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千秋偉業、關鍵在人

約翰遜棄競逐、辛偉誠料接任首相

英國首相寶座最快明日有結果,連日來為首相寶座磨拳擦掌的約翰遜宣佈,經過幾天考慮他決定放棄競選,儘管自己有很大勝算,但現時非合適時候參與黨內角逐。綜合英媒分析指,約翰遜此舉是避免自己與辛偉誠兩虎相爭,令黨內出現嚴重分裂,進一步打擊保守黨管治威信。前財相辛偉誠23日,宣佈競選保守黨黨魁,據BBC報道,辛偉誠獲得128名議員支持,第一位宣佈參選的下議院領袖莫佩琳則獲得23人支持。

alt

千秋偉業、關鍵在人

中共二十大常委名單出爐,正式為身兼國家主席、軍委主席及黨總書記的習近平歷史性第三個任期揭開序幕,新一屆中央委員名單中,原常委:李克強、汪洋、韓正、栗戰書落榜,習近平、王滬寧和趙樂際留任,而丁薛祥、李強、黃坤明、陳敏爾、蔡奇、樓陽生等榜上有名。

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

熟記習近平金句好旁身!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敢於鬥爭、善於鬥爭。

*善治國者、善於謀勢;決勝負者、長於佈局。

*千秋偉業,關鍵在人。

*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

alt

韓風再起、決戰桃園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沉靜了一段時間的韓國瑜,近日輔選行程愈來愈密集,被黨內解讀劍指黨主席。看看他如何解釋「疲於奔命」!

韓國瑜說這兩天行程:「今天全台跑透透,上午到台中市議員朱暖英競總成立大會;接著馬不停蹄來到台北,向大家推薦台北優質的市議會議長陳錦祥,以及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

晚上我到台南,為我的好朋友台南市長候選人謝龍介站台,看到台下滿滿的國旗飄揚、民眾伸出一雙雙熱情的手,我相信台南的未來,必定能在大家渴望改變的決心中,變得更加燦爛!

退休老人最近很忙碌,今天一早我在雲林,為候選人胡克勤站台,看到現場滿滿的鄉親來力挺,感覺實在非常溫暖!接著我馬上又趕到台北,參加台北市議員戴錫欽的競總成立大會,大家一起力挺優質的錫欽議員連任,讓他能夠在松山信義區,繼續為民服務!

alt

後來台北下起大雨,但當我來到應曉薇議員所舉辦的平安幸福慈善音樂會時,看到許多獨居的老兵伯伯、還有行動不便的朋友,冒著大雨也要到場參與,這份溫暖實在令我相當感動,也希望所有好朋友能夠繼續支持一直投身公益、真誠待人的應曉薇!」

「劍指黨主席?」台媒指,選戰即將倒數29天,擁有14個執政縣市的國民黨,除苗栗藍軍分裂外;黨內評估,非執政的桃園、台北、基隆最有機會勝選,最差14席維持平盤,最好16席、六都過半。桃園的勝負,可能牽動朱立倫與韓國瑜的黨主席角逐,也將影響朱立倫與侯友宜的2024之爭。

但韓參選黨主席有其客觀條件,如果國民黨拿下台北、桃園其中一都,甚至兩都,坐擁15、16席,朱立倫將穩坐黨主席;除非輸掉兩都,朱才會面臨逼宮。綜觀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最差應可維持平盤,「決戰桃園」成為藍、綠氣勢消長的關鍵之役。


 
中華「舊章新寫」步履維艱?

alt

中華「舊章新寫」步履維艱?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擁有十四多億人民的中國共產黨從一路走來、一路改革,在改革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我個人同意一個「論點」,人之成功必然是付出了犧牲、是痛苦的、改革推動了進步,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故而要修「黨章」,有了目標才能變革,按章辦事始有進步。

中國共產黨和紐英崙中華公所也都百年,何以十四多億人口的一個貧困之國可以脫貧,而中華公所每一屆主席都有改革建樹的「雄心壯志」,却沒法把舊章新寫呢?

「46位」中華公所董事,掌控了一個華人社區的進步,責任何其重大?中華公所有能力去改動、支持、營運、為華人社區創建一個,更理想化華人社區的「願」景,作為華人社區組織出席代表,其實亦有責任作為代言人,向組織詳細匯報開會實況,共同認真去討論大會事項的決定權。

兩年一任的主席任期,一年快近尾聲,單一修改章程中的其中一項,也拖拖拉拉花了十個月一事未見底。溝通渠道也要按章而談,如何才能和平共商「前進」大家「同舟共濟」?或許中華公所有需要「派福利46位董事來次郵輪之約」大家登輪「開門見山」翻舊帳、數不是……之後從新為創建中華另一個百年而努力。(圖:左至右:黃子安、余文博、雷國輝在中華廣教學校籌款晚宴活動。)

alt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以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和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所發展而出的經濟、政治和社會世界觀,在19世紀中後期,馬克思和恩格斯,建構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架構,對現代政治哲學和社會運動產生重大而廣泛的影響,包含了其獨特的:「哲學、社會學、政治經濟學以及革命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唯物主義的立場檢視社會的發展,認為人類社會是架構在其賴以為生的經濟活動上,社會的革命必將發生。

alt

《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通過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審議,並一致通過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提出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決定這一修正案自通過之日起生效。大會認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一個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斷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既定目標前行

在百年奮鬥歷程中,中國共產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鉅的事業,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章據此作出相應修改,有利於激勵全黨堅定信心、銳意進取,朝著既定奮鬥目標勇毅前行。

履行時代使命

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必須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


 
辛偉誠已獲過百提名超約翰遜

alt

預測司法部長希利是麻州下任州長

在選下一任州長之前,民主黨人莫拉·希利和共和黨人傑夫·迪爾在最後一場辯論中就「住房成本、墮胎、能源價格和稅收」等話題進行了辯論。誰贏得了辯論?政治分析家審查希利、迪爾的表現,他們相信假定的領跑者民主黨人莫拉·希利,在周四晚上的辯論表現中領先共和黨人傑夫·迪爾,這場辯論由WCVB主辦並由一個媒體財團製作,是兩位候選人11 月 8 日選舉日之前,最後一次分享辯論階段。

首一位公開同性

希利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她領先23分至30分,兩位候選人之間最激烈交流是墮胎問題。民主黨分析師瑪麗·安妮·馬什說:「毫無疑問希利是麻州的下一任州長。」希利2014 年 11 月首次當選麻州司法部長,成為該國第一個公開同性戀身份的 AG,在該辦公室,她領導了針對阿片類藥物製造商的開創性訴訟,並經常領導或參與針對特朗普總統政府政策的法律訴訟。如果她贏得 11 月的大選,希利為麻州第一位當選州長的女性州長。

alt

辛偉誠已獲過百提名超約翰遜

英國執政保守黨的黨魁選舉程序展開,曾經擔任國防大臣的下議院領袖莫佩琳,率先宣佈參選,前財相辛偉誠已經獲得過百名國會議員的支持,達到參選門檻。至於早前到多明尼加共和國渡假的前首相約翰遜,有傳媒發佈他在飛機上趕回國的照片,據報他已獲包括國防大臣華禮仕等4名現任內閣成員支持。

alt

台盼「習」第三句話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12字是洋人沒法理解,美國廣播公司(ABC)播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專訪,他指出中國大陸可能會以武力統一台灣,重申華府盡所能確保台灣有能力有效自我防衞。

回顧,習近平中共20大發表「政治報告」,最關注的仍是捕捉兩岸的焦點,習近平有兩句新話:一句是:「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另一句是:「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布林肯解讀「大陸武統台灣」,中文翻英文、個人的理解,從不同角度去看,抄作了台灣的安危。習近平首任期間已經完成「馬習會」;下一步對台政策的目標會是什麼?

曾參與過「馬習會」的資深學者邱坤玄認為,中共對台「三大目標」中,習第三任仍可能追求「兩岸和平協議」,也值得台灣後續關注。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則引述台北聯合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結果指出,83%民眾仍認為兩岸維持溝通管道非常重要,強調須重視管道,此外還須關注互信、謀略等交流面向。

alt

88歲靜婷夢中離世

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你要相信我的情意並不假。1960年推出《我的心裡沒有他》,曾被鄧麗君、鳳飛飛、劉文正等人翻唱過。1963年憑著為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樂蒂的代唱,大獲成功的國寶級黃梅調歌后,睡夢中離世,享壽88歲。靜婷本名郭大妹,最後一次在台灣露面是2017年在「寶島回想曲、周藍萍經典作品演唱會」獻唱。


 
英拆彈:中脫「迫切威脅」論?

卓慧思只能「捲席敗走

alt

短短幾週,英國國民生活中一些最關鍵機構的信譽,包括首相、財政部、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執政的保守黨以及該國的資產管理行業,都被撕得粉碎。英國貨幣已跌至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國際投資者貸款給英國的風險溢價也是工業化國家中最高的。英國政府被迫向全球金融市場的壓力低頭,撤回了幾週前才推出的預算,這在現代歷史上尚屬首次。」在政治、金融和經濟領域,信譽就是一切,而按照現在的節奏,英國政府正在失去這一切……卓慧思只能「捲席敗走。」

alt

英拆彈:中脫「迫切威脅」論?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短命英首相卓慧思,選前曾在英國《泰晤士報》發佈重磅報導,上任後有意把中國列為「迫切威脅」,當時英國上議員、前國家安全顧問彼德.里基茨勳爵(Lord Peter Ricketts)就警告,把中國列為和俄羅斯同級的「迫切威脅」,就意味著英國要和中國在經濟上「脫鉤」。他強調:「中國乃英國的第3大貿易夥伴,英中關係遠比英俄關係更為複雜,提醒英國政府把中國標籤為「迫切威脅」前,必須非常小心。」

幸好,卓慧思並沒有出手先「攻中國」,也許在咀嚼里基茨勳爵說的,我們需要的戰略是要結合國安警惕、密切的盟友合作,以及清晰的價值觀。同時在符合我們利益的領域上與中國合作,包括在與國安無關的貿易合作上,以及氣候變化及衛生問題上。 當時,中方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以不點名批評卓慧思散播「中國威脅論」,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alt

45天後,俄羅斯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在社交軟件Telegram上發文嘲笑卓慧思的糟糕表現。他稱:「她應該因讓英國國家經濟崩潰而獲得諾貝爾獎,以表彰她以最快速度破壞國家財政體系。」

新加坡《海峽時報》文章:「英國如何墮落,不管你怎麼看英國人,他們過去都曾身處穩固、運轉良好、負責任的國家,數百年的和平政治演進歷史,沒有政變、革命或內戰,而世界上多數其他國家深受這些動盪困擾。

英國的公務員制度因其專業而受到高度評價,其法律制度也是如此,這些仍然被認為是一種優勢,經常被世界上許多國家稱為英國的一種國家資產,這就是為什麼突然陷入危機的英國看起來如此令人驚訝。

卓慧思辭職

卓慧思提出的經濟政策引起市場動盪,後撤換財相並扭轉政策,也為過去一個多月導致的混亂致歉。美國總統拜登,罕有地表示英國政策是個「錯誤」,其他國家也暗地裏嘲諷英國這場鬧劇,讓外交人員難堪。

alt

認無法兌現競逐黨魁時承諾

唐寧街首相府今日表示,卓慧思較早前與保守黨下議院黨團 1922 委員會主席布雷迪會晤後就宣佈辭職。卓慧思周一接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曾向國民致歉,指她帶領的政府早前推出「迷你預算」減稅方案時處理不當,承諾「走得太遠及太快」,但當時她拒絕辭職,表明會帶領保守黨出戰下次大選。訪問播出後,黨內外要求卓慧思下台的聲音仍不斷,終辭職。外界關注新任英國財相侯俊偉會否有意角逐首相一職。

下星期選出新黨魁

卓慧思在 9 月 6 日就任首相,直至10 月 20 日,是她就任第 45 天,卓慧思今日在首相府見傳媒表示:「在任期提出的經濟計劃在市場引起衝擊,保守黨內亦出現分歧,認為自己已無法兌現競逐黨魁時所作的承諾,保守黨將於下星期選出新黨魁,希望確保國家維持穩定的經濟及安全。」

在今年 9月5日卓慧思擊敗辛偉誠當選,翌日獲英女王委任為首相,她上任僅三日,英女王駕崩,卓慧思在9月20日,出席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並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卓慧思委任的財相關浩霆 9月23日公佈迷你預算案,大幅減稅,最受爭議的是將45%最高入息稅率調低至40%,令庫收減少450億,外界不滿預算案造成市場不穩,引發各界反對及英國股匯急跌,關浩霆10月3日宣佈撤回減富人稅的建議。

在職無權

上任44天的英國首相卓慧思已陷信任危機,被視為,「在職無權」的她還能堅持多久?卓慧思:在17日深夜的採訪中暗示她不會辭職,她稱想「對所犯的錯誤說聲抱歉」並將堅持下去?

「誰能接手」?英國保守黨是否可以替換卓慧思?根據該黨規則,一位新首相在上任後的12個月內享有免於彈劾的保護。但代表保守黨後座議員的1922委員會,有權重新制定相關規則。

alt

1922委員會如何開刀?

1922委員會(1922 Committee)是英國保守黨在國會下議院議會黨團,由18位議員組成的執行委員會,1922委員會主席必須監督的黨領袖的選舉,委員會成立於1923年,但第一次發揮重要作用在1940年。YouGov的民意調查顯示,保守黨黨民認為,如果卓慧思下台,保守黨議員應直接商定一位候選人取代她,而不是舉行新一場競選,據英媒報導,英國前財政大臣蘇納克和前國防大臣莫當特,是取代的熱門人選。

去中國化與中國分離

《日本經濟新聞》18日刊發題為《與中國分離,日本將損失53萬億日元》的文章批評所謂與中國脫鉤的論調。文章警告,一旦失去中國,世界所有商品的成本將大幅提高。文章表示,在烏克蘭危機加劇全球供應鏈中斷的背景下,歐美國家仍在試圖將中國從全球經濟體系中剝離並孤立。然而,世界不可能「去中國化」,一旦失去中國,全球市場將付出巨大代價。

alt

紛紅駭綠:的「投共潮」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夢」、「中國夢」何以一定是「中國的夢」發生在中國?如同美國的「夢」一定是在美國?「夢」廣義來說,是把一份準備好的人生路線圖去完成,過程中是堅持不移的意念、配合竭望的堅毅。因人之「居地」而成功,我倒認為該說是「我的夢」夢的地方並不是主角,主角是原動力的自己。

盧麗安2017年,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台灣省籍黨員代表,會議接受媒體訪問,期間以台灣話喊出「我們愛台灣,當然也可以愛大陸」,宣稱,以身為台灣的女兒為榮,以身為中國人為傲,愛台灣,也愛大陸,就像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不需要二選一。

開拓視野、開發工作機遇、開創生命豐富度的環境,正是當下台灣年輕人最需要的,台青需要能激發自身潛力的成長環境,需要找回被扭曲、忽視的中國人身份認同,需要認識到愛大陸與愛台灣不衝突。

在一個「紛紅駭綠」政治地源上,盧麗安的碓是令台灣受不了,盧麗安夫婦的中華民國戶籍已被取消,2018年2月,當選為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在盧麗安戶籍被取消之餘,卻接連有台灣人表示願意加入共產黨,掀起「投共潮。」

alt

「投共潮」的盧麗安生於台灣,畢業於高雄女中,考入國立政治大學,畢業後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文學系攻讀文學碩士,再進入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英國文學系攻讀文學哲學博士學位。在英國學習期間,結識了在愛丁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一位男同學,兩人交往後「裸婚」,盧麗安的丈夫是「上海籍台胞」。

1997年,盧麗安夫婦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安排,以「返國定居專家」身份到上海復旦大學任教,定居上海,盧麗安在復旦大學外文學院任教,自2013年起,盧麗安任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同時繼續擔任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201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作為華人,在目前這個世界亂作一團的時候,很是吃力,吃力的是,對政治的表態常足以被固定在一個「地方」上,我個人的感覺是,無論如何,華人的生存力量是來自本身的努力,貧赤地亦能綠草如茵,是我們的「自豪。」

(*註)中共二十大代表、台灣出生的上海復旦大學教授盧麗安接受專訪時說,台灣許多年輕人自詡小確幸,但這是把頭埋在沙堆的鴕鳥心態。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去中國化議題,更是自欺欺人,完全不顧台灣青年發展。大陸定居25年,盧麗安說:「兩岸社會存在差異,重點在於如何求同存異,並在異同之中找到良性溝通的方式。」


 
« 最先前一個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下一個最後 »

第 160 頁, 共 479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