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廉政40年首辦開放日 9元嘗一嘗「廉署咖啡」

(圖) 2月8日,香港廉政公署工作人員(右)向媒體記者介紹展覽廳部分查處案件。

廉政40年首辦開放日 9元嘗一嘗「廉署咖啡」

據新華網香港消息:香港人被請返廉政公署「ICAI」飲咖啡,總是「心神不寧」,「ICAI」40年來,打過無數大老虎,而「ICAI」40年來一直披著神祕色彩,2014年是香港廉政公署成立40 周年,該署將舉行市民開放日,有助于公眾對廉署工作有進一步認識。

2月8日率先舉行「媒體開放日」展出成立40年以來的反貪成果,開放設施包括展覽廳、錄影會面室、列隊認人室及工作人員使用的槍械設備等;2月15日、16日、22日及23日舉行開放日給市民參觀。

聞名己久的「廉署請喝咖啡」是令貪腐分子聞之喪膽的一句話,在接下來的市民開放日,公眾可花9元港幣,嘗一杯幾乎成為廉署標志的熱咖啡,事實上,被接見人士的咖啡多數由廉署調查人員自掏腰包請客,除非對方要求,否則咖啡不會自動奉上。

(註) 廉政公署 (簡稱廉署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縮寫ICAC)前身為於1952年2月成立的香港警務處反貪污部,於1974年2月15日根據《香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條例》成立,以肅貪倡廉為目標,採取防止、教育及調查三管齊下的方式執行,是獨立及直接向香港政府首長(香港回歸前為總督,後為行政長官)負責的紀律部隊及執法機構,其調查對象於成立初期限制於公務員,後來擴展至公共事業機構,進而包括所有私人機構,現任廉政專員為白韞六,領導逾1,200名人員。

 
首屆全球華語聖歌創作比賽

首屆全球華語聖歌創作比賽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收到「波士頓華人天主教會」教友陳建立「轉寄」張汝南執事為振興華語「聖歌創作比賽」要求推動此一活動的信息,在創造新的歌曲,讚美主一個極好的主意;詳情在附件海報中了解。

 
Mayor Walsh市長熱線波士頓市風暴響應的更新

72歲的鮑卡斯接任駐華大使

(新華網華盛頓電) 美國國會參議院6日以96票讚成、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準參議員馬克斯‧鮑卡斯出任下一任美國駐華大使,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哈裏‧裏德說:「鮑卡斯是代表美國出使中國的傑出人選。」

現年72歲的鮑卡斯是民主黨人,現任參議院財經委員會主席,他自1978年以來一直擔任聯邦參議員,是蒙大拿州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聯邦參議員,美國總統奧巴馬去年12月提名他為下一任駐華大使人選,接替將在今年3月卸任的現任大使駱家輝;他希望在大使的職位上實現兩個目標,一是:深化美中經濟聯係以惠及美國企業和工人」,二是:「與崛起的中國共同合作,應對各項挑戰。」

Mayor Walsh市長熱線波士頓市風暴響應的更新


Mayor Martin Walsh meets with City Of Boston employees during his visit to the Hotline at the  Constituent Services Department.

(News  Chinatown訊)
上午召開會議與他的團隊,討論對城市暴雨應對工作的最新情況,5號的風暴預計將達到8-10英寸的城市,每小時落下1-2英寸,緊急情況及「停車禁令」繼續生效,直至另行通知;波士頓公立學校關閉,波士頓市政廳是開放的。

「公共工程局」有近600輛裝備車、100位檢查人員,巡邏在城市各街道上, 城市的緊急行動中心是開放;波士頓交通運輸部 ( BTD)繼續在市交通控制中心監視路面交通進展流量,在今天上午8:30, BTD發出138票和19輛違反停車禁令車被沾走;「波士頓警察局協助」今天上午在主要路口上班的交通指引。

100位通勤人員將被分派在交通主道站崗。

所有波士頓為中心青少年及家庭社區中心的開放時間為上午7:30至下午6時,自4號午夜以來,市長24小時熱線已收到超過1,100電話是平日正常運作的9倍,多數電話都是與冰雪相關的,詢問有關各種辦公室開口和關閉情況及求救,並根據有關停車禁令限制的問題提問。

Inspectiona l事務署的重點是私人承包城市街道「耕雪」;波士頓公立學校保管工作人員將整天清除學校之積雪。
居民被鼓勵使用城市的「雪暴報告節目」提供重要風暴相關的信息:網上查詢波士頓「警報」網絡在http://www.cityofboston.gov/snow/。對於通過Twitter的更新和問題,使用@ NotifyBoston,遵循#bosnow。

Photo 1.Eugenia Soiles helps answer constituent calls alongside Corinne Petraglia (seated) during today's snow storm.

Photo 2Danielle Fitzgerald answers calls while on a treadmill workstation in room 816 Constituent Services.

Photo 3Mayor Martin Walsh drops by to review the work being done by Constituent Services during the snow storm and stops to answer questions by the media.

(Photo providedIsabel Leon Mayor’s Office Photography)



 
兩岸婚姻:想説愛你不容易

美前總統卡特 (撰文):美國和中國可以一起做什麼

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此前十多天,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在會議上提出,中國將實行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使今日中國在世界各地無所不在,我和我的夫人訪問了140多個國家,從拉丁美洲、非洲到亞洲,我們看到了中國在整個世界的存在,我想這就是鄧小平所推動的開放,展示古老的中國文化,與別國分享發展成就,對那些尋覓發展道路的國家來說,中國可以與他們分享其非凡的經歷。

中國曾是實行計劃經濟、一度十分貧窮的發展中國家,但現在中國是地球上有著最開放、最自由和最有活力經濟制度的國家之一,中國可以向發展中的非洲國家說,「這些就是近年來我們的發展經驗,讓我們與你們共同分享。」

美國與中國著實不同:我們有不同的歷史與文化,不同的環境問題、挑戰與機遇,我們有不同的地理位置,也有不同的近鄰和不同的政治制度,我與鄧小平之間的共識之一就是,我們需要打破文化上的障礙。

今天,已有超過20萬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學習,這使我深感自豪,因為這有助于消除文化差異,促使兩國更好地解決分歧,為整個人類的共同福祉同舟共濟,現在,卡特中心正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發起一個有關美中關係的項目,進一步消除兩國交往的障礙,加深相互 理解。

去年10月底,我與來自全球各地的領導人齊聚南非,人們普遍認為,下一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很可能是全球氣候變暖,並為此深感焦慮,應對挑戰的難題在于各國未能齊心協力,我認為如果美中兩國能夠共同制定出應對全球變暖的舉措,並呼吁我們兩國同意聯手行動,請其他國家與我們共同行動,這將是 一個令人矚目和崇高的雙邊承諾。

我希望看到美中兩國在以下問題上採取共同行動:幫助發展中國家,增進相互理解,共同努力解決全球性大問題,在雙方密切合作下,未來美中兩國的關係將成為我們所能見到的最為榮耀的歷史性事件,我相信這能夠成為現實。

兩岸婚姻:想説愛你不容易

 

自1993年以來,已有超過34萬對兩岸同胞喜結連理,且正以每年1萬至2萬多對的速度增長「汪辜會談20週年」也是《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簽署20週年;截至2012年底,大陸寄往台灣的公證書副本已達176萬件,大陸收到台灣寄來的公證書副本有109萬件,兩岸公證書的相互使用為兩岸民間交往構建了法律保障通道。

自1989年大陸首例涉台婚姻在廈門登記以來,截至2013年底,兩岸婚姻已逾35萬對,這是在近日舉辦的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 議上,協會會長竇玉沛表示:「兩岸婚姻作為兩岸三通之外的第四通,還以每年1萬對的速度增長,20多年過去了,雖然生活和工作情形都持續改善,兩岸婚姻家庭在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障礙亟待跨越,還有許多政策需要實現兩岸對接。」

跨海愛情非一勞永逸

兩岸婚姻一路走來,一方面折射出時代的光影,另一方面來看,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困難,台灣中華生産黨主席盧月香20年前從福建嫁到台灣,她回憶道,那個時代有勇氣嫁給台灣老兵的大陸婦女,大多數是年齡偏大、離過婚的,據台當局退輔會的調查,大約有兩萬名國民黨老兵娶了大陸新娘,雖然不乏相濡以沫的特例,但大多苦澀多於溫情。

在台灣「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高雄辦公室主任周池春看來,當時大陸窮、台灣富,所以大陸配偶經常被台灣人當作是來佔便宜的,自然輕視,不少大陸新娘 抱著希望和美夢來到台灣,原以為可以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卻不料等待她們的是種種的困難和障礙,尤其是綠營上台,大陸配偶受盡歧視。

隨著兩岸經濟實力的此消彼長,陸女單向嫁給台男,及大陸配偶生活貧困、台灣人物質富裕的對照均已逐漸改變,近年來台女嫁陸男越來越多, 一日生活圈更是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兩岸85後、90後的戀愛也已經不鮮見;2008年藍營重新執政後,兩岸婚姻的外部環境也有了改善, 一個例證就是陸配獲得身份證期限由過去的8年縮短為4年。

在台灣,陸配的離婚率也有增加的現象,島內部分心懷偏見之人,認定有些陸配取得身份證後就放棄婚姻,是假結婚而不問其中的皂白曲直,有些陸配離婚是因為長期受家暴,但她們拿到身份證才敢離婚,否則在島內孤苦無依,缺乏保障;有些是因為當局行政效率不高,拖延面談時間,造成夫妻長期分離、感情變淡才離婚;這些,恰好反映台當局的歧視政策對兩岸婚姻造成的傷害。

搭建平臺,各方聯動

有台灣媒體評論説,先前大S和汪小菲的華麗婚禮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除了他們結合背後代表了兩岸婚姻潮流的改變,還要看到,富少佳人畢竟代替不了普羅大眾,兩岸亦有許許多多受到社會不公平待遇的陸配們。

近年來,各種服務兩岸婚姻的團體也在臺灣、大陸接連成立,成立於2012年8月的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是專門為兩岸配偶和親人提供服務的事業機構,2014年是協會的服務提升年,協會將多方合作,辦好兩岸婚姻家庭交流合作,搭建交流平臺;橫向協作協助制定政策舉措,維護當事人應有權益;各方聯動,強化兩岸婚姻家庭當事人系列化服務,多辦好事實事。

兩岸婚姻家庭的工作,涉及大 陸民政、台辦、公安、司法、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衛生和計生委等多個部門,也涉及絕大部分省區市,這需要各地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密切配合,加 大政策研究的力度,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共同營造兩岸婚姻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

之前有消息傳出,長期困擾大陸配偶在台居留身份轉換的 保證人制度,島內相關單位也正研議取消,根據台灣現行規定,大陸配偶向有關單位申請在台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時,必須由台灣配偶或在台設有戶籍的 二親等內親屬作保;另外,大陸配偶涉及居留身份轉換時,也須由保證人作保,負責大陸配偶在臺生活。

 
« 最先前一個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460下一個最後 »

第 454 頁, 共 476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