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臺灣抱住美國大腿就安全了?臺媒:臺只是美國的棋子

臺灣抱住美國大腿就安全了?臺媒:臺只是美國的棋子

臺媒:臺只是美國的棋子據 (環球時報臺北報導) 備受島內輿論矚目的「美臺國防產業論壇」10日在高雄登場,這是美臺防務廠商首次在臺灣公開交流,雖然號稱是「民間交流」,但島內亦有政府高官出席,而洛克希德•馬丁、雷神等多家美國大軍火商的高調參與,則讓論壇顯得像是一場《西方軍火販子搶收保護費,幫臺獨壯膽的表演》。「反軍購,要民生」「再多的軍火,只會毀臺灣」「美國炮彈,請你滾蛋」…… 多個團體在會場外抗議,抨擊美國透過軍火商壓榨臺灣,指責「臺獨」勢力玩火。

不斷被美國拿來當牌打就能保證臺灣的安全嗎?島內輿論紛紛表示擔憂,臺灣《中國時報》10日稱,美國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目前東北亞露出和平曙光,臺海形勢相對險惡,成了火藥庫,面對眼前處境,民進黨政府有必要轉念思考,除尋求與對岸和解之道,也必須小心謹慎,不當出頭鳥,避免淪爲大國角力的棋子。

「臺美掛鉤越深,大陸立場越強硬」,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警告說:「可以斷言,臺灣越是抱美國大腿,大陸反制力道就會越強,臺美掛鉤越深,大陸對臺灣的立場就會越強硬,因爲美國把臺灣當成博弈籌碼,只要對美國有利,隨時可以犧牲臺灣利益,而大陸則把臺灣視爲核心利益,在任何情況下大陸都不會對此妥協,這樣簡單明顯的道理和國際現實,民進黨政府難道還不清楚嗎?

 

 

 

 
99 年後;台大的新五四運動

前總統馬英九也以校友身分到會場「傅鍾」前,他在黃絲帶上寫下「學術自由要堅持,大學自治不可棄,教育部粗暴無禮,台大人悲憤抗議」等字樣,並且將黃絲帶系在傅鐘上;馬英九無預警赴台大聲援「新五四運動」,抗議台當局拔管;馬英九系完黃絲帶後,隨即坐下與民衆一起靜坐,台大師生及民衆歡迎台大校友馬英九到會場,並且高喊校園自主,「還我校長」,表達對民進黨當局「拔管」的不滿。(圖文來源:台灣《聯合報》)

不滿教育部駁回台大校長遴選案,台大自主聯盟4日在校園內發起「新五四運動」,成員下午向代理校長郭大維(2排中左)遞交陳情書,並爲郭大維戴上黃絲帶。(中央社)

99 年後;台大的新五四運動

(News Chinatown綜合報導)

『新五四運動』教育部駁回台大校長管中閔聘任案,「台大自主聯盟」發起「新五四運動」,在象徵台大精神的「傅鍾」前靜坐集會,並且向校方遞交陳情書,代理校長郭大維親自出面接下陳情書,台大的學生代表也要求蔡英文和閣揆賴清德出面,當面和大家辯論;高興各方理性提出看法,身爲台大校友的一羣師大教授也到場聲援,強調如果教育部強勢介入校園自主,那麼今天的台大就將是明天的師大,在場師生並且高呼「還我校長」、「大學自治」和「台大加油」等口號。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馬英九、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現身台大校園向挺管師生致意,馬英九呼籲,不要讓政治干擾純淨校園,傷害台灣的核心價值;洪秀柱則靜坐,馬英九表示,今天五四運動99週年紀念,一星期前教育部駁回台大依法遴選出的校長管中閔,他以台大校友身分系上黃絲帶,表達他的抗議,並聲援已經在傅鍾前靜坐一週的老師、學生和校友們;馬英九指出,教育部4月27日違法濫權的決定,踐踏大學法中、大學自治與依法行政兩個核心價值,這兩個核心價值就像言論自由和司法獨立之於民主政治一樣,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他呼籲,同樣是台大校友的國家領導人千萬不要因爲教育部粗暴無禮的決定,辜負國際社會對台灣的肯定與期待。

新五四運動台大學生:還我校長。(圖:中廣新聞)

馬英九系完黃絲帶後,隨即坐下與民衆一起靜坐。(台灣《聯合報》)

 

 
敬告校友蔡英文、行政院長賴清德: 吳敦義籲:政治的手退出台大校園

敬告校友蔡英文、行政院長賴清德

吳敦義籲:政治的手退出台大校園

(中央社)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聘任案遭駁,身爲台大校友的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呼籲教育部收回成命、尊重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的決定、政治的手退出校園,還給校園乾淨自主空間;「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台灣經過這麼多年,再加上許多人犧牲奉獻,纔有今天的民主制度,台灣社會是不會允許政府,政府也不敢去傷害大學自主,同時,社會也不會接受任何一個人以大學自主作爲護身符躲在後面,而回避個人責任,違法行爲纔會危害民主。吳敦義表示,當自由和法治的基石被侵蝕,「就是台灣墮落的開始,身爲台大人的我怎能沉默?」他說,有一批當年堅持理念、追求理想的學運世代,如今大權在手,對現在發生在自己母校身上的不公不義,卻選擇噤聲不語,這些人自我反省,能無愧嗎?吳敦義表示,他要敬告同爲台大校友的總統蔡英文、最高行政首長的「行政院長」賴清德,所作所爲如果沒有更積極的反省與主張,摧毀的不只是大學自治,更會侵蝕台灣民主自由的價值,民衆無法接受。

 
台資深媒體人唐湘龍:美國已亮出《台獨》牌,大陸應有清醒認知

五一勞動節勞動階層的爭取

(News Chinatown徐佩蒂5/1報導) 每年的「五一勞動節」,為慶祝全球所有的勞動工人,昨天在波士頓,有遊行支持勞動階層的移民和有色人種社區;基於一個「美國夢」引發了一代又一代的移民潮;當勞動階層的新移民抵達美國後,會遇到現實問題,發現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處在經營不平等之中,享受不到他們應有的工作待遇及福利;今年的遊行目的是要反對種族歧視,不要遣返移民,反而要把資源投放在教育,要更多保護移民的地方(sanctuary cities)和爭取 $15最低工資;此外波士頓綠色正義聯盟也希望在「五一勞動節」活動中,(亦是全球哮喘病日),帶出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對社區的影響;遊行在下午4時在東波士頓的Liberty Plaza出發,4時半到切爾西(Chelsea)市政府,終點在Everett(Glendale Park) 結束。

台資深媒體人唐湘龍:美國已亮出《台獨》牌,大陸應有清醒認知

台灣資深媒體人、名嘴唐湘龍日前接受了《環球時報》記者:範凌志的獨家專訪,他認爲,美國已經單方面改變了台海的現狀,如今美國在台海已不再只是打台灣牌,而是亮出底牌「台獨」牌,對此,大陸應該有清醒的認知。(一篇值得正視及細嚼慢嚥的文章,特此鳴謝)

環球時報:面對大陸軍演,蔡英文日前聲稱,有信心捍衛台灣安全,如何看待蔡英文的信心?

 

唐湘龍:解放軍在跨海攻臺的準備方面,我認爲已經非常充分,今天蔡英文只能是吹口哨壯膽,她還秉持着固有的戰術思維:台軍現有的軍事準備,雖然不足以在兩岸決定性的衝突中取勝,但一定會給解放軍帶來很大傷害,那種痛感會使解放軍投鼠忌器,而且,這背後還有潛台詞,現在的民進黨政客覺得美國對台灣的政治和軍事承諾來得比過去更積極,所以他們認爲即使發生軍事衝突,美國對台灣的介入會比過去更牢靠。這樣一來,一些「深綠」在鼓吹「台獨」時便有恃無恐。

環球時報:以前台當局恨不得把中國大陸的武力威脅誇張渲染幾倍,以激起臺灣人民「仇中」情緒,這次臺當局卻說對岸是“例行軍演”,顯得稀鬆平常,爲什麼會這樣?

唐湘龍: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觀察,我在分析一些政治宣傳時,常常說一句話:「被強調的都是不存在的」。比如政府在宣傳交通安全,那我們就知道近來社會交通是不安全的。當在宣傳治安重要性時,我們就知道治安是不好的。

過去大陸軍演時,台當局總是把很小的事情放大,比如說「解放軍有多少導彈是瞄準台灣的」「解放軍又發展了什麼新的武器」,好像很擔心老百姓不夠怕,在那樣的氣氛下,你反而會感覺台灣方面有很好的準備,民衆的心理承受力很強,可是,現在即使國台辦講話了,針對性是非常清楚的,台灣卻用輕描淡寫的方式說是“例行軍演”,這種表述方式是在刻意淡化問題的嚴重性,反襯的就是民進黨當局很清楚,這樣的軍演對台灣人心的穩定性是有很大擾動效果的,他們不希望這種擾動效果增大社會治理的成本,所以纔會淡化表達。

賴清德爲何如此誠實?

環球時報:兩岸局勢不穩定很大的原因來自於台灣有關人士的「台獨」言論,在承認自己是「台獨」工作者的問題上,賴清德爲何這麼誠實?

唐湘龍:與其去討論賴清德爲什麼這麼誠實,不如先去討論賴清德以外的民進黨人爲什麼這麼不誠實,其實主張「台獨」的何止是賴清德一個呢?蔡英文的用人可以看出,哪一個不是「台獨」?「台獨」是民進黨的黨綱,這個黨的政客怎麼可能不「台獨」?過去民進黨的政治教育體系中,「台獨」是可以做但不可以說的事情,所以你看以前的民進黨政客即使一路往「台獨」路上冒險,可是很少講,因爲他們知道這樣會帶來巨大的麻煩。但賴清德爲什麼會把「台獨」掛在嘴上?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意識到如今民進黨執政的情況下,「台獨」的氣焰是空前囂張的,他的話除了把自己推到掌旗官的角色,也對民進黨中深綠越來越公開的「台獨」表述進行了迴應,這對賴清德未來爭奪黨內更高政治職務,包括挑戰蔡英文權力的時候會加分,因爲他已經站到了「政治正確」地位上。

更何況,講了「台獨」賴清德可以春風得意,但實際上需要出面收拾善後的是蔡英文,賴清德的風險不高,即使被北京點名,對賴清德來講又如何呢?蔡英文也不敢動他,在台灣,誰敢去動一個鼓吹「台獨」的行政院長呢?蔡英文如果動他,自己也不用做了。

美國的臺海底牌:從「戰略性模糊」到「破壞性清晰」

環球時報:台灣旅行法通過以來,美國與台灣互動頻繁,6月台灣可能會進行漢光演習,AIT 可能會由美國海軍陸戰隊警衛隊維安,目前台海局勢又進入高度敏感期,您覺得台海最終滑向喪失和平解決可能的臨界點會出現嗎?

唐湘龍:美國已經單方面地改變了台海的現狀,或者說,美國今天對台灣的戰略定位已經改變,過去美國對台灣的定位是一種戰略性模糊,不會直接表述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歷任美國總統談到兩岸關係,最多表示對大陸表述的尊重和認知,這可不是承認,意思就是我知道這是你的想法,這就是美國的底線了,美方不想因爲台灣問題跟中國決裂,有點像夫妻吵架時,一方不想繼續吵,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我知道了!

但是現在的美國,在兩岸問題上卻是一種破壞性清晰,過去美國是在打台灣牌,他們明白台灣對於中國13億人民來講那種無法割捨的心頭肉的感覺,所以美國對台灣做任何小小的動作,都會讓全中國緊張,但是現在中國崛起已成事實,美國清楚地知道,靠戰略性模糊去壓制中國已不牢靠,所以,對台灣的政策,美國有相應的改變,從過去打台灣牌,到現在亮出底牌「台獨」牌。

美國對「台獨」牌的操縱意圖會越來越清楚,從過去的「戰略性模糊」到今天的「破壞性清晰」,無論是台灣旅行法的通過還是AIT由美海軍陸戰隊維安,都是對「台獨」勢力的支持,這也是民進黨爲什麼越來越敢於喊「台獨」的重要原因,因爲他們知道時間到了,美國希望他們喊「台獨」,反過來講,如果還是以模糊的態度來表達,美國還會不高興。

扭轉台灣人對大陸偏見,時間站在大陸一邊

環球時報:您曾說過,台灣已經錯失了大陸認爲台灣什麼都好的時間段,我們注意到,大陸惠台31條出台後,台當局把這看成洪水猛獸,一些台灣年輕人整日在網上罵大陸,台灣似乎仍然覺得大陸什麼都不好。

唐湘龍:今天兩岸對對方刻板印象的改變,是需要時間的,時間站在大陸這一邊,但這種轉變終歸需要時間,人換衣服、換髮型很簡單,單要換腦袋非常難,可能需要一兩代人來達成;從人性上面,正因爲彼此同文同種,反而容易出現一種很曖昧的較量,類似兄弟姐妹之間的計較,就是要證明雖然系出同源,但自己比對方更優越,過去島內的政治教育讓臺灣人有了「台灣比大陸各方面都更優越」的觀念,這點要改變,需要時間。

2008年,台灣高漲的情緒還不是反中、仇中、而是輕中,可是到了2014年以後,台灣各界的氣氛有了明顯改變,這跟中國大陸的實力和形象呈現爆發式的增長有關,台灣對大陸的印象,往往不見得是通過旅遊、採訪就能扭轉,而是要通過國際媒體對中國大陸的認識改變而改變,同樣的,大陸對合灣什麼都好的感覺在消失。

對一個羣體或個人的評判,一個核心又微妙的元素是品位評價,如今,台灣民衆對大陸商品和流行文化的接受度提高了,大陸流行文化產品已成爲台灣人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大陸的戲劇還是明星,都漸漸成爲話題,《甄嬛傳》等電視劇在台灣一播再播,這證明了流行文化所代表的大陸品位,在台灣被接受了,剩下的,只需要時間來發酵。

 

 
« 最先前一個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下一個最後 »

第 336 頁, 共 478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