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泰國、英拉、政變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4年5月7日,泰國曼谷,遭解職的泰國前看守政府總理英拉舉行新聞發佈會,對過去2年中支援其政府的支援者表示感謝,當天,泰國憲法法院公佈裁定,英拉濫用職權罪名成立,將被解除總理職務。

泰國、英拉、政變

據法新社消息,泰國軍方當地時間23日傳喚遭解散的看守政府內閣和執政黨領導人,要求他們向軍方宣佈政變後成立的「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進行報告,這些人中包括英拉;英拉助手透露,當天英拉是乘坐其私人防彈車抵達軍方。

英拉‧西那瓦(Yingluck  Shinwatra)1967年6月21日出生于泰國清邁府,是9個孩子裏年齡最小的一個,曾任泰國總理的兄長他信‧西那瓦比她年長近18歲,曾獲清邁大學政治學學士學位、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英拉在大學畢業後進入商界,1994年任泰國彩虹傳媒公司總經理,1999年任泰國AIS電信公司副總裁,2002年至2006年任AIS電信公司總裁,2006年至2001年她任SC地產公司總裁。

2011年5月,英拉開始從政,當年7月參加泰國國會下議院選舉,8月當選泰國總理兼任國防部長,2014年5月英拉遭免職;2012年4月,英拉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已婚,有一子。

泰國政變史書寫上自1932年來的第19次政變,不少人為此歡呼,也有人唏噓這是民主的倒退。

歷經19次政變的泰國軍隊早有一套相對固定的政變模式,自上世紀70年代起,泰國的政變軍人就懂得,政變後不可立即成立軍政府,而是要組建一套過渡班子,最好再指派一位過渡政府總理。

陸軍司令在政變的同時,宣佈成立「國家維持和平委員會」,自己出任委員會主席,下一步如不出意外軍方會指派總理,負責修憲、組織大選事宜,近幾次政變歷史表明,泰國的政變軍人並不戀權。

不過,與以往政變軍人直接瞄準政府不同,這一次的政治危機並不是以看守政府為重點,而是以反對派黃衫軍和現政府支持者紅衫軍為核心鬥爭雙方,看守政府和執政黨為泰黨幕後指點紅衫軍,民主黨等反對黨則在背後為黃衫軍搖旗吶喊,如此多控制對象,軍人通過常規政變方式難以一攬子收入囊中。

泰國分析人士指出,軍方治得了動蕩的標,治不了動蕩的本,政治動蕩是泰國自上世紀80年代引入西方民主制度後累積至今的舊疾發作,還得靠政治手段來解決,軍人干政,或許多半無功而返。

不少泰國媒體警告,這些年的政治動蕩正是因為泰國人太相信民主,泰國人一直相信靠民主手段可以化解危機,靠選舉來解決矛盾,但事實證明,選舉非但沒能消除芥蒂,相反,燃起仇恨與怨憤,他信集團牢牢把控着占選民人口七成的草根選民,無論如何選舉,他信集團都可以做到百戰不殆、百選不敗,乃至於反對派自嘲:「我們用民主選出了獨裁者。」

泰國觀察人士指出,當國家民主政治架構扭曲、變形,進而定型到一個無法自我解脫的狀態,而民主本身的功能又無法修復這一變形的僵局,就催生出政變,當政治的道路上所有的路都被堵死,軍人就開始活躍,所以,不少泰國人對22日的政變表示歡迎,認為只有軍人政變才能先破後立。折錄自《瞭 望》

 
僑營臺灣美食餐廳評選,增加新評選區域,活動熱列展開中

2014 僑營臺灣美食餐廳評選,增加新評選區域,活動熱列展開中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4年6月20日止

海外僑民努力經營的餐飲服務業發展歷史悠久、成果豐碩,已然成為僑社聯誼及交流活動的重要平臺及推廣臺灣美食的重要據點與資產。僑務委員會長久以來除致力於規劃辦理國內外各類型美食相關課程及巡迴講座,提供海外僑營業者之餐飲培訓、經營管理及諮商輔導,以扶植僑營餐飲事業持續向上外,對於臺灣美食國際化之推動亦不遺餘力,期使臺灣美食之海內外網絡連結更加緊密。

為持續提升僑營美食業者海外經營水平與能量,策動海外僑營美食業者提供水準以上的臺灣優質美食,僑務委員會自上(2013)年開始積極推動「僑營臺灣美食餐廳評選」,在美國芝加哥、紐約、華盛頓、休士頓、洛杉磯及舊金山等地區選出36家僑營臺灣美食餐廳,授予僑營臺灣美食標章,讓國際友人及僑民更易識別具優質臺灣風味美食的店家。

基於政策延續性,為輔助更多地區僑民經濟事業發展暨配合臺灣美食國際化政策之推動,本(2014)年除上述6大區域外,並新增美國波士頓、西雅圖、亞特蘭大及加拿大多倫多等華人聚集、僑營中餐館較多且具亮點之僑區試辦;評審團隊將擇時前往報名餐廳針對:菜餚、環境、服務3大指標進行實地評選作業,通過評選的僑營臺灣美食餐廳除將獲頒僑營臺灣美食標章外,亦能獲得相關行銷及經營輔導資源之輔助。

即日起至本年6月20日止,歡迎上述地區經營滿1年,備有固定店面及座位,且店中已有提供臺灣美食之僑營餐廳踴躍網路線上報名,一起共同推廣僑營臺灣美食品牌!關於詳細活動內容及須知下載,請參見:僑務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ocac.gov.tw或全球僑商服務網http://www.ocbn.org.tw;網路報名網址:http://event.ocbn.org.tw/signup/

 

 
亞信上海峰會為加強亞洲互信合作提供良機

亞信上海峰會為加強亞洲互信合作提供良機

(前言) 成立: 亞信是1992年由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倡議建立的亞洲安全問題論壇,目前已經擁有24個成員國、13個觀察員國家和組織。

宗旨: 通過制定多邊信任措施,加強對話與合作,促進亞洲和平、安全與穩定。

機制: 已建立起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外長會議、高官委員會會議三級機制,峰會和外長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峰會,建立了秘書處和主席國工作組等常設機構和機制。

發展: 目前已經擁有24個成員國、13個觀察員國家和組織,成為亞洲為數不多的跨文明、跨地域、討論地區安全與合作問題的重要平臺。

(新華網北京電) 5月20日至21日,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信)第四次峰會將在上海舉行,國際政要和專家認為,本次亞信峰會將為與會各方加強對話、建立互信、擴大合作提供良機,中國作為新的亞信主席國,將在維護亞洲地區安全、擴大區域合作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亞信峰會凝聚各方期待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亞洲是經濟增長迅速與科技創新活躍的地區,國際社會對亞洲國家充滿期待,要想使21世紀真正成為亞洲的世紀,亞洲國家必須 更加團結,此次峰會為亞洲國家領導人通過對話來促進亞洲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我衷心希望通過此次亞信峰會,亞太地區的國家領導人能夠通過對話,以和諧的方式來促進和平與穩定。

潘基文: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在促進亞洲,甚至整個世界的和平與安全方面能夠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對中國在領導亞信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領導能力與遠見卓識充滿期待,中國一定能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對中國將正式接任2014年至2016年亞信主席國表示祝賀,亞信已成為亞洲重要的地區論壇,為促進地區安全穩定發揮重要作用,希望成員國能夠抓住此次峰會的機遇,把亞信的原則和理念 轉化為政治與經濟合作現實,齊心協力為地區謀福祉,並促進亞信發展壯大,巴方對上海峰會能夠取得巨大成功充滿信心,並將為峰會的成功舉辦發揮應有的作用。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外交政策辦公室主任薩帕爾‧伊薩科夫:亞信在地區非常有影響力,吉爾吉斯斯坦對于參加本次峰會十分重視,吉方在本次亞信峰會上將關注中亞國家邊境問題,期待與地區相關國家在會上就此舉行坦誠公開的對話。

阿富汗前運輸部長哈米杜拉‧法魯基:一些亞洲國家之間缺乏互信和合作的精神,期待中國能夠以其處理國際事務的遠見、古老的文明與文化以及獨特的治國理政方針,幫助這些國家加強溝通、建立互信,促成亞洲國家間的共同發展與繁榮。

伊朗德黑蘭大學國際關係係主任賽義德‧穆罕默德‧馬蘭迪:伊朗政府非常重視此次峰會,總統魯哈尼將出席,伊朗希望借此機會與中國、俄羅斯等與會國家進一步加強互信合作,尤其是讓更多國家對伊朗核計劃建立信任。亞信峰會有助于促進和平解決伊核問題。

伊拉克巴格達大學國際戰略關係學專家杜尼雅‧朱布裏:亞信峰會的重要性日益增強,因為這一論壇成員國領土面積覆蓋了亞洲90%的區域,人口佔全 球的50%,國內生產總值也佔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強,深受戰亂和恐怖襲擊破壞的伊拉克需要其他亞洲國家的幫助,這次峰會對伊拉克非常有用,為它與其他亞洲國家加強對話與合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這次峰會的主辦國中國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各領域都取得巨大成就,這也將進一步推動亞信論壇的發展,相信中國作為東道國將展開一係列旨在推進互信與合作的外交舉措,另外,伊拉克和中國在經貿等領域的合作將對伊拉克的重建進程帶來積極的影響。

俄羅斯新歐亞基金會總裁安德烈‧科爾圖諾夫:保障世界安全的未來趨勢將不僅是在硬指標上減少武器數量,更要建立國與國的信任,中國提出的亞洲新安全觀正是為亞洲國家加強互信與合作所提供的優化方案。

 
中國官場飯局一年吃掉3000億

美投資簽證8成給了中國人

(環球時報報導) 越來越多富有的中國人選擇生活在美國,美國國務院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美國發給中國人的「EB-5投資簽證」達 6895人,占該項目總數的80%;2011年,獲得美國EB-5投資簽證的中國人不足2500人,該項目給予在美國投資100萬美元或在高失業率的農村地區投資50萬美元的外國人移民身份。

報導稱,美國並不是富有中國人唯一的選擇,在澳大利亞,針對富裕投資者的投資項目中,九成的申請人來自中國,2013年一實施即獲得近3億美元的進賬,在加拿大,因為對投資移民帶來經濟效果的爭議,加政府今年初宣佈暫停投資移民計劃,據稱有4.5萬名中國大陸投資者在申請該項目。

中國官場飯局一年吃掉3000億

《新京報》5月14日刊發題為《中國特色官場飯局》的評論文章,文章稱,2013年被媒體稱為公權的禁令之年,從八項規定到六項禁令,再到糾四風,規範吏治、整肅官場成為了今年各地政府的重頭戲。

2012年全國公款吃喝的開銷已經達到了3,000億元 (1 元人民幣約為0.1601美元),如此龐大的公款吃喝數額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擠佔了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醫療和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

2014年3月,國家統計局財務司司長張仲梁主持的一項調查也引發了輿論的關注,按照張仲梁的調查,2012年,中國中央政府司局級幹部平均每周有1.1次飯局,省政府的司局級幹部平均每周有1.3次飯局。

到了基層,花在吃飯上的時間則更長:市長平均每周15.1次、縣長則達到了每周18.2次,按一周五個工作日計算,相當於每個工作日有3.6次飯局,每天的飯局甚至需要趕場。

 

文章引用了《廉政瞭望》在2014年的一篇報導,指出吃飯喝酒在官場活動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也是官員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僅從餐桌的擺放和賓主的座位安排上,官場飯局就大有文章。

和民間請客一般由主人點菜不同,官場上的主位者往往不會親自點菜,負責接待的辦公室主任通常會在領導來之前把菜點好,等主客到達之時涼菜必須上好,絶不能讓桌子空着,這是大忌。

文章提到,《廉政瞭望》曾以西部某縣為樣本調查官場吃喝尺度的變化,該縣工業較發達,人口50多萬,2012年GDP約為150億元。

該縣財政局副局長表示,八項規定出台已有一年多,三公經費大大減少,2013年省下了1,400多萬元,在這1,400萬元中,飯桌上用的錢大幅減少,全縣2013年前10個月,共接待中央、省市客人70餘批,2,100餘人次,接待費用同比減少30%,一名公務員的公務接待費用預算,本來是一年一萬元,在2013年壓縮至9,000元。

該縣縣委書記帶着方便麵下鄉人盡皆知,還一度登上過省級媒體,據一名紀委幹部回憶,有一次來了上級領導,要留人進餐館吃飯被婉拒,你們縣米粉有特色,最出名,要不然我們就一人來一碗米粉如何?

公款吃喝少了,餐飲業的收入也隨之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前兩個月,高檔餐飲酒店等限額以上企業餐飲收入增長僅為8.4%,同比下降3.3%;商務部的抽樣調查也顯示,北京、上海、寧波高檔餐飲企業的營業額,分別大體下降了35%、20%、25%。

數字是否能反映官場飯局得到了有效遏制呢?答案或許不能讓人樂觀,據報導,中部地區一名縣委秘書長表示,雖然各地紛紛出台針對大吃大喝的禁令,但有時候又不得不吃,我們只能轉戰第二、第三戰場。

相對於高檔星級餐廳,二三綫戰場更為隱秘,吃得最多的是單位食堂,當然也有一些具有政府背景的酒店,最有印象的一次,是在反貪局的審查點吃的,那裏的廚師是從五星級酒店請來的,手藝不錯。

2013年1月曾有報導指出,甘肅、福建、河北、河南、內蒙古、四川等10餘家省級駐京辦餐廳,至少3日內餐廳的包間和宴會廳都已預訂一空,主要都是國企和政府部門的公務接待和年會,2013年4月,有媒體暗訪了北京幾處分別位於公園、古寺和衚衕裏的就餐場所,發現這裏就餐價格高,並有公車的身影,一名服務員表示,他們接待的領導很多。

 
« 最先前一個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50下一個最後 »

第 447 頁, 共 476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