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牙尖咀利 僑社新聞
退伍軍人節:永不忘犧牲英雄;關愛新一代軍人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不缺席的「波士頓328華裔退伍軍人會」由會長司徒文信帶領參加遊行。

「波士頓榮光聯誼會」人才濟濟,理事長石家孝、副處長陳銘俊、僑教主任郭大文參加遊行。

(攝:徐佩蒂)

退伍軍人節:永不忘犧牲英雄;關愛新一代軍人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這一天,11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演講前按照傳統,在阿靈頓國家公墓的無名將士紀
念碑獻花,向歷來在戰爭中捐軀的官兵致敬,他出席退伍軍人節紀念活動時,指九一一後的
新一代將擔起保衛國家的責任,並說,永遠不會忘記為國犧牲的每一個英雄,又說明年阿富
汗戰爭結束後,政府會做好照顧回國軍人的責任。

在波士頓,像過去每一年一樣,這一天,11月11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波士頓
公園 (Boston Common) 集合,準一時起步,只是這10年來老兵一年比一年少;年青的高中
生,一年比一年多……

在這一堆人中,我們仍然看到熟稔的面孔,「波士頓328華裔退伍軍人會」及他們的好朋友
「波士頓榮光聯誼會」;而值得高興的更是隊型也添增新血。

退伍軍人節或退伍軍人紀念日(Veterans Day)是美國聯邦假日,定於11月11日,這是美國比較

重要的一個全國性節日,人們藉此向退伍軍人、特別是參加過歷次戰爭的退伍軍人表達敬意;

在英國以及加拿大等英聯邦國家也是一個紀念日,這一天被稱為「Remembrance Day」,中文

有時被翻譯為「國殤紀念日」或「悼念日」。法國和比利時也在這一天紀念「休戰日」。


美國的希望、安全在他、她們的身上……反戰大隊聲勢浩大。(圖攝:徐佩蒂)

(後記) 最初,美國曾將11月11日定名為休戰日(Armistice Day),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點正式停戰,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實施停戰一年後,宣布了第一個停戰紀念日,並由此開始了美國一年一度的紀念傳統;他說,這個假日將「充滿對為國捐軀者的英雄氣概的莊嚴自豪感和對勝利的感激之情;既是因為它帶給我們自由,也是因為它帶給我們機會,顯示美國是站在國際大家庭的和平與正義一邊」。

隨著這個假日在1926年被正式定名為「休戰日」,它的和平與國際團結信息再次得到肯定,美國國會通過決議,責成總統要求所有公共建築在11月11 日升掛美國國旗,並要求公民「在學校和教堂或其他適當場所舉行適當儀式,紀念這一與其他國家人民友好關係的一天」,193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把「休 戰日」定為聯邦假日。

威爾遜總統曾希望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結束戰爭的戰爭,然而這一希望不久就因歐洲新戰事的爆發而破滅。美國於1941年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是美國歷史最大的全國軍事動員,美國有1600多萬人參戰;407000人喪生,其中292000人死於戰場。二戰結束後不久,美軍又投入韓戰。

1953年,堪薩斯州恩波里亞市(Emporia)的市民們將這一節日稱作「退伍軍人節」,以感謝他們市鎮的退伍軍人們,老兵組織敦促國會把紀念一戰的「休戰日」改為「退伍軍人節」,紀念所有戰爭的老兵,不久之後,美國國會通過一項由堪薩斯州議員提出的法案,1954年5月26日,艾森豪總統簽署法案,把「休戰日」正式改為「退伍軍人節」。

艾森豪在第一個退伍軍人節公告中說:「讓我們在這一天深切緬懷所有為捍衛我們的自由傳統而在海上、空中和海外英勇奮戰的人所付出的犧牲,讓我們重新投身於促進永久和平的使命,不讓他們的努力付諸東流。」

福特總統簽署法律,從1978年開始恢復在11月11日紀念「退伍軍人節」;此後每年11月11日,從總統到州長都要向美國全體退伍軍人致敬,退伍老兵們則組織遊行集會;全國各地的人們也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來慶祝節日,在紐約市曼哈頓區的第五大道上每年都會舉行退伍軍人節遊行,在華盛頓,許多人都去越戰紀念牆來紀念這個節日;在越戰紀念牆那磨光的黑色大理石上刻著5萬8千多位在越戰中陣亡的美軍官兵的姓名,這也是對參加過越戰的270萬美國軍人表示敬意。

 
波士頓第一夜市長邀同倒數迎新歲
作者是 Alan K Chow   

吸引超過1,000,000人收入估計4700萬美元

波士頓第一夜市長倒數迎新歲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市長Menino公佈了他20年市長生涯裡最後一次主持「波士頓第一夜」慶祝活動, 由波士頓市與贊助合夥「Highland Street Foundation」高地街道基金會,提出的方案要點;12月31日為期一天的節日包括:藝術、音樂、舞蹈、雕塑和煙花等等;企業的合作夥伴已經承諾贊助,以確保第一夜慶祝活動之繼續。


主要活動贊助商除了呈現夥伴高地街道基金會的慷慨支持, 並包括美國道富銀行、美國銀行、利寶互助,萊利基金會、馬薩諸塞州會展中心管理局、Mugar基金會和波士頓4製作。
Menino 表示:「保持《波士頓第一夜》此傳統對我們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  這一天,讓來自全區各地的兒童、家庭、遊客同慶祝我們的社區文化;波士頓第一夜是本市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新年藝術慶典,成立於1976年,第一夜的藝術家開始尋求替代傳統的除夕狂歡,慶祝活動已經從一個小型的藝術活動發展至公共藝術團體,地方,國家和國際藝術家展​​示其作品。

 

第一夜,吸引超過1,000,000人,並產生一個估計收入4700萬美元在波士頓市之活動,其概念始創於38年前。」

 

所有第一夜的戶外活動是免費的,進入室內活動,將需要購買$10「第一夜入場套票」(4歲以下兒童免費入場),並將於11月下旬開始發售,各CVS商店或在網上購買www.firstnightboston.org

 

煙花時段:下午7點在波士頓公園(Boston Common),由Mugar基金會和波士頓4提供; 午夜港煙花由美國道富銀行贊助。

冰雕:沿著大遊行路線和 (Copley Square) 科普利廣場和整個城市的其他地方。

 

 

遊行:(The Bank of America) 帶來遊行樂隊、古董汽車遊行。
地標劇院木偶,自行車和蹦床絕技,一個巨大的投影動畫和視頻安裝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的外牆,到午夜群眾倒數計時,迎接2014年。


ACDC 首次買房學習班

(News Chinatown訊)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 (ACDC)每月都定期舉辦首次買房學習班,十一月份與昆士社區行動計劃聯合舉辦中文首次買房學習班,詳情如下: 日期:11/16(星期六)9:30am-3:30pm & 11/17(星期日)9:30am-1pm; 地點:昆士社區行動計劃(QCAP), 四樓會議室
1509 Hancock Street, Quincy。

必需完成兩天的課程才可以得到由政府機構頒發三年有效的第一次買房者資格證書,學費每家庭$40元(最多兩位)﹐名額有限,請儘快報名,不可帶小孩來上課。

如果您是中、 低收入家庭,第一次買房學習證書將使您有資格申請有補貼的平價住房,以及在貸款、首期和成交費用等方面的多項資助, 只需3%首期就可以擁有

 

自己的房子。現在就是您買房的一個好時機。

報名方法:
(1) 網上報名www.asiancdc.org ;(2) 電郵CHOP@asiancdc.org 網上付款:http://www.asiancdc.org/content/first-time-homebuyer-workshop-hb101;
(3) 親自來報名38 Oak Street, Boston (唐人街屋街38號);(4) 電話:617-482-2380分機 #208 或 #212

 
全美華裔婦女會麻省分會
作者是 Alan K Chow   


全美華裔婦女會麻省分會


(News Chinatown訊) 圖左三「全美華裔婦女會麻省分會」會長黎雯, 左五「前新格闌中文學校協會校長」王月娥, 共同補頒發「紐英崙青少年才藝大賽」獎; 這項比賽之頒獎日期為2013年的6月30號, 而高年級與中年級参賽者,因為出國旅行,参賽者未能遵照大會規列,在6月30號頒獎典禮出席領獎; 會長黎雯還是覺得:「獎杯、獎 狀、及獎金對青少年來說是一項鼓舞」; 故此並不因参賽者未克遵照大會規列而取消,更親自把他們的「獎杯、獎狀、獎金」送往學校,皆大歡喜。

 
懷舊金曲好評夜……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懷舊金曲夜一眾,嬴取掌聲滿載而歸,右一「找到自己」的田文族,右八「全美華裔婦女會麻省分會」會長黎雯。 (攝:徐佩蒂)


懷舊金曲好評夜……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一個活動」的成功與否,是在乎與能否有「共鳴」;撫平心大心細對滿意的評價,是與會者雀躍的回應;全美華裔婦女會麻省分會會長黎雯,同一年截至2013年10月舉辦了三項活動;尤其在一個「星光點點、萬花爭豔」的10月,「懷舊金曲夜」以歌會友、以舞自娛,並無冷場,已稱圓滿。

黎雯的「心聲淚痕」獲得嘉賓選定為當晚「最受歡迎歌曲」,與此同時,「懷舊金曲夜」,嘉賓亦是評判,每位出席者,可以給予參賽者「點分制」(嘉賓向那一位參賽者購票,當事人便可得一分,作為「粉絲」並可以金額贊助「參賽者」榮登「最受歡迎歌手」寶座。

結果:黎雯得118分,贊助金 $140元勝出,成為「最受歡迎歌手」,薛國中得15分,贊助金 $45元奪亞軍,趙寶玲 得10分,贊助金 $20元居季軍;黎雯頒了 $100給薛國中作獎金,自己手捧鮮花笑逐顏開。

當晚有超過34首歌,表演嘉賓及參賽歌曲中,何曼玲的「檳城艷」,吳萍萍的「最後一夜」,田文族的「找到自己」,Ellen Chan的「似是故人來」都是好歌。

主辦單位替三位「壽星」慶生,一位是「紐英崙龍岡親義公所」主席關美玲母親曾翠蓮;唱「千千闕歌」的廉艷;及Richard 何;「星樂隊」為大會伴奏,對每位參賽者均用心「照顧。」

 

 

(圖) (中) 黎雯最受歡迎歌手,(左) 薛國中,(右) 趙寶玲。

(圖) 祝壽慶生。

(圖) 關美玲和母親曾翠蓮 (左三、四)。

(圖) Ellen Chan在梅豔芳逝世10週年,選唱了三首阿妹的「夕陽之歌」、「胭脂扣」、

「似是故人來」入木三分。

(攝:徐佩蒂)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淑明順富良緣天賜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林德嫁女喜上眉梢。(攝:徐佩蒂)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淑明順富良緣天賜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 當音樂響起,宴會廳外一片綠油油草地上排得密密的椅子,300位親朋友好喜氣洋洋等待見証一對年青人「譜奏新曲」,爸爸林德緊緊握著女兒 (Ada) 淑明的手,歲月輕盈流轉,不經意中小女孩的手變大了、人也長高了,穿上婚紗、帶上公主式鑽石冠,從宴會廳步過嘉實祝福艷羨的目光,迎向未來「攜手同行」的另一半;爸爸的第一、二步「腳步不穩」,女兒緊握他的手……

(圖) 淑明、順富「良緣天訂」。(攝:徐佩蒂)

短短五分鐘,父女之間心中想的又是什麼;回到從前牙牙學語、跌碰學走站立的第一、二步;另一邊,這一天的男主角文順富,站在清新空氣中等待許下他至誠的承諾。

 

林爸爸把女兒淑明的手交到女婿(Johnson)順富手中時說:「這是我的寶貝女,我把她交托俾你,你要好好待她、愛錫她,無得食都要俾她食先。」

 

証婚人是 – 阮鴻燦;宣讀誓言、各為對方載上婚介、親吻;在親友祝福中展開人生的另一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Ada姐姐你今日好靚」陳港漢伉儷的兒子這樣說;金門胡運炤伉儷、余麗媖、Tufts的曾雪清、李氏元老李壽泮伉儷……等等,此起彼落的都是讚稱他倆好「登對」;伍國光、梅麗梨一個負責音響、一個負責司儀;「良緣天訂」也得有紅娘,介紹人是譚秀婷。

 

「長夜空虛使我懷舊事、父母親愛心柔善像碧月、常在心裡問何日報、親恩應該報、應該識取孝道……」在新娘子歌聲中,新郎手捧兩束美麗鮮花,分別送給自己的母親及太太的母親。

 

在此祝賀一對新人

 

百年好合、永結同心

(圖) 「分享」Ada & Johnson 有一個共通點,大家都愛「當義工以愛助人。」


(圖) 」「糕」高高興興「執子之手與子偕老」,300位親朋友好見証一對年青人「譜奏新曲」。


(圖) (右) Johnson的父母文雅春伉儷及Ada父母林德伉儷。

(攝:徐佩蒂)

 
NEACP 約會
作者是 Alan K Chow   

 

NEACP 約會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 (NEACP) 10月6日,在參加完國慶遊行與升旗典禮之後,於中國城香滿園餐廳舉辦董事會暨幹事會聯席會議,出席的董事會成員有首席顧問蔣宗壬,榮譽董事長李小玉,董事長張重華,會長游子揚,董事趙育川,董事周萬欽,幹事陳玫菁,前幹事謝開明,以及幹事王俊凱,專協同時也邀請到,麻省理工學院台灣同學會會長呂騏出席。

會中首先由會長游子揚代表幹事會成員,報告專協年會的籌辦進度,專協今年的年會,將在10月26日(週六)假麻省理工學院第二十六號大樓盛大舉行,本次年會,非常榮幸地邀請到在文壇的各個領域享有盛名的演講貴賓,包括民國名將白崇禧將軍的後人,文學與崑曲作家白先勇教授,刑事鑑識專家,法醫教授李昌鈺博士,以及電腦科學教授,科幻文學作家張系國博士。科幻文學作家張系國先生,除了在電腦科學的自身專業上享有盛名之外,更出版過許多深受歡迎的科幻小說作品,包括《傾城之戀》,《金縷衣》,《沙豬傳奇》,《棋王》等等。張博士將以他長年來對於科幻小說的投入,探討如何在科幻文學當中追求人生的理想世界,並為此次專協的年會揭開序幕。名偵探李昌鈺先生曾參與許多重大刑案,包括甘迺迪刺殺案,辛普森殺妻案,劉邦友命案,彭婉如命案,三一九槍擊案等等。李博士將在年會當中,分享他的學思歷程,探討在偵辦刑事案件的鑑定工作中,如何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白先勇先生眾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謫仙記》,《遊園驚夢》,《臺北人》,《孽子》,以及《紐約客》,都是許多愛好文學的讀者所熟悉的。他在近作《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書中,以名將後人的角色,利用大量的珍貴史料,藉由他父親白崇禧將軍的一生經歷,將民國初年那段動盪不安的歷史寄於書中。

對於歷史文學有興趣的讀者,切不可錯過白先勇先生這次的演講。專協年會目前預定於10月26日(週六)於劍橋市的麻省理工學院第二十六號大樓舉行,年會精彩可期,歡迎大家踴躍參加。若對專協所舉辦之活動有興趣,請聯絡游子揚會長(2neacp@gmail.com)或張重華董事長。

 

美國眾多唐人街「面臨消失危險」

美 國一個推動保護亞裔美國人權益的組織說:「美國的唐人街有逐漸消失的危險」;亞裔美國人法律保護和教育基金會 (又譯:亞美援助處, Asian American Legal Defense and Education Fund) 表示,高檔住宅和連鎖店不斷出現,新的華人移民已經住不起在城市中心的唐人街。

新的調查發現,紐約、波士頓和費城的唐人街裡,出生在外國的居民已經成為少數,雖然白人居民比例在美國各大城市總體下降,但在上述三個中國城的白人居民人數卻在上升。

亞美援助處發佈的報告說:「對很多亞裔美國人來說,唐人街是我們的傳統和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美國東海岸的唐人街正瀕臨消失。」

這項研究沒有評估西海岸的情況,但類似的情況那裏也在發生,上個月在洛杉磯的唐人街沃爾瑪連鎖超市在爭議中開張,而城市規劃者為了改善唐人街的形像,或者有時候為減少犯罪等原因鼓勵在這一區域建設高檔住宅、開連鎖商店。

在 美國歷史上,很多移民團體從「扎堆」逐漸走向分散,比如很多美國城市裡的「希臘城」和「小意大利」現在已經很難和周圍地區區分開來,但亞美援助處則認為, 從19世紀中葉開始的唐人街有著歷史和文化保存意義,並在居住、飲食和就業方面對新老移民有著獨特的作用,該報告建議,城市規劃者應該將唐人街的低廉住 房、小商業和綠地作為規劃重點。


 
馬總統雙十演講:脫胎換骨走出活路
作者是 Alan K Chow   

馬總統雙十演講:脫胎換骨走出活路

(圖)雙十慶以「攜手同心、共創榮耀」為活動主軸。

(臺灣今日新聞) 馬總統英九在雙十慶大會上發表演講,宣示要以「脫胎換骨、找到出路、走出活路」為臺灣發展戰略。

 

馬英九説,我們要問我們自己:在民主化的道路上,我們要選擇理性包容的公民社會,還是猜忌對立的政治內耗?在兩岸關係上,我們要選擇互利雙贏的兩岸和解,還是要選擇緊張衝突的兩岸對立?在國際經濟上,我們要做面對自由貿易挑戰的勇者,還是要做躲在保護主義傘下的弱者?這些都是臺灣發展的關鍵問題,也是所有臺灣民眾必須共同面對的關鍵選擇。

 

馬英九指出,面對這些問題與選擇,身為領導人,必須提出一個前瞻務實的發展戰略,這個戰略、對內,要能讓臺灣的經濟、政治、社會真正脫胎換骨;對外,要能讓臺灣在激烈的全球經濟競爭中,找到出路;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走出活路。

中國國民黨波士頓分部常委王競芳 雙十講稿

「洪處長、陳副處長、郭主任、各位先進同志、各位親友

 

大家好!

 

今天是中華民國102年國慶日,大家都知道在1911年10月10日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軍發動的武昌起義,推翻滿清,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此舉不僅為政局開創新里程碑,也替中華民族展開新頁,因此政府定10月10日為國慶日。

 

 

馬英九總統就任以來,兩岸、外交和對美關係是被民眾肯定的施政,兩岸和平發展,外交休兵,才會有和協、穩定的環境,如此經濟才能穩定發展,朝野都應該聽聽民衆的心聲,放下內耗內鬥,齊心拼經濟才是正道,馬總统的責任可謂艱鉅,不僅考驗馬總統,也考驗我們全體黨員同志是否團結一致,我們相信馬總統會針對人民所關切的重大議題,尋求朝野共識和合作,大家團結為政局的穩定和國家長遠發展貢獻心力。

 

但,自從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就任總統後,大至國家政策,小至各縣、巿的斷橋、壞路,軍中有人死、漁民被槍殺、天災、風災、房災,完全都怪是馬總統的過錯,立法院又曾阻擋了許多要改革的措施,加上「三民自」等媒體的渲染、扭曲,才會造成今天台灣的亂象;民進黨認為要想從新執政,務須拉下這位在2008年總統大選贏了他們260萬票的馬英九,這是民進黨五年多前定下的「戰略目標」。

 

回台參加十九全代會,全代會延期,有幸仍見到馬主席,對於王金平關說一事總統一直都有堅定的答案:是為了「大是大非」而戰;對於把司法最黑暗、醜陋的一面掀開,不後悔,不退卻,不能妥協。

 

在此重要時刻,本黨沒有分裂的本錢,希望同志捐棄成見,精誠團結、鞏固領導中心,才能轉危為安,繼續領導中華民國向前邁進,大家加油,力挺馬主席,台灣才有希望,願共勉之!

最後,祝中華民國國運昌隆,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馬主席加油!」


 
思念總在分手後…浮雲遊子…記《喝采中華》夜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副處長陳銘俊、僑教主任郭大文、僑務委員陳家驊、馬滌凡、主辦單位波士頓台灣同鄉聯誼會主席陳永茂等上台合唱「梅花」。

思念總在分手後…浮雲遊子…記《喝采中華》夜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想要瀟灑地揮一揮衣袖、卻拂不去長夜怔忡的影子、遂於風中畫滿了你的名字、
思念總在分手後開始;想要將你的身影纏綿入詩、詩句卻成酸苦的酒汁、還由不得你想淺嘗即止、因為思念總在分手後開始……」

 

葉佳修:從「時代曲」轉入「經典級」總有其令人揮之不去的一份「感觸」與「情懷」,而這一份「感觸」與「情懷」,隨著年歲的變動,在每一個人的心目中各自點滴在心頭;談到當年的台灣音樂背景,葉佳修說:「當時台灣歌壇大量翻唱日本歌曲,歌手與創作是分開的,主題都是成人的情愛,年輕人和大眾的審美不在一個層次上,我們想聽屬於自己的歌,希望唱自己的生活,需要某種聲音出現,因事而 出,就有了民歌運動。

 

我所處的那個時代校園和社會不同,進大學不容易,隻有10%的人才能進大學,校園文化也比較活躍、強烈,能形成自己的文化,我們都自視甚高,在文化層面要求多一點,平時用的文字、詞匯跟社會都不一樣那時候社會上流行的歌曲在我們看來表達都不精緻,沒有文化層次。」

 

 

「思念總在分手後」作詞與作曲同屬葉佳修;葉佳修能寫詞、能作曲、會彈、會唱是難得具多樣音樂品質的人才,遠遠的見你在夕陽那端,打著一朵細花陽傘晚風將你的長髮飄散 .….從歌詞中看到景像…

盧耿鋒:4歲開始學小提琴的盧耿鋒,現為二部小提琴聖經全集台灣首演之小提琴家,曾隨樂團至中國大陸、日本、美國、韓國、泰國、法國、捷克、匈牙利、波蘭、俄國、瑞士、德國、馬來西亞、澳洲等14 國、超過四十個城市巡迴演出,近年來更致力於現代音樂的演奏,在John Hancock Hall之夜,從台上走入觀眾席散發出親和力。

林隆璇:籍貫廣東,台灣歌手、作曲家及製作人,於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國樂組畢業,也是一名佛教徒;9月23號他選唱了1987年發表第一首創作曲《三分之一的時間》多年後,仍保留其早年獨特清新的創作風格;他為香港歌手周慧敏作的《流言》、陳慧琳的《體會》、蘇永康、彭家麗的《從不喜歡孤單一個》、黎明的《情難自控》張學友的《慢慢》均受歡迎。

 

于台煙:出生教育世家爸爸是小學校長,大姐、二姐跟姐夫也都是老師,中興大學歷史系畢業後為知名歌手,1986年以「化妝舞會」一曲成名;2004年與交往三年的經營Pub男友分手,罹患憂鬱症;晨露靜靜從臉頰滑落,我才發覺過了一個想你的夜,雖然相遇猶如小說的情節,我卻珍惜這夢幻的感覺……一曲「想你的夜 」她以歌聲娛樂別人之同時也撫平心傷。

 

許景淳:玫瑰人生「該你多少在前世,如何還得清;你又是該我什麼,在某一段前世裡;一份牽記,一份憐惜,所以今世裡,不停地尋尋覓覓……」台灣女歌手、電台製作及節目主持人,曾十次獲臺灣金曲獎、金鼎獎之最佳唱片大獎之紀,電影配樂方面,獲頒美國聖地牙哥影展、法國南特影展之最佳配樂及演唱獎項,她受邀演唱包括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洛杉磯、新加坡、香港、澳門、上海、珠海等地。

 

王柏森:有貓王皮禮士利的「電動搖擺腳」,他是屬於「全能型」的表演藝術家,能唱、能跳、能演、能導、能編劇、作詞,火力十足、精力無窮,舞台上的王柏森,擁有完全投入一個角色靈魂、演活一個角色血肉的豐沛能量,發散出一幕幕精彩的戲如人生,被譽為台灣永遠的『音樂劇王子』。

 

23號晚部份「中國城的老頑固」因為他們聽不懂國語,也抗拒在「音樂世界」裡享受樂章,而說不好看;事實上他們都是優秀一族;「大合唱」「浮雲遊子」作詞作曲:蘇來 - 「肩負了一只白背包,踏著快捷的腳步不知道什麼是天涯,不知道什麼叫離愁,遙遠的路途無窮盡,披星戴月向前程,唱起了舊時的山歌,想起了故鄉的家園,浮雲一樣的遊子,行囊裝滿了鄉愁,雖然努力往前走,鄉愁一樣入夢中」;這是遊子的心聲!此次同行還有:「鋼琴演奏家」吳宜玲、新生代歌手林子、結他演秦家劉士堉。

 
阮振強榮任全美阮氏總理
作者是 Alan K Chow   

阮氏大日子,阮家班出席共慶,前排右起:阮浩鑾、阮全義、伍伯和、阮偉富元老、 阮文良及阮仕芳;(後排)阮鴻燦、Steven Ultrino、總理阮振強阮壽雄。(攝:徐佩蒂)


阮振強榮任全美阮氏總理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聚喜酒樓」東主阮振強設宴,9月30號晚凝聚了中國城僑界「一群」友好,大家應邀出席,分享阮振強「榮任全美阮氏總理」,某拍檔阮壽雄等亦從紐約趕至與眾同慶。

 

由於阮振強亦為洪門監堂,為此席間(阮氏元老)洪門元老阮全義、洪門元老伍伯和、波城洪門主席司徒宗達、鄺國添兩位均攜眷出席;美國安良工商會元老梅錫銳、波城安良會長黃國健、李天生、中文秘書鄒國綸、幫辦鄧北海、顧問李厚鵬、梅炳鈿、會員翁英宏聯同祝賀。

 

紐英崙至孝篤親一席是大家熟識的陳毓璇、陳家驊伉儷、陳文浩伉儷、單鳳琴Ken Chan伉儷、洪門出席者眾,至令近期與僑務委員陳家驊伉儷等忙於籌備「102年雙十慶典」的洪門媖姐余麗媖移席陳氏。

 

全美黃氏宗親會總理黃國威更高歌兩曲助慶,其中也少不了其拿手一曲「舊歡如夢」,梅惠聰、梅少彬等唱家班「自娛娛人」,其中洪門元老伍伯和亦為阮振強榮升助慶一典,氣氛融洽。

 

 

長和建築吳振華伉儷,摩頓市第二區市議員Steven Ultrino 在阮氏公所主席阮鴻燦陪同下「前來拉票」,他稱家族90年前移民美國,目前競選區屬華人集中區;阮振強舉家三代同堂,愛婿榮升阮氏總理阮仕芳當然高慶,當晚昭倫公所副會長譚瑞生率10多位會員前往。

 

 

(圖右) 黎家活以「振強會務揚宗美德、強富人情啟裔新猷」秀才墨寶贈 (中) 阮振強。

(攝:徐佩蒂)

美國兩黨預算分歧致政府關門

(紐約時報) 華盛頓眾議院、參議院和白宮周一夜間一系列的最後倉皇招數,未能打破因奧巴馬總統的醫療改革法導致的艱難預算對峙,引發了近20年以來的首次政府關閉。

 

這一僵局意味着將有80萬聯邦政府工作人員暫時被解僱,另有超過一百萬的工作人員將被要求無薪工作,管理與預算辦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趕在午夜最後時限到來之前發出指示,「因無撥款,各部門應按計劃有序關閉」,這是由於國會未能採取行動為聯邦政府提供經費而造成的;美國參眾兩院至午夜時分仍互不相讓,促使美國政府1995年以來首次因預算問題關門。

 

奧巴馬政府與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過去曾有幾次差點未能給政府提供經費,但總能在最後時刻達成協議,阻止了政府服務的中斷;在最後時限到達之前的幾小時裡,眾議院的共和黨領導人以 228比201的投票結果贏得了一個新方案,把政府開支與推遲一年執行醫療改革中的一項要求聯繫起來,即個人必須購買醫療保險的要求。

 

眾議院的新方案還將免去國會成員、國會山工作人員、總統任命的行政人員、白宮工作人員以及總統、副總統享有的聯邦醫療保險補貼,以上人員將被迫在根據平價醫療法 (Affordable Care Act)而新開設的保險市場上,購買自己的醫療保險。

 

但57分鐘之後,參議院幾乎在毫無討論的情況下,否決了眾議院的附帶醫療改革法案條款的提案,在臨時開支法案中刪除了有關政策的內容,把其直接返回到眾議院,當天早些時候,參議院還曾僅用不到25分鐘的會議,否決了眾議院共和黨人周末通過的預算提案。

 

眾議院中最強硬的保守派人士早已決心與醫療改革法鬥爭到底,這會不可避免地導致政府停止運轉,但這也會檢驗選民對於共和黨邊緣政策的耐心。

 

預算上的對峙,已經威脅要關閉聯邦政府辦公室和設施,並讓全國範圍內近萬名政府員工無所事事,這種局面源自共和黨人出乎尋常地對一項法律的抵制,該法律獲得通過已達3年之久,並經歷了一次總統大選的考驗,最高法 院(Supreme Court)也在2012年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該法律,法律中的主要部分原定從周二起生效,即開設保險市場,讓沒有醫療保險的人們可以購買醫保。

美國眾議院未能就新政府預算案達成協議,美國聯邦政府部分職能部門開始關閉,70萬雇員回家,包括部分政府部門、公園、博物館和聯邦辦公大樓被迫關閉;受影響的關鍵部門和服務如下:

國防部:140萬著裝軍人繼續履行職責,80萬文職人員中一半將停止工作,如果因「國家安全」的需要繼續工作的話,可能是無償勞動。

 

能源部:能源部的大多數設施將關閉,保障核設施安全、管理水壩、輸電線的員工不受影響。

 

交通部:55468名雇員中,有36987名雇員將繼續工作,包括空中交通管理、危險品運輸檢查等工作不受影響。

 

國土安全部:該部24萬雇員中,86%不受關閉的影響,包括著裝官員和邊境、港口等邊檢官員。海岸警衛隊、情報部門和其它執法部門不受影響。

 

美國公民和移民部門的職員將繼續處理綠卡的申請。

 

司法部:114486名雇員中,有96744人將不受關閉的影響。聯邦調查局FBI特工及其輔助人員將繼續工作,因為他們的工作涉及國家安全和生命財產的保護; 緝毒、煙酒、槍支和爆炸物管理的職員不受關閉的影響。

 

公園、博物館:美國國家動物園和19個博物館,包括國家歷史博物館、航天航空博物館等將關閉;4202名雇員中,只有688名負責保安、餵養動物等保障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職員繼續工作。

 

國家公園,包括著名的自由女神像,將關閉,公園遊人將被要求立即離開,穿過公園的道路將關閉。

 
五星旗飄揚:美國歡迎中國和平崛起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愛國之情由苗起;碧海青天紅旗飄;鍾瑞明看僑情。(攝:徐佩蒂)

五星旗飄揚:美國歡迎中國和平崛起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作為「海外華人」關心家鄉情、國際事;6月「習奧峰會」奧巴馬總統表示,美國歡迎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繼續和平崛起,也談到了兩國關係中的挑戰,包括人權問題;習近平向奧巴馬發出訪華邀請,希望奧巴馬在合適的時間能夠訪問中國。

 

中美之間關係,駐紐約總領館副總領事鍾瑞明,在9月29日紐英崙僑學界為慶中華人民共和國64年建國大日子,親臨波士頓市府主持升旗儀式;在致詞中他提到雙方以「不對抗、不衝突、同努力、共和平。」

 

姜弘健 (波士頓嚴新生命科技學者) 與華人前進會主任樂理德任大會主持,朱正亞籌備委員及華人前進會人共同主席湯建華亦分別致詞;而今年首次應邀在大會中發表愛國情懷的「美國華人聯合總會」會長陳如光,以鏗鏘之聲傳遞出一份「海外華人」共有心意,其內容如下:

 

「今日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日,經過64年從貧苦走向富強,是我們中國人的共同努力,正如黨總書記習近平引用孫中山先生的話:《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在當今世界深刻複雜變化、中國同世界的聯繫和互動空前緊密的情況下,我們更要密切關注國際形勢發展變化,把握世界大勢,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時代前進潮流中把握主動、贏得發展。

 


(圖左一至三) 樂理德、姜弘健、梁添光、(左五至九) 陳如光、副總領事鍾瑞明、湯建華、陶海校長及朱正亞。(攝:徐佩蒂)

也因此,身為海外華人的我們,除了有愛國之心,更要擔當祖國與世界的橋樑,集中華人力量、智慧、勇於學習,吸收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配合祖國今後推進改革開放的總原則和總思路「前進」引來掌聲。

 

陪同駐紐約總領館副總領事鍾瑞明前來,尚有領事陳邵毅;升旗前有歌舞演出;升旗後拜訪紐英崙中華公所。


(圖) 市府門前的人群。

黎雯10月13日懷舊歌舞夜


 
為僑聲「喝采;鼓掌」之餘
作者是 Alan K Chow   

為僑聲「喝采;鼓掌」之餘

回顧「被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名錄」粵劇之世代未了情……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前言:一 個「家」不一定父慈子孝、不一定兄友弟恭、也不一定叔伯嬸姑子姪等融洽共處;愛在雞蛋裡挑骨頭的「人群」很多,知小小扮代表的「大叔」亦不少;移花接木, 造謠生事的「三姑六婆」「口蜜腹劍」的叔父輩更不缺;坐在John Hancock Hall的第一排欣賞「僑聲音樂社」為慶74周年上演唐滌生的「帝女花」感觸良多;唐滌生是香港最為人熟悉的粵劇編劇家,作品搬演數十年不衰,培育了一代 又一代的粵劇演員和觀眾。

(圖) 雷玉霞、伍國榮用心演繹《帝女花》。(徐佩蒂攝)


(圖) 74年僑聲在粵劇界建樹「功不可沒」。(徐佩蒂攝)

喝采:《帝女花》是唐滌生筆下的歷史悲劇,周世顯與長平公主,最後放棄長相廝守的私願, 選擇在舊皇宮裡壯烈殉國;雷玉霞、伍國榮用心演繹《帝女花》不惜功本:(1)華麗壯觀的佈景、(2)粉墨登場者眾、(3)劇本精修;在一個原本自欺欺人「金童玉女,下凡歷劫」的「N」年前國破家亡歷史故事,為配合照顧到不同的觀眾,陳少聲式演的周鐘添更了的「口語化」對白,令舞台上的「悲」滴下一點「笑」;1100人擠著看《帝女花》細膩、精采演唱、造手、身段、功架,對一班「海外忠於承傳粵劇文化的華人」夫復何言?

神聖:感觸良多的還是,一切都是那麼真實、那麼無奈,令人低迴不已;因為周世顯的才華、忠毅;國亡、潦倒、仍然排除萬難,要供奉帝后遺體;四處訪尋下落不明的公主,為了「寧甘粉身報皇封,不負蛾眉垂青眼」,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周世顯那文靜、孤獨的背影,肩負著忠君護花的神聖任務;非常感謝唐先生,編寫了精采的粵劇劇本,為無數觀眾帶來了至高無上的娛樂和享受,令他們的生活添上一抹優雅、遺珍後世。

感觸:2009年10月2號,香港民政事務局發言人表示,特區政府與國家文化部核實,粵劇已被列為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次申遺成功,顯示粵劇得到聯合國肯定和認同,為保存和弘揚粵劇,粵、港、澳三地政府已制訂方案,進一步承傳和推動粵劇的發展;包括繼續研究粵劇的歷史和流派、加強粵劇推廣和普及、通過演出和教育,特別是讓年輕人深入認識及更多接觸粵劇,亦會透過文化交流將這項世界文化遺產推介至海外。

波士頓粵劇社不少,其中亦有離巢自立門戶者,令人才分散萬分可惜;如能以「尊重、維護」被聯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粵劇,共同努力;即紐英崙粵劇的前景定必「共融、共榮」。

右起:僑聲永遠名譽社長黃君裕、副處長陳銘俊伉儷、僑務委員馬滌凡、僑教主任郭大文


左起:僑聲音樂社社長黃國威、李錦光、大會司儀李伍碧香與中華公所主席黃光野。


(圖) 《帝女花》的幾個令人「難忘」的場面。

(徐佩蒂攝)

粵劇「飄洋過海」

咸豐四年(1854年),粵劇藝人李文茂響應太平天國起義,在佛山經堂古寺率領梨園弟子,編成文虎、猛虎、飛虎三軍;清政府為了消滅三軍勢力,殘殺藝人,火燒瓊花會館,禁演粵劇15年之久,在禁演期間,藝人逃亡省外海外,有些粵劇藝人為了生活,加入徽漢等劇的外江班,掛京、漢、徽、湘等皮黃戲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與二黃的合流。

 

在粵劇解禁的同期,大批華工被押騙往海外,隨着出國華工的大量出現,廣府戲曲逐漸傳播海外《美國華人史》記載粵劇為華人帶來了賴以生存的民間文化,當年從三藩市請來的青年男演員(當時尚無女演員)經常來往於巴特和瑪麗斯維爾等礦區,為當地華工演出傳統的舞蹈和折子戲。

 

擁有123名演員的鴻福堂劇團在美國大劇院首次登場,上演粵劇,大獲成功,並在唐人街建立自己的劇場,直到19世紀末,美國已經有粵劇戲班定期演出,並且在紐約與三藩市經營粵劇戲院,1920年代中,一度沉寂的粵劇再度活躍起來,兩間由祝民安與樂千秋的粵劇戲班所帶領的戲院在曼哈頓下城區重新開張,當時祝民安主要活躍於加拿大西岸的維多利亞和溫哥華,而樂千秋則活躍於加拿大主要城市與美國波士頓。

 

根據1922年6月波士頓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半版報導,當時樂千秋到美國紐約公演,演出陣容包括了名伶麥素蘭和林月卿;這兩個戲班在北美各地演出,包括了多倫多、波士頓、紐約、芝加哥、古巴哈瓦那、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墨西卡利、洛杉磯、三藩市、檀香山、西雅圖、溫哥華等等。

 
« 最先前一個51525354555657585960下一個最後 »

第 55 頁, 共 103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