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競選中的第3者

英倫銀行等穩定美元操作

日本央行、歐洲央行、英倫銀行及瑞士央行,與美國聯儲局協商後,共同決定將7天期美元回購操作的頻率,由每日1次,恢復至每周1次,將於5月1日生效,並將根據公佈的時間表進行為期7天操作。各央行表示,考慮到美元融資環境改善、近期提供美元流動性的操作需求低,因而作出這項決定。央行隨時準備根據市場情況,重新調整美元流動性供應。央行透過常設美元流動性互換額度安排,來提供流動性,以紓緩全球融資市場壓力,有助減輕這種壓力對家庭及企業信貸供應的影響,包括國內及海外。

alt

競選中的第3者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拜登宣佈 2024 年競選連任道:「讓我們完成這項工作」?「雞犬不留」令民眾會迫於生存另作選擇?歷史告知:老布殊1988年美國總統選舉,他承接里根的光環而壓倒性當選總統,任內最為人知的政績,莫過於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美國在戰爭中成功擊敗伊拉克,並實施經濟制裁,不久,蘇聯解體冷戰告終。

美國軍事力量和世界警察的國際地位得以確立,因國內的經濟問題,連任敗給克林頓,但其外交成就使他經常被評價為美國歷史上最好的一任任期總統。這位第41任美國總統,歷任美國副總統、美國國會眾議員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中央情報總監。2018年11月30日,在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家中安詳辭世,終年94歲。

拜登要連任?民主黨內其他人要出線又談何容易?只能靠共和黨「奪政」美政壇始能變天,但誰又能兜過黨內阻路大山特朗普?

alt

法新社報導,外界普遍預期共和黨籍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提斯,將尋求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而他此次訪問日本、南韓、以色列與英國,一般認為是替自己的外交和安全資歷增色。(圖:德桑提斯首訪日與岸田相見歡。)

德桑提斯接受日媒專訪時明確表示,希望兩岸維持現狀,為了避免「台灣有事」(兩岸衝突),美日應團結提高威懾力。他指出,對美國的國家安全保障而言,中國是最大的威脅,佛羅里達州正急著擬定對中國強硬的法案。

德桑提斯以對中強硬派聞名,他把中國拿來與冷戰時代的蘇聯做比較指出,中國就是「21世紀的蘇聯」,中國共產黨在經濟上比以前的蘇聯還要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意識形態相當強,企圖把強化的軍事影響向中國境外擴張,這對美國、日本及同盟國來說是憂慮的根源。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美國支援烏克蘭,共和黨支持者之間似乎出現「支援疲乏」的徵兆。他表示,期待烏克蘭軍隊反攻成功,但他認為,美國聯邦預算有巨額債務、面臨通貨膨脹等問題,所以他重申對美國援烏採取慎重的立場。

alt

德桑提斯這次接受日本政府的邀請訪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等政要會面,德桑提斯尚未正式宣佈角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但從民調和媒體關注度來看,他目前在共和黨內已對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構成最大威脅。他被問及今後的動向時僅說:「在州議會會期結束前不會表態。」

美國總統拜登週二正式宣佈,他將在 2024 年競選連任,要求選民給他更多時間「完成這項工作」,拜登在第二個任期結束時將年滿 86 歲,拜登說:「我說過,我們正在為美國的靈魂而戰,現在仍然如此,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在未來的歲月裡,我們的自由是更多還是更少,權利是更多還是更少。」雖然大批民主黨選民表示他們不希望他參選,部分原因是他的年齡,拜登的擔憂被稱為「完全合法」,但他沒有在發佈視頻中正面解決這些問題。(*願第3者勝出。)

alt

尹錫悅「免跪說」惹議

首爾電:韓國總統尹錫悅關於前殖民國日本不需「下跪道歉」以改善關係的評論引發巨大爭議。長期以來,受到東京1910年至1945年對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問題,韓日關係一直相當緊張。根據「華盛頓郵報」刊登的專訪內容,尹錫悅出發訪美前表示,若要改善韓日關係,他不能接受「日本必須因為我們100年前的歷史而下跪道歉」的想法。法新社報導,正在美國進行為期6天國事訪問的尹錫悅,將強化韓日關係列入重要政策。此刻他正設法強化區域安全合作,以應對來自北韓的日益升高威脅。


 
弘揚祖德繼往開來

alt

喜拉莉投書紐時責麥卡錫

喜拉莉4月24日紐約時報投書道:「眾院議長麥卡錫挾持美國經濟用信譽為勒贖,威脅拜登總統大幅刪減預算,傷害美元的稱霸地位。回顧2011年時任國務卿的她,目睹兩黨角力導致美國信用在國際之間受挫,同年7月,在香港參加美國商會舉辦的研討會,來自亞洲各地美企焦急關切,沒人願意說出口的一句:「若美國撐不住了,中國是否剛好趁機填補真空?」如今共和黨又玩相同把戲,美國在國際社會的領導地位取決於美國國內的經濟實力,國債違約將導致700萬人失業,經濟陷入重度衰退,美國將不再可以跟對手一較高下,足以主導微晶片、乾淨能源等未來產業,並讓美軍朝現代化發展的「民主兵工廠」。即使把經濟傷害放在一邊,光是以邊緣政策玩弄國債問題,就已經落人口實,美國看起來變得越失常、越不值得信賴……

alt

弘揚祖德繼往開來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多天前,中華公所核數張青梅通知,4月23號中午中華公所代表波士頓僑界「宴請」世界鳳倫公所2023年第11屆懇親大會成員。在華人圈子互相捧場也是禮上往來,加上黃氏元老團主席黃國威長袖善舞,致令中國城各團體都有代表出席。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致歡迎詞時宣佈「紐英崙鳳倫公所」主席司徒宗達榮膺世界鳳倫公所會長。

司徒宗達笑言,懇親大會原本應該在2020年10月舉辦,因疫情爆發而一再推遲,足足準備了6年,籌辦了2次,現總算圓滿成功舉辦,令他一下子輕輕鬆鬆安心放下重任,他感謝所有宗親、僑社友好及一直在他身旁打點一切的關麗莎。現場各地代表紛紛起立和大家打招呼,他們有遠道自香港、新加坡、加拿大、三藩市、芝加哥及美國多個地區而來,以及廣東開平司徒氏圖書館的鳳倫公所宗親代表。(*世界鳳倫公所第11屆懇親大會4月21日至23日在波士頓歡聚一堂。圖:鳳倫公所前大合照。黃定國提供)

alt

圖:假中華公所會議室交流共商會務。(黃定國提供)

alt

圖:弘揚祖德不忘初心。(黃定國提供)

alt

圖:新加坡司徒氏教倫堂致送給中華公所紀念品。(徐佩蒂攝)

alt

圖:前排:左至右:中華公所中文秘書翕宇才、核數張青梅、主席雷國輝、英文秘書阮鴻燦、董事周樹昂,後排司徒宗達、關麗莎。(徐佩蒂攝)

尹鍚悅訪美與拜登舉行首腦會談

南韓總統尹錫悅啟程前往華盛頓,展開為期七日的訪美行程,是南韓總統時隔12年再次國事訪問美國,將會與美國總統拜登參加聯誼活動、雙邊會談、國賓晚宴等。韓聯社報導,在當地星期三舉行的韓美首腦會談上,兩國總統有望具體討論強化對北韓延伸威懾和經濟安全合作的方案。尹錫悅亦會出席兩國企業家參加的經濟外交活動,並在美國參眾兩院聯席會議和哈佛大學發表演講。

小米促解凍53億資產遭印度法院駁回

印度高等法院駁回小米,對印度中央執法局凍結其約53億港元資產所提出的上訴案。法院認為,小米印度公司可基於印度憲法第14條提出質疑,但法院仍維持了《外滙管理法》第37A條的憲法效力;法院也允許小米印度公司根據《外滙管理法》第37A(5)條選擇上訴。對於判決,小米負責人表示,正研究事件及等待書面判決,並強調公司在印度業務,符合當地相關法律和規定。早前小米總裁盧偉冰曾表示,公司在印度市場面臨較大挑戰,存在資金上的影響。此外,小米手機曾經連續數年維持印度市佔第一,但近季出現大幅下跌,如今已跌至市場第四名,市佔率約16%,單季度出貨量僅約500萬部。


 
甘迺迪家族重燃總統夢?

alt

甘迺迪家族重燃總統夢?

據《CNN》報導:現年69歲的環境律師和反疫苗活動家小羅伯特.甘迺迪 (Robert F. Kennedy Jr.) 提交文件,以民主黨身份參加下屆美國總統競選,小甘迺迪是紐約州參議員、美國司法部長和1968年總統候選人羅伯特.甘迺迪 (Robert F. Kennedy) 的兒子,也是已故總統約翰.甘迺迪 (John F. Kennedy) 的侄子,這兩人都在 1960 年代遇刺身亡。如果小甘迺迪競選之路順暢,他將成為甘迺迪家族成員中最新一個進入政界的人。(*註:TAGS環境律師是專門從事環境法領域的法律專業人員。這包括廣泛的法律和監管問題,例如污染控制、自然資源管理、土地使用規劃等等。(圄:甘迺迪三兄弟。)

alt

終結美國深刻的政治分歧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愛家愛國愛世界」拜登是否該放棄連任?小羅伯特.甘迺迪在家族大本營麻州舉行競選起跑活動,他說:「我今天來這裡,是為了宣佈爭取民主黨美國總統候選人提名。」他矢言「向美國人民說出真相」,以終結美國深刻的政治分歧。

他說:「未來18個月的競選任務及總統任期,我將終結貪腐的官商勾結,這種脅迫性的強加企業封建主義於我國」。和他背道而馳的是家族多位成員日前簽名連署,支持拜登總統角逐連任。法新社報導:「小羅伯特.甘迺迪想爭取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須與現任總統拜登競爭,但不被看好。」黨內傳聞想與拜登競爭提名資格的機會很渺茫?

alt

甘迺迪家族是美國一個政治家族,19世紀中期愛爾蘭韋克斯福德郡逃荒到美國的後裔,家族成員老約瑟夫·甘迺迪曾任美國駐英國大使,約翰·甘迺迪曾任美國第35任總統,羅伯特·甘迺迪曾任美國司法部長愛德華·甘迺迪曾任聯邦參議員長達47年之久。家族成員的財富、魅力以及對公共事務的持續參與,使甘迺迪家族成為了美國過去半個多世紀裡的文化符號。

在長達64年的時間裡都在華盛頓擔任公職,家族曾遭遇了許多悲劇事件,被稱為「甘迺迪詛咒」。約翰·甘迺迪第35屆美國總統,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總統之一,領著美國人跨過冷戰、古巴導彈危機、太空競賽、核彈恐慌,配上廢話不多、幽默耿直的演講行事風格,他在位不到三年時間,收穫許多美國人好評。

alt

華人前進會:白宮見證

華人前進會被邀請到白宮見證拜登總統簽署保護環境的行政命令。這個行政命令其中一個目標是實施最近拜登政府所推動減少通貨膨脹法案的指引,進一步將環境正義納入聯邦機構的工作,為所有人帶來清潔能源和健康的生活環境,拜登政府也希望透過此行政命令承認、消除和減輕那些遭受有毒污染和氣候等其他環境負擔的人的傷害。

在上任的第一周,拜登總統啟動了我們國家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環境正義議程。該行動將通過確保所有人都能受益於清潔的空氣、清潔的水資源、更好的健康、獲得綠色空間、安全和負擔得起的住房、以及綠色交通來繼續實現這願景。

基層組織代表陳玉珍

地球日前夕,全國各地的100多名領導一起於白宮見證拜登總統簽署這個行政命令,華人前進會是其中一個被邀請的基層組織以代表麻州的華人社區,行政主任陳玉珍作為代表出席活動,麻州參議員馬基也出席參加行政命令簽署。

alt

在整個地球週期間,拜登總統、哈里斯副總統和其他內閣級官員都舉辦活動承諾將重點關注總統的“投資美國”議程如何能夠推動美國製造業和清潔能源產業的繁榮,創造高薪工作降低能源價格,以實現我們的氣候目標,並促進環境正義和保護。

華埠受聯邦政府注意

在過去一年,拜登政府也召開了多次的座談會,以了解環境對有色人種社區和低收入社區的影響,這話題也包括波士頓華埠如何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例如是高速公路污染、全球暖化和海平線上升等問題,波士頓華埠是全市最熱的鄰區,被高速公路包圍,和近海平線。除了這些環境的影響,華埠工人基層居民也面臨著租金上漲的壓力。這個行政命令指出,除了解決環境問題,也需要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強調投資於有色人種社區。

波士頓華埠最近能得到聯邦政府的注意,是有勞於華埠居民和社區多年來的組織工作及不斷的發聲,不只重視個人利益亦關心整個社區的改變,同時與其他有色人種社區和低收入社區的合作。2023年2月28日,波士頓華埠得到聯邦交通局一百八十萬的基金,去克服高速公路為社區帶來的負面影響。


 
教宗:宗教領袖應當宣導相遇文化

alt

宗教:生存之

宗教:「神聖存在的文化體系」,宗教相當於人文社科中的一門包羅萬象的「生存之」。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宗教的表現形式包括:儀式、講道、紀念或崇拜、祭祀神明、犧牲、節日、節慶、殯葬服務、婚姻服務、禱告、音樂、藝術、公共服務或其他文化形式。全世界大約有10000個不同宗教,大約84%的人口附屬於6個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道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alt

教宗:宗教領袖應當宣導相遇文化

教宗強調:「當宗教領袖應當致力於培養相遇文化,為對話做榜樣,以積極的協作服務於生命、人的尊嚴並守護受造界時,我們就應該向天主感恩。」教宗表示:「我衷心希望佛教徒和天主教徒能加強他們的關係,加深彼此間的瞭解,並尊重各自的精神傳統,在世界上見證公義、和平、保護人性尊嚴的價值觀。」

別留下仇恨的痕跡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去了北京,並在王府井教堂主持彌撒,被稱「破冰之旅」。周守仁帶禱時表示,要愛國及愛教會,會見傳媒時補充,認為大家都要學習如何愛國、愛教會,每個人都會想自己國家「好」、不會想國家「衰」,又認為愛國是應份。對於中梵之間表示已有溝通渠道。

alt

天主教在尋求心靈自由的路是比較「釋放」,從梵蒂岡發放的消息,教宗接見蒙古佛教代表團,教宗說:和平是當今人類的熱切渴望,因此,迫切需要通過各層級的對話,促進和平與非暴力的文化,成為耶穌的「真正門徒」或佛陀的跟隨者就是要接受「他們的教導。」

教宗解釋,愛天主、愛仇人和寬恕的邏輯是耶穌的教導,耶穌生活在一個充滿暴力的時代,祂教導說,人心才是暴力與和平對抗的真正戰場,祂始終宣講天主無條件的愛和寬恕。佛陀的核心教導也是非暴力及和平,他說:「得勝會留下仇恨痕跡,因戰敗者會蒙受苦,應抛棄一切勝敗的念頭,活在平安與喜樂中。」

因此,在一個飽受衝突和戰爭折磨的世界中,作為宗教領袖,我們應深深植根於我們各自的宗教教義,我們有義務在人類中喚起,放棄暴力和建設和平文化的意願。(*圖2016教宗10月5日,首次公開接見蘇州教區主教徐宏根,並與前往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朝聖的教友合照。)

alt

當教宗方濟各,又一次會見了在羅馬進行宗教交談的「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和錫克教」代表團,教宗在保祿六世大廳的側廳接見了一個來自泰國的佛教僧侶代表團。

交談的主題為:「法與聖言,在一個複雜時代的對話與合作」,由聖座宗教交談委員會、意大利主教團大公運動和宗教交談全國辦公室、意大利佛教聯盟、教宗強調:「當宗教領袖致力於培養相遇文化,為對話做榜樣,以積極的協作服務於生命、人的尊嚴並守護受造界時,我們就應該向天主感恩。」(*註:教宗 (羅馬主教)亦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

alt

周守仁主教:中三立志為神父

天主教主教耶穌會會士香港華仁書院九龍華仁書院校監,現任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於1959年8月7日在香港出生,同年受洗加入天主教,中學就讀於香港華仁書院,中三時已經立志成為神父,其後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取得心理/哲學學士學位、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於1984年,在愛爾蘭加入耶穌會。後他在愛爾蘭耶穌會米爾敦神哲學院攻讀哲學碩士,1988年回港到九龍華仁書院實習,再在聖修學院研讀神學學士。2021年12月4日在晉牧儀式後,周守仁主教表示:「自己經過一番掙扎才決定接任主教。」強調教會若缺乏年輕人會是一個沒有將來的教會,寄語社會給予空間聆聽年輕人的意見。


 
« 最先前一個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下一個最後 »

第 140 頁, 共 489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