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歡送孫儉元處長榮昇

白宮證實:拜登開始使用睡眠呼吸機

美國白宮證實,總統拜登已開始使用睡眠呼吸機,以解決長期存在的睡眠窒息症問題。自2008年以來,拜登的詳盡醫療報告已披露,他有睡眠窒息症問題,拜登最近幾星期開始使用,以改善睡眠質量,80歲的拜登是美國年紀最大的總統,尋求連任的他,年齡和健康都是選民關注的焦點。

alt

乾一杯來日當可再聚

歡送孫儉元處長榮昇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收到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通告,「中華公所為台北駐波士頓經濟文化辦事處孫儉元處長舉辦之惜別午餐,假座中華廣教學校禮堂舉行,希望各董事及僑團首長積極參加,歡送處長榮昇高職。」

「心有依依」2020年7月,孫儉元接任榮升外交部北美司長徐佑典職位 (*候任駐澳大利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大使銜代表),同屬精英中生代,秉承外交官「愛民維護中華民國立場」表現出色。

56歲孫儉元,中華民國外交官,妻子倪雪娥,育有1女,1998年進入外交部,其後多次派赴美國任職,孫儉元亦是前任駐波士頓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總領事銜處長徐佑典,高三屆的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學長。孫儉元在擔任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副司長期間,推動台灣順利加入《南印度洋漁業協定》,總統蔡英文在出席「108國家政務研究班第13期及高階領導研究班第12期聯合結訓典禮」時,表示其對於台灣擴大國際參與空間,功不可沒。

alt

(圖) 2022年11月4孫儉元處長,偕教育組黃薳玉組長及王麗芬領事拜會麻州 Bridgewater State University,獲該校副校長Dr. Karim Ismaili、資深副教務長Dr. Michael Young及助理教務長Dr. Wing-Kai To熱情接待。

經歷

外交部北美司組員(1998年7月-2001年6月)

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領事(2001年6月-2004年12月)

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領事(2004年12月-2007年1月)

外交部國際組織司聯合國科科長(2007年1月-2010年7月)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政治組一等秘書(2010年7月-2015年1月)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政治組副參事(2015年1月-2016年8月)

外交部北美司副參事回部辦事(2016年8月-2017年11月)

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副司長(2017年11月-2018年7月)

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副司長(2018年7月-2020年7月)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總領事銜處長(2020年7月-2023)

(候任)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司長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學士(1990年)、布朗大學政治學碩士、行政院高階領導研究班第12期派赴哈佛大學進修。

alt

(圖) 國民黨李伍綺蓮、王競芳、張韻蘭及李若蘭、與處長孫儉元及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交談愉快,曾在紐約駐任多年的處長孫儉元,深明國民黨黨員「必信必忠、貫徹始終」;孫處長致送見面禮。

「新人事、舊傳統」拜碼頭

折錄小段圖文「回首前事」

2020年(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孫儉元,對「紐英崙地區僑團」資歷深厚,友好們並非完全陌生,「紐、波僑團一家親常有互訪」,孫處長早在 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出任駐紐約辦事處副領事;2004年12月至2007年1月改任駐紐約辦事處領事;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升任外交部國際組織司聯合國科科長,「官運亨通、步步高升」,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為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副司長。

alt

(圖:孫儉元離紐約事隔13年重回美東,任波士頓處長,15日第一站拜訪紐英崙中華公所。)

孫處長按任「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7月28號經已到任,限於疫情關係,需接受麻薩諸州州長Charles Baker所頒發禁令「隔離14天」,這位擁有「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學士」及「美國布朗大學政治學碩士」的處長,「新人事、舊傳統」(拜碼頭) 今、明 (15日及16日) 兩天拜訪此間僑社,15日早上10時,在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及該中心張小慧陪同下,第一站為「紐英崙中華公所。」

「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鄭慧民、英文秘書阮鴻燦、中文秘書馮武成、財政陳余寶愛、核數張青梅、行政主任朱蘇珊、兩位僑務委員蔣宗壬、梅錫銳、中華公所顧問及董事陳家驊、中華辦公室經理鄺珍坤聯同恭候迎接。

孫處長表示,行前曾向外交部長吳釗燮及僑務委員長童振源,再次了解更多有關中華公所資料及訊息,非常感恩,得悉此間僑社一直支持中華民國政府,為了表達他對老僑的尊重,更在隔離期間重拾久遺了的廣東話,用粵語表達他的親和。

alt

(圖)「義氣長存」全美安良總理陳仕維、兩位會長陳文棟、伍輝民陪同處長孫儉元上香。

alt

(圖:黃氏宗親會元老黃國威、主席黃光沐、議長黃國麟、婦女會主任黃周麗桃等與孫處長及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拍照留念。)

alt

(圖) 到「至孝篤親公所」,處長孫儉元「開懷交談」,有在中華見到的財政陳余寶愛、安良見過的總理也是篤親元老的陳仕維、還有安良財政陳文浩和主席陳文棟 (亦為至孝主席) ;「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偉民、議長陳文珊、中文書記陳秀珍、英文書記陳黄海蘭、財政陳余寶愛、核數陳台榮、婦女部副主任陳韓幼文、當然少不了篤親元老陳建立。

alt

(圖)波士頓洪門致公堂元老伍佰和、監堂阮振強、主席余麗媖、湯偉立、監督黄國威等歡迎處長、主任及僑務委員到來。

alt

(圖)伍氏元老伍伯和、主席伍輝民伍鍾美貞夫妻、伍振中、英文秘書伍少武,中華出席代表伍偉業、婦女部主任伍艷梨、伍少雄等親切招待。

alt

(圖)朱沛國堂門前一張大合照。

菲前總統就美在菲軍事存在表擔憂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在菲律賓SMNI電視台,28日晚播出的一期採訪中說,菲律賓眼下面臨兩難,如果美國人在這裡待下去並部署武器……那麼對菲律賓人來說,認為美國祇會部署常規彈頭的想法未免太過天真和愚蠢,在採訪中,杜特爾特明確反對菲美兩國《加強防務合作協議》,認為這項軍事合作協議可能給菲帶來危險。菲律賓憲法明文規定禁止外國軍隊在菲建軍事基地,但菲美兩國2014年簽署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准許美軍使用菲軍事基地、在菲建軍事設施以及在菲存放、部署武器。近來,美國著力在安全、軍事等層面加強與菲律賓的同盟關係,引發不少菲民眾擔憂,他們擔心,一旦美國為維護霸權地位鋌而走險,菲將被捲入其中並深受其害。

Bottom of Form

老有所醫:痛症治療新體會

最近出版了一份研究報告,是有關佩戴虛擬現實眼鏡來治療慢性痛症,眼鏡內裝置了多項活動,均以有效治療痛症的理論為基礎,參加者需每日佩戴此眼鏡參與2至16分鐘的「浸淫式」療程8星期,當與另一組同樣使用眼鏡看多套重複而沒有特別效果的風景電影作對照比較,這套療程證實有效減低了痛楚的程度及因痛楚影響了參與活動及其負面情緒。所謂「浸淫式」虛擬現實就是看到眼鏡投射出的影像,令使用者好像身置其中,有進入另一世界的感覺。這類面談式治療亦因近年疫情減低求醫的機會,正好造就了這產品的市場價值,只要每日使用數分鐘,更慳了乘車求診的時間,相當吸引。

 
世界新聞年會在台舉辦57國聚首

教宗特使訪俄討論烏克蘭局勢

教宗方濟各委派的烏克蘭問題特使祖皮樞機正在莫斯科訪問。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將與祖皮會面,討論烏克蘭局勢。佩斯科夫說,俄羅斯高度讚賞梵蒂岡在調解烏克蘭局勢方面的努力和倡議。梵蒂岡之前表示,祖皮此行目的在於鼓勵人道主義舉措,這類舉措有助應對當前的悲慘情況,並找到達成公正和平的方法。祖皮本月初亦曾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並與總統澤連斯基舉行會談,但並未取得太多進展。

alt

謝鋒舍曼通電話

27日謝鋒感謝美方為其履職提供支持和協助,表示一個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共同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盼。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堅持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共識,以實際行動體現尊重、排除干擾,按照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妥善處理台灣等重要敏感問題,加強對話、管控分歧、開展合作,爭取中美關係逐步回歸正軌。舍曼歡迎謝鋒來美履新,表示美務院將繼續為謝鋒大使履職提供便利和支持,雙方還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同意繼續保持溝通。

alt

世界新聞年會在台舉辦57國聚首

據台媒報導:「2023世界新聞媒體年會」28日起一連三天在台北舉行,是75年來首度在台灣舉辦,來自57國500多家媒體、近千國際媒體人齊聚一堂,是台灣歷來最大規模的國際媒體盛會。

台北市長蔣萬安致詞時說:「非常榮幸台北市被年會選中,這是世界新聞媒體年會自2013年在泰國曼谷舉辦後,首度重返亞洲;他歡迎每位與會的講者與人員挖掘台北的美好、體驗台北的魅力。」「聯合報」與「世界新聞出版協會」(WAN-IFRA)共同主辦的「2023世界新聞媒體年會」(World News Media Congress)。

(圖左起)歡迎晚宴上,世界新聞出版協會主席Fernando de Yarza、台北市長蔣萬安、聯合報系執行董事項國寧與中信金控總經理陳佳文,向各國嘉賓慶祝酒。

alt

AI是救星或是殺手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天下雜誌》【黃哲斌專欄】在2021年11月29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及【當媒體受矽谷牽引,歌頌AI萬能的同時,已有新聞人發現,自己的工作也被AI取代了。這段科技、創作、編採技藝的三角戀如何進展?】對我等老一代正統出身的報人來看,真的既讚嘆之餘還蠻鬼詭?

黃哲斌專欄折錄 (1)……微軟裁撤官網及Edge首頁新聞的編輯,改由AI自動抓取,至少77人失去工作,其中一名員工悲涼表示,「我花了大把時間閱讀『AI如何取代人類』的新聞,如今,我自己也被取代了。」

AI的擅長方面

今年2月,路透的母公司宣佈,2年內斥資5到6億美元,投資AI與機器學習,未來將大量提供機器人撰寫的新聞;同時透過削減人力、關閉部份辦公室,讓每年營運支出減少6億美元。

黃哲斌專欄折錄 (2)……今年3月,我應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的邀請,與台灣AI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對談,我當場請教他的看法,結果,杜奕瑾給了一個略帶詩意的回答,「人類無端的創意、對產業的推理、對於事實探究的欲望,以及人的思想主軸,都是很難被AI學習起來的。」他強調,AI比較擅長處理地震、颱風等一般災情訊息,或是運動比賽等以制式模板架構的資訊。

Z世代另當別論

但要進行深度報導時,仍需要記者不斷推理、探究、尋訪的能力,AI只能輔助,「思想的主軸,以及如何去陳述、報導、探究,主要還是靠人的靈魂。」AI並非萬能……。

今次「世界新聞年會」論壇三天也有多場與科技相關的討論,首日「生成式AI是媒體救星還是殺手?」法國巴黎人報董事長、英國BBC主管、瑞典IN/LAB負責人、丹麥、荷蘭等媒體高層,將發表他們的看法與因應之道。

Z世代最愛用的短影音平台TikTok對新聞媒體是威脅還是契機?此次年會邀請了諸多擅長吸引Z世代的新聞媒體公司,包括擁有八千萬讀者的印尼IDN Times、瑞典、英國與美國等媒體,一起探討「閱聽人想要的新聞」,聚焦如何接觸不看新聞的Z世代。

alt

台美企業雙重課稅問題

蔡英文總統(28)日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羅傑斯(Mike Rogers)訪問團」,感謝美國國會長期以來,不分黨派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台支持。也期待,及早全面性解決台美企業及個人面臨的雙重課稅問題,促進台美更密切的投資和產業交流,並強調台灣作為守護民主價值的第一道防線,不論在經濟、國防等領域,會持續與美國攜手合作,守護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

總統指出,羅傑斯主席及與會議員每年在軍委會共同推動《國防授權法案》(NDAA),持續納入各項政策倡議,協助台灣強化防衛能力、深化台美安全合作,是維護台灣及印太區域安全的重要後盾。感謝在美國國會大力支持之下,這個月初「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完成簽署首批協定,創下台美經貿關係的里程碑。

訪團成員尚包括:美國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首席議員Adam Smith、眾議員Joe Courtney、John Garamendi、Jill Tokuda、Gary Palmer、James Moylan、Cory Mills及David Rouzer等。

alt

廣州提高二孩及以上家庭首套住房公積金貸款

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6月28日發佈通知,即日起,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至少一個子女未成年)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上浮30%。據介紹,二孩及以上家庭購買首套自住住房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一人貸款的最高額度可達78萬元,兩人或兩人以上一起貸款的最高貸款額度可達130萬元。與商業貸款相比,以貸款130萬元30年為例,住房公積金貸款預計能為繳存人節約利息約32萬元,比貸款額度上浮之前多節約利息7萬多元。

菲警方救出「網上詐騙」受害人

菲律賓警方針對網絡犯罪活動採取今年最大規模行動,救出2700多人,他們分別來自中國、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懷疑受騙到當地從事網上詐騙活動。菲律賓反網絡犯罪部門發言人說:「警方在馬尼拉大都會拉斯皮納斯市內7座建築物進行夜間突襲,並訊問被帶走的人士,以確定那些是受害人和疑犯。」警方引述受害人表示,在社交網站看到招聘廣告,應徵到菲律賓為網上遊戲尋找玩家,許多人被迫每天工作12小時,每月賺取24000比索,即大約3400港元,並被禁止離開建築物。


 
《我的旅程》

《我的旅程》

據鄒至蕙2014年出版了《我的旅程》回憶錄。她1957年出生於香港的一個中產家庭,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1970年,13歲時隨父母移居加拿大多倫多,開始了艱難的生活,父親成為一名送貨員,母親在一家酒店當洗衣工。儘管家裡面臨挑戰,小時候也充滿了叛逆的態度,但她還是找到了學習和成功的動力……《她》、現年66歲的鄒至蕙,當選多倫多首位華裔女市長。

alt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無論歷盡幾次浪、受盡多少風霜、為實現萬千美夢、寧願奮鬥到百千次、衝破前途路障、創出幸福快樂……」人生追求不放氣,逆境反過來便事在人為「榮耀得勝。」

鄒至蕙1979年,畢業於圭爾夫大學,獲得美術榮譽文學學士學位,1985年,進入多倫多公立學校教育局,首度出任公職,1991年成為多倫多首位亞裔女性市議員,2006年,鄒至蕙當選國會議員,2014年參加多倫多市長選舉,未能成功。

鄒至蕙的回憶錄裡,她將丈夫描述成她的靈魂伴侶,稱他們是「一個豆莢裡的兩顆政治豌豆,她與丈夫於1988年結婚,直到2011年8月萊頓因癌症去世,兩人成為加拿大最受歡迎的政治伴侶之一。(*丈夫:聯邦新民主黨領袖傑克·萊頓Jack Layton)

alt

今年4月,鄒至蕙展開在華人社區的競選活動,在活動上表示:「我的政治生涯始於協助華人、越南人、柬埔寨人及老撾人在加拿大尋找避風港,我花了多年時間協助他們安頓下來、找工作和住屋,獲得重要的服務,並與被困在難民營的家人團聚,我一直努力確保華人社區會有一個為他們在政府中發聲的人。」2004年末查出甲狀腺有腫瘤,進行手術切除後又發現甲狀腺有癌細胞,於2005年2月進行放射性碘治療,於同年公佈自己的抗癌經歷,希望引起公眾對癌症的關注,2013年初,又患上第二型雷氏症候群,失去左邊面部神經的控制,已康復。多倫多市是加拿大最大城市,人口約260萬,佔加拿大全國人口的十五分之一。(圖)多項候選人民調公佈,鄒至蕙的支持度領先。(*TV截圖)

alt

叛亂事件恐礙普京明年大選連任?

僱傭兵瓦格納集團的武裝叛亂雖在24小時內失敗告終,有分析形容這場短命叛亂對掌權23年、作風強硬的普京造成「致命傷害」,俄評論認為,法律已沒有用,因政治利益,嚴重罪行可毋須受罰,俄羅斯2024年的總統選舉,影響普京大選連任。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27日宣佈撤銷對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戰士的兵變指控。數家俄羅斯新聞通訊社刊登的聯邦安全局聲明提到:「針對民間軍事公司瓦格納武裝兵變的刑事案件已經結案。」聯邦安全局在聲明中解釋,兵變參與者「已停止直接意圖犯罪的相關行動」,「考量到這一點,以及跟這起調查有關的其他狀況,調查機關決議將這起刑事案件結案」。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瓦格納集團創始人普里戈任表示,集團定在7月1日不復存在,沒有人同意與國防部簽署合同。

重申中方一貫立場

在北京,外交部被問及有報導指,關於「和平解決」烏克蘭衝突的正式談判,最早可能在7月底前舉行,發言人毛寧回應時重申中方一貫立場。較早前報導指,中國、巴西、印度及南非的外交官以及西方國家的代表,在上周末舉行了一場嚴格保密的會議,涉及烏克蘭問題。

alt

德桑蒂斯決鬥活動

據(美聯社)報導:佛羅里達州州長 德桑蒂斯,週二在新罕布什爾州舉行競選活動,公佈了他的第一個重大政策計劃,這是一項關於移民和邊境安全的提案,呼籲終止出生公民權、完成美墨邊境牆以及向墨西哥派遣美軍打擊販毒集團,該計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 特朗普的政策 德桑蒂斯面臨很大的困難,需要推翻法律先例、獲得其他國家的批准,甚至需要修改美國憲法。

癌症治療:下一重大進展是疫苗

經過幾十年的有限成功後,科學家們表示,研究已經達到了一個轉折點,許多人預測五年內將推出更多疫苗。這些不是預防疾病的傳統疫苗,而是縮小腫瘤並阻止癌症復發的疫苗,這些實驗性治療的目標包括乳腺癌和肺癌,今年報告在致命的皮膚癌、黑色素瘤和胰腺癌方面取得了進展。科學家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了解癌症如何躲避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與其他免疫療法一樣,癌症疫苗可以增強免疫系統以發現並殺死癌細胞,一些新的疫苗使用了 mRNA,它是為癌症而開發的,但首先用於 COVID-19 疫苗。


 
《考驗普京的時候到了》

《謎》

在夢境、潛意識的平行

睜開雙眼、還停留在夜長夢多的謎

難解的謎、別在等待中猶豫、在誤解中繼續

在擁擠的人群中、再循環找尋的遊戲

任一切來去自由、無所畏懼……

alt

《考驗普京的時候到了》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俄羅斯指責「僱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發動武裝叛亂」,總統普京發表電視講話,指責武裝叛亂是向俄羅斯背後插刀,強調會懲罰叛國者,不容許國家分裂。

這種突如其來的重大變故,相信也是普京不想看到的,但這卻是殘酷的現實。沒想到的是,在俄烏衝突中,瓦格納這麼強悍,一戰成名,甚至比一些俄羅斯軍隊還勇猛;更沒想到的是,這樣關鍵的時刻,瓦格納突然叛亂?確實匪夷所思。

一個國家、兩支軍隊、前方戰鬥急、後方內訌忙,關鍵時刻怎處理?當大家都在用各種心態,關注俄羅斯這幾天非常關鍵的時刻,搞不好就是大規模流血,是親者痛、仇者快。

alt

瓦格納叛亂進展如此之快「美歐官員措手不及」

普京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通電話,普京提國內局勢……最新消息報導,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針對瓦格納集團負責人普里戈任的刑事立案將被撤銷,普里戈任將前往白俄羅斯。此外,最初就拒絕參與叛亂的瓦格納部隊官兵,將與俄國防部簽署服役合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再通電話,盧卡申科向普京介紹了與瓦格納集團負責人普里戈任談判的情況,普京對盧卡申科表示支持和感謝。(圖: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談普京:像我兄長,不是發號施令的長者)

alt

小羅伯特甘迺迪《席捲而來》

美國前總統甘迺迪侄子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在4月,自宣佈競逐2024年民主黨美國總統候選人提名後,一躍跳上擂台挑戰現任總統拜登,「席捲而來」2個多月來支持率上升。據《經濟學人》和YouGov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小羅伯特甘迺迪的好感度高於許多其2024年總統候選人,甘迺迪被49%的受訪者看好,給他最高的淨好感度19分。

這高於拜登總統和前總統特朗普,他們的好感度均為44%;然而,拜登的淨好感度為負9;而特朗普的淨好感度為負10;甘迺迪最近支持率的上升引起了民主黨人的擔憂。正在競選總統的民主黨人小羅伯特甘迺迪,最近在新罕布什爾州舉行的「與候選人對話」市政廳活動中談到了一些話題表示:「他繼承了家族的公共服務傳統,致力於環境事業和兒童福利。」

alt

中美下一道戰線

分析師認為,中美兩國間科技戰續延燒,人工智慧 (AI) 聊天機器人ChatGPT背後依賴的生成式 AI,可能是下一個戰線。據CNBC報導,美國去年對中國實施出口管制,試圖切斷北京取得先進晶片所需的生產設備和關鍵零組件。美國設法提振本土半導體實力,如通過520億美元的晶片與科技法。總部在多倫多的 The Geopolitical Business 諮詢公司執行長Abishur Prakash 說:「從制裁到商業壓力,華盛頓會做出更多嘗試,把矛頭指向在中國開發、未來一年裡,生成式 AI 可能就是焦點。」拜登政府正在判斷,那種技術既能促進中國軍事現代化,還能提升中國企業在生成式 AI 領域的能力。」美國目前的部分限制措施,目的就在限制中國取得輝達某些關鍵的晶片,藉此拖延中國的AI發展。

alt

港台將推AI女主播

港台在社交媒體上宣佈,將推出AI天氣主播的環節,在周一(26日)起,逢星期一至五負責報告天氣。在人工智能應用層面增加之下,早前已有利用AI合成聲音模仿不少已故或名歌手唱歌的聲音,日本亦推出首個AI的寫真女郎,而港台周五(23日)就公佈,已訓練出人工智能的天氣主持Aida,並會在星期一開始,主持《香港電台天氣簡報》。(*港台將推出AI報天氣。影片截圖)


 
« 最先前一個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下一個最後 »

第 115 頁, 共 478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