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習近平對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的判斷

三千記者採訪美朝峯會;特朗普透露了這些信息

美朝峯會全球矚目,此次峯會吸引全球3000名記者報名,「特金會」召開在即;綜合外電報導(法新社 9日) 稱,準備啓程飛往「特金會」舉行地點新加坡時,總統特朗普說,他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峯會,是在美朝之間締造和平的「一個一次性」機會;從最真切的感覺上來講,這是個未知領域,但我確實感到有信心」;我感到金正恩希望爲他的人民做一些偉大的事情。(路透社 9日) 特朗普說,這是一次「和平之旅」,這是個未知領域,但我確實感到有信心,這件事從沒有做成過,也從沒有試過,因此我們是抱着十分積極的態度開展這項工作的;只要談上一分鐘就會知道金正恩對放棄核武器是否持認真態度,如果金正恩不是認真的,就不會延長會談。

習近平對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的判斷

國家主席習習近平在講話中表示,「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必須登高望遠,正確認識和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儘管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但推動國際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的呼聲不容忽視,國際關係民主化已成爲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儘管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不斷湧現,但捍衛和平的力量終將戰勝破壞和平的勢力,安全穩定是人心所向;儘管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有新的表現,但“地球村”的世界決定了各國日益利益交融、命運與共,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儘管文明衝突、文明優越等論調不時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樣性是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鑑是各國人民共同願望。

上合青島峯會各方達成:《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青島宣言》;《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關於貿易便利化的聯合聲明》;本次峯會批准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未來5年實施綱要;此外,習近平主席講到,我們一致認爲,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與國相互依存更加緊密;六個一致:(1) 我們一致主張,安全是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的基石;(2) 我們一致指出,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3) 我們一致強調,各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財富;(4) 我們一致認爲,上海合作組織擴大國際交往和合作十分重要;(5) 我們一致商定,本次峯會後,吉爾吉斯共和國將擔任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6) 我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合作組織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郝龍斌:蔡英文吃不到葡萄就砍樹

美參議員提議案要求《限制特朗普》對別國徵關稅權力

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限制進口時,必須先向國會提交相關限制進口方案,由國會在60天內討論和投票表決,這不僅適用於美國政府未來的全部「232調查」,也適用於過去兩年進行的「232調查」;國會民主、共和兩黨多名參議員「聯合提出一項議案」,要求美國總統須國會批准後才能以國家安全爲由,對進口產品徵收關稅;這項跨黨派議案由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鮑勃·科克、北達科他州民主黨參議員海迪·海特坎普、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傑夫·弗萊克等10名參議員聯合提出;科克在聲明中說,特朗普政府正在「濫用」國會給予總統的232條款授權,把一個內在經濟問題說成威脅國家安全,不僅會傷害需要幫助的人們,損害美國與盟友的關係,也會招致競爭對手的反制措施;美國商會、全國零售商聯合會等主要商業團體當天(6日)也發表聲明支持上述議案,全國零售商聯合會高級副會長戴維·弗倫奇說:「美國國會與行政機構在貿易政策方面應更加制衡,現在是時候由國會行使權力來緩和貿易摩擦。」

郝龍斌:蔡英文吃不到葡萄就砍樹

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到大陸進行四天三夜的訪問,行程到了尾聲,接受鳳凰衛視專訪,談此行的心情;他透露:「兩岸中斷協商機制影響臺胞在大陸的生活,在缺乏溝通管道下,遇到問題往往得獨自面對;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沒有臺灣的力量作爲後盾,簡單來說就是求助無門。兩岸不通,國民黨尤其責無旁貸,應該積極擔任起了解在陸所有臺胞的問題和困難,做一個溝通的管道,協助他們解決問題。」

郝龍斌表示,他出發前就預料會被民進黨抹黑攻擊,因蔡政府對兩岸問題,不但總用負面角度思維也缺乏信心;民進黨政府應該要深切反省檢討,而不是刻意打擊國民黨,作爲兩岸溝通的橋樑民進黨不僅看不得國民黨做件好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而是直接砍葡萄樹;郝龍斌認爲臺灣的政黨或是政治人物,不該眼裏只有選票,而是要將民生、經濟作爲首要考慮,才能行穩致遠。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相見歡/李煜)


陶傑的:林花謝了春紅

編者按:《陶傑,原名曹捷,生於香港,曾居於英國16年,為華文作家及傳媒工作者;其風格多以幽默的形式批評香港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國文化的陋習;23歲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其後在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修讀國際關係深造文憑,陶傑畢業後於英國廣播公司任職8年,並且曾經兼任香港電台駐英記者。(林花謝了春紅;「他」看晚年林燕妮》

*近20年她一直活得不太開心:她的崛起和走紅,隨着香港七十年代文化經濟起飛:時裝、報紙、廣告公司、電視、雜誌,低胸晚禮服、頒獎典禮、鎂光燈和掌聲,她是香港在芳華全盛時,維港兩岸霓虹燈綠那杯香檳的一層芳冷的泡沫,當香港神話不再,這隻西洋玻璃杯子竟然改盛載着二鍋頭,不止是年紀之迭,更是時代之遷;風景不殊,而山河有異,無論如何不甘心,也就黯沉了她的華采。
正如沒有了北宋,沒有了東京元宵燈市的銀花千樹和遍地的魚龍燈影,到了蒙古人的元朝,縱還有些零碎的短歌小令,卻也再無李清照。

一度公主般的萬千寵愛,美貌財富、錦衣才華,幾俱在她一人。在查先生的報紙專欄,她時時遲到,解釋:這幾天公務忙,乘飛機去倫敦跟盛世談收購事宜,故脫了稿。她又說:到英美公幹,住酒店,不一定都華度夫或多徹斯特,三星也可以,最要緊是寧靜、清潔、舒適。講時若見海棠春睡嬌慵方起之態,在那個時世,哇,也真教許多小朋友仰望。

她是性情中人,波場和飯局的中心,曾與填詞音樂才子撕肝掏肺般愛得轟烈,分手反目又恨如碎骨剜心。一度身為他們的Mutual friend,聽各自背後狠狠的數落,情仇兩不知,愛中偏有恨,難免心想:觀其貌質,南轅北轍,你們從來不應該是一對。

畢竟大家是關心她的。三年前查太太做東,阿樂由加拿大歸,張敏儀等在座,都說起她,忽若驚鴻照影,她打了個電話來,在那端瑣談半小時有多的生活事。我說:過兩天我再回電給你。但以後電話長響,她沒有再接聽。

她深以她弟弟為傲,說起早逝的妹妹仍不勝悲。但她學遺傳學,是很理性的人。她喜歡紅樓夢,演過濃艷的秦可卿,我說她其實是Tomboy,衣妝獨特,更像史湘雲,她很開心。
此後兩俱無話。香港是仙履奇緣的故事,而誰沒有自己的午夜十二點?聽說她一直臥病,其後來的文心淡恬,心想能提筆必尚好,只是教人思之不忍。最後一次見到她,在般咸道附近,駕車見一重彩女子踽踽走過,她是人海中一眼可辨之人正張皇不知處,交通燈轉綠了,一開車,在流動的倒後鏡看見她艱難的背影,提着一個包,在一株老榕樹的影蔭下,也遠去了。


 

 
看美媒分析:中美貿易戰會打起來嗎?

6月15日將近,特朗普政府真的願意在中方開出的價碼前「拂袖而去」?簡單粗暴地發起貿易戰嗎?對於中國來說,在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擴大貿易合作,一貫秉持的態度沒有變過:爲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堅持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的國家戰略;對於貿易戰中方的立場也一直沒變過:「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那麼對於美國來說呢?

看美媒分析:中美貿易戰會打起來嗎?

美國《華爾街日報》5日報導,在上週末最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中,中方向美方代表團陳述了中國企業購買美國大豆、玉米、天然氣、原油、煤炭和其他農產品、能源產品的一籃子計劃,中美官員估計這個計劃第一年的價值接近700億美元;但中方向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明確表示:「如果特朗普政府推進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的加徵關稅計劃,中方作出的上述承諾不會生效。」

彭博社報導,中國已提出今年將美國商品進口額提高約250億美元,以滿足美國總統特朗普縮小對華貿易逆差的願望,隨着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推進貿易談判,中國政府已經開始量化其增加進口美國商品的承諾,中國尤其對原油,煤炭和農產品等美國商品展現出了加大進口力度的意願;值得分析的是以下情况:

「得與失」:實事求是來講,在雙方正式簽署協議之前,對具體數額的猜度都沒有實質性意義,不過,僅就外媒提出的兩個數字而言,雖然離特朗普早先拋出的2000億美元差距懸殊,但是仍然具有相當大的誘惑,從近期斷斷續續透露出的信息來看,談仍然要比打要更合乎雙方利益。

 

6月15日將近,特朗普政府真的願意在中方開出的價碼前拂袖而去,簡單粗暴地發起貿易戰嗎?對於中國來說,在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擴大貿易合作方面,一貫秉持的態度沒有變過:爲了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堅持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的國家戰略。對於貿易戰,中方的立場也一直沒變過: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那麼對於美國來說呢?

如果當今世界兩個最大的經濟體真的打起來,除了暫時仍然虛無縹緲的好處,特朗普政府可能面臨的實實在在損失和風險又有哪些?

直接的出口損失,特朗普一直督促中方減少2000億美元對美順差,如果雙方談崩,中方提出的擴大進口計劃將隨之失效,不管是700億美元的進口總額,還是250億美元的進口新增,都將化爲泡影,美國的財政赤字也將進一步擴大。

對華出口的下降,還將帶來美國就業的縮水,《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說到: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5日表示,雖然此次磋商並未簽署經貿協議,但美國農產品和能源產品獲得更多向中國出口的機會,雙方討論的擴大出口和降低關稅舉措可能會創造多達5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官網,在「中美貿易事實」(U.S. - China Trade Facts)部分,有這樣一段描述:美國對華商品及服務出口在2015年預計保障了91.1萬的就業崗位,截至目前數據其中60.1萬來自商品出口,30.9萬來自服務出口。

此外,增加對美國煤炭的進口也會令賓夕法尼亞州和西弗吉尼亞州受益,而這兩個州對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同樣很重要;中期選舉在即,特朗普哪怕再愛說車轆轤話,也不會不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

影響美國投資環境:CNN在6月5日以一篇題爲《對貿易憂心忡忡的CEO們正在縮減僱傭及開支》(CEOs are scaling back hiring and spending because of trade fears)的報導稱:商業圓桌會議週二表示,其首席執行官經濟展望指數本季度已經從歷史高位開始下跌,這是兩年來的首次下降。此外,特朗普四處攻擊其貿易伙伴,與中國、歐洲、加拿大、墨西哥,對自己的盟友及中國紛紛發起關稅挑戰,增加了貿易戰的風險和成本,給經濟增長着着實實挖了坑。

買賣雙方,有沒有人吃虧?到底誰吃虧?特朗普一向的論調:跟中國做生意美國吃了很多虧受了很多委屈,這都是因爲前任們辦事不力,所以他要來扭轉局面;扭轉局面不等於不做生意拒絕貿易,連買方都沒有了,賣方再說自己貨好價實又還有什麼意義?再結合前面的分析,很顯然,如果中方交出了採購單,美方當然談不上吃虧。

那麼,就只能是中方吃虧了?抱持這種思路,其基調就在於對貿易合作的誤讀,出發點就認爲買賣雙方一定有人賺就得有人虧;市場從來不是單邊有利於哪一方的,中國作爲提出計劃的買方,除了有買不買的決策權,還有買什麼、怎麼買、什麼時間買等一系列具體的操作權,更有着選擇從誰那裏買的主動權,在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的既定節奏不變的前提下,要增加進口既是內在需求,也是發展的必要。

6月初的北京第三輪會談,聲明措辭是「取得了積極的、具體的進展」;就職500天的特朗普,在白宮網站首頁喜氣洋洋發佈了一篇長長的報告,標題是《特朗普總統見證美國偉大的500天》,報告很長很昂揚,對特朗普執政以來的成績悉數列舉;但是tariff(關稅)這個詞只出現了一次,China這個詞也只出現了一次;前者說的是對韓國,後者說的是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中美貿易磋商的下一步走勢,應該會保持如下特徵:

一是繼續朝務實、具體的方向發展,雙方的理性是推進磋商、擴大共贏的關鍵所在,也是做大做實貿易成果的必要條件;二是結構性矛盾與可調解的衝突仍將長期並存,貿易戰的持續性和複雜性也將與進展相伴同行;三是將進一步發揮示範效應,當前各國與美國的爭端都仍處於情緒大於理智的環境下,中美的務實進展,將有助於提振國際社會信心,穩定全球經貿市場,推進秩序重新迴歸理性。

美國一向以「山巔之城」自居,以理想和自由爲旗幟,以光榮和夢想爲方向;但是,山巔離不開誠信和務實的基石,理想和自由不能違背開放和共享的潮流,光榮和夢想更不可能在脫離現實的環境下靠一意孤行走向彼岸。

 
研發臺灣能量「北美生物科技展」祝賀振翅高飛

(圖) 出席波士頓華文新聞界介紹會團隊 (左至右) :經濟部呂正華局長、科技部蘇芳慶政務次長、行政院吳政務委員政忠、臺北駐波士頓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徐佑典、衛生福利部何啟功次長。(攝:徐佩蒂)

(圖) 代表合照。(6月5日) 3:45pm Boston Convention Center 舉行「參加BIO臺灣館開幕茶會」中英記者會。(攝:徐佩蒂)

研發臺灣能量「北美生物科技展」祝賀振翅高飛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波士頓一個下「雨」的6月4日,應邀出席「2018年北美生物科技展」臺灣代表團在行政院吳政務委員政忠率領下在Sheraton Boston Hotel 召開台灣團代表記者會;「雨」的意喻像:「雨後春筍」及「雨中的陽光」故祝賀臺灣「振翅高飛」;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特聘教授的行政院吳政務委員政忠「學者風範」清晰伶俐,向波士頓新聞界握要介紹了此行的「主旨」並且回應提問,聯同出席的計有:經濟部呂正華局長、科技部蘇芳慶政務次長、衛生福利部何啟功次長,以及臺北駐波士頓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徐佑典,與會的還有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 生衛醫農組主任劉組惠博士、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公共事務組副理吳宗翰、隨團臺媒,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等等。

 

吳政務委員政忠稱,「2018年北美生物科技展」,6月4日至6月7日於美國波士頓舉行,此行生技相關產官學界260餘人組成代表團,由他帶領各部會及法人單位,分別有:科技部、衛福部、經濟部、農委會、台北市政府、中研院、生技中心、工研院、國衛院、國研院、農科院、藥技中心、臺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臺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外貿協會、櫃買中心與證交所,以及25家生醫廠商組成臺灣形象館,共同展現國研發能量,此次活動為「政府構築五加二」創新產業之國外拓展重要活動之一。

適逢今年更慶祝其邁向第25周年,為世界大型藥廠、生技業者及學術機構展示「年度重要研發成果」之場合,更是尋求「商業與策略合作夥伴」的重要媒合平台,世界各國或美國各州分別以形象館型式帶領業者參展,將有超過300家生技產業頂尖的業者發表其最先進的創新技術或成果。

BIO大會預計將有超過1,800個參展商,包含美國50個州及各國國家館,超過1萬6,000位生技業專業人士前來參觀,與5,000家業者辦理4萬1,000場以上一對一策略合作夥伴會議,並針對企業研發、專利保護、法規政策及生技發展等相關議題,辦理多場專業研討會;本屆臺灣形象館以「精準醫療」做為展出重點,科技部、經濟部、衛福部與農委會所屬之研究法人機構將呈現其重大生醫研發技術與成果,衛福部、中研院亦將展示臺灣臨床試驗能量與人體生物資料庫,以爭取更多國際生技大廠與臺灣合作。

臺灣館參展廠商有永昕生物醫藥、臺灣浩鼎、臺灣微脂體、善笙生技、新穎生醫、資元堂生技、竟天生技、昱星生技、康霈生技、臺康生技、藥華醫藥、德英生技、健永生技、群泰生技,共計14家展出臺灣醫藥成果;農業生技領域則由亞果生醫、寰宇生技、京冠生技3家廠商代表展出;臺北市政府召集5家北市廠商參與,包含臺灣東洋、彥臣生技、遠東生技、茂英基因、唯醫生技,另有3家廠商做醫療產品展示,包含華碩展出醫療數據平台、Funique 及Medical AI(Augmented Intelligence)展出VR影像醫材。

(圖) 2018年6月1日,硬體界和電信業大廠中的三位董事長,齊聚「臺北科技大樓」的會議室,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以及臺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由科技部長邀請,向媒體宣佈臺灣「網路中心的 AI雲端平台建置誓師儀式」,將在今年12月完成臺灣第一個自用自製AI雲端平台。

 

 
« 最先前一個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下一個最後 »

第 334 頁, 共 478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