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免費法律咨詢、免費基礎英文班

免費法律咨詢

2012年 7月11 日

昆市亞裔協調會和南岸老人服務處聯合舉辦免費法律咨詢,將於7月23日(周一)下午六點至八點, 地址為昆市亞裔協調會。1509 Hancock St. Quincy, MA, 02169), 法律咨詢包括移民,家庭,刑事和人身傷害訴訟,和房屋租約的問題。

每月舉辦一對一免費法律咨詢,由昆士市家庭法律張永鏗律師, 波士頓刑事和人身傷害訴訟律師 Jason Chan, 移民律師Jane Chiang 和房地產律師Mary Lee一齊合作在昆市亞裔協調會為亞裔居民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時間:星期一,下午六點至八點,每個月第四個星期一提供免費咨詢服務時間表:

July 23, 2012              七月二十三號

August 27, 2012         八月二十七號

September 24, 2012  九月二十四號

通過這個計劃,提供給市民一個明確方向去解決問題。 如你有任何法律疑問, 不要錯過這個機會,請立刻致電昆市亞裔協調會(617) 472-2200或瀏覽我們的網站www.quincyasianresources.org.

免費基礎英文班

昆市亞裔協調會為60歲或以上耆英舉辦免費基礎英文班。課程將以國語及英文講授。

何事:在2012年7月10日,昆市亞裔協調會將舉辦星期二免費耆英基礎英文班。

時間:星期二,2012年7月10號 至8月28日下午3點至4:30點

地點:昆市亞裔協調會,1509 興國街,209室,昆士市

昆市亞裔協調會是一间非牟利機構,致力於促進亞裔社區的發展,以造福於整個社會。我們的職員和義工講流利的英文,廣東話,普通話,台山話和西班牙話。欲知詳情,請致電617-472-2200或親臨1509 Hancock Street,  Suite 209,  Quincy, MA 02169

 

 
馬英九生日許願:民眾有健康台灣有希望

看最新體檢結果:變胖變矮變憔悴

馬英九生日許願:民眾有健康台灣有希望


(圖) 馬英九歷年變化《聯合晚報》

(台灣網消息)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馬英九生日在 (facebook)貼文表示,他要跟大家分享今年生日許願,民眾有健康,臺灣有希望,也呼籲民眾要減肥;他也表示,重視減重是基於民眾健康的原因,因為過重或 肥胖已影響4成以上的台灣民眾,台灣10大死因當中,有7項跟肥胖有關(如中風、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癌症等),這是很大的警訊,台灣成 人過重與肥胖盛行,這絕不是福氣,很可能是一生病痛之源,大家千萬不能忽視。

馬英九指出,當局政府很早就開始注意肥胖防治,像去年臺當局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動的健康減重計劃吸引72萬人參與,約達臺灣地區人口3%,累計減重更高達1104噸,今年還會續辦。

據《聯合晚報》報導,馬英九13日到桃園長庚醫院進行年度健康檢查,部分健檢報告中午出爐;與去年相較,馬英九略微變矮長胖,他的外表略比往年健檢時來得憔悴。

自曝兒時夢想是當火車司機的馬英九,步入政壇之初,常被許多媒體報導為「年輕俊秀的政治明星」,此公眾形象因而形成,而馬英九本人亦以長期持續的晨跑及積極參與運動來建立健康活力的正面公眾形象,在一些針對台灣女性與同性戀的票選活動中,馬英九曾被選為政治人物類的「夢中情人」,媒體慣以「小馬哥」暱稱之。

有些調查認為馬英九出色的外在條件是他在台灣政壇崛起的最大因素,在性格上,馬英九被塑造為具有「正直自律、儉樸清廉、依法行事」的形象,並且極力避免涉入任何有可能惹人非議的應酬與聚會,因而有「政治不沾鍋」、「政治潔癖」等可正可反的評價,認同這種行事作風的人會認為馬英九比較溫和理性,反對者則會批評馬英九虛偽或缺乏勇於帶頭領眾的魄力。

在馬總統生日,抽記其點點滴滴資料:

馬英九的名字是源自於馬家族譜,之前的馬英九說法是:「英」為「上尊大人,英才繼起」,「九」則是希望能以「九思立身」並且「體健九如」;2010年,馬英九又提到當時長輩取名時的另一個腹案:「我的名字裏這個『英』。

原來是『拳拳服膺』的『膺』,『膺』有胸懷的意思,九則是九州的意思,也就是陸游的詩,『但悲不見九州同』,因為我出生的時候,大陸已經淪陷了。」不過另外有一個說法,「英九」是紀念他出生於英屬香港的九龍。

1974年,馬英九考取中國國民黨中山獎學金赴美國攻讀法律,1976年在紐約大學政治系的教授,同時也是父親馬鶴凌的老友熊玠教授的指導之下,獲得紐約大學法學碩士(LL.M.)學位,同年與紐約大學同學周美青結婚,之後前往哈佛大學,在孔傑榮教授(Jerome Alan Cohen)的指導之下攻讀博士,於1981年獲得法學博士(S.J.D.)學位。

1991年,馬英九和陳水扁接受台大學生會邀請進行「憲改辯論」,面對國內外民主化浪潮,馬堅持必須保留國民大會,並且不認為國大有疊床架屋的缺點;此外,馬認為總統應由國大選出,堅決反對總統直選。

1992年,總統選舉制度改革,在國民黨黨內,「總統直接選舉派」與「總統委任選舉派」紛爭不休,馬英九作為副召集人,主張總統委任選舉,反對總統直選;而後來李登輝急轉彎支持總統直選,馬英九在記者提問下,表示「以後我說的說話,你們還會信嗎?

1993年連戰出任行政院院長,馬英九受邀出任法務部部長,當時認為自己與司法界沒有任何淵源,連戰表示這就是起用馬英九的理由,馬宣稱將嚴辦地方黑金勢力而受到矚目,結果馬英九的確大力查辦國民黨地方政治人物賄選問題。

李登輝批評馬英九為建立個人聲望,「中國國民黨差點被馬搞垮」,連戰續任行政院長後,由於高層壓力下,把馬英九轉任為不管部會的政務委員。

1997年,連戰內閣飽受白曉燕命案等政治風雨,馬英九提出「辭官退隱」聲明,不參選1998年台北市市長選舉,在程序爭議下(在截止日期後月餘提出申請),取得政治大學法律系的專任教職,並表示以後專心教育,不再涉足政事,不參與台北市市長選舉。

「台灣」是國家:馬英九於2011年12月3日所舉辦的第一場2012總統大選電視辯論及會後記者會時,首度明確表明「台灣」是為「中華民國」的國家簡稱與國際通稱,兩者皆是國家,並舉例「英國」為「聯合王國」或「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簡稱與通稱,也是馬英九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中提到「台灣是我的國家」。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和民主進步黨於會後表示「歡迎跟進,既然如此還需要主張不統、不獨、不武(三不政策)?」。

中國大陸民主化:1989年春夏之交,中國大陸發生六四事件,此後每年6月4日,馬英九都會參加相關的紀念追悼會,他堅持:「六四不翻案,統一不能談」; 2007年,他以前國民黨主席的身份發表《自由民主兩岸對話基礎》的文章;開頭為:「今天(6月4日)是六四事件18周年,中共政權以武力血腥鎮壓了學生的民主運動,讓它多年來試圖建立的改革開放形象毀於 一旦」;同時批評中共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讓代表台灣民意的機構處處受挫,是中共政權反民主本質的鮮明表現。

2008年4月14日,他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5月上任後,他會繼續參加悼念「六四天安門事件」活動,但形式會有所變化,他對平反「六四」的立場不會改變,是至今未變的堅持,他還相信中共遲早會改變對「六四」的態度。

但在2009年6月4日,即六四事件二十週年時在總統府網站發表的「六四事件二十週年感言」當中提及六四之後二十年,中國經改成功,人民生活大幅改善,並認為最近十年「中國當局比過去更為注意人權議題」,且從2008年年起即未再參加六四紀念活動,引起輿論廣泛批評其「立場倒退」,已喪失原則的聲浪。

2010年6月2日,馬英九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在被問到六四問題時說,他一直關心六四,這是歷史上重大的人權事件,中國當局必須面對,採取措施療傷止痛,處理死者家屬面對的不公平。

 
港人的集體回憶:Hong Kong

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香港石崗軍營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圖:新華社)

港人的集體回憶:Hong Kong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香港是每一位在那裡生活過的朋友所沒法忘掉了,在那裡有一份「精神」叫做香港精神;香港人有「創造神話」的本領,從一個小漁村至今日響譽國際;從前總有這句話「香港人情薄過紙」,當香港人富強起來,他們關心公益並不吝嗇;香港人很自豪,自豪在人人可以白手興家。

「從殖民地到回歸祖國」許多帶著抗拒心的香港人,奔走他鄉,機會也就提升了更多的新貴,鄧小平心想到香港看一看的心願未能圓夢,亦好比有人唏噓感慨萬千回不了頭;胡錦濤抵港,令香港人有了「家長」的安心,一個家要有家長;更何況今日的中國是可與美國分庭抗禮的一個國家;美國人常指「中國欠民主」;民主是需要經過教育沉積、當民眾從生活經歷後,也當然在無數犧牲、無限爭取中獲得平反;15年來,與天際線一起悄然變化的香港,彈指而過……

1982年9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中國,首次就香港前途與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舉行會談,鄧小平明確表示,收回香港主權可以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案解決,並承諾保持香港現行的資本主義制度「50年不變」,這後來被媒體形象地比喻為「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而撒切爾夫人不知如何卻在中國失儀啦,跌了一交,這一跌港交所的股值大跌四分之一。

「一國兩制」在人類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因此被國際社會和許多香港人視為「天方夜譚」;在1997之前,上世紀90年代初,每年約有五六萬香港人移民海外,一些港人甚至提出要集資購買一塊遙遠的土地充當「避難所」(目的地是英國小島而被拒,造就了加拿大的溫哥華和多倫多)。

香港回歸那一年,悄悄自美返港,分享一份「五味人生的感覺」,亦不無感慨萬千;盡管遭遇「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和「國際金融危機」等等的衝擊;香港仍是東方耀目的巨鑽;香港人移民海外現已每年降至7000人左右,而從海外回流的人數遠超于此。

 

看資料顯示,2011年11月,7/1卸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任內最後一次施政報告中他指出:「回歸以來,香港人有憂慮,恐怕核心價值不保,但事實證明,我們的核心價值未有任何削弱,香港百多年來由漁港、通商港,變成世界工廠,再蛻變成金融中心,就是靠港人的靈活多變,每次都能順勢而起。」

7/1就任行政長官的梁振英就提出,香港要「穩中求變,推動香港繼續進步」;回歸以來,香港已舉行了4次行政長官選舉。在今年3月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中,寒門出身的梁振英當選,實現真真正正的「香港夢。」

 

新華網提及周南的一句話:《歷史上沒有的並不等于今天和未來不能有》; 在香港回歸進程扮演重要角色的原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回憶說:「中英談判初期,英國代表公然說你們這個一國兩制是烏托邦,行不通,我駁斥,不要忙下結論,將來讓實踐來證明,歷史上沒有的並不等于今天和未來不能有。」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內地2003年推出港澳自由行 計劃以來,已為香港帶來8000多萬人次內地遊客,消費總額累計超過6300億港元,僅在2011年,自由行訪港旅客就多達1834萬人次,佔期內內地訪港旅客人數總量的65.3%,港經濟學家關焯照指出在過去幾年,自由行帶動香港1~2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率,相當于貢獻了港人人均1/3 的薪酬加幅。

啟德長空萬里在頭頂


(新華網香港6月30日電) 啟德發展計劃是在香港啟德機場舊址進行的大型市區發展計劃,佔地逾320公頃,整個發展計劃完成後,這裏將成為一個集商業、住宅、旅遊中心為一體的維多利亞港新地標。

1998年7月,香港國際機場由人口密集的九龍城搬遷至大嶼山赤鱲角,啟德這塊位于維多利亞港畔的機場舊址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經過全面的規劃和公眾咨詢後,啟德發展計劃的最終方案包括了社區、房屋、商業、旅遊和基建用途。

啟德發展計劃的規劃範圍包括啟德舊機場用地,以及毗連九龍城、黃大仙和觀塘一帶的腹地,該計劃于2009年開始動工,預計整個計劃需要約12年完成。

啟德發展計劃的主要基礎設施包括新郵輪碼頭、公共房屋(公屋,即廉租房)、香港鐵路沙田至中環線、多用途體育場館、都會公園、醫院等,其中郵輪碼頭的首個泊位和公屋預計在2013年完工,第二泊位等其他重點設施將在2013年以後逐步完成。

啟德郵輪碼頭的兩個靠岸泊位可供排水量11萬噸、總噸位22萬噸、總長度360米的郵輪停泊,碼頭前沿區總長度850米、水深12米至13 米。預計2013年啟用的郵輪碼頭首個泊位,將可停泊世界上最大的郵輪,第二個泊位預計在2014年落成。郵輪碼頭大樓預計在2013年啟用,它將是實用性強和高效能的地標式建築,可提供世界級的服務;岸檢設施方面,每小時可處理約3000名旅客。

啟德發展區內的公共房屋發展項目位于舊機場北面停機坪的位置,其中1A區佔地約3.47公頃,將興建6幢住宅大廈,提供約5200個單位;1B區佔地約5.7公頃,將建9幢大廈,提供約8100個單位,預計最快2013年落成,整個公共屋村的人口將達3.3萬。

為配合啟德發展區的綠化概念,啟德公共屋村發展項目的綠化區達到2.7公頃,住宅大廈的布局可以採用自然通風和採光,其它環保設施還包括雨水收集及灌溉係統,可節省用水;在各幢大廈頂樓設置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接駁至電網係統,為太陽能熱水器、庭園燈具等公用地方供電。

啟德機場舊日屬香港一個軍、民兩用機場,在九龍灣填地上面,由1925年1月24號開張到1998年7月6號終停,總共74年,行政上屬九龍城區,畀土瓜灣、新蒲崗、牛池灣與牛頭角包圍,跑道伸延入九龍灣,啟德名稱,來自啟德濱,20世紀初第一次填海,全名稱香港國際機場或者香港啟德國際機場;到1998年,赤鱲角新機場落成,香港國際機場便由啟德搬去新機場,原屬於啟德的兩個代號,IATA機場代碼HKG與ICAO機場代碼VHHH,都轉去了赤鱲角機場。

啟德機場曾經是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國際客運量曾經係全球第三高,而貨運量更加是全球第一,極之繁忙的啟德機場,不單止坐落在市中心,只得一條跑道,周圍房樓密度高,空間好窄,已到發展極限。

 
« 最先前一個431432433434下一個最後 »

第 431 頁, 共 434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