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昆市亞裔協調會社區宴會

昆市亞裔協調會社區宴會

麻州- 昆市亞裔協調會將於5月17日晚上6:30分至10時在昆市龍鳳大酒樓主辦第六屆社區宴會。这次的宴會帶動了整個社區人士和領導,一齊支持我們的青少年計劃 “培養我們未來的領袖”。

並頒發獎學金給七位應屆傑出的高中畢業生,(每位$1,000),以表彰他們為社區服務作出努力。此外,將會頒發四個特別獎項,給為亞裔社區作出貢獻的社會各界人士和機構。

遠見卓識獎:Frank Santoro(昆市高中學校校長)

創業者獎:Joseph Reardon

社區合作夥伴獎:華人醫務中心

李振儀無名英雄獎:陳何肇熹

所有賣出抽獎券的收益將會用於支持我們明年的青少年計劃和獎學基金。大獎包括由FuJi日式料理贊助的iPad加無綫鍵盤和康州快活大賭場送出豪華套餐包括兩晚住宿套房,蒸汽療程和餐飲禮券。

昆市亞裔協調會邀請所有社區成員參與今次宴會,彼此認識和支持我們的青少年。欲知更多信息或購買座位,請致電 617-472-2200或瀏覽我們的網頁www.quincyasianresources.org

 
千佛寺五月六月節目預告

千佛寺五月六月節目預告

5/4 -6/8 每逢週六下午一時至六時香港智耀法師粤語佛學講座-「普賢行願品」。

5/9星期日下午二時三十分至四時由中國浙江寧波慧日禪寺主持傳喜法師為大家開示念佛億佛的無上甚深微妙法。

5/12 早上九時半至十二時舉行母親節吉祥普佛法會。

5/19早上九時半至十二時舉行浴佛節法會。

5/12-6/9 每逢週日下午一時至六時香港智耀法師粤語佛學講座-「妙法蓮華經」。

歡迎善信蒞臨參加,同沾法益。

詳情請電 617-773-1688

 
歷史回顧:汪辜會談20年『開啟先河,燭照後來』

100年前5美分硬幣 拍出300萬美元高價》這枚100年前的自由女神頭像5美分硬幣,在拍賣會上拍出了300多萬美元的高價,據悉,自由女神頭像5美分硬幣是1883年到1912年間美國發行流通的硬幣,1913年停止生產;據稱,鑄幣工布朗私自鑄造了五枚這樣的鎳幣,並改造模具,印上了1913年的字樣,由于是非法鑄造,這些鎳幣從未進入市場流通,這枚硬幣的收藏家在1960年代被告知這枚硬幣是假的之後,便把它收在壁櫥裏41年,直到10年前才由專家鑒定是真品,此硬幣在芝加哥拍賣,成交價高達317萬2500美元。(圖文:中新網)

10月流通新版100美元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簡稱美聯儲) 宣佈,美國新版 100美元面值紙幣將于10月8日開始流通,報導稱,這種新版紙幣將增加諸多高科技安全防偽措施,包括增加藍色3-D安全線、隱形自由鐘 (不同角度看顏色可在銅色和綠色之間改變),同時,紙幣上的金 色「100」字樣更大,角度不同也可變色;(Benjamin Franklin)的隱形頭像水印依然保留,並可在光下現形。

 

對美國來說,採用新版紙幣是一項大膽舉動,100美元面值紙幣是美國當前流通的最大面額紙幣,上次重新設計還是在1996年,美國當前流通的紙幣看起來十分相似,100美元面額紙幣經常成為偽造目標。(來源: 中國經濟網)


(圖) 1993年4月27日上午10時,首次「汪辜會談」在新加坡海皇大廈舉行,汪道涵先生 (左) 和辜振甫先生伸手越過會議桌,緊緊握手。資料照片

歷史回顧:汪辜會談20年『開啟先河,燭照後來』

作為「汪辜會談」的直接推動者、參與者和見證者,談起20年前的歷史往事,今年77歲的邱進益先生還是難掩 內心的激動,他說,1993年4月27日上午10時,在新加坡海皇大廈,當汪道涵先生和辜振甫先生伸手越過會議桌,緊握在一起的那一刻,在場的許多人都熱淚盈眶,因為對兩岸的中國人來說,這一刻來得太不容易了。(其時邱進益的職務是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

在「九二共識」基礎上,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先生與臺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辜振甫先生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會談,並簽訂了 四項協議;「汪辜會談」的成功舉行,開啟了海峽兩岸以和平方式處理彼此間關係的新篇章,標志著海峽兩岸關係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1987年底,兩岸打破長期以來的隔絕狀態,交流交往的大門從此開啟,與此同時,兩岸接觸與商談形勢也出現新的情況,一方面,兩岸人員往來和經 濟、文化交流迅速擴大,同時也衍生出許多具體問題,包括涉及兩岸人員的各種糾紛和犯罪活動等突發事件,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兩岸同胞的正常交往,亟待妥善解決,因而兩岸事務性商談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隨著兩岸交流的不斷擴大和深入,臺灣民眾要求臺灣當局改變不合理政策與做法、解決兩岸交往中衍生的具體問題的 呼聲日益高漲,面對各方壓力,臺灣當局實際上不得不調整「三不政策。」

1990年11月21日,臺灣方面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並于1991年3月9日正式開始運作,規定以「中國的、善意的、服務的」為工作宗旨,為便于與海基會聯係,1991年12月16日,大陸方面相應成立了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與海基會的協商機制使兩岸最終建立起一個民間協商的渠道。

經過兩 岸雙方長時間折衝、斡旋,磋商、準備,終于實現了汪辜歷史性的會談,並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兩岸挂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和《兩會聯係與會談制度協議》等四個文件,取得了雙方均感滿意的結果。

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汪辜會談

「汪辜會談」是在當時特定的歷史語境下展開,其在處理兩岸問題上展現出的智慧以及經驗,對今天我們處理兩岸關係來說仍是一筆厚重的資產。

邱進益說「汪辜會談」首次實現兩會領導人直接見面會商,也是兩岸高層人士的第一次正式會晤,兩岸接觸對話的大門從此打開,鑒往知來,邱進益認為,如果沒有1992年的「九二共識」就沒有1993年的「汪辜會談」,也沒有1998年的「汪辜會晤」,更沒有2008年之後兩會復談以及隨之而來的那 麼多次富有成果的商談。

當年邱進益的談判對手、海協會前常務副會長唐樹備認為,「汪辜會談」留下的寶貴遺產對今天的兩會商談仍然意義重大,其中「九二共識」這個原則性的遺產不僅一直延續到現在,而且得到了進一步鞏固,他說,「汪辜會談」所秉持的擱置爭議、平等協商的精神也值得今天借鑒,他認為,當年的「汪辜會談」由于採取了靈活務實的態度,把大陸同胞和臺灣同胞的利益兼顧起來考慮,才取得了一些令人滿意的結果,他說,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雙方都要照顧到對方的立場和處境,時時處處都要為對方著想,做到互利雙贏,這樣,兩會的合作、甚至兩岸關係,才能往前走。

有學者表示,“九二共識”為“汪辜會談”奠定了基礎,「汪辜會談」印證了「九二共識」重要地位與作用。所以,未來要更加堅定地堅持「九二共 識」,牢牢打好這一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

未來,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應開誠布公地展開積極對話,設法為兩岸關係的諸多難題尋找解決之道,特別 是面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新瓶頸,更應有勇于突破僵局的創新思維,爭取在發展兩岸政治關係上再來一次新的「汪辜會談」,使兩岸關係平穩過渡到敏感務實的政治深 水區,開創兩岸政治關係新局面,推動兩岸關係全面深化發展,如此,相信必將會迎來兩岸關係新一輪的發展高潮。

繪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美好藍圖

「汪辜會談」建立了兩岸制度化協商的機制,啟動了經濟、科技和文化交流議題的磋商,為解決兩岸交往中衍生的具體問題、促進兩岸交流與合作開辟了道路,為雙方加強合作、共謀發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對促進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秉承「汪辜會談」的精神,2008年以來,海協會、海基會已舉行8次會談,簽署了18項協議,達成諸多共識,為加強兩岸合作、增進兩岸民眾福 祉、推進兩岸關係制度化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兩會將加快《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其他後續議題協商,及早完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貨物貿易協議的商談,簽署協議;將啟動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的商談,爭取盡早實現互設辦事機構。

談起「汪辜會談」的意義,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表示,兩岸的對話協商,是雙方加深了解、增進互信的重要方式和途徑,雖然這種協商不可能立即消除雙方存在的所有分歧,但兩岸中國人加強對話交往、不斷累積共識,克服政治障礙、積極面向未來,其啟示意義是十分深刻的。

20年前的「汪辜會談」邁出了兩岸關係發展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步伐,如今,兩岸協商的眾多成果已經並將繼續使兩岸廣大民眾受益,支持兩岸開展 平等協商已經成為兩岸同胞的普遍共識,事實充分表明,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有智慧、有能力通過協商談判解決存在的問題,探尋合作道路,攜手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 展的光明前景。(來源: 中國新聞網)

 
布殊家族望;圓一門三傑《總統夢》

布殊家族望;圓一門三傑《總統夢》

4月25日,5位在世的美國總統齊聚達拉斯,参加美國前總統小布殊總統中心開幕儀式,老布殊、小布殊、奥巴馬、克林頓、以及卡特均出席;該中心佔地2萬平方米,包括:總統圖書館、博物舘和政策中心,展出他任職總統期間的重要物品和制定的主要政策文件,4年前缷任66歲「風舉雲搖」的總統生涯如今也重新回歸公眾視野。(按照慣例,總統中心開幕時,仍然健在的前任總統們都要出席。)

小布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督促弟弟杰布、布殊角逐2016年美國總統寶座,他說:「如果他選擇競選2016年總統,他會是一位了不起的競選人,他不需要我的建議,因他知道應該怎麽做。」

杰布、布殊曾任佛羅里達州州長,是未來3年内共和黨炙手可熱的總統提名人之一,小布殊的父親,美國前總統老布來殊對媒體表示:「若希拉里與杰布、布殊均决定競選總統寶座,届時他們不得不針鋒相對。」

文化夾縫中走進不歸路

(文匯報一篇文章,吸取多位專家意見,道出新移民在《文化夾縫中走進不歸路》,從另一角度看馬拉松爆炸事件。)

波士頓爆炸案嫌疑人察爾納耶夫兄弟一死一落網,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波士頓爆炸慘劇重要的一頁已翻過」;察爾納耶夫兄弟是有車臣血統的移民(弟弟是美國公民,哥哥持綠卡),這家人早年從吉爾吉斯斯坦逃難到俄羅斯,由于在車臣生活艱難,弟弟8歲時與家人從俄羅斯以難民身份移居美國,哥哥暫時留在俄羅斯,4年以後才去美國和家人團聚。

究竟是什麼改變了這對看來平凡的移民兄弟?是什麼讓他們變得如此激進,甚至奪去無辜者的生命?本報記者採訪了幾位美國文化學者,試圖讀解察爾納耶夫兄弟的心路歷程。

身份認同:困惑和迷茫

察爾納耶夫兄弟是難民身份,美國收留了他們按理說是對他們有恩,他們在美國的生活雖很普通,但還可以生存,尤其是弟弟,將來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但兄弟倆為何「恩將仇報」,制造了這一「驚天動地」大案? 記者就此專門採訪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係教授劉樂寧。

「每個移民都有從祖國帶來的種族、宗教、政治和文化包袱,這些包時常會和當地的風俗、信仰發生衝突,文化差異使許多移民感到孤立,造成代溝,移民帶來的價值觀和對子女的教誨也常使子女們與同齡人難以相處,或使他們處于社會的邊緣」劉樂寧說。

哥哥塔梅爾蘭在一次拳擊訓練結束後曾表示,自己在美國一個朋友也沒有,因為他根本無法理解身邊的人,對此,劉樂寧說,對于哥哥塔梅爾蘭來說,由于他來美國時年齡較大,這種融入會更難,孤立感也會更強;華盛頓新美國基金會的費雪說,這些人心中充滿忠誠和分裂的矛盾感受,不知道應該以美國優先,還是以穆斯林宗教信仰為先,為證明自己是一個行動者,他們最終動手犯案;;華盛頓美國大學教授阿梅德形容這些人:「他們是美國人,卻又不完全是美國人,他們對舊的國家並不了解,卻又無法融入新的國家,他們很憤怒,想在社會施加暴力。」

 

哥哥塔梅爾蘭是位優秀的拳擊選手,本想代表美國出戰奧運,出人頭地,結果卻因背傷令其奧運夢想破滅,亦使他對美國懷恨在心,此外,由于他曾經毆打女友的不良行徑,使得他申請美國國籍遭拒絕,塔梅爾蘭返美後,發現母親祖貝塔因被指在任職的百貨公司偷竊而遭解雇,令他更加仇視美國,這家百貨公司在波士頓的分店,剛好位于馬拉松爆炸現場,塔梅爾蘭遭受一連串打擊,可能導致他和弟弟下決心發動襲擊。

宗教標示:狂熱和激進

察爾納耶夫兄弟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的穆斯林身份標示,他們或許通過與穆斯林激進分子接觸,或許在網上受恐怖主義分子宣傳影響,成為穆斯林激進分子,在阿富汗普什圖人中存在著「三杯茶的文化習俗」,這是普什圖人交朋友的方式,意思是說,喝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第二杯茶,你是我們的賓客;第三杯茶,你是我們的家人,我們願意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三杯茶」代表了他們之間珍貴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諾,如果宗教激進分子之間立下「三杯茶」的承諾,其後果令人不寒而栗,英國《星期日郵報》報道,兄弟倆移民美國前,曾在俄羅斯達吉斯坦定居兩年。

俄羅斯情報部門相信,哥哥塔梅爾蘭當時與車臣武裝頭目烏馬羅夫有直接接觸,兩兄弟在美國下手,很可能受到烏馬羅夫的誘導,俄羅斯曾把塔梅爾蘭和烏馬羅夫的關係通知美國聯邦調查局,後者對塔梅爾蘭展開長達5年的監視,但最終覺得他沒威脅而放虎歸山。

劉樂寧教授認為,弟弟焦哈爾完全被哥哥利用,憑他的年齡和閱歷不會具有較強的伊斯蘭宗教色彩,更何況認識弟弟的人都說他是一個正常的美國年輕人,勤奮好學,有很多朋友,他是被哥哥塔梅爾蘭拉上這條不歸路的,塔梅爾蘭在視頻網站YouTube的個人頻道上留下了一係列鼓吹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和暴力聖戰的視頻,其中就包括伊斯蘭傳教士法伊茲・穆罕默德的激情演說,這位激進傳教士有黎巴嫩血統,出生于澳大利亞,也做過拳擊手。

美國政府記錄顯示,塔梅爾蘭2012年1月12日從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出境,前往俄羅斯,7月17日返回,現在還不清楚他在這段時間內的活動,美國共和黨眾議員達娜・羅拉巴克爾說,塔梅爾蘭很可能在海外接受極端勢力培訓。本報駐聯合國記者 袁博(本報紐約4月24日專電)

H7N9登陸台灣;不排除人傳人可能

(News Chinatown綜合報導) 4月24日「台灣」報告了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發現的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並且說醫治這位患者的三名醫護人員出現未確診的呼吸道症狀,令人不禁擔心這種病毒可能會發生人際間傳播。

在當天早些時候北京召開的一個新聞發佈會上,全球衛生官員強調說﹐還沒有H7N9病毒在人際間傳播的確診病例,不過﹐他們說﹐研究人員仍在努力弄清這種病毒是如何傳播的,並未排除人傳人的可能。
據台灣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說,台灣衛生官員說,一名曾去過江蘇的53歲台灣男子在返台三天後(也就是4月12日)出現發熱症狀,H7N9禽流感病毒最早是在江蘇發現的。
台灣疾病管制局的聲明說﹐在110名參與治療的醫院和門診工作人員中﹐有三人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台灣疾病管制局說﹐衛生人員正在對這些工作人員以及曾與患者接觸過的另外29人進行監測。
H7N9病毒曾在城市活禽市場檢測出來﹐導致成千上萬只禽鳥被撲殺,但與另外一種禽流感病毒H5N1不同的是,感染H7N9病毒的禽類似乎並不會出現明顯的患病症狀,H5N1在禽鳥中具有致命性﹐偶爾會感染人。
台灣的這名患者目前病情危重,台灣疾病管制局在其網站上說,據信他在江蘇蘇州期間,並沒有接觸過鳥類或家禽,也沒有食用過未做熟的禽或蛋。
為更好地弄清H7N9病毒的傳播方式及人傳人的可能性,中國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官員週三在北京說,他們計劃加強對H7N9病毒的監測和研究,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應急辦公室主任梁萬年說﹐進一步的監測將有助於瞭解這種病毒是如何傳播的。
中國的H7N9禽流感病例,並非都來自與禽鳥有接觸的人,有些是家庭聚集性病例,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說,不清楚這些病例是因為患者都曾接觸過家禽還是因為有限的人際間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駐墨爾本流感合作中心主任凱爾索(Anne Kelso)說:「自4月6日上海關閉了活禽市場以來,新增病例的增速減慢,有證據顯示,關閉活禽市場是一種減少感染的有效方法」過凱爾索說:「我們還不能放鬆警惕。」
衛生專家剛剛結束了對H7N9病毒的初步研究,據新華社報道,這種病毒在中國已經感染了108人,其中22人死亡新華社說,在剩下的86名患者中,有14人已經出院,另外72人仍在接受治療。
專家們說,目前H7N9禽流感病例是散發性的,這令人感到安心,因為這表示這種病毒不容易在人際間傳播,儘管大部分病例都集中在上海及週邊地區,H7N9禽流感已經擴散到這一地區之外中國山東週二報告出現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
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微生物學家裴偉士(Malik Peiris)說:「在追蹤感染源的過程中,計劃對家禽養殖場進行更多的檢測。」
中國官員說,他們將考慮開發一種疫苗,但疫苗的研發需要時間;台灣疾病管制局說,台灣將對來自大陸的旅客加強篩查。

 
« 最先前一個461462463464465466467468469470下一個最後 »

第 462 頁, 共 476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