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教宗:宗教領袖應當宣導相遇文化

alt

宗教:生存之

宗教:「神聖存在的文化體系」,宗教相當於人文社科中的一門包羅萬象的「生存之」。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宗教的表現形式包括:儀式、講道、紀念或崇拜、祭祀神明、犧牲、節日、節慶、殯葬服務、婚姻服務、禱告、音樂、藝術、公共服務或其他文化形式。全世界大約有10000個不同宗教,大約84%的人口附屬於6個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道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alt

教宗:宗教領袖應當宣導相遇文化

教宗強調:「當宗教領袖應當致力於培養相遇文化,為對話做榜樣,以積極的協作服務於生命、人的尊嚴並守護受造界時,我們就應該向天主感恩。」教宗表示:「我衷心希望佛教徒和天主教徒能加強他們的關係,加深彼此間的瞭解,並尊重各自的精神傳統,在世界上見證公義、和平、保護人性尊嚴的價值觀。」

別留下仇恨的痕跡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去了北京,並在王府井教堂主持彌撒,被稱「破冰之旅」。周守仁帶禱時表示,要愛國及愛教會,會見傳媒時補充,認為大家都要學習如何愛國、愛教會,每個人都會想自己國家「好」、不會想國家「衰」,又認為愛國是應份。對於中梵之間表示已有溝通渠道。

alt

天主教在尋求心靈自由的路是比較「釋放」,從梵蒂岡發放的消息,教宗接見蒙古佛教代表團,教宗說:和平是當今人類的熱切渴望,因此,迫切需要通過各層級的對話,促進和平與非暴力的文化,成為耶穌的「真正門徒」或佛陀的跟隨者就是要接受「他們的教導。」

教宗解釋,愛天主、愛仇人和寬恕的邏輯是耶穌的教導,耶穌生活在一個充滿暴力的時代,祂教導說,人心才是暴力與和平對抗的真正戰場,祂始終宣講天主無條件的愛和寬恕。佛陀的核心教導也是非暴力及和平,他說:「得勝會留下仇恨痕跡,因戰敗者會蒙受苦,應抛棄一切勝敗的念頭,活在平安與喜樂中。」

因此,在一個飽受衝突和戰爭折磨的世界中,作為宗教領袖,我們應深深植根於我們各自的宗教教義,我們有義務在人類中喚起,放棄暴力和建設和平文化的意願。(*圖2016教宗10月5日,首次公開接見蘇州教區主教徐宏根,並與前往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朝聖的教友合照。)

alt

當教宗方濟各,又一次會見了在羅馬進行宗教交談的「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和錫克教」代表團,教宗在保祿六世大廳的側廳接見了一個來自泰國的佛教僧侶代表團。

交談的主題為:「法與聖言,在一個複雜時代的對話與合作」,由聖座宗教交談委員會、意大利主教團大公運動和宗教交談全國辦公室、意大利佛教聯盟、教宗強調:「當宗教領袖致力於培養相遇文化,為對話做榜樣,以積極的協作服務於生命、人的尊嚴並守護受造界時,我們就應該向天主感恩。」(*註:教宗 (羅馬主教)亦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

alt

周守仁主教:中三立志為神父

天主教主教耶穌會會士香港華仁書院九龍華仁書院校監,現任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於1959年8月7日在香港出生,同年受洗加入天主教,中學就讀於香港華仁書院,中三時已經立志成為神父,其後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取得心理/哲學學士學位、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於1984年,在愛爾蘭加入耶穌會。後他在愛爾蘭耶穌會米爾敦神哲學院攻讀哲學碩士,1988年回港到九龍華仁書院實習,再在聖修學院研讀神學學士。2021年12月4日在晉牧儀式後,周守仁主教表示:「自己經過一番掙扎才決定接任主教。」強調教會若缺乏年輕人會是一個沒有將來的教會,寄語社會給予空間聆聽年輕人的意見。


 
風行草偃《記》安良盛典

alt

安定和諧、此際共聚、落葉遠飄、友誼萬歲

良謀善策、代代相傳、懷緬過去、誓約永隨

陳啟靈、關永發:當選《安良總理》

「美國安良工商會」成立130週年暨第98屆年會,圓滿成功。18日選出新任總理:陳啟靈(紐約)、關永發(美亞美)。元老團主席:陳達偉;永遠榮譽主席:伍健生。陳仕維及鄧遐勳卸任,榮升BB元老。「安定和諧增添僑社福業,良謀善策再創會務輝煌」是2023年主題。「不辱使命共同發展」也是新總理陳啟靈、關永發印信交接典禮時的承諾。美國安良工商會(全美)最新一任職員:秘書長陳炎銘、秘書長助理何兆祥、書記梁炎枝、司庫關秩開、康樂主任陳少基和劉偉明。(*圖)大會一張大合照。(曾志昂提供。)

alt

alt

風行草偃《記》安良盛典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藍天白雲,風行草偃,美國安良工商會為慶祝成立130周年紀念暨第98屆年會,17日舉辦開幕典禮,18號選出新總理。迎盛會超過400人參與此次年會,有遠道而來者,更比原定日期早到,紐約中國城突然間多了大批「西裝友」尤其結上了黃領呔的「Sir」級。(圖2)印信交接左1及右1:卸任總理陳仕維、鄧遐勳;左2及.右2新總理陳啟靈、關永發;(中)永遠榮譽主席:伍健生。(圖3)兩位新總理與新任元老團主席:陳達偉合攝。(曾志昂提供。)

猶記14號記招時,總理鄧遐勳表示,上屆年會原定2020年在台北市舉辦,基於疫情原因廷遲到2023年,也由於這個原因,就難怪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風塵僕僕遠道而來。

alt

(圖)到訪中華公所。

alt

(圖)到訪孫中山紀念公園。

4月17日上午11時,在紐約中華公所中山紀念堂隆重開幕,美國安良工商會波城、費城、芝城、美京、休士頓等美國各地分會都派代表團前來到紐約。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華僑協會總會理事長林齊國也特別親自出席致賀,駐紐約辦事處處長李光章、紐約文教中心主任陳永豐、駐紐約辦事處僑務組主任黃儷萱,以及包括紐約市議員馬泰在內的多位紐約民選官員都前來祝賀,同日下午6時在華埠喜運來大酒樓舉行公宴。

alt

紐約市長亞當斯更親自現身於晚宴會場,他贊揚「安良工商會」代表了社區商業組織,尤其在疫情期間發揮了穩定社會的重要作用,惠及整個城市;他說:「新冠疫情期間,我們損失了99%的工作機會,多虧你們的堅強,我們的城市才得以走出陰影,重新恢復了往日的功能。」亞當斯表示,亞裔社區是這個多元的城市與國家中的重要一分子,他希望華人社區和商業領袖們,能夠進一步參與到紐約的建設之中,市府團隊將採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協助,共創一個美好的未來。(*圖:市長贊揚安良工商會,兩位會長江雋嵐、陳逸民與時任總理陳仕維陪同。)

紐約安良工商總會會長江雋嵐、陳逸民作為「主辦單位」匯聚「安良全體同人」禮儀周到、此次活動出席嘉賓除各埠安良代表和元老外,多個社團盟友如美洲協勝公會、美國洪門致公總堂、美洲秉公總堂、五洲洪門致公總堂、美洲合勝總堂、陳穎川總堂、旅美伍胥山總公所、李氏敦宗總公所,以及中華公所屬下各社團領袖和多位民選官員等出席。

alt

圖:紐約市長亞當斯是素食者。

alt

圖:徐佳青致贈美國安良工商會「益僑睦邦」紀念牌一座,由時任總理鄧遐勳與陳仕維代表接受。

alt

圖:徐佳青致贈「惠僑傳薪」掛軸,由紐約中華公所主席曾偉康代表接受。

alt

圖: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參訪紐約華僑學校。」(圖片來源:僑委會)

 

 
印裔在美政壇迅速崛起

alt

馬雲港大任教至2026年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在官網宣佈,馬雲4月1日獲聘請爲榮譽教授,任期3年,至2026年3月。馬雲公益基金會證實,上月收到香港大學邀請,表示這項工作與馬雲的創業經歷和理念相當契合。早在2018年,馬雲在接受外媒訪問時,已提及對於退休生活的願景。他表示認為自己有一天會回去教書,更稱和做阿里巴巴CEO相比,認為自己做老師會做得更好。據資料,馬雲曾在2018年獲香港大學頒發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alt

印度人口世界排首位

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公佈「2023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估算印度人口到了今年中將達14億2860萬人,比中國的14億2570萬多出近300萬人。印度政府對此暫未發表官方回應,印度一般民眾對於人口數字感到不安,擔心就業競爭會更激烈,失業率會上升,以「印度公務員考試」為例,每年有上百萬人報考,只有不到1000人被錄取,未來的激烈程度可以想見。為此印度更要向國際爭取合作,針對並擴大與美國合作,對抗中國技術崛起。

alt

印裔在美政壇迅速崛起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三名共和黨人中,有兩名參選者是印度裔美國人,前南卡羅來納州州長、印度裔美國人妮基·黑莉(Nikki Haley)宣佈參加下一屆美國總統選舉後,37歲的企業家維韋克·拉馬斯瓦米(VivekRamaswamy)也宣佈參選。在福克斯新聞節目中闡述了他的政治觀點。他希望在「追求卓越」的基礎上發起一場「創造新美國夢的文化運動。」擁有耶魯與哈佛大學學位,也是知名生技醫藥領域的創業家。雖然現在的言論中高度仇視與詆毀中國大陸,但他在踏入政壇之前,卻長年與大陸、香港企業打交道,在2016年登上《富比士富豪榜》,名下淨資產高達6億美元,已婚育有兩名子女。

拉馬斯瓦米近日在美國步槍協會(NRA)大會上,建議給與台灣每個家庭一把AR-15步槍,以防中國入侵,還高喊要協會前往台灣設立分處,教導台灣人使用槍枝。他的論點曝光後,很快在社群發酵,不少人直接吐槽他就是個笑話。(*台灣目前有908萬9450戶家庭,AR-15在美國平均價格為700美元,以此估算,這項提案將花費超過63億美元。)

alt

讓中華民國再次起飛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當大家一窩風去捧美國大腿時,侯友宜大動作率市府團隊訪新加坡,受外界關注,登機前發表談話表示:此行以城市外交為主,新北市努力扮演讓中華民國更好的關鍵角色,這是我們的責任跟義務,更重要的是:「讓中華民國再次起飛,就從新北市做起」。

侯友宜一離開新北市板橋區19日發生槍擊案,土城區20日又發生槍手大白天,涉嫌持改造衝鋒槍朝路邊一間當舖,當眾連開42槍,這讓目前人在新加坡出訪的侯友宜頗為震怒,隔海致電警察局長廖訓誠,要其親自帶隊全面掃蕩新北治安「不允許也不寬貸這種事情再度發生。」

侯友宜自稱:「他這輩子守護中華民國,讓人民在這塊土地安心安全,不斷的往前走,這是他這輩子的職志,「任何面臨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我都一定會勇敢挺身而出,中華民國跟新加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但有歷史的軌跡,也有族群融合,在國內外所有情勢上,大家都有一樣的情形,很多地方值得反思和借鏡,台灣面對的國際情勢大家很清楚,既有地緣政治關係,也要扮演台海區域穩定角色;這些穩定也攸關整個東亞地區、印太整個連線,我們都很清楚了解自己身處的位置。

台灣疫後經濟、產業、國際情勢面臨很大挑戰,新北市是台灣最大的城市,當然不可能置身於國際外,必須創造更多條件,「新北市要走出去,要讓台灣被看見,而重視中華民國。」

侯友宜稱,一個城市治理跟國家未來發展,都有很多雷同地方、各有優缺點,大家就互相學習,最重要就是三面向,尊重多元、永續發展、迎向國際,讓國際走到新加坡、走進新北市、走到台灣來。(圖:新北市府)


 
呂秀蓮公開批評《蔡英文時代的民進黨》

陳啟靈、關永發當選《安良總理》

「美國安良工商會成立130週年暨第98屆年會」圓滿成功,18日選出新任總理:陳啟靈(紐約)、關永發(美亞美)。元老團主席:陳達偉、永遠榮譽主席:伍健生。陳仕維及鄧遐勳卸任,榮升BB元老。

alt

兩大債主中日減持美債

中日兩國持續減持美債!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第7個月減持美國國債,於2月減持106億美元至8,488億美元,規模為2010年5月以來最低。同時,自去年4月開始,中國持有美債一直低於1萬億美元。日本方面,2月持有美債約1.08萬億美元,按月下跌226億美元或2%。期內,外資持有美債規模亦跌至約7.34萬億美元,按年跌近5%;前一個月則約7.4萬億美元。不過,持有最多美債的國家仍然是日本,而中國則繼續位居第二位。此外,據外媒報道指出,有關數據反映出並非單一國家拋售美債,法國、沙特阿拉伯及以色列等多國也在列,同時出現了一個清晰訊號,即打壓美元及買入黃金。

alt

呂秀蓮說:「要提醒民進黨,台灣既然已經是民主國家,沒有永久執政的政黨,因此要用更多謙虛面對現實。呼籲將參選下屆總統的賴清德,在尊重蔡英文總統同時,要提出帶領未來台灣四年的使命,不要開口閉口說遵循過去政見,作為下一屆國家準領導人,要以超前眼光部署未來,而不是停留在過去。」

呂秀蓮公開批評《蔡英文時代的民進黨》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5年前的2018年5月30日,呂秀蓮發表聲明:「對於一個失去黨德和黨魂的政黨,與其痛苦留下來,不如歸去,道不同,不相為謀!Bye Bye,民進黨!」翌日31號,呂秀蓮表示,現在(蔡英文時代)的民進黨已經和她過去認知的民進黨不同,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她是「脫黨」而不是退黨,脫黨就是「脫離黨的束縛」,她要做自由人、要開始講良心話,台灣社會「假仙」太多,「假仙救不了台灣」。

呂秀蓮表示,下一屆領導人是那一黨不重要,出生在那裡也不重要,重點是有沒有超前的眼光,有沒有深刻的體認,當年台灣的內憂外患在那裡,現在有多少內政危機,又面對空前複雜的國際情勢,如果沒有這樣的能耐,只想當總統,她只能呼籲選民選出完全熟知台灣過去悲慘命運,同時體認負責國際情勢挑戰的人,才有資格作為下一屆領導人。希望要爭取國家大位的人,要比考大學聯考更認真用心,做好準備。

alt

重溫《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為大清帝國與大日本帝國於1895年4月17日,分別由清欽差大臣李鴻章和欽差全權大臣李經方,及日帝國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務大臣陸奧宗光等,在山口縣赤間關馬關港(今稱下關港)簽署之條約。該條約之簽署象徵「甲午戰爭」之正式結束,並導致大清帝國將福建台灣省(含澎湖)及遼寧省南部的遼東半島等永久割讓予大日本帝國,台灣由此進入長達約50年之台灣日治時期。同時,該條約取代了先前兩國簽署之《中日修好條規》。與此同時,大清帝國宣佈放棄對朝鮮數百年來之宗主國地位,導致日本於數年後兼併朝鮮。遼東半島割讓事宜,因俄羅斯、德國與法國等介入而未成;後俄羅斯更與日本發生戰爭。1911年該條約由中華民國繼承。(*條約中文原本現典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日文原本則典藏於國立公文書館。)

alt

呂秀蓮舉行從《馬關屈辱談:兩岸和平與尊嚴座談會》,她呼籲北京終止統獨論辯,真正的台獨思想是歷史的必然發展,要怪就怪「馬關條約」。她也說,充分體諒前總統馬英九回大陸祭祖的心懷,但2350萬現在住在台灣的台灣人,絕大部分先祖是經歷馬關條約、莫名其妙被迫當了50年日本人的一大群人。呂秀蓮說,去年8月12日,北京當局透過第三份白皮書,公開正式馬關條約問題,說是中華民族近代屈辱的縮影,給兩岸同胞留下惋惜之痛,當初台灣人的祖先被脫離中國,如果造成今天台灣與中國分離現象,回歸歷史,莫怪台灣。

79歲呂秀蓮,國立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法律學學士,美國哈佛大學法學碩士。曾任中華民國第10及11任副總統、1979年12月10日,震驚海內外的「美麗島事件」爆發,擔任《美麗島》雜誌社副社長,事後被國民黨政府以「暴力叛亂」罪名起訴,求處12年有期徒刑,實際入獄服刑5年餘。

alt

1969年至1971年第一次出國留學,到美國伊利諾大學就讀,拿到比較法學碩士(LLM)的學位,留學經歷,讓她開始在政治意識上逐漸啟蒙。1971年至1974年,呂秀蓮在行政院法規委員會任職,也開始推行新女性主義,1974年出版《新女性主義》以及《尋找另一扇窗》這兩本書。此外她還從1976年開始,在北市高雄市兩地辦了「保護妳專線」,並以出版社的名義開始舉辦種種的民意調查

1972年,她在朋友支持下,在台北市杭州南路開設「拓荒者之家」咖啡廳,常客為許信良張俊宏,然則,在房東向她透露咖啡廳經理夫婦是調查局的監控人員後,她感到毛骨悚然,因而結束一年的咖啡廳生意。後來「亞洲基金會」派呂秀蓮到日韓考察,回國後創辦「拓荒者出版社」,但她的書籍一出版就列入禁書之列。她再度發現其中一位總編輯是調查局線民,她決定暫時離開台灣,再次出國讀書。1977年9月第二次赴美深造,到哈佛大學就讀法學研究所課程,1978年,呂秀蓮拿到她的第二個法學碩士學位,並利用課餘的時間在哈佛大學的燕京圖書館勤於蒐集各種台灣資料,寫成《台灣的過去與未來》。

alt

醫管局歡迎80多名廣東省醫護人員到港交流

80多名廣東省醫護人員,其中10名醫生會到九龍中、九龍西及新界西醫院聯網交流,他們已獲香港醫務委員會批准有限度執業註冊,將會在三個聯網的醫院參與臨床工作,70名護士則會到七個聯網的不同醫院交流,3名中醫專家亦會在不同醫院參與中西醫協作的臨床培訓工作。
醫管局舉行「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歡迎儀式,正式歡迎這批醫護人員,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致辭時說:「計劃可以讓醫生、中醫專家、護士等不同臨床醫護專業進行交流和互相學習,長遠無論是人手或服務都可產生協同效應。」廣東省衞生健康委員會代表楊波說,參與計劃的醫生、護士及中醫師都是內地醫療機構的專家及護理工作的骨幹,希望透過這項交流與香港同儕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實現合作共贏。
(*圖:醫管局歡迎80多名廣東省醫護人員到港交流,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前排右六)希望透過計劃提升兩地醫療服務質素。(政府新聞處)


 
« 最先前一個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下一個最後 »

第 130 頁, 共 478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