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僑社新聞
僑社新聞

中國城一成不變的問題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市長Martin J. Walsh新班底與中國城民眾會面。(攝:徐佩蒂)

中國城一成不變的問題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市長Martin J. Walsh「徹頭徹尾」的更換新班底;從新聞官、BRA重建局、圖書館總管等等,24號晚6時至8時,在885號中國城華盛頓街昆士小學,設下一個公開咨詢會,看看能為這個社區建設些什麼?

現場收集到的要求:(1) 消失了30多年的華人圖書館,Walsh競選時,也曾簽名承諾讓因建大同村而消失的華人圖書館重返華埠,要和市長面對面對話;(2)豪宅入侵,中國城仍有年收入萬多元的居民,需要低收入住屋,豪宅月租$3,000至$4,000,相對提升華埠租金,長此下去,中國城會名存實亡,沒有了華人;(3) 華埠街道破損有待維修;(4) 治安問題上南灣老人公寓罕有地後門大門玻璃被打碎,鄰近酒吧逢周四、五、六深宵仍嘈吵;(5) 又南灣東老人公寓辦公時間過後,管理員刁鑽不理住戶要求,關閉大廈住宅單位外公用洗手間,致令老人在大樓失禁大小便;(6) 廢物回收;(7) 需要華語回應;(8)中國城欠缺綠化……

回應Walsh競選時,也曾簽名承諾讓因建大同村而消失的華人圖書館重返華埠,女管長表未,是有Coffee室那種?你們得表白所需;市府一向注重低收入住屋;中國城永遠不會沒有華人;治安交由波士頓警方跟進;凡有申訴可撥市府熱線馬上入線電腦即時處理,現場華人表示有言語困難,幸好新班底Denny Ching (翁耀漢) 留任(Mayor's Office of Neighborhood Services) Coordinator for Chinatown, Downtown Crossing, Financial District, Leather District and Theater District,中國城是他負責之所,大家可電:617-635-3485聯絡。(Fax :617-635-3498)

*當晚陳毓璇、陳毓禮、曾雪清、陳文棟、梅月嫦、華人前進會代表、黃光野、梁永基、何遠光、陳素珍、余仕昂及三所老人公寓:南灣東、南灣西、君子樓居民熱烈支持。

*從2014年7月1日開始,唐人街實施新住宅垃圾收集時間:星期一及星期五,在收集日上午7時把垃圾及回收物放在路邊;垃圾必須放置在垃圾桶,然後用蓋蓋實,或用堅固大塑膠袋裝著。(不允許只用塑膠或紙質的購物袋。)

*回收物品必須放置在一個堅固的大透明塑膠袋。*放置住宅或商業垃圾在公共行人道垃圾桶是非法的行為。

市長Walsh委任Franklin-Hodge任首席新聞官

市長Martin J. Walsh宣布,委任Franklin-Hodge任新的首席新聞官,他將引領波城提高網上交付服務,授權市員工提高波士頓所有社區在互聯網上的運作,Franklin-Hodge在非營利組織,政治部門、在監督、創新、技術部、信息技術方面有超過15年的經驗,由7月28日開始他會取代目前的臨時首席新聞官Justin Holmes。

市長表示,我深信以他多年經驗,會幫助波士頓在其領導下晉升為一個世界級的高科技城;而Franklin-Hodge亦表示,我們可以利用技術來使波士頓更成功地成為一個商業的城市,並增強城市員工提供一流的服務,透過互聯網絡,提高教育、加強經濟受益,令我們共享一個願景。

於2004年Franklin-Hodge曾共同創立Blue State Digital (BSD),目前波士頓辦公室運行的BSD數碼工具,在線籌款、電子郵件、CRM平台,為總統奧巴馬在2008至2012年活動,該平台已在網上處理捐款16億美元,並發表代表超過500個客戶超過24十億的電子郵件。

當前和過去的客戶包括:One Fund Boston; the 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 Partners in Health; Google; the NAACP, SEIU; the current presidents of France, Brazil, and Mexico; Senators Kennedy, Kerry, Markey, Warren; and the campaigns of more than 50 other members of Congress. 此前他是軟件開發的主管,並先後在藝術科技集團、美術博物館學院 、哈佛大學 (Nieman) 新聞 基金會均有卓越成績,他是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生現居住在南波士頓。(視頻在網上:http://bit.ly/bostoncio)


 
記中華廣教踏出改革嶄新一面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集腋成裘他們恆久的支持,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區英才。(攝:鄒國綸)


春風催桃李、丹心育棟樑

記中華廣教踏出改革嶄新一面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社區需要改變,「改朝換代」並不一定是壞事;在任何一個變動中,必有「嶄新一面」,帶動新流向;在2013至2014年中華廣教學校畢業典禮上,嘉賓中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高度贊賞中華廣教學校;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承諾並重申僑務委員長陳士魁及副委員長呂元榮對廣教無論在財務、資源上的配合;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百忙中出席,並向同學們說:「我是廣教畢業生」,而當年的老校長湯鳳鳴微笑看著此一成才學子。

波士頓不分區市議員、中華廣教學校秘書吳弭,對上一天在龍鳳大酒樓為競選連任,出席會議中宣佈9月榮升媽媽,帶著微漲小腹向畢業學生送上祝福,也為孩子選定一所學習中文的場所。

閱讀全文...
 
亞裔服務中心培育「昆士市明日的領袖」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右三) Mayor Thomas Koch聯同董事向七位年青人頒發獎學金。(攝:徐佩蒂)


(圖中) China Pearl 梅沛傑主持募捐項目,(右) Eugene Welch (衛優俊) CEO (South Cov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再解囊捐助。(攝:徐佩蒂)

亞裔服務中心培育「昆士市明日的領袖」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當大家都在說昆士市是第二個中國城的時候,大家的視線集中在亞裔人口的增添,亞裔店舖的增加,七年前Quincy Asian Resources (新的中文名稱)「亞裔服務中心」,便默默地為一項「遠見計劃」而植苗,七年過去了,在這七年中又收穫了些什麼成果?

Quincy Asian Resources董事會主席張永鏗表示:「七年前,舉辦了第一個社區宴會,並開辦了羽翼未豐的青少年計劃,現在,僅僅七年之後,隨著青少年計劃逐漸成熟,每年培養的青少年已超過250人,課後輔導計劃也同時涵蓋了初中和高中的內容。

現在,每年已有超過250位青年志願者,致力於超過7000個小時的社會服務,同時也因獲得善長人翁支持,傑出的高中畢業生合共的獎金超過了$26,000元;要培養我們未來的領袖,除了優異成績,亦應有領導才能。」

 

這便是昆士市「升值」的地方,10年後的昆士市,會有另一個令人歡欣的局面,昆士市不會有人才青黃不接的困難,陳德基、梁戰士,梅沛傑;一個步入政壇;一個醉心商場;另一個政商界慢慢來,都是青少年們的傍樣。

而「亞裔服務中心」董事局在前輩的惜心照顧下,沿著一條健康的路前進,5月30晚「高朋滿座」証明了社區對這個組織的重視;Quincy Mayor Thomas Koch 準時出席,整晚和大家分享這個成功組織的成功晚宴。

晚會頒發了遠見者獎,得者是麥珍妮;無名英雄獎得者是黃伍翠霞;社區夥伴獎是Quincy Public Schools;大會更設有兩項現場籌款 (1)抽獎券(2)贊助$1000 /$500/$250/$100不等數,可助社區不同年紀者達成學習、入營等心願;結果籌得$11,425元。

「亞裔服務中心」董事會主席張永鏗;副主席Abby Hieu Nguyen-Burke;財政梁家文;秘書Timothy Wismar;前主席胡運炤博士;董事計有:陳世力、陳海思、陳黃小蘭、鍾余佑、梁戰成、潘鑑成、Paul Shaw、謝樂兒、胡運炤。

大會鑽石贊助:Eugene Welch (衛優俊) CEO (South Cov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 Honorary Event Chair);其他贊助:China Pearl Restaurant;Eastern Bank;Quincy Medical Center。「亞裔服務中心」外展專員趙鈺滋 (Elsa Chiu) 及各工作人員、義工留給600嘉賓良好印像。

(圖) Quincy Medical Center 支持社區公益義不容辭。


(圖左至右) 董事會主席張永鏗、Tufts Medical Center CEO Michael Wagner、Tufts曾雪清、「亞裔服務中心」行政主任 John Brothers。


(圖右二) 頒發遠見者獎,得者麥珍妮與 (右一) 董事陳黃小蘭、Mayor Thomas Koch、主席張永鏗、行政主任 John Brothers合攝。


(圖右) 梁戰士是Leland Cheung 競選麻省副省長助選團成員。

(攝:徐佩蒂)

 
劉志攻接任駐英代表;回顧與紐英崙一段情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總統馬英九接見全球家族公益協會理事會主席佩姬‧洛克菲勒女士,她是其家族的重要傳人,在國際政商舞台極具影響力,同時推動多項公益事業並創立了數個具國際影響力之組織,尤其是1986年在紐約創立Synergos Institute,與全球幾十個國家均有聯繫;2010至2012年 (圖右四) 劉志攻擔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資料圖片)

劉志攻接任駐英代表;回顧與紐英崙一段情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離開紐英崙10年的劉志攻,一直與波士頓僑社保持良好聯絡,在劉志攻任處長的年代,正是中國城僑社爆發「政」變的時代,有藍、綠營之爭,也有雙十與十一之爭,更有中國城「紐英崙中華公所 – 第一波變天」,20個僑團被停會籍;一路走來,身為大家長的劉志攻,陪著大家共同面對困難。

2004年在司法部「和解」官司後,陳仕維率20個僑社重返中華公所,其主席就職典禮隆而重之,當時兩位重量級人物的一致心意,均在其致詞中表達了「僑社需要和平共存、減少爭議和無的放矢」;這兩位便是前波士頓市長萬寧路和劉志攻。

「紐英崙中華公所」第一次由陳仕維主持中華議會,劉志攻踏著滿地厚厚積雪,出席了那一晚的會議,也因為一切要以「公平、公開、公正」處事,也因此有了「中華公所」春宴「一年輪一次之風」,當時只有龍鳳及帝苑,並恭請劉志攻抽簽。

一眨著眼便是10多年,外交人員「飄泊一生、以愛還愛」;因為他們的用心,令到中華民國政府在海外樹立威信,早前16號波士頓僑社一行12人前往加拿大探訪劉志攻伉儷聚舊,19號始返。

而臺灣官方「中央社」發放了劉志攻奉調消息:駐加拿大代表劉志攻將接任駐英國代表,據了解嫻熟歐洲以及在國安會負責國際事務經驗,是讓高層倚重主因,據外交部簡歷資料,劉志攻大學唸政治大學外交糸,一路在政大拿到政治研究所碩士及博士,1986年起在外交部服務是資深的外交官。

劉志攻給外交部同事印象除了專業,還是個行動派,擔任駐外館長時行程經常是一個接一個,他還鼓勵同事要走出代表處辦公室向駐在國多多介紹宣傳台灣,對僑胞也非常熱情。

這次獲任命為駐英代表,一位外交官員分析,顯示高層非常倚重他資深豐富的外交官經驗,例如曾在南非、美國以及加拿大等國家服務,而這些國家都與英國有密切關係;此外又曾擔任駐捷克代表,對歐洲事務嫻熟。


此外,在2010年至2012年劉志攻擔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負責國際事務,這項任命也顯示中華民國對與英國關係的高度重視,期望豐富的外交經歷能持續推動雙邊友好關係。

執政6年總統要讓青年住得起台灣

(中央社) 馬總統執政6年,以務實態度求最大效益,兩岸關係緩和,雙方簽署21項協議;政府也促使陸方朝正視現實方向邁進,今年2月的「王張會」,是兩岸自辜汪會談以來另一重要里程碑。

總統馬英九移師台中舉辦就職6週年活動,赴台中中國醫藥大學,以「傾聽青年心聲實現世代正義」為題發表就職6週年演說、舉行記者會,並和中國醫藥大學的學生座談,面對面接受同學提問;其中就職演說將逐一回應青年焦慮的房價、薪資、就業等議題,宣示「要讓台灣成為青年住得起的台灣」,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台灣邁向世界舞台,並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總統也將強調,台灣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必要性,此次學運,反映部分年輕人對兩岸關係的疑慮,然而,唯有加入區域整合、讓台灣成為世界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才能確保台灣的經濟安全。

過去在「廣設大學」的政策下,大專校院以上的畢業生人數暴增到一倍,以致供過於求,但企業需要的技職人才卻嚴重短缺,造成青年失業率無法有效降低、薪資也無法成長。

總統表示,政府要加強產學合作、增進學生專業知識與實作技能,政府已提出包括「青年就業讚」等多項方案,讓學生提早和職場接軌,此外,耗資新台幣170億元經費的「青年圓夢計畫」則鼓勵青年創業,預計3年內將催生2400多家青創公司。

官方互動著重兩岸文化

總統馬英九2008年5月20日就任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到20號執政滿6年,這6年間,兩岸政策獲致豐碩成果。

總統上任不久後的6月13日,海峽交流基金會與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在北京釣魚台賓館簽署週末包機與陸客來台觀光兩項協議,象徵兩岸重新開啟兩岸交流、對話管道。

海基會與海協會恢復協商至今,兩岸共簽署21項協議,兩岸協議主題漸趨實務與專業;協議訴求由原本的單邊優惠轉為雙方互惠;雙方對口的各部會,溝通也更直接暢通,相較過去辜汪會談時極力避免官方露臉,現在的兩岸會談,雙方事務性官員也都能以職銜互稱。

同時,政府也希望能促進中國大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這6年間,中華民國在國際參與議題上也有正面發展,2009年以觀察員的身分加入「世界衛生大會」WHA;2013年國際民航組織ICAO邀請交通部民航局長以「理事會主席特邀貴賓身分」,率團以「中華台北」名稱參加,都是相較以往難得的突破。

今年2月11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率團訪問大陸,並於當天下午在南京紫金山莊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正式會談,這也是兩岸分治65年以來,雙方主管兩岸事務官方負責人首次以職銜相稱的正式會談,也代表兩岸關係往正視現實方向邁進,走入下一個新階段。

官方互動外,政府也著重推動兩岸文化、教育、交通、司法等各方面的交流,增進兩岸民眾、社會間的互相瞭解,期望以台灣文化價值影響大陸。

6年間,兩岸民間交流相當熱絡,陸客來台政策經過多次調整,至今陸客團申請團體每日上限5000人次,自由行每日上限3000人,兩岸青年、學生也開始有直接接觸,透過兩岸人民間的直接互動與對話,對兩岸和平發揮實際的效益。

 
「廣東音樂社」慶 5周年社慶皆大歡喜
作者是 Alan K Chow   

馬來西亞總理:不排除馬航破産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承認,現在要拯救財務狀況不斷惡化的馬航或許為時已晚,因馬航經歷MH370客機失蹤事件後,經營變得更艱難,在此之前,已面對連年虧損以及與職工會之間的勞資糾紛,空難之後處境就更艱難了,他認為若要重組馬航,宣佈破産是其中一個選項。

馬來西亞代交通部長希山慕丁也曾指出,政府不會出手拯救馬航;馬航僱員職工會主席阿里雅斯阿茲則認為,馬航是政聯公司,因此政府應該協助馬航,馬航公佈的2014年首季業績報告顯示,今年首季凈虧損超過4.42億令吉,比去年同期約2.79億令吉虧損暴增近一倍。

馬航是東南亞第四大航空公司,馬國政府通過財政部屬下的國庫控股持有馬航69.4%股權,是馬航的最大股東,馬航過去三年因航線不賺錢與激烈的區域競爭,累計虧損高達13億令吉,馬航去年宣佈了一系列資本重組計劃,其中包括國庫控股注資27億令吉;馬來西亞航空業分析員蘇古尤索夫認為,馬國政府對馬航必須「愛深責切」,包括讓馬航破産,就像數年前日本航空公司的情況一樣「政府應該研究是否讓馬航破産。」


「廣東音樂社」慶 5周年社慶皆大歡喜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廣東音樂社」慶祝 5周年社慶暨祝賀雙親節演出折子戲,2014年5月17日(星期六) 下午12:30 – 3:30分,在華埠昆士小學禮堂「免費入場」讓一班社區喜歡粵劇的朋友開心過節,温陳美月,集合一群「志同道合」者無私奉獻心意達成,昆士小學禮堂「座無虛席。」

5年是1825天,要去堅持「維持一個粵劇社的經費並不容易」,更何況每年「廣東音樂社」除了參予波士頓中國城的活動,也在昆士市公開演唱兩次,一次是中秋節,另一次是中國新年。

中國粵劇「歷久常新」,是因為在「精雕細琢」文字帶動的故事中,有著「忠孝人義」做人處事之道,當日參與演唱者計有:温陳美月、李小倫、郭麗珍、陳秀梅、 韓少琼、梁艷芳、陳春珠;戲劇指導:馬國峰師傅;音響:嘉年華卡拉OK;拍和師傅:胡金銘、李昌、雷俊杰、翁錫安、劉周榮、黃俊彩、馬均燁、陳德源、熊成傑、李協德、黄元思。

謝謝這群「熱愛粵劇、無私奉獻」者,才令社區充滿正面「有意義的活動」,滿足了上一代,也教育了下一代。


 
« 最先前一個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下一個最後 »

第 112 頁, 共 227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