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昆士「C-Mart」仍被拒立足

 

昆士「C-Mart」仍被拒立足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對「中國超市」東主方妙昆和「支持中國超市」的數百位華人而言,昆士市政府方面仍然在經過一段長達多年漫長歲月的爭議下,市議會通過最後一次投票;結果有三票贊成,五票反對。

投反對票的市議員稱:「否決全基於交通問題,並未涉及種族歧視」;並指把問題涉入種族歧視對昆士市市民來說並不公平,亦破壞了昆士市傳統美德。

猶記在本年四月六號訪問了方妙昆,提到North Quincy C-Mart,他透露早在2009年3月的半年前,即2008年9月經己準備著手申請事宜,此案例他表示:「在麻省及任何地方少見,此案一拖便是5年,人的一生有幾多個5年?

C- Mart在4月8號第3次「聆聽會」中,昆士市市長Koch一封嚴函指責信件,對今次判缺是造成一定影響,在昆士當地英文報章上載,Koch市長表示: 「C-Mart支持者暗示昆市社區反對,根源在於種族歧視,是非常不公平、不誠實,也是對昆市社區每名居民的侮辱,顯然是精心策劃的聲明。」

原 定在第二次公聽會後的90日內做出決議,方妙昆一直信心十足,5年中方妙昆花掉一百萬官司費用,他仍然深信美國的法律,更堅持一個信念,真情可以改變頑 固;但反過來,今回頑固地堅持一個信念的方妙昆仍贊要上訴;他堅持到最後還是做超市,因為人在信念上,輕易被打壓,會引致不正常萌生,惡勢力更加不可一 世,昆士需要,社會需要,超市也是服務社區的一種「平臺」,在此事件上,他認識到好幾千的朋友,總也是患難見真情。

 
菲冷血謀殺 外交部訴諸國際

《亞洲周刊》評論說,臺灣有不少民間的聲音,大喊開戰,但其實臺灣和菲律賓的軍隊,都沒有開戰的條件,因為雙方的部隊都受制于美國,臺灣和菲律賓軍隊要打仗的武器、彈藥和零件,都要靠美國提供,沒有美國的準許,臺菲都沒有參加戰爭遊戲的本錢,這次菲律賓公務船殺害臺灣漁民的事件,顯然是菲國軍警係統紀律蕩然的結果;那些輕率開槍的菲律賓人員,在國內也是動輒殺人,這也是一個第三世界國家的典型悲劇。 (新華新聞 / 臺灣頻道) 來源:《環球時報》

「菲律賓為何突然對臺灣挺直腰桿?」

菲臺爭端17日進入硬對硬的僵持階段,並把攻防打到國際輿論陣地:菲律賓堅稱臺灣漁船越界捕魚,還聲稱「不懼怕」臺灣軍演;臺灣則召開「國際記者會」, 控訴菲方公務船「冷血謀殺」。

一場臺灣漁民的悲劇,演變成一場比拼誰嗓門更大的混戰,雙方還都想拿盟友美國當靠山,臺灣甚至動用在美國國會的遊說能力,搬出兩名重量級美國議員痛斥菲律賓,但有菲律賓記者告訴《環球時報》內幕消息說,前幾天還有點陣腳慌亂、急于平息事端的總統突然挺直腰桿,美國因素顯著。

目前還沒有美國介入調停爭端的報導,美國官方的態度用其代理助理國務卿的一句話概括「我們感到很為難」;《華爾街日報》說,兩個堅定盟友間亂哄哄的爭吵讓華盛頓大傷腦筋。

對臺灣而言,委屈受過了,強硬姿態擺出了,但怎麼收場卻得看別人眼色,香港《亞洲周刊》評論說,菲律賓這一杯魔幻的酒,倒進了臺灣社會的喉嚨裏,讓大家抓狂,但夢醒之時,就要面對更嚴峻與殘酷的事實:「因為在國際政治中,臺灣與菲律賓,實際上都只是美國的棋子。」

本報獨家專訪菲海警隊

菲律賓媒體日前傳出消息稱,菲律賓海岸警隊已經推出長達 3頁的調查報告,稱日前有漁民被打死的臺灣漁船首先越界捕魚,被發現後則拒捕並發動引擎撞擊菲律賓公務船;這一說法基本與菲以前的說法一致,但它是菲律賓最終的正式官方調查結果嗎?

 

17日,在首都馬尼拉海港區的菲律賓海岸警隊總部,海警隊對外事務總管阿芒‧巴裏羅接受了《環球時報》記者的專訪,巴裏羅並未證實上述調查報告的真實性: 「槍擊事件的調查工作已經由國家調查總局等其他政府部門全權負責,結論將由這些部門做出,海警隊只負責提供相關事實情況,涉事人員已經接受問詢。」

據巴裏羅描述,5月8日,槍擊事件發生前一天,MCS- 3001號公務船在菲律賓最北部的巴塔尼斯群島海域展開例行巡邏,監視打擊非法捕撈是巡邏內容之一,這艘公務船屬漁政部門,這次是漁政和海警隊的聯合行動;巴裏羅稱,據其了解,菲公務船9日通過無線電信號和浮標發現了在菲律賓海域內有非法捕撈嫌疑的臺灣漁船,公務船試圖靠近檢查時,臺灣漁船突然啟動,且有撞擊意圖,公務船上海警隊員決定開槍。

「是否有明文規定,什麼情況下海警隊可以開槍?」記者問。

公務船反復多次鳴笛、拉響號角警示,且安全遭到威脅,巴裏羅稱,開槍的目的是破壞臺灣漁船的動力係統,阻止其逃跑,擊中船員是沒有想到的,巴裏羅表示,同一海域曾有過多次菲律賓海上執法部門和臺灣漁民的摩擦事件,但這是第一次造成人員傷亡。

根據菲總統府指示,菲律賓國家調查總局周三開始接手槍擊事件調查工作;《環球時報》記者17日獲悉,該部門對20餘名海警及漁政人員進行了詢問取證,並從海岸警隊獲得多份當時的情況記錄及一段視頻,對于是否向外界公開這段視頻,相關人員匿名對《環球時報》表示,還不到時候。

我們會全力配合調查,巴裏羅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海岸警隊有11名涉事隊員被停職檢查,這11人屬于特別行動部門「海警艦隊」,他們目前被限制行動自由,相當于軟禁。

菲方的說法在國際上廣泛散播,臺灣方面17日反駁說,臺 灣漁船廣大興28號彈痕累累,菲律賓宣稱公務船非蓄意射殺臺灣漁民的說法罔顧事實,完全無法接受,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外交部」當天發布新聞稿稱,菲方辯稱其公務船開槍是因為臺灣漁船意欲衝撞,但菲執法船舶全長30米,總重115.45噸,臺灣漁船長僅14.7米,寬3.68米,總噸位為 15.15噸,屬小型漁船,且毫無武裝,菲方「自衛」的說法完全不能成立,而且經過臺灣有關部門搜證,發現臺灣漁船船體彈痕累累,共計有50多處著彈孔, 因此菲方說法罔顧事實。

臺「外交部」還表示,強烈抗議及譴責菲國公務船違法暴行,嚴正呼籲菲政府拿出誠意,必須正式道歉、賠償損失、盡速徹查事實嚴懲兇手,及盡速啟動臺菲漁業談判。

臺灣感嘆沒人「仗義執言」

菲律賓對臺灣擺出全面強硬姿態,奉命前往臺灣島內進行道歉的菲總統特使佩雷斯回菲時表示,「如果情勢惡化,菲方要有從臺灣撤僑的準備」;菲海外就業署針對臺灣停止菲勞往臺表示,已準備應變措施,轉移菲勞往其它國家,菲旅遊部長已下令停止原計劃在臺灣推行的宣傳促銷,並說,由于臺灣只佔菲國外來遊客5%,衝擊不大。

菲律賓總統府17日中午舉行記者會聲稱,官方相信菲律賓司法單位的調查結果,不接受臺灣地區調查團進行聯合調查,對于臺灣軍演,菲總統府發言人回應說,對菲律賓不構成威脅,臺灣《東森新聞》對此解讀說,菲律賓的態度依舊強硬,甚至還直接嗆聲對軍演根本沒有怕。

菲律賓的強硬態度讓臺灣惱火,但臺灣輿論擔憂地發現,國際社會替臺灣仗義執言的聲音很少,臺灣《聯合報》17日的一篇評論稱,臺灣想呵斥菲律賓,至少得有幾個「盟邦」站在臺灣這邊,但令人憂心的是,瀏覽國際新聞,不但美國跳出來「敦促」臺灣不要升高區域緊張,國際新聞也找不到應和的聲音,菲律賓使出一些手段,導致《法新社》和《美聯社》的報導全是「臺灣拒絕菲律賓道歉。」

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稱:臺灣對菲祭出11項制裁後,不少國際輿論逐漸倒向菲律賓,認為臺灣在整個事件中欺壓對方;為了向國際社會還原真相,臺「外交部」17日下午舉行國際記者會,公布臺灣漁船彈痕累累的照片,駁斥菲律賓說法,並控訴菲方公務船「冷血謀殺」。

據稱,臺「外交部」在全球的118個「駐外機構」全面啟動,透過各種宣傳管道,說明事件的發生經過。

臺灣與菲律賓,在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中都扮演一定角色,如今又生齟齬,但是美方重返亞太大戲要演下去,美國如何調解,將是事件落幕的關鍵,臺灣一名退役少將在《聯合報》發表的評論認為臺灣真正的指望在美國。

17日多家臺灣媒體都把美國議員支持臺灣的說法放在重要位置,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夏柏特和少數黨首席議員法裏歐馬維加聯合發表聲明,痛斥菲律賓海巡船在公海濫殺無辜,要求菲律賓政府「真誠地道歉、賠償、懲兇」,呼籲臺灣與菲律賓談判漁業協定,報導說,相較于美國國務院,這兩名甚具分量的議員明確指出菲律賓政府有不可推卸之責,兩人並向死難者的家人表達哀慟之意,夏柏特與法裏歐馬維加都是美國眾議院「國會臺灣聯機」成員,支持臺灣一向不遺餘力。

但美國官方表態讓臺灣很難堪, 「我們感到很為難」,臺灣《聯合晚報》17日在標題中引用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代理助理國務卿尹汝尚的話概括美國的心態,據報導,尹汝尚16日表示,這件事非常不幸,臺灣和菲律賓都是美國密切的盟友和夥伴,我們感到很為難。

《聯合晚報》報導稱,尹汝尚是美方至今針對此事件發表談話最高層級的官員,針對漁民洪石成遭槍殺,他的說法從原本國務院統一口徑的「遺憾」,改為「哀悼」,希望多少平息外界抨擊美方「重菲輕臺」的言論。

臺灣《旺報》評論說,臺美關係是二次大戰後全球冷戰架構的延續,與大陸互信不足,在釣魚島事件發生時,大陸希望「兩岸聯手保釣」,馬英九卻堅持和美日之間的長期友誼,與日本達成《臺日漁業協議》,漁場範圍擴大了,主權卻仍在日本手上; 臺灣的友誼在日本卻顯得很廉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農相林芳正17日表示,為了對臺灣地區漁船在衝繩縣附近的「日本專屬經濟區」內的活動加強警戒,水產廳已將漁業執法船由原來的5艘增派至10艘,現階段將繼續此種監控力度。

菲臺讓美國大傷腦筋

馬尼拉一名不願具名的總統府資深記者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透露,臺灣的部分制裁手段在短時期內的確不會讓菲律賓傷筋動骨,不過前幾天還有點陣腳慌亂、急于平息事端的總統突然挺直腰桿,美國因素顯著; 看上去,菲外交部很敏感地捕捉到了美國駐菲大使的表述細節,比如對菲總統道歉讚許,比如說菲律賓是戰略盟友,而臺灣是夥伴。

菲臺爭端擴大出乎美國意料,《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美國已經意識到亞洲海上領土爭端的戰略挑戰,但是,與過去往往是美國的盟國或者區域合作夥伴應對北京不同;這次是美國的兩個堅定盟友間亂哄哄的爭吵,這說明這 一地區的現實情況非常復雜,美國在東亞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利益,那就是確保其貿易夥伴之間的和平,以及航海自由,但是既然擁有這樣的朋友,美國不能總假設盟友能讓美國的這些目標順利實現。

菲冷血謀殺 外交部訴諸國際

外交部17日下午召開國際記者會,外交部長林永樂出席,記者會背板以英文強調「這是冷血謀殺,不是『非蓄意』的殺害」(It is a cold-blooded murder, not"unintended" killing)。

(中央社電)外交部17日召開國際記者會,公布「廣大興28號」彈痕累累照片,駁斥菲律賓說法,控訴菲方公務船「冷血謀殺」,涉殺人罪,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台灣漁船「廣大興28號」船員洪石成9日遭菲律賓公務船射殺身亡,台菲展開交涉。中華民國政府不滿菲律賓回應,已祭出11項制裁措施。
菲律賓總統府馬拉坎南宮昨天表示,菲律賓對台灣的要求已做出額外讓步,並稱此案為「非蓄意」。中華民國外交部下午召開國際記者會,外交部長林永樂、法務部次長陳明堂、海巡署副署長鄭樟雄、漁業署署長沙志一等人出席,向國際媒體駁斥菲方說法。
這場國際記者會,包括美聯社、法新社、日本NHK、英國金融時報、美國之音等約20家國際媒體參加。
記者會背板以英文強調「這是冷血謀殺,不是『非蓄意』的殺害」(It is a cold-blooded murder, not"unintended" killing)。

(中央社台北17日電)台灣漁船「廣大興28號」遭菲律賓公務船槍擊,外交部指出,針對此案所涉的殺人行為,依照刑法,中華民國有管轄權。
「廣大興28號」台灣船員洪石成9日遭菲律賓公務船槍擊身亡。外交部指出,有關殺人行為部分,依中華民國刑法第3條及第7、8條規定,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的中華民國籍船艦或航空器內犯罪者,以在中華民國領域內犯罪論;外國人在中華民國領域外對中華民國人民犯最輕本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中華民國也有管轄權。
外交部指出,「廣大興28號」案案發地點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內,菲國公務船人員對漁船開槍射擊,洪石成中彈身亡,涉犯刑法第271條第1項殺人罪。
外交部表示,菲國1982年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984年完成批准程序,1994年海洋法公約正式生效,菲國自應依據海洋法公約的規定,辦理相關事項;若有違反,自屬違反國際法義務,應負擔相關國家責任。

依海洋法公約第73條第1項規定,沿海國為維護其主權權利,所得採取的必要措施如登臨、檢查、逮捕及進行司法程序,並不包括使用槍炮射擊等武力在內。

依同法第74條規定:相向或相鄰國家若對專屬經濟區界線有爭議者,應在國際法基礎上以協議劃定,在未達協議前則應基於諒解與合作的精神做成實際性的臨時安排。

 

Read more...
外交部表示,菲律賓公務船於台菲重疊經濟海域,未能尊重中華民國在該海域也享有的主權權利,濫行掃射台灣漁船造成漁民不幸身亡,嚴重違反海洋法公約規定;使用武力攻擊及連續掃射致台灣漁船船員傷亡、漁船遭破壞的相關行為,也不符國際間執行臨檢的標準,已違反國際法人道原則、違反比例原則及國際法的救難義務。

 
(緊急啟事) 千佛寺慶祝浴佛節

千佛寺慶祝浴佛節 (緊急啟事)


千佛寺訂於2013年五月十九號(星期日)早上九時三十分在該寺千佛殿慶祝教主釋迦牟尼佛誕辰。

歡迎各界人仕蒞臨普佛浴佛。

如欲供齋,電 617-773-1688 登記。

 
台菲漁案海權所屬:美不採立場

菲初步報告出爐堅稱正當執法

據菲律賓媒體「馬尼拉公報」報導說,他們已經取得菲律賓海岸巡防隊對「廣大興二十八號」事件的初步報告,報告堅稱,臺灣漁民是被菲國海岸巡防隊當場發現「越界偷捕魚」,菲方準備「執法」的時候,漁船還企圖衝撞他們,整個場景就像是驚悚的動作片。

據臺灣「中廣新聞」報導,這份三頁長的正式初步調查​​報告,內容並無新意,可想而知,其中都是如何回護菲律賓本身的立場,同時強調臺漁船是如何極盡所能想要逃避菲方追捕,並試圖衝撞菲方船隻,報告說,菲律賓船隻相當辛苦,在滔天大浪中,危險地執法,同時還要躲避兩艘臺灣漁船的衝撞,真是相當驚險,場景好像在拍電影。

報告說,菲方首先是透過廣播係統及鳴笛,要求臺灣漁船停止捕魚,然後對空鳴槍示警,但「廣大興二十八號」先是後退,接著又突然加速前進,菲方認為「廣大興 二十八號」企圖衝撞執法船的右舷,因此指揮官才下令射擊「廣大興二十八號」的引擎,想要讓它失去動力,當時並不曉得有漁民中槍,菲方也表示,如果事件獲「必要的澄清」,菲方也願意派人到臺灣,探視中槍漁船,以及船上漁民。

(圖) 5月16日,臺灣方面就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槍擊臺灣漁船「廣大興28號」事件派出的調查人員抵達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國際機場。

臺或對菲持久制裁;調查真相菲方拒合作

綜合報導,在啟動實施11項對菲律賓制裁措施後,臺灣方面16日既進行演習「秀肌肉」,也派出調查組赴菲希望合作查案,菲方則認為已做額外讓步,表態不會與臺灣方面開展聯合調查,因此,調查真相恐一波三折,臺灣方面高層提出要繼續施壓,已經做好對菲持久制裁準備。

 

馬英九說,這次事件,菲律賓政府應擔負起文明國家責任,提出有誠意解決方案,正式道歉、賠償、緝兇等,防止類似事件重演;他要求臺灣行政團隊務必上緊發條、同心協力,讓各方感受到當局的決心,絕不對菲國善罷甘休。

馬英九說,當局會繼續以堅定立場,動用各種積極手段,讓菲國政府抱以理解並尊重,以提出有誠意的回應;16日臺灣方面吸引外界關注的舉動是,臺灣海軍與海巡部門在臺灣島南方海域的聯合護漁操演,此次聯合演習,共有7艘艦艇圍繞巴丹島東、西兩側海域演練直升機空中戒護、人員救生、通信演練、燈旗號操演、海巡廣播宣慰漁船等項目,相關船艦待在該海域持續近4小時。

台菲漁案海權所屬:美不採立場

(中央社華盛頓15日專電) 美國國務院今天敦促台菲雙方釐清有關漁案爭議,美方同時公開表明,不對區域海權範圍所屬採取任何立場,但事件凸顯出建立海上行為準則的必要性。

國務院代理副發言人范特瑞爾(Patrick Ventrell)對記者詢問,美國對事件前後的瞭解回應表示,美方並不清楚菲律賓的調查進度,事件發生在台菲都宣稱擁有漁權、具爭議性海域的附近地區,美國不對區域海權範圍所屬採取任何立場。

他說,重點在於美國也無法確切指出,事件到底發生在爭議性海域範圍內,或極為接近爭議海域的地點。

至於美方除了遺憾之外,該如何就事件表態?范特瑞爾說,使用什麼字眼來調停解決事件,該由台灣和菲律賓決定。

菲律賓公務船擊斃台灣漁民,是否違背所謂海上「行為準則」的問題,范特瑞爾強調,準則目前仍在討論階段,美方鼓勵建立規則,但這是尚未完成的議題。

他分析指出,此一事件凸顯建立行為準則的必要,美方也在努力中,在太平洋地區還有許多各方宣稱為領土的海上主權爭議。

美方強調,菲律賓和台灣都是美國的親近夥伴,擁有健全的關係,美方希望、也相信雙方能合作解決事件爭議。

中國促菲律賓徹查台漁民遭槍殺事件真相

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回應台灣漁民被菲律賓公務船槍殺時強調,菲律賓方面應徹查事件真相,嚴懲兇手,張志軍在上海會晤台商時說,中方對事件感到十分憤慨,並予以強烈譴責。

他說,中方要求菲方嚴肅認真對待此事,徹查事件真相,嚴懲兇手,給被害者負責任的交代,張志軍還表示,這樣的事情絕不允許再次發生對於任何有助於維護兩岸漁民權益的事,無論什麼樣的辦法,都願意考慮。

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星期三 (5月15日) 在例行記者會上亦表示,國台辦將繼續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堅決維護漁民同胞的權益,有分析認為,菲律賓總統早些時候稱將按照「一中原則」來處理事件,這一舉動有挑撥兩岸關係的嫌疑。

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在回答台灣媒體的提問時回應說:「兩岸同胞是一家人,維護台灣同胞的安全和權益是天經地義、義不容辭的」。

星期三清晨,菲律賓駐台代表在與台灣外交部長林永樂共同召開的記者會上說,他代表「菲律賓人民」對洪石城家屬及台灣人民表示深切遺憾及道歉,不過,台灣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說,馬英九總統對菲律賓的回應表示強烈不滿,無法接受菲律賓如此「輕率敷衍」的結果。

台灣表示,將即時凍結菲律賓勞工赴台申請、召回台灣駐菲律賓代表,並要求菲律賓駐台灣代表回國,台灣還說,如果菲律賓在未來數小時內不能就槍擊漁船事件做出令其滿意的回應,將對菲律賓進行第二波制裁。

台灣開始執行對菲律賓一系列制裁措施

台灣對菲律賓宣佈的兩波反制措施,包括軍方與海巡署的操演,以及旅遊紅色警戒等都已開始實施,台軍在周三午後派出了法制的拉法葉級「承德艦」,以及美製的基德級「馬公艦」至目前已在菲律賓巴丹島西方海域的海巡署船艦及另一艘拉法葉級「康定艦」會合。

這些軍艦預定的演練地點是北緯20度,台菲經濟海域重迭區的台灣「暫定執法線」南介線海域,不具名「軍方高層」通過台媒中央社說,軍艦屆時將會「往南挺進」展現護漁實力與決心。

台軍方除了出動海軍的主力戰艦外,在空軍方面則將派遣各兩架F16 及IDF 戰鬥機,以及E2K空中預警機及S70C反潛直升機各一架配合操演。

台國防部次長在立法院說操演時將不會進行實彈射擊,這些配備有導彈等強大火力的戰艦與戰機,在操演時若遭遇菲律賓軍方,進行第一擊的開火權將由國防部統一下令。

一系列反制

除了軍方出動的護漁外,台灣政府包括凍結菲勞及旅遊警告等兩波反制也已實施,行政院長江宜樺並說目前正在評估是否進行其它更強措施。

台灣眼下的一系列措施切斷台菲之間包括官方與經濟交流項目,台灣交通部說目前尚未考慮斷航,但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周三午間抵達台灣的菲律賓駐台代表處理事主席培瑞斯,以總統阿基諾個人代表身份在傍晚一度進入台灣外交部,而台外交部長林永樂以其授權與誠意不足理由拒絕接見。

包括培瑞斯及菲律賓駐台代表白熙禮都被台灣方面要求離境,而台灣駐菲律賓代表在晚間也已被召回返台。

江宜樺說台灣政府要求菲律賓具體回應槍殺漁民四項要求的立場不變,眼下的十一項措施的解除時機,將視菲律賓何時充份達成要求為止。

反制效果

這起槍殺漁民事件及菲律賓政府此前的一系列反應,在台灣引起了廣泛的憤怒,社會上的主流聲音幾乎一致要求台灣當局立場不得軟弱。

以第一波公布的凍結菲律賓勞工措施來說,菲律賓方面此前曾表示菲勞不到台灣自有其它地方可去,這樣的反應在台灣激起了人們要求當局採取更強硬的措施。

但即使是第二波反制包括出動兵力到菲律賓北方海域進行操演,立委也質疑若不把軍艦開到菲律賓大門口,菲律賓也顯得無關痛癢。

從周三晚間六點開始實施的第二波反制還包括了將菲律賓旅遊列為紅色警示區,這樣的警示並非禁止台灣人民前往菲國旅遊,而是使決定取消旅遊者可以全額退費。

移民署:取消菲律賓免簽入台

(中央社台北電)移民署說,從晚間6時起,配合行政院公布對菲律賓實施第二波制裁,取消菲律賓國民免簽入台,移民署說,從晚間6時起,持有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歐盟申根、澳洲、紐西蘭等國家簽證含永久居留證的菲律賓民眾,將無法在網站申請免簽證入境資格。

對菲制裁 共祭11項措施

總統馬英九上午7時在總統府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對菲律賓政府「授權不夠、誠意不夠、反覆不定」,表示強烈不滿,會中裁示今天零時起採取3項制裁措施,包括終止菲律賓外勞來台的申請、召回駐菲律賓大使及要求菲律賓駐華代表返回菲律賓。


台灣已對菲律賓祭出11項制裁措施,何時可能解除?江宜樺說,中華民國政府要求菲律賓具體回應4項要求的立場不變,何時解除11項制裁措施,視菲律賓何時達成中華民國要求為止。


下午宣布的8項制裁措施包括發布菲律賓旅遊警示燈號為「紅色」,不鼓勵赴菲律賓旅遊或洽公;停止台菲雙邊高層交流與互動,例如WHA兩國部長級會議。


另外,還將停止菲方經濟交流、推廣和招商活動;停止台菲農漁業合作事項;停止雙方科技研究交流和合作計劃;停止台菲航權談判;停止菲律賓人士用「東南亞五國人民來台先行上網查核」免簽證措施;國防部及海巡署在南方海域進行聯合海上操演。

 
« 最先前一個461462463464465466467468469470下一個最後 »

第 461 頁, 共 476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