一個大家族,也因此我們看到每一位在場的成員,井然有序分派好工作,凝聚的親和力,沖淡了哀傷。

alt

「328華裔退伍軍人會」、「波城安良工商會」都集合了全部成員,向文浩獻上他們最深的敬意;各社團、宗親、友好等絡繹不絕;篤親大家長陳毓璇坐著輪椅在太太陪同下到達,對「英風宛在」四個字深有感概,68歲的文浩退休後對我們華人社區有著許許多多貢獻理念,「英風宛在」「訴說」文浩英偉的風度、儀態、還留存於我們之間……

余風釆堂成員也為主席寶愛傷心而不安;經文處處長孫儉元在小慧陪同前來拜祭,市議員ED Flynn也在助理Memelissa Lo陪同前來,並各送上安慰函件。*(檔案(照片:紐約華裔退伍軍人會會長朱超然(中)與同袍前來波士頓,贈獎牌予余國華及陳文浩。)

alt

人生如夢

夢如人生

寶愛,相信你會承諾你對文浩的「臨終托言」:好好珍惜、好好去愛、好好生活、好好演譯人生。有種感情,叫做不再聯系,卻在想念......來生再續、今生相約。

News Chinatown

大小姐上9.12.21]


 
嘆匆匆人生:懷念陳文浩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開祭:9月12日(星期日)下午3時至7時/出殯:9月13日(星期一)上午9:30分至11時

地址:永福殯儀館13 Gerard StreetBoston, MA

alt

(圖) (左)前經文處處長徐佑典頒發表揚狀、(中)陳文浩夫婦、(右)前僑教主任歐宏偉。

嘆匆匆人生:懷念陳文浩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 徐佩蒂)真是「人生如夢」一場,「至孝篤親」68歲「北美洲舜裔篤親總公所」副總理陳文浩,9月7日逝世,令人感嘆生命無常,生前是位抗癌勇士。

1966年由香港移民到波士頓,中學畢業正值越南戰爭,他毅然暫放棄入大學攻讀機會,投入美國海軍隨艦到越南參戰,戰後退役被軍方保送入大學,榮獲電氣工程和微波工程學工,在Teradyne電子公司服務39年,2018年退休。


alt

近10多年,在退休前,每個周未把時間服務社區,他曾擔任至孝篤親主席、波士頓華埠退伍軍人會會長、中華公所財政、波城安良工商會財政、華埠議會議員、華埠青年會董事局董事等。陳文浩祖父陳鉽宗,1930年與陳毓璇元老父親共做生意,並經營華珍酒樓(龍鳳前身),1977年出任篤親主席,文浩父親陳樹槐80年代亦當選篤親主席。

alt

懷念: 陳文浩這是他最後一次出席及主持會議

(2021年6月6日刊出)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6月6日 D-Day 登陸,標誌著「成功的邁進」,一埸疫情令中國城的活動,像興高采烈BBQ的爐火般息了,再見好像隔了很久……

選在6月6日,為波士頓328華裔退伍軍人會舉辦新一屆就職儀式,陳文浩微笑宣佈擺脫病魔,作了最後「一次化療」醫生証實「復康之路」得由他自己掌舵,為他高興,場內掌聲響起。

陳文浩的賢內助余寶愛,為他打點一切,並且主唱美國國歌,中華公所禮堂揚起了亮麗的歌聲。

(*歌詞中文翻譯)啊,在黎明的曙光中,你看見嗎?為何我們驕傲地,在晨光中歡呼?經過艱險的戰鬥,那繁星與橫條之旗,在那遠方的壁壘上,雄壯地展開。

alt

作為美國軍人的愛國情懷,是值得敬佩的,陳文浩連任華裔退伍軍人會會長,副會長Edward Woodruff、第二副會長馮武成、官長周暢、司庫李錦堂、軍士長Jones Wing、紀律Amy AU;執行委員會:Warren Yee、Genie Boland、Gock Wong、Matthew Seto。

陳文浩感謝 CCBA 鄭慧民主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辦公室和舉行會議的地方,大流行期間,中華公所CCBA向當地醫院、診所和其他社區組織捐贈了價值超過56,000美元的口罩、手套和防護服。

alt

alt

(圖上)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虙」處長孫儉元與華僑文教服務處主任潘昭榮,出席了這個就職儀式,回望近代歷史,在戰爭勝利中,美國和中華民國曾為保護世界和平政策,同站一線,孫處長的父母亦是愛國軍人,他頒發了表揚狀給華裔退伍軍人會會長陳文浩,右為潘主任。(圖下)他們是國家永遠的英雄。

去年,因為 CCBA 關閉,無法舉行例會,大家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進行,令會務正常運作,他感謝Warren帶領成員,在陣亡將士紀念日之前插上旗幟在英雄廣場、感謝Matt關注退伍軍人紀念活動、感謝 Kin 捐贈了一年多的辦公室租金、感謝 Peter 捐贈了郵箱和咖啡杯,也感謝所有支持他的會員。

陳文浩說:「眾所周知,由於會員人數過多,大多數美國退伍軍人協會都不再接受新會員了,兩年前,我們有 100 多名成員,今天我們的數量少於這個數字,我們的目標是招募新成員,我們正在積極尋找。此外,6月6日在這裡紀念一些離開了的同僚,並紀念在 2020 年 COVID-19 期間去世的成員,他們為我們的國家付出了時間和承諾,由於大流行,我們無法給他們每個人適當的送行。」


 
「至德三德」預賀吳弭衝線活動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在沃倫競選期間,吳弭與不同的選民組織接觸……為此學會了如何講述自己的故事,29號,僑社出席的人群中有大家熟識的「余風采堂」總長余文博伉儷、中華公所行政主任朱蘇珊、中華英文秘書阮鴻燦、董事陳家驊、鴻運梅少華、East Boston Savings Bank Irene Ruan、養生舞協會會長周美桃、馬偉輝老師、藝聯主席湯偉雄、台山聯誼會會長鄺元傑等

alt

(圖)「至德三德」主席曹品慈、吳弭、元老周麗桃、主席周樹昂、吳皓致送競選籌款支票。(鄒國綸攝)

alt

「至德三德」預賀吳弭衝線活動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 徐佩蒂)由吳、周、蔡、翁、曹五姓組成的「至德三德」公所,在今年11月,波士頓市長選舉中很可能會由其會員吳弭 (Michelle Wu)當選市長。

9月14號是初選,根據尚未公開之競選團隊內部備忘錄顯示,吳弭支持率27%為領跑者,波士頓代理市長Kim Janey和市議員AnnissaEssaibi George得15%並列第二位、Andrea Campbell得10%、前市經濟發展局局長John Barros得5%的支持率。

alt

(圖)華商會會長蔡倩婷、中華中文秘書馮武成、洪門主席余麗媖、華商會中文書記翁偉健、至孝篤親中文書記陳秀珍、全美溯源堂永遠顧雷國輝等。(鄒國綸攝)

8月29號下午3時,「至德三德」元老周麗桃為吳弭在中國城喜臨門酒樓,準備了一個「預賀衝線活動」,祝她在9月14號成功出線,吳弭已經在波士頓政治圈創下了一次先河,曾於2016年至2018年間擔任麻省波士頓市議會議長,也是該議會首位亞裔成員,2020年9月,她宣佈參選2021年波士頓市長選舉。

周麗桃向「至德三德」西岸總會為吳弭籌得5,000元以作支持、29號出席支持吳弭的社區人士有100多人,捐款支持波士頓地區相信亦會與西岸看齊,吳弭政綱:競選策略「以群衆的力量為波士頓帶來新的領導」早在2020年,吳弭已公佈了在波士頓推廣綠色新政的計劃,希望通過此計劃,為波士頓市民提供更低廉及可持續利用的房屋,扶助小企業在疫情中再站起來、提升都市中產階級化、讓大眾推廣,綠色新政,2040年社會實現碳中和為目標。

alt

(圖)黃氏議長黃國麟伉儷、安良會長伍輝民伉儷等。(鄒國綸攝)

她在推特上以英語、西班牙語和中文發表宣言,她承諾如果當選的話,將考慮由市政府建立及提供高質的寬帶網絡,她也表示將建議市政府牽頭建立公營的學前幼兒園,為所有5歲以下的兒童提供均等的學前教育機會。

對波士頓交通問題的態度,在2019年夏天,因爲不滿麻薩諸塞灣交通局提高輕軌、公共汽車及隧道等公共運輸服務的收費,吳弭帶領了抗議活動 ,吳弭在她的宣傳片中,形容自己是「一位母親、「移民的女兒」,想要把波士頓建設成每個人的城市,吳弭時說,她的父母移民來美,沒有錢,沒有人脈,不會說英語,她母親之後還出現精神問題,吳弭體驗到渴望求幫助的苦日子……

alt

(圖)因為前市長Martin Walsh被拜登任命為美國勞公部長,或許成就了吳弭。

吳弭的故事:吳弭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南區,父母早年從台灣移民到美國,2003年,她從巴靈頓高中畢業,並獲得了美國總統獎學金到哈佛大學修讀,在2007年取得學士學位,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吳弭加入波士頓諮詢公司並成爲諮詢顧問,但其後因爲其母得病,她不得已辭去工作並搬回芝加哥去照顧其母與年幼的兄弟姐妹,同時,爲了幫補家計她在當地開了茶館 ,2009年,她回到哈佛法學院修讀法學博士學位,2012年獲得同校法律博士學位。

吳弭從政的起步:2010年,吳弭開始在波士頓市政廳的財務及管理局工作,時任市長為(Thomas Menino)萬寧路,其後她在萬寧路的幕僚長Mitch Weiss安排下,轉到法律服務中心工作,在此期間,她利用以前開茶館的經驗,為波士頓的餐飲業界制定了首部開業指南,以協助當地餐飲業界發展。

alt

(圖)左起:黃瑞瑜周麗桃,吳弭及甄碧鳳。(鄒國綸攝)

同時她亦積極在波士頓社區推進餐飲車計劃,最後成功在市政廳廣場導入了3輛餐飲車 ,2011年,她開始在波士頓醫療中心,為低收入的患者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2012年,吳弭在哈佛法學院時的導師-伊莉莎白·沃倫宣佈競選麻省參議員,而她也成爲沃倫的競選團成員,在沃倫競選期間,吳弭與不同的選民組織接觸,包括有色人種、LGBTQ團體、退伍軍人、女性主義團體等等。其後沃倫成功擊敗挑戰爭取連任的共和黨代表史考特·布朗,成爲了麻薩諸塞州的首位女性聯邦參議員。期間她完成了法學院的學業,努力獲得律師資格,並準備結婚。

alt

(圖)她的後盾丈夫和孩子「風雨同路亅。

alt

(圖)她的支持者協力同心。(徐佩蒂攝)


 
150年排屋保護區之「歡迎回家」
作者是 Alan K Chow   

唐人街社區土地信託基金呼籲設立排屋保護區,以糾正該市分區歷史上的不公平現象,並呼籲建立一個歷史保護區,類似於高地公園正在進行的努力,移民歷史小徑將於今年啟動,作為一個公共藝術項目,講述 1800 年代以來移民、工人階級家庭的故事。(*圖:前進會行政主任陳玉珍、唐人街 CLT 總裁李素影、執行董事駱理德、市長 Kim Janey、Aaron Michlewitz、Ed Flynn等。)

alt

150年排屋保護區之「歡迎回家」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市長 (Kim Janey) 金珍妮及其他官員,16號在唐人街舉行的「歡迎回家」活動中,加入了「Chinatown Community Land Trust」CLT唐人街社區土地信託基金和成功的首次購房者。

由於大流行加劇了住房不穩定和種族不平等,唐人街「Chinatown Community Land Trust」CLT 首次迎來了低收入購房者,他們以 99 年的社區土地信託土地租約購買了,該市首個永久負擔得起的公寓單位,面對經濟和流離失所危機,財產迅速易手,社區土地信託基金保護社區的土地免受投機市場的起伏,為穩定工人階級社區和歷史悠久的有色人種,社區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模式。

alt

執行董事駱理德 (Lydia Lowe) 表示:「通過社區擁有的 99 年可更新土地租賃,這些單位即使易手,也將保持負擔得起,這種模式為個人家庭提供了一些擁有財富的機會,並在高檔化的情況下為子孫後代提供社區穩定。」

唐人街 CLT 總裁李素影 (Suzanne Lee) 指出,近年來,該社區的許多 19 世紀聯排房屋,已被投機性投資者清空,以進行短期高估價式的租賃,CLD組織的目標是讓它們成為工薪階層的家庭。

市議員莉迪亞·愛德華茲 (Lydia Edwards) 向大家介紹信託領導人,以協商購買方面發揮了作用,她說:「我從沒想過會看到投資者決定回售給社區的情況!」

alt

Lowe 強調,社區組織是收回排屋的關鍵,他感謝「多年來簽署請願書、遊行、參加分區聽證會和舉行新聞發布會的數百名社區成員,因為你們為這次房產收購創造了條件。」

珍妮市長指出,她覺得自己與唐人街的鬥爭有個人聯繫,因為她童年 (80年代)的部分時間是在南端的排屋度過的,她感謝社區成員的工作,並承諾繼續與社區合作,以增加社區穩定政策和經濟適用房機會,馬薩諸塞州代表Aaron Michlewitz、市議員 Ed Flynn 和 Lydia Edwards 也出席了會議。

排屋保護是唐人街如何利用歷史和文化保護作為反流離失所策略的一部分,除了收回個人財產外,社區成員還組織在分區代碼中呼籲設立排屋保護區,這是一個分區類別,存在於南端等街區但不在唐人街已有 150年。

alt

alt

中國路牌:啟動

請於 2021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下午 12:00-1:00 在唐人街門口與波士頓交通部 (BTD) 市長 Kim Janey、議員 Ed Flynn、亞裔美國人公民協會 (AACA) 和其他市政府部門會合。將在中午 12:00 正式啟動 AACA 的Bayara Buddy Guards Initiative,然後在下午 12:30 揭開四個中國路牌:泰勒街、海灘街、哈里森大街和尼蘭街。

 
籌辦雙十:懷緬國父民主先驅精神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孫中山是中國政治家,以革命推行民主與政治經濟等現代制度的先驅,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中華民國政府尊其為「國父」,孫先生逝世後,多人致贈哀悼孫先生輓聯 ,于右任:「綜四十年胼手胝足之工,直是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歷程中揖讓征誅,舉同塵土;流九萬里志士勞民之淚,始知其來也有因,其生也有自,瞑目後精神肝膽,猶照人寰。」

籌辦雙十:懷緬國父民主先驅精神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回望:中華民國100年國慶(2011年)是紀念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的慶祝活動,那年是馬英九出任中華民國總統,總統並以「百年奮鬥‧民主臺灣」為題發表談話。

alt

其中提及……一百年前的今天,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發動震驚世界的武昌起義,一舉推翻滿清政府與千年帝制,創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今天不僅臺灣,世界各地的華人,包括中國大陸,都在紀念辛亥雙十。

辛亥雙十是海峽兩岸共同的記憶與資產,紀念辛亥雙十,也不能割裂歷史,而必須呈現歷史原貌,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同時,也自中華民國100年,在紐英崙停辦了多年的「雙十遊行」也在「紐英崙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先生在華人社區發動,並在全僑數十個團體支持下「崔護重來」,活動多至1,000人以上;帶領過紐英崙僑民從中國城行至波士頓政府大樓廣場升旗的處長便有:楊國棟、洪慧珠、賴銘祺、徐佑典。

alt

前望:新任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孫儉元及僑教主任潘昭榮,因疫情而在2020年沒法帶領大家遊行,而2021年社區對「籌辦110年雙十」在期待中、亦不失為大量群眾聚集的活動存有憂患意識,國民黨張韻蘭、王競芳、安良會長暨伍胥山主席伍輝民、中華總會代表暨洪門主席余麗媖、港澳之友社正副主席謝中之、關美玲、榮光會袁建業、薛劍童、石家孝等均發表了意見,全美亞裔婦女會會長黎雯、電影學會吳淑瑋及蔡函庭會長、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會長康雅雰、僑領游勝雄、李氏李奇舜、阮氏公所主席阮鴻燦等均支持大會決定。

alt

今年活動節目表+ 9月21號的110年國慶暨中秋節美食展,是在孫處長及潘主任鼓勵前僑務委員梅錫銳主辦,梅錫銳兩屆6年任滿,交棒郭競儒,梅委員說:「6年時間,用心為僑社出一份力,也因此和效區朋友建立交情,以前我不認識的人,在僑委會指示之下,解決了許多問題,郭競儒女士,在以前安良年代,臺灣海外廚藝教學活動時,她都參加接待教師等工作,她在電子及地產投資分面都有很好的成績,接任我的崗位後,我可全職做回我的餐飲業,中國城的龍鳳,12月全新裝修啟業,可以為以前的朋友及支持者,做你們指定喜歡的佳肴美菜。

alt

龍鳳聘請了「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林志遠,在今次臺灣美食活動中,他把地道臺灣食品「華麗轉身」成為宴會席。(圖右一:林志遠)*美食展由紐英英崙華僑協會主席梅錫銳主辦。

郭委員說,來美4O多年,榮幸第一次參加國慶籌備會議,蔣宗壬是老僑早認識的朋友,華經會董事長,他說在臺灣朋友圈郭委員是老朋友,到中國城她是新朋友,相信大家會在認識她後,不難和她成為「好朋友」。

110年「籌辦雙十」8月15號在「紐英崙中華公所」舉行,大會主辦單位「紐英崙中華總會」代表余麗媖、大會主持僑務委員蔣宗壬、梅錫銳;特別嘉賓: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孫儉元及僑教主任潘昭榮。

紐英崙至孝篤親陳台榮、溯源公所雷國輝、朱沛國堂朱健威、婦女新運會張青梅等均用心聆聽回報。33人代表出席,預祝一切圓滿成功、國運昌隆。

alt

(圖)新竹鹿寮坑鄒洪將軍故居。

辛亥元老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我爺爺是1911年代攪革命的徐建侯,和辛亥革命名人于右任是知交,兩岸為辛亥革命『徵文比賽』進行得如火如荼;台灣有關機構在島內就『辛亥革命名人』徵集民意,于右任得票最多。我父母親當年在上海結婚証婚人便是于右任。

論愛不愛國,沒有人像我那樣和中華民國「深交亅,除了我祖父是攬革命的,所以我堂兄的名字是武昌,我丈夫的爸爸鄒洪,台灣新竹縣芎林鄉鹿寮坑(華龍村)客家人,中華民國將領,因抗日戰功彪炳,被譽為「常勝將軍」,生前受中華民國政府頒發四等雲麾勳章及寶鼎勳章,死後追封為陸軍上將,為第一位台籍上將。

alt

(圖)第一位台籍上將鄒洪,一個「紀念碑」幾度搬遷,原因何在?

鄒洪生於台灣日治時期明治30年(1897年),祖籍廣東省五華縣華陽鎮,高祖父於道光年間遷居至台灣新竹地區,遷台迄鄒洪已屆五代,其長兄鄒薌谿長於鄒洪九歲,清末留學東瀛大阪工業專門學校,乘回台灣省觀之便,一併將鄒洪帶到日本求學,1909年後隨長兄鄒薌谿潛赴上海,而後鄒洪考入江蘇省第五中學讀書,並在1919年考入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砲兵科肄業,與陳誠、羅卓英成為同學。

1945年1月任命為粵桂邊區總指揮,1945年4月16日以勞瘁致疾,葬於粵北陽山縣城郊,1954年3月蔣介石於新竹公園飭建「鄒洪上將紀念碑」,親頒「忠勇聿昭」輓辭,由考試院副院長賈景德先生題詞,羅卓英上將撰述生平。

但前人已逝,前事不計,鄒洪兒子,即我丈夫鄒國綸一直不提家事,至1999年,當年李登輝任總統,我代表海外華文報章往臺,王金平和我閒談間,提到了鄒洪,我去了新竹公園「鄒洪上將紀念碑」拜祭。100多年後,歷史翻開了新頁「振興中華的宗旨」,該是海峽兩岸「仁人志士」的共同認知,重溫辛亥革命歷史,在加強歷史認同感,我們這一代又能做得了些什麼?


 
仲秋之月:慶團圓得豐收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仲秋之月:慶團圓得豐收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早在1865年時,法國小說家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是人類出現最早有關登陸月球的概念之一,蘇聯月球2號於1959年9月撞擊月球,是首個登陸月球的探測器,美國阿波羅11號於1969年7月成功登陸月球,2020年12月1日,中國嫦娥五號在月球登陸後,成功帶著1731克的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當登月事實,不斷引証「嫦娥奔月」只是一個傳說,智慧的華人還是「樂此不疲」保持傳統節日,是珍惜合家賞月稱為『慶團圓』,中秋節是漢字文化圈的重要傳統節日。

alt

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任內是「推動小數族裔文化」的先行者,後來各自獨立籌辦屬於自己文化的節慶,「中秋節」、「中國新年」也在紐英崙的中國城紮根。

2021年8月8日,因疫情中華公所停辦了一屆的中秋節,再次在中國城牌樓以陳毓禮名命的公園內舉辦。

中華公所CCBA主辦目的是為一個沉重流失經濟的「中國城復甦」而努力去加把勁,節目雖則較以往縮水了,但我們是應該抱著一份感恩的心,感謝當天所有參與者:嘉賓、表演者、觀眾。

alt

中華在一個很短的日子中,主辦這個活動,是振興華埠,行政主任朱蘇珊,介紹有抽獎活動,抽中者有優惠券,大會主持是英文秘書阮鴻燦、核數張青梅、正如復康中的中華公所主席鄭慧民在電郵中,請各董事協助活動順利進行。

我們看到董事余麗媖和洪青前來,她說配合時機,洪青獅隊也培訓更多年青人參與,長江後浪推前浪,代代江山英雄出少年;黃國威在人群中、翁宇才充當搬運工和大家搭起在大會的中華蓬帳,李伍碧香和這天的音響家伍國光、甄雲龍負責音響;財政余寶愛、董事何遠光、司徙宗達、關麗莎等等齊亮相。

alt

一場好戲,必須台前幕後共同努力,我們看到小朋友被洪青雙獅引發天真的笑聲,看到周美桃帶領「紐英崙養生舞」作出多項的表演,「男兒當自強」的音樂響起,令大家心中充滿了面前新生活的自信……中段的「功夫扇」、大合唱「明天會更好」更是生活強而有力的「號角聲」各組員向群眾送花康乃馨,溫馨赤子情……真的只要有信心明天一定會更好。

自51年前,CCBA正式有系統接連主辦中秋活動開始,這也不失為波士頓政壇人物和華人見面的好時機:「讓我為你們服務,也讓你們了解我。」大會有代州長出席的麥嘉威、Ed Flynn、參選波士頓市長的吳弭、競選市議員織James Reggie等;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孫儉元及僑教主任潘昭榮也來了,來自台灣的移民之女吳弭和處長及僑教主任一張合照,向大家送上「祝福與鼓勵。」大會其他節目:有「鄉士舞蹈團」的中國風爵士舞、「古典舞蹈團」表演,「康樂樓紅牡丹舞蹈表演,波士頓市長金珍妮3時亦亮相CCBA的活動。

alt

alt

(圖) 「黃氏宗親會」一向支持社區活動,婦女部主任黃周麗桃是華埠支持社區活動的「努力者」,8號一早,她與婦女部成員與紐英崙養生舞同學便為此次演出加緊操排。

(註)中秋節也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有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祭月是源於慶祝秋季豐收,同時也會祭拜土地神,是一個感謝神恩的節日,因此屬於豐收節。

僅此News Chinatown在此

祝賀各商號生意興隆

各友好身體健康


 
CCBA:紅塵俗事知多少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圖:(左) 雷國輝曾帶領中華廣教學校走過一段「凄風苦雨」的10年,不斷籌募建校經費,廣教終有了安穩的家屬於自已的校舍,溯源公所與藝聯慈善社,兩公所分佔了一條哈佛街,悉聞雷國輝再被僑團推舉參選2022年中華 (CCBA) 主席選舉。(右)鄭慧民。(檔案圖片)

CCBA:紅塵俗事知多少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續篇接:中華主席鄭慧民:脫險。)晨早5時,夜與日交班,「夜」是窩贓罪惡?「日」便光明磊落?浮光掠影的人生……

「滄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濤盡紅塵俗事知多少;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蒼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alt

中華的Mean Talk:

(1)一個自由巽稿人,可以「情見乎辭」;而一位中文秘書必須按中華會議記錄,用文字保存各董事說過的說話,是「清蒸魚」,而非「酸辣魚」。中文秘書、英文秘書誰先寫會議記錄?誰又該是翻譯的一位?如果與時俱進,中英文秘書都能「聽、看、寫」雙語,巽寫前再收聽畢會議記錄,雙方來個共識,兩個月一份報告,又有幾難?問題出在,今屆英文秘書不會中文,中文秘書是僑社素人。

(2) 疫情當主席,有勞無人見,浮沉隨「疫」天知曉?主席鄭慧民更不幸骨折手、腳,27號他說,試問一年半來,開會200次,只缺席2次,中華發動了籌款買口罩分送各有關單位、向大同村一戶戶送瓜菜、聖誕節又每戶送聖誕包,今日受攻氣不平。全美中華公所各運作不同,紐約中華和紐英崙中華是兩個不同營運方式的團體,不該作比較。紅塵俗事知多少?鄭慧民一直對「中國城」選舉文化「攪分裂、攪抹黑」反感。

(3) 中華公所修章,是陳仕維任內完成,在2005年12月13日,經議員大會最後議決通過。2005年12月18日全僑大會通過。另2009年主席何遠光在5月26號在會員大會上表決通過「會員類別」。2021年由中文秘書馮武成擔任主席的「修章小組」提出兩項修正:(1)職員選舉、(2) 會員資格。反應如下:

alt

(4) Bundle (捆) 指捆在一起的東西;余麗媖反對,她認為兩個議案認真吾同,不可能同時表決,章程如同中華憲法,意議不同,該取分途方式。

陳家驊表示,今次投票言之過早,董事代表團需交回各代表團體知曉。

鄺元傑指修章需要商量。

謝中之說,中華出席董事,是代表各公所及各姓氏團體,要知、要明的是支持中華公所的團體,董事是「打工」的,團體有幾十人,幾百人,甚至成千人,由小組8個人通過後,要今晚就在大會通過行不通,點可以鬼鬼鼠鼠。

馮武成表示,吾係鬼鬼鼠鼠,是經過小組不停開會後達共識。主席最後決定,我個人係慎重考慮,寫清楚文件知會各團體,九月份再討論。

後話:謝中之要加,一個人不能同時選兩個職位;鄺元傑,凡當選過中華主席,卸任為董事,不可再參加中華,俾的機會新人啦。

alt

中華主席鄭慧民:脫險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人生風雨路、是非滿街跑;看開即雲煙、爭鬧傷和氣。」患難見真情,日久見人心,兩個月前因趕往主持活動的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鄭慧民,27號仍在zoom 上主持了中華公所會議,的確令關心他的至親友好放下心頭大石。

大難剎那間發生,我們大家都沒法知道個中真正原因……

聽到鄭主席一如以往響喨的聲線,也就放下太多的猜測,他說兩個月前的車禍(電單車)失事,被送入Boston Medical Center,當時醫生說他四肢有75%骨折,視力也模糊不清,右手和左腳都骨折,打上了石膏,只有左手幾隻手指可以用,說話也有困難,日常生活大小二便,也要靠太太照顧,很辛苦。

大難見大愛,處長、主任、各董事、各職員、各同事、媒體、都送上了關懷問好,到6月21號,鄭主席口述的電郵由鄭太太代打發出給大會,交代了自己車禍後的一切及與行政主任朱蘇珊研商中華職務的安排。

alt

這期間中華公所董事會,曾發生了「爭議事件」,是當主席不能處理職務時,該由中文秘書還是英文秘書暫代?如果以2004年陳仕維出任中華公所主席作分水嶺,之前是全中文化,所以中文秘書是代主席,陳仕維光榮回歸時,也帶著一場嬴了的官司「20個僑團」重返中華,由於要向AG (總檢察廳)在指定時間內呈交中華公所進度報告,至此有了英中對照會議記錄,陳仕維任內完成修章。

在陳家驊首任主席期的第一年,提倡重設立中華行政主任一職,主理中華一切的事務,當時擔任英文秘書並是律師的朱蘇珊應聘上任,並成為陳家驊發展中華樓業主將,退伍軍人會主席司徙文信頂任英文秘書,多做事、少發聲,文質彬彬,尊敬前輩,為退伍軍人樹立了很好的型像。當鄭主席缺席期間,誰暫頂主席亦吵了一段時間,在董事及職員中便有異聲迴響,一個中華、三個火場、鄭主席氣難平,收到兩封指責他的電郵……對他出任中華主席的批評……27號中華也是「火藥味」很重……


 
波士頓華埠獅子會:承傳之夜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圖) 波士頓華埠獅子會會員。(攝:徐佩蒂)

alt

(圖)麻省各區代表出席大合照。(攝:徐佩蒂)

波士頓華埠獅子會:承傳之夜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波士頓華埠獅子會(麻省33K分會) 2021-2022職員就職典禮,23號在昆士龍鳳舉行,意外地、迎面而來的是「一張又一張」開心的笑臉,也許經過了一場世記大疫情COVID-19,令我們感受到,當大家可以共同呼吸著「自由、可愛」的生存空氣已該感恩。

活動並獲得麻省各區代表出席,單外籍人土已坐滿了6席,為此龍鳳大酒樓設計的菜式也就顧及了此部份西方人士的口味;馬仕威8人大樂隊也以懷舊西曲為主,當晚舞池牽動重溫著失落了的那些年。

眼前活躍的伍國光,曾感染病毒在醫院中3個多月,和死神拚搏,這個晚上,大家喜歡的溫文儒雅的伍國光又回來了,想起在多年前伍胥山春宴,他和父親伍育俊,一個吹色士風、一個唱歌的晝面……

alt

在蔡倩婷唱美國國歌後,伍國光在祈禱文中,亦提及大家對成員之一的Simon Chan之離世,深表惋惜,星移斗轉、新舊交替,波士頓華埠獅子會,也呼籲大家參加這個組織,伍國光在謝如鍵手中接過「傳燈儀式」,出任2021-2022的主席,他重提際獅子成立宗旨,獅子會在為盲人和視力受損人士,提供服務方面享譽全球,這一服務是從1925年6月30日為海倫凱勒,出席在俄亥俄州雪松市召開的國際會議,提供服務之後開始,因此獅子會也被稱為「盲人的騎士」。

針對這些服務:(1)獅子會為盲人提供白杆作為盲人的標記。(2)獅子會建議並支持世界上絕大部分的眼庫和數百家眼科研究中心、眼科醫院和診所。(3)獅子會每年為開發中國家募集超過5百萬副舊眼鏡。

alt

波士頓華埠獅子會每年中秋節,都會在波士頓及昆士安排其驗光車,由專業驗光師為市民提供免費視力檢測和驗光服務,華埠獅子會也收集眼鏡服務,無論近視鏡、老花鏡等都可捐獻給華埠獅子會,用以幫助第三世界國家。

加許獎少不了,宣誓承擔職務也少不了,點點滴滴績存服務社區的經驗。

波士頓華埠獅子會:主席伍國光、第一副主席李典儒、第二副主席周麗玲、第三副主席陳國航、秘書陳國航、財政余麗媖/Esther Tsang、審核雷國輝、獅頭蔡倩婷、會員領導丁慧明、公關林淑明。(*林淑明是位很好的女孩,看著她長大,服務社區,多年前淑明帶著幾歲大的姨甥出席活動助興,小朋友非常投入,現已18歲。)

alt

alt

alt

本屆董事局:伍國光 Victor Ng、丁慧明 Bonnie Kok、林淑明 Ada Lam、阮鴻燦 hung goon、謝如鍵 Ken chia、余麗媖 Rosemary Yee、雷國輝 Felix Lui、蔡倩婷 Theresa Tsoi、李源沛 Eddie lee。

晚會司儀:余艷玲、陳國航。

活動委員會:周麗玲、陳國航、李典儒、余艷玲。

獅子會每年舉行一次國際大會,會上各國獅子會成員可以互相交流,討論獅子會的精神,分享活動經驗,通常還會舉行選舉和遊行活動,討論設立服務項目和基金,也有胸章和紀念品的交換。

alt

(圖)梅錫銳口琴吹奏「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深受歡迎。蔡倩婷、伍國光、梅凱生的歌唱水準、Boston 至Top毋庸置疑。

alt

(圖)黃雄心夫婦和姪仔夫婦好enjoyed。

自聯合國從1945年成立伊始,國際獅子會一直保持著與之的良好合作關係,它也是被邀請參與起草《聯合國憲章》的非政府組織。(*第89屆國際獅子會2006年 在美國波士頓,2024年又再輪到在波士頓舉行。)

活動設有「籌款」活動,三位幸運兒中的兩位,均把獎金回贈獅子會,頭獎是至孝篤親的陳韓幼文。

有關國際獅子會

獅子會於美國伊利諾斯州的橡木溪成立,在1920年3月12日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性組織,其第一個分會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溫莎成立。通常,會員們每月或每兩周一次參加會議,政治、宗教或其他爭議性的主題是被禁止討論的,獅子會是一個真正的社團組織,其成員按地區、區域、國家等分別組成。

alt

alt

alt

(圖)他們都把獎金回餚獅子會。

獅子會運營中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它所獲得的公眾捐助均用於慈善事業,自身的運營費用嚴格與捐助分開,由會員自行承擔,在西方,獅子會會員的平均年齡不斷上升,但會員數量在逐漸下降,這和其他服務性社團如扶輪社面臨的情況相同。

拓展青少獅LEO:

英文名其原意是L(Leadership)、E(Experience)、O(Opportunity),意即發揮領導才能,透過社會服務去吸取經驗及爭取機會去達成國際了解。

(圖攝:徐佩蒂)

 
黃官羨為54歲華美「加油」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中)陳美霞為「華美」貢獻良多,興建新樓,為成人提供十個級別的 ESOL 課程,英語初學者的基本計算機技能/數字素養和每週對話小組,用於生活技能、大學、工作培訓和就業的英語,也照顧到兒童保育和早期教育等,(右)為黃官羨。(攝:徐佩蒂)

黃官羨為54歲華美「加油」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為善最樂的黃官羨,商人身份的成就,蓋過了他服務社區的光彩,他身為黃氏公所元老20多年,「元老」兩字訴說了他為族人的「豐功偉績」;樂善好施、培育學子、關心僑民,7月1日,距離美個總統拜登要求7月4日國慶日全面復甦,黃官羨在他的帝苑大廈,先拔頭籌為「華美福利會」送上心意「捐贈」,大家熟識的Mary Chin(行政主任陳美霞)準時3點抵達帝苑酒樓,現場有60多位嘉賓。

華美福利會成立於1967年,地址在90號泰勒街,與中華公所及廣教學校「同聚一廈」各自分擔為第一代及第二代華人移民的社會提供需求,歲月如梭轉眼54年。1979服務從越戰結束後,蜂擁而至的越南和柬埔寨難民……1984年,華美福利會響應日益增加的「職業培訓」課程開始了往後為人才資源發展項目的「領航軍。」

alt

(圖)社區大眾培著華美共同努力、大會統籌黃周麗桃。(攝:徐佩蒂)

21年前起,華美福利會又再擴大了服務對象,為波士頓的少年兒童提供青少年課後項目,歲歲年年、冬去春暖、華美福利會像一座旋轉木馬,「這座木馬」每一天在轉,承載歷史的記憶,以各自不同系列,為小孩、青年、成人創建豐盛人生。

時至今日,華美福利會已發展成麻州頂尖的職業發展、成人教育和全面社會服務機構,幫助來自超過125個國家、中低收入和英語有限的移民家庭實現經濟獨立;也在迎接另一年創建日到來,黃官羨再次為華美「這座木馬」注人資源。(*黃官羨也支持華裔參選人吳弭競選波士頓市長,為她送上祝福及捐助。)

alt

吳弭:改變人生的自白

吳弭競選金句:我是一名母親,一個移民的女兒,我強烈相信我們能夠經由建立社區,解決我們的最大挑戰。

成長時,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參選公職,作為移民的女兒,我從小就明白,我們家和那麼多的其他人家在這社會中是如何地感覺到不被看見,不被聽見。在我即將大學畢業時,我母親開始掙扎於精神疾病,我成了她的照顧者,扶養了我妹妹。在那些我們深陷家庭危機,試圖摸索出如何繼續生活的日子裏,感覺就像我們是孤獨的,隱而不見,還弱而無力。

經由我家的掙扎,我看到了政府有多重要,卻經常在你最需要幫助時,是那麼脫節。無論是爭取讓我的妹妹們得到在學校需要有的東西,爭取在鄰里巷弄開辦一家小企業,或者是為我自己的小孩在波士頓公校系統中摸索,原本應該提供支援的市府機構,卻讓我們遭遇障礙。當我遇見有同樣情況的其他人 – 要照顧家人,扶養小孩,想開辦生意的人和設計得並不能為每個人服務的系統對抗時,我聽到了同樣的沮喪聲音。

alt

我上了法學院,學習如何摸索並改變這些系統,好讓其他家庭不需要面對同樣的挑戰。從為Tom Menino市長在市政府工作,為曾經是我法學教授的聯邦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第一次競選工作,我看見政府及政治可以協助解決問題,掃除障礙,賦能人們。那就是為什麼2013年我參選市議員,也是為什麼我每天工作,以建造社區,爭取我們的孩子應有的未來。

在市議會,我曾和人聯盟合作以獲得當我們大膽設想時,會改變甚麼是可能的結果,我也努力擴大婦女,有色人們的職級,推動年輕人當領導,我也曾和積極份子,擁護者,社區成員站在一起,帶動全國提供有薪育兒假,對抗氣候危機,改變交通議題對話,起而反對例如Airbnb等企業利益,剷除官僚機構中的貪腐。

我知道波士頓是個我們大家都能茁壯成長,歡迎人的城市,還有那麼多我們需要一起做的事,這工作和我個人深切的休戚相關。作為Blaise和Cass的母親,我每天都有家庭要爭取現行制度聽得見我們聲音的急迫感,要建造健康、安全有韌性的社區。現在是我們來領導的時候了。


 
「振興華埠」「送福、祈福」
作者是 Alan K Chow   

惜重新面對「啟業」,復業者不足之下,中國城業者只能心存感恩,每一響亮鼓聲都是一聲鼓舞……感謝當年出席團體代表:何遠光、黃光野、黃光沐、黃國威、阮鴻燦、鄺衍珍、張青梅等。中華主席鄭慧民「少有缺席」是因交通意外事故,在此祝他早日康復,「再戰」疫情遺害、千瘡百孔的「華埠。」

alt

alt

「振興華埠」「送福、祈福」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市議員Ed Flynn是最關心波士頓中國城的一名「政客」,在整整一年多的「冠狀病毒」他一直默默地與中國城多個團體合作協助華埠。

在連續兩年由中華公所主舉的中秋節「取消活動」後,Ed Flynn便構思了「振興華埠」的計劃,他和「主街」、「中華公所」、「Greenway」、「華商會」聯合一起啟動一項運動,旨在趕走冠狀病毒,並慶祝多元化和美好的波士頓唐人街。

Ed Flynn在6 月的每個星期六下午 12 點,在唐人街牌樓前舉行為期一個月的舞獅活動,遠古起源說:舞獅源於「驅儺」,在遠古時代,古人發明了「儺」,「驅儺」逐漸演變為現代的舞獅,獅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進入百姓人家,在驅除疫鬼的同時,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務。

alt

第一次是過去了的5號,接著是12號、19號及26號均會在同一地方和大家「送福、祈福」,回顧、匆匆而過的15 個月,傷感、自疫倩爆發以來,波士頓唐人街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唐人街小企業的收入急劇下降,有些甚至不得不關閉,無法承受大流行的壓力,以及針對社區的暴力和種族主義……那天,30多度的浩熱,穿上華人天主教T恤的陳建立率領「南派舞術館獅隊」

前來,「主街」人才鼎盛、「中華公所」、「Greenway」各代表盡心盡力,圍觀的途人、舞動的獅隊、響亮的鼓聲,獅隊更穿過唐人街的街道,追逐任何殘留的不良空氣,並為企業帶來新的活力和財富。


 
陳文浩微笑宣佈擺脫病魔,連任華裔退伍軍人會會長
作者是 Alan K Chow   

(*波士頓市畿議員Ed Flynn、主街、CCBA、華商會、Greenway合辦一連四周「振興華埠」活動,稿擠,明晚上版。)

alt

alt

(圖上)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虙」處長孫儉元與華僑文教服務處主任潘昭榮,出席了這個就職儀式,回望近代歷史,在戰爭勝利中,美國和中華民國曾為保護世界和平政策,同站一線,孫處長的父母亦是愛國軍人,他頒發了表揚狀給華裔退伍軍人會會長陳文浩,右為潘主任。(圖下)他們是國家永遠的英雄。(攝:徐佩蒂)

陳文浩微笑宣佈擺脫病魔

連任華裔退伍軍人會會長

77年前的6月6日諾曼第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在1944年6月6日展開,近300萬盟軍士兵橫渡英吉利海峽後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戰役中作戰的盟軍軍隊主要由: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組成,但在搶灘完成後,自由法軍及波蘭軍也有參與這場戰役,而當中也有來自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希臘、荷蘭和挪威的士兵。

alt

(圖)為華裔爭光的愛國者。(攝:徐佩蒂)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6月6日 D-Day 登陸,標誌著「成功的邁進」,一埸疫情令中國城的活動,像興高采烈BBQ的爐火般息了,再見好像隔了很久……

選在6月6日,為波士頓328華裔退伍軍人會舉辦新一屆就職儀式,陳文浩微笑宣佈擺脫病魔,作了最後「一次化療」醫生証實「復康之路」得由他自己掌舵,為他高興,場掌聲響起。

陳文浩的賢內助,為他打點一切,並且主唱美國國歌,中華公所禮堂揚起了亮麗的歌聲。(*歌詞中文翻譯)

啊,在黎明的曙光中,你看見嗎?為何我們驕傲地,在晨光中歡呼?經過艱險的戰鬥,那繁星與橫條之旗,在那遠方的壁壘上,雄壯地展開。

作為美國軍人的愛國情懷,是值得敬佩的,陳文浩連任華裔退伍軍人會會長,副會長Edward Woodruff、第二副會長馮武成、官長周暢、司庫李錦堂、軍士長Jones Wing、紀律Amy AU;執行委員會:Warren Yee、Genie Boland、Gock Wong、Matthew Seto。

alt

陳文浩就任致詞中,感謝這些年來支持「328華裔退伍軍人會」的美國退伍軍人長官Jake Comer和 MiltonLashus,更要祝賀新的部門指揮官Tong Diaz,他們都表達出對「328華裔退伍軍人會」的認同與尊重。

陳文浩感謝 CCBA 鄭慧民主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辦公室和舉行會議的地方,大流行期間,中華公所CCBA向當地醫院、診所和其他社區組織捐贈了價值超過56,000美元的口罩、手套和防護服。

在唐人街和其他各個地方有一個關於「仇恨亞裔美國人和亞裔美國太平洋島民」的歧視,提及大多數成員都加入抗議遊行,希望可以讓 CCBA 帶頭表示,因為CCBA是唐人街的保護傘。

去年,因為 CCBA 關閉,無法舉行例會,大家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進行,令會務正常運作,他感謝Warren帶領成員,在陣亡將士紀念日之前插上旗幟在英雄廣場、感謝Matt關注退伍軍人紀念活動、感謝 Kin 捐贈了一年多的辦公室租金、感謝 Peter 捐贈了郵箱和咖啡杯,也感謝所有支持他的會員。

陳文浩說:「眾所周知,由於會員人數過多,大多數美國退伍軍人協會都不再接受新會員了,兩年前,我們有 100 多名成員,今天我們的數量少於這個數字,我們的目標是招募新成員,我們正在積極尋找。此外,6月6日在這裡紀念一些離開了的同僚,並紀念在 2020 年 COVID-19 期間去世的成員,他們為我們的國家付出了時間和承諾,由於大流行,我們無法給他們每個人適當的送行。」

alt

Walter Lee 越戰期間作為一名習醫學生,住在馬薩諸塞州布魯克萊恩,在上醫學院期間,他參加了波士頓的美國陸軍預備役 ROTC 計劃,1976 年 6 月以醫學博士的身份畢業,成為預備役中尉。

陸軍將他任命為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的現役軍人,並於 1977 年 9 月晉升為上尉,作為一名寄生蟲學家,他被調往喬治亞州戈登堡治療由寄生蟲引起的患病士兵,1979 年後來晉升為少校,作為一名陸軍預備役軍人,2000 年加入Post 328,直到 2020 年 10 月 2 日大流行期間不幸逝世。(*資料圖片:2017年全美亞裔婦女會一項之活動中:陳銘俊、黎雯、歐宏偉、譚達兒、余國峰在頒獎儀式中合影,黎雯是該會會長。)

Arthur Wong二戰爆發時居住在美國波特蘭,1943 年 3 月應徵入伍,礎訓練後被分配到陸軍步兵團,派往法國南部諾曼底和萊茵蘭的戰鬥,然後到北非,1944 年 11 月受傷,在馬薩諸塞州愛德華營住院,直到 1945 年 3 月,同年 11 月,從陸軍獲得了榮譽和殘疾退伍,獲得了並被授予紫心勳章,歐洲非洲中東戰區戰役勳帶和良好行為獎章,1945 年加入Post 328,2020 年 4 月 26 日大流行離世。

Seamy Wong二戰期間羅德島普羅維登斯的居民,1943 年 6 月應徵入伍,1944 年 6 月被派往海外,分配到陸/空軍飛虎司令部第 407 服務中隊,負責中國國防和中國攻勢戰役,1946 年 1 月光榮退伍,並獲得勝利勳章、亞太戰區戰役勳章和良好行為勳章,1948 年加入 Post 328,繼續致力於為社區服務, 2020 年 5 月 11 日大流行,一代英雄光榮離世。

Robert Hong在馬薩諸塞州出生和長大,二戰期間,1943 年 7 月19 歲應徵入伍,學習如何使軍車,1944年10月被分配到陸/空軍飛虎隊,負責中國國防和中國攻勢,還讓飛機在緬甸中國空戰,對抗日本優勢空軍時保持最佳狀態,三年後1946 年 5 月退伍,獲中士軍銜,獲得勝利勳章、亞太戰區戰役勳章、美國戰區戰役勳章和良好行為勳章,2003 年加入Post 328,2020 年 7 月 6 日大流行後離世。

Gim Fong 二戰期間,住在馬薩諸塞州的牛頓市,1945 年 7 月應徵入伍,被運往德國,分配到美國歐洲戰區陸軍第 279 站醫院,1946 年 12 月,以中士軍銜退伍,並被授予歐洲職業勳章和二戰勝利勳章,1995 年加入 Post 328,到 2020 年 8 月 18 日大流行期間離世。

Kwok Chi Yee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居民,1957年7月,他應徵入伍參加朝鮮戰爭維持和平,被送到陸軍「烹飪學校」學習烹飪一日三餐,以養活大批部隊,畢業後,被分配到肯塔基州諾克斯堡的陸軍裝甲師,然後被運往海外到韓國,服役五年後,1962 年 7 月退伍,獲得下士軍銜,並獲得韓國維持和平勳章1999 年加入 Post 328,在 2020 年 4 月 16 日大流行期間離世。


 
« 最先前一個12345678910下一個最後 »

第 6 頁, 共 103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