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CBS新聞網最新刊登的一篇報道,三位來自美國名校的學者他們給出的理由則既簡單又引人矚目:「因爲中國大陸每出口一個iPhone給美國,只收入8.46美元」;三位美國學者進一步解釋說:長期以來,我們在審視中美貿易的關係時,慣例是拿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的總價值去計算中美間的貿易逆差,比如一個在中國完成組裝,然後運往美國的出廠價爲240美元的iPhone蘋果手機,商務部門會將這240美元的出廠價直接算入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中去。
美媒:終於算對了《中美貿易戰》的正確逆差
美國一家主流媒體說出了一個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在隱瞞和歪曲的關於中美貿易戰的真相,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是建立在一系列對貿易行爲的指控上,其中最主要的有3點:(1) 中美之間有巨大的貿易逆差,美國吃虧了;(2) 中國通過合資企業正在竊取美國的專利,讓美國不賺錢了;(3) 中國還正在拼命扶植自己的企業與美國競爭,搶美國飯碗了。
簡單又引人矚目:「因爲中國大陸每出口一個iPhone給美國,只收入8.46美元」;運往美國的出廠價爲240美元的iPhone蘋果手機,商務部門會將這240美元的出廠價直接算入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中去;而這,便會令人以爲美國在這個蘋果手機的貿易上對中國損失了240美元,那麼如此計算的話,去年一年美國僅在iPhone7和iPhone7 Plus這兩款蘋果手機上就與中國有了157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實際上,按照三位美國學者說法,這上百億的貿易逆差中的最主要部分,卻根本不是被中國人賺走的,反而是進入了美國蘋果公司以及日本一些高科技企業的腰包,而中國大陸這邊實際從每一臺iPhone上賺取的,只有區區8.46美元,即整個出廠價的3.6%。
附加價值
爲什麼會這樣呢?三位學者解釋說,因爲中國大陸在蘋果手機整個全球化的生產鏈條中,所處的是較爲低端的「組裝環節」,只負責組裝由美國蘋果公司等發達國家的高科技公司爲手機提供的技術和重要尖端部件,所以在整個價值鏈條中的「附加價值」就很低了,因此,這240美元出廠價纔會中有超過一半的價值進入美國蘋果公司等提供專利核心技術的企業,而中國賺取的那8塊多美元,只是低廉的辛苦錢;這便是爲何與中國打貿易戰根本是無意義,三位美國專家總結說,這也成爲了美國CBS新聞網這篇報道的標題。
不僅iPhone,許多目前中國正在出口到美國、同時也是特朗普正在打擊或打算打擊的產品,都與iPhone的情況類似:即中國在這些產品的全球價值鏈條中只扮演了「組裝者」的角色,而這些產品的大頭利潤,反而是被美國及其盟友國家的企業所賺取了。
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早在今年4月的時候就曾經發文指出,特朗普對中國發動的首輪貿易戰攻勢中所要重點打擊的高科技領域中,中國本身在這些產品中的「附加價值」都非常低,特朗普的打擊只會傷及那些來自美國和盟友的企業。
逆差縮減
「布魯金斯學會」介紹說,美國從中國進口產品中有37%還是「中間產品」,因爲美國企業需要通過讓中國工廠來生產這些半成品,以降低自己產品的成本,從而提升價格上的競爭力;中國出口給美國的計算機和電子設備中,有超過一半是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分公司生產的。
而唯一純粹由中國人自己賺錢的領域,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說法,是那些中國傳統的老工業領域,比如中美紡織品貿易中75%的「附加價值」都是純粹屬於中國人的,但該領域並沒有成爲特朗普打擊的對象;這家美國智庫的觀點,也得到了來自歐洲的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2011年一篇報告的佐證,報告中的數據就顯示,如果貿易逆差是按照各個國家在產品中實際的「附加價值」計算的話,那麼中美的貿易逆差將會大大縮減40%甚至更多。
更引人注目的是,如此計算的話,那麼比如2004年時日本和美國的貿易逆差就會暴增33%,直接逼近當時中美按這種算法得出的貿易逆差了,畢竟,在不少中國出口給美國的產品中,擁有專利技術的日本的「附加價值」是很高的。
兩國未來
別看這個歐洲智庫的數據有點舊,在2018年的今天,情況還是一樣一樣的,美國CNBC上個月的一篇報道中就引用了來自牛津大學的數據稱,如果按照各國實際在貿易中的「附加價值」計算,中美現在3700億的貿易逆差會縮小一半之巨,即從美國GDP的2%縮小到1%,這已經與歐盟相當了。
如果再算上美國在服務領域對中國的順差,以及美國對華投資的各項收益,那麼中美之間實際的逆差更會進一步縮小到美國GDP的0.8%;爲什麼還要打貿易戰?美國CNBC新聞網的文章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特朗普真正在意的問題,並不是創造一個活躍創新的經濟,好讓美國在未來20-30年繼續保持領先,他在乎的只是11月中期選舉的投票數字;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在意的問題,反倒是如何令其經濟在接下來的20年裏保持活力,從而令中國成爲一個引領世界、科技上自主獨立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