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加拿大移民新政;創業簽證

加拿大移民新政;創業簽證


面對加拿大取消投資移民計劃,香港《南華早報》的報道引發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報道稱,是來自中國富人的申請「壓垮」了加拿大投資移民項目,並引用一份加方文件稱,香港遞交的加拿大移民簽證積壓了5.35萬份,其中99%的申請來自中國大陸。

新華社援引加當地媒體報導指出,加拿大政府日前決定「終結」實施多年的「聯邦投資移民」和「聯邦企業家移民」兩個項目讓相關省份蒙受不小的經濟損失,以加拿大西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為例,損失高達4億多加元的貸款。

實施28年,為13萬移民開綠燈,被稱為最受「富人歡迎的加拿大投資移民計劃」將終結,未來會有何種新政替代?加拿大政府日前推出「2014年經濟行動計劃」(EAP) 中提到的,該計劃表明加拿大政府希望終結聯邦投資移民計劃 (IIP) 和聯邦企業家 (EN) 移民計劃,為長期以來的大量積壓申請畫上句號,同時也為新試驗計劃的出臺鋪平道路,從而最終滿足加拿大勞動力市場和經濟需求。

目前,這一提案尚未最終拍板,接下來加政府將通過立法來終結投資移民申請,對于已經遞交申請的,加方將退還申請費,具體退還細則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公布,目前的投資移民計劃待受理的申請者超過6.5萬名,超過其他任何經濟類移民計劃的待受理申請人數,6.5萬份積壓申請需要移民部6年時間來消化。

根據新提案,將使政府將重點放在吸引經驗豐富的「商務人士」以及「投資資金」,為加拿大經濟創造最大收益;加拿大將會用更加有效的、能夠創造更多價值的試驗性項目來取代被取消的投資移民項目,除了已經有的聯邦技術移民計劃、聯邦技術交易項目、加拿大經驗類移民等項目外,加拿大將重點推出公民和移民部創業簽證 (Start-Up Visa);一試驗性的項目要通過一個觀察期,它要求投資者有能力承擔創業的早期風險,但是加拿大會以高價值的永居身份回報,不過,加方希望這是一個少而精的項目。

按照過去的投資移民計劃要求,外國人至少要擁有160萬加元 (約合880萬元人民幣) 的資產,並在5年間向加拿大政府提供80萬加元的無息貸款,便可獲得加拿大的永久居留,現在這些投資移民者被拒之門外,給當地的無息貸款自然也打了水漂。

在過去7年裏,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政府利用來自投資移民的4億多無息貸款,資助了大量的社會服務項目,譬如投資2.6億加元用于改善醫院和學校的設施,以及擴大省內基礎設施建設,由此還增加了2500個就業崗位。

 
美國護照;愛你不容易……

CCBA 的 facebook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CCBA 紐英崙中華公所「網站」因內容方面,不少資料來容「欠缺」事實為據點,被新主席阮鴻燦應董事提出要求進行「核對」現階段不對外公開;與此同時CCBA的facebook (臉書)   還是如「流星閃爍」言詞不斷。

facebook 又是什麼?

大致係一個朋友之間的網絡,其受歡迎之主要原因是當事人自己「發表、分享、描述」一些人與事、事與物,也因此就有很多「延伸」方位,在這個社交網其中最重要還可以在找到一些老朋友,又認識到一些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

「港澳之友社」謝中之發現CCBA的facebook還在運作,他寫給Gilbert (何遠光)的電郵中提到:「謝謝你承認,目前你還沒有收 (新) 中華公所管理層知會,而董事會亦沒有授權、批准你繼續使用標識著「中華公所」名號的 (臉書)  ,你個人名義不能擁有此帳戶」;這是你的行為和做法嗎?(其中涉及他任內未經董事局簽署租約及主街問題,與facebook無關省略)

何遠光的回應「這些都是中華公職員、志願者、甚至當他們卸任,仍與其他社區組織合作,舉辦社區活動,當你開始做有意義的事情,我相信中華公所會願意把你放上facebook;作為中華公所顧問,我感謝你檢查出並促進中華公所的facebook一事。

CCBA 紐英崙中華公所「網站」內容不實;CCBA 紐英崙中華公所facebook亦高度聚焦於某幾位卸任主席的「舉手投足」,至於「公作私營」淪為個人宣傅平臺的CCBA facebook 亦未有在董事局提及過。

今次,facebook 事件,是再一次揭露 CCBA 在過去了的幾年中,一些執行董事聯同身份重疊之顧問們,籍著一個「水漲船高」環境讓自己「更上層樓。」

7/1美國海外賬戶納稅法案正式實施名人逃離美國

美國護照;愛你不容易……

來自廣州日報消息,2013年,放棄「美國國籍」和「放棄美國永久居民身份」的人數創歷史新高,雖然實際數字(2999人)並不大,但增幅卻很難令人忽視,是2012年的 221%。

外界普遍認為,備受爭議的「全球所得稅」,令很多僑居海外的美國人感到不堪重負,而即將生效的美國海外賬戶納稅法案 (FATCA),更令這個問題雪上加霜,此外,也有一些人出于對主流價值理念的不認同,而最終選擇離開美國。

現象

據估計目前有超過600萬美國人在海外定居,按照規定,美國財政部每個季度都需要公布這段時期內放棄美國國籍或者永久居留權的人的名字,相較于普通美國民眾,一些知名人士選擇「逃離美國」,則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2012年,就在Facebook上市前,Facebook創始人之一 (Eduardo Saverin) 宣布放棄他早年獲得的美國國籍,成為新加坡永久性居民,這一舉動引起了美國輿論的軒然大波,美國紐約州參議員切克‧舒默認為,為了 逃避逾1億美元的資本利得稅才放棄了美國國籍,為此他不惜提交法案,提議對那些為稅務原因放棄美國國籍的人加倍徵收「退出稅」。

根據美國法律,個人和公司需要根據所有資本收益繳納一筆資產稅,這筆資本利得稅由納稅人的納稅等級和投資時間共同決定,它們分為短期資本利得和長期資本利得,除了資本利得稅外,遺產稅和贈與稅亦是不少美國富豪放棄美國國籍的原因之一。

除Eduardo Saverin,美國老牌歌手Tina Turner也在2013年放棄美國國籍,Turner久居瑞士,丈夫是德國籍音樂公司高管歐文‧巴赫,因此放棄美國國籍相對顯得合情合理,不過,外界普遍認為,美國的稅收制度只會進一步促使她離開美國而非留在美國。

新法案年中實施

雖然美國當局並沒有明確說明公民放棄美國國籍的理由,但是美國公民,特別是僑居海外的美國人,稅收負擔重被普遍認為是一個很關鍵的原因,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無論移居到世界什麼地方,都要向美國政府報稅,而且,只要收入達到一定金額,即便已在居住國繳稅,仍需向美國繳納備受爭議的全球所得稅。

更有甚者,從今年7月1日起,美國海外賬戶納稅法案 (FATCA)將正式實施,根據法案,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應當對海外賬戶的資產進行申報,如果涉及資產在5萬美元或以上,所有外國金融機構必須向美國國稅局 (IRS) 報告其美國客戶的賬戶信息。

FATCA 法案的目的是追討僑居海外的美國公民所拖欠的稅款,美國相關機構估計這個數字約為每年1000億美元,這就給僑居海外的美國人造成了很大的刺激,FATCA 法案的實施,意味著他們面臨更嚴格的資產申報制度,美國政府對其個人資產情況掌握更多,而且一旦有違規,他們將面臨更重的懲罰。

不想再做美國人?

對長期住在海外的美國人和居住在美國的富人來說,脫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打算脫籍的美國人首先證明自己過去五年當中一直在照章繳納所得稅,如果曾經漏稅,按照新的主動申報方案當中的規定,這些人得補交8年的稅款和利息,外加一筆罰金,罰金數額為受罰人過去8年當中最高賬戶餘額的25%。

此外,美國法律規定,放棄美國國籍的特定人群需為超過60萬美元的未實現資產收益繳稅,Facebook創始人之一Eduardo Saverin在2012 年宣布放棄他早年獲得的美國國籍,需要繳納大約3.65億美元的退出稅,與此同時,放棄美國綠卡的人,同樣也需要交退出稅。

 
Tufts Health Plan撥款AADI 拓展糖尿病教育

Tufts Health Plan 撥款AADI 拓展糖尿病教育

(News Chinatown訊)

加斯林美國亞裔糖尿病研進會 (AADI) 從 Tufts Health Plan 基金會獲得了 $70,089撥款,這些款項將資助「一年四季健康生活」活動的一系列經費,主要為教育亞裔老年人一切有關糖尿病的知識,例如運動,改善飲食和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這筆款項是Tufts Health Plan 基金會關注60歲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其中一部分,該基金會已經是第五年資助老年人健康計劃,這筆款項是健康與衛生的一部分,其中主要促進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預防,運動,營養以及預防跌倒。

一年四季健康生活活動的長期目標,是為了住在昆市的亞裔老人年改善整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該方案將集中在兩個方面:(1) 提高對糖尿病與其併發症的認識,以及(2) 在飲食運動和藥物治療作實際訓練與教育,該計劃還希望能提高患者的家人和照顧者對糖尿病的認識。

金良城研究主任指出,自從2000年AADI的成立,我們一直在波士頓地區進行宣傳活動,這是我們首次在昆市進行為期12個月的計劃,還得到了華康家庭護理中心的協助,所以我們非常高興。

一年四季健康生活活動是由亞裔糖尿病研進會 (AADI) 的專業醫療團隊執行,包括內分泌和認證的糖尿病教育醫療保健專業人士,招聘項目將由亞裔糖尿病研進會(AADI) 和昆市華康家庭護理中心 (MCHC) 共同努力促進, 各老人屋的經理與工作人員也會給予協助。

四個教育講座將每三個月進行一次,一年一共12個講座,在教育研討講座上將各種糖尿病相關的主題為教育重點,還以運動和食物為教育演示,一年四季健康生活的招聘已在2013年底進行,教育講座會在2014年2月開始。

在這三座老人房子的住戶主要語言是台山話,廣東話和普通話,華康家庭護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和護士每月到這三座樓探訪老人,他們了解到台山住戶能清楚聽懂廣東話;因此教育材料和活動將於廣東話和普通話進行,亞裔糖尿病研進會和華康家庭護理中心的工作人員能說多種語言,並能以主要語言跟住戶進行溝通。免費參加,如有意者請致電華康家庭護理中心登記。(電話: 617-479-8880)

關於加斯林糖尿病中心

加斯林糖尿病中心總部設立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承擔全球性的糖尿病研究,臨床測試,教育和健康保健方案,中心致力于確保 糖尿病患者能延長生命時間,擁有健康生活,並提供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加斯林是一個獨立的,非盈利行機構,隸屬于哈佛醫學院和公認為國際性地創新糖尿病治療方法、預防、科研、教育和保健,

其使命是預防、治療、和治癒糖尿病,減少糖尿病以及其併發症,如想獲取更多資料,請瀏覽www.joslin.org.

關於加斯林亞裔糖尿病研進會(AADI)

加斯林亞裔糖尿病研進會 (AADI) 是由加斯林糖尿病中心意識到亞裔在文化和醫學上對糖尿病的認知很低,所以中心決定在2000年成立此會,加斯林亞裔糖尿病研進會(AADI)的宗旨是從研究、教育、外展及提供適當文化糖尿病治療方法來提高美國亞裔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素。

關於華康家庭護理中心 (MCHC)

華康家庭護理中心 (MCHC) 成立于 1995,此公司為來自不同背景的患者提供優質的家庭護理服務,由於擁有多元文化和各種語言優勢及高效率的家庭護理服務,所以華康家庭護理中心一直成為首選的家庭護理中心, 華康家庭護理中心服務地區包括Greater Boston、 Merrimack Valley、South Shore and North Shore. 、如想獲取更多資料,請瀏覽www.multiculturalhomecare.com.

 
塞班島美籍中國嬰兒産業內

塞班島美籍中國嬰兒産業內

美國廣播公司報導,熱帶島嶼塞班正經歷一場嬰兒潮,塞班是北馬利亞納群島的一部分,屬美國領土,距離中國只有4小時飛行距離,此地頗受遊客追捧,因為無需簽證便可停留最多45天,但一項不為人知的産業正在吸引另類遊客的到來。

該産業始於中國,我們一名假扮孕婦的員工在北京發現,有旅行社向想把孩子生在美國的中國孕婦兜售旅遊套餐,代理商將塞班兜售為五星級度假地,稱套餐包括 高端住宿和頂尖醫療服務,整個産品起價2.7萬美元,承諾辦理社會保險卡、出生證明,更重要的是能立即為嬰兒帶來身份的美國護照。

當地統計顯示,中國媽媽在當地産子的數量正飛漲,從2009年僅8名嬰兒一躍增長到35倍,到2012年達282名嬰兒,這意味著,塞班出生的嬰兒中71%是ABC-美國出生的中國人。

 

這並不違法,但遭到批評,艾奧瓦州眾議員史蒂夫金説:「他們長大成年後便可申請將家人帶到美國。這讓我感覺我們在北馬利亞納群島敞開了大門,應想辦法堵 住這個漏洞。」

塞班島的國會議員薩博蘭表示,他了解這一問題的存在,曾致信美國國土安全部請求幫助,我們想確保這個小問題不會變大,我們正努力解決,他們試圖在ABC生意妨礙規模更龐大的中國旅遊産業及其給塞班經濟帶來美元之前,將其控制住這門生意正火,不少旅行社仍在兜售「美籍中國 嬰兒”的旅遊套餐。」


 

(註) 塞班島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被西班牙統治,馬里亞納群島的原住民查莫羅人曾被西班牙殖民者強遷關島,到後來查莫羅人獲准重新從關島北遷時,塞班早已有加羅林群島人定居,所以加羅林語現今在北馬里亞納群島與查莫羅語和英語並列官方語言。

1899年美西戰爭後西班牙戰敗,美國從西班牙佔領並買下關島,但對密克羅尼西亞地區其他島嶼沒有興趣,西班牙從東亞撤走前把塞班等島嶼賣給德國,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日本接收全部德屬島嶼,並獲國際聯盟授權託管,隸屬於南洋廳,當時,在日本國內把塞班島稱為「彩帆島」,塞班島之建設始於日本託管時期,主要發展糖業與漁業,自1930年代起,太平洋局勢緊張,日本在此構築重型工事以資防守,1941年此處部署日軍達3萬人,成為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同日)襲擊美屬關島的主力。

1944年6月15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從島南端登陸,與守軍血戰三週,擊潰守軍,史稱「塞班島戰役」Battle of Saipan,好萊塢曾以《獵風行動》(Windtalkers)一片將此役搬上螢幕。

1947年,聯合國授權成立太平洋島嶼託管地(Trust Territory of the Pacific Islands),由美國管治,並以塞班為首府。1962年,託管地中的馬里亞納區居民公投,通過與關島合併的提案,但關島查莫羅人仍痛恨塞班查莫羅人戰時協助日本統治者的行為,提案在關島被否決。1970年代初期,美國和聯合國接受馬里亞納區居民的要求,脫離託管地其他地區獨自與美國談判。1975年,雙方簽訂「盟約」(covenant)。1978年1月,「北馬里亞納群島聯邦」成立,成立自治政府,1986年11月正式成為美國領土,原住民和以後邦內出生者均獲美國公民身份。

 
« 最先前一個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460下一個最後 »

第 453 頁, 共 476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