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連:無法選擇出生 可選擇做人

慶美國238歲生日快樂,誰最愛國?


一年一度的波士頓國慶日音樂會(Boston Pops Forth of July) 周四提前舉行,避開亞瑟颶風 (Hurricane Arthur) 可能帶來的豪雨,音樂會后的煙火表演在查爾斯河 (Charles River) 上空絢爛登場。根據地産網站 Movoto 綜合分析聯邦人口普查局、聯邦退伍軍人會、谷歌、臉書和Wikipedia上的資料,作出的「愛國排行榜」,南卡洛納州名列第一;緬因、北卡、懷俄明、維琴尼亞、阿拉斯加、阿拉巴馬、和亞利桑納分列前十名;美國自由民主的發源地麻州,名列27,紐約州33,佛羅里達第6、德州14,加州則是埝底的第50名;麻州在全美歷史地標人均數最高指數,在總統大選投票率也不差,但其他項目則不如其他地區;「愛國地圖」看來,愛國州多集中在美國東南部。

連戰夜宴藍營大佬 拉抬兒子台北市長選情

據台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晚宴」請黨籍雙北 (台北市、新北市) 立委及黨內大佬,全力拉抬兒子連勝文參選台北市長的選情,連戰表示,身為 父親、當然關心兒子能否勝選,身為國民黨員,更關心年底大選對國民黨的永續、發展;「連勝文不能輸,國民黨更不能輸 」,晚宴請「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以及多位台北市選區的國民黨籍立委。

馬英九:全力支持連勝文 願分享自己經驗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北市選情陷入膠着,馬英九在中美洲薩爾瓦多與媒體茶敘時接受採訪,媒體提問,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民調」支持度下滑,如何看待?對此,馬英九回應,台北市的選情確實是相當緊繃,他希望候選人(此處指連勝文)能夠掌握新情況的發展,做出好的策略規劃;馬總統說,他和台北市長郝龍斌對於台北市政問題都有些心得和經驗,願意與連勝文分享,「我們會全力以赴支持他勝選!」


 

連:無法選擇出生 可選擇做人

(中央社)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接受電視台專訪表示,他無法挑選或改變出生背景,但可選擇做怎樣的人,連勝文表示,他不認為世界上沒有不能挑戰的舊思維,也沒有不能突破的保守法規,但要思考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許多保守思維要突破,「這在我的DNA內,不用擔心我沒有衝撞的GUTS」。

連勝文分析,台北市的劣勢是許多法規綁住,這不能怪公務人員保守,因為法規本身就是落後保守;至於財政問題,他說,檢視北市財政,是目前負債比例六都最高,他與對手的不同處,是會推算每個政策將對財政有何影響,因為財政是很重要的問題,他要確保政策可實現。

連勝文認為台北市的優勢是人才多,人才是國家未來長遠競爭的關鍵,這與教育普及有很大的關係,此外,與東京、首爾、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相比,北市生活品質與所需付出代價也相對好。

提到對雙北市合併的看法,連勝文說,雙北很多政策上有密切合作,例如河川整治、交通建設等,是「大城市分成兩片」,有共同生活圈,連勝文認為,城市合併必須對雙方市民有一定幫助,有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另也有「財政問題」的前提,因為任何都市規劃調整若未配合財政預算調整,會很辛苦。

(圖) 針對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宴請黨內立委,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表示,這是整合內部計劃的一部分,包含各區立委和市議員,已有初步結果,會把事情做好。

有關連勝文:要走出自己風格

出生日期1970年2月4日,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台灣企業家、政治人物,為國民黨大老連戰之長子,籍貫台灣台南,祖籍福建龍溪,出生於台南,後遷居台北,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碩士,曾任職於美國瑞士信貸,1998年加入摩根史坦利公司,2005年當選為中國國民黨黨代、中央委員、中常委。

曾追求藝人侯佩岑,引起諸多議論,被網友痛批,最後侯佩岑選擇與周傑倫在一起,2006年6月23日,與蔡依珊 (其姑姑為前駐日代表蔣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 於12月29日上午11時,公證結婚。

2007年1月22日,與蔡依珊於晶華酒店舉行中午茶會;晚間的君悅飯店補辦婚宴,現場政商影藝賓客雲集,盛宴華服,宛若星光大道,使原本預訂席開60桌的晚間囍宴增為64桌,兩場人數超過千人。

2008年2月12日,兒子連定捷出生,這個名字是連戰親自幫孫子取的,其意之一,是希望國民黨在這次總統大選中一定傳出捷報,也有紀念祖父連震東的意涵,一家人考慮了好久,終於拍板定案,就叫做「連定捷」。

2008年8月21日,時任台北市長的郝龍斌正式宣佈由 (他) 擔任悠遊卡公司的官派董事,於即將召開的董事會上推舉為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於2010年5月6日因個人因素請辭,2010年6月24日,次子連安捷出生。

2010年11月26日,遭槍擊,晚間於永和市為市議員站台助選時遭遇綽號「馬面」的男子林正偉槍擊,子彈從左臉頰進右臉出,滿面是血向倒下後,被送往台大醫院急救,生命跡象穩定,嫌犯林正偉立刻遭警方逮捕和偵訊。

有「人氣天王」之稱,在馬英九競選領導人之初,曾有傳言稱是備選搭檔之一,但由於「太年輕」而作罷,直到現在,雖貴為國民黨中常委,但本職一直在金融界,連勝文對自己的家庭,很低調;但談到投資,他還蠻專業的,至於政治,他顯然不想走自己父親的路,他認為自己可以走出自己的格調。


 
國慶日:了解美國社會與價值觀

國慶日:了解美國社會與價值觀

(News Chinatown訊)
7月4日美國國慶日,由「紐英崙中華總會」、「紐英崙廣東同鄉總會」、「港澳之友社」發動之國慶日宴會,獲得社區支持反應熱烈,晚宴6:30分在帝苑大酒樓舉行;對一些生活在美國一大段日子的朋友,也許並無關注「美國社會與價值觀」。

何謂「美國社會與價值觀」?當人類心靈深處有一堅信,即每人都有一些權利,像免於遭受壓迫、自由做合理選擇、免於遭受殘暴的權利;18世紀歐洲興起了根基於普遍性秩序的「自然法」概念,為所有人勾勒出這般的權利,這套哲學對1776年的美國革命有巨大的影響,也影響到美國憲法中的組成概念。

就在「第一屆國會會議」上麥迪遜帶領起草了這樣一個法案,到1791年各州通過了通常被稱為《權利法案》的《憲法》頭十條修正案,但這些還不是《憲法》所列舉的全部權利,自那時以來增加的許多修正案,為擴大憲法對民權的保護起了很大作用。


其中「人權」 (Human Rights) 強調,所有人都享有與生俱來的權利,這些權利使人具有追求人生尊嚴的能力,這些權利不是任何政府的恩賜,而是應受到所有政府的保護,建立在公正、容忍、尊嚴和尊重基礎之上的自由,不分民族、宗教、政治從屬或社會地位,使人們能夠追求這些基本權利。

美國《憲法》起草人將奴隸問題留給後代人解決,到了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最高法院開始對那些以種族、膚色和祖籍為由實行歧視的法律給予嚴格審視,禁止政府制度中的幾乎一切形式的種族歧視。

言論和發表意見的自由,特別是就有關政治和其他公共事務發表言論和意見的自由,是所有民主制度的生命線,民主政府對大部份文字和言論都不加控制,因此,民主國家往往有表達不同,甚至相反觀點和意見的多種聲音。

一八六一年四月內戰爆發,早在一八六二年七月二十二日,林肯總統就巳向其內閣宣讀歷史上著名的解放奴隸公告的初稿,正式的解放奴隸公告是在一八六三年一月一日向全世界宣佈的。

詹森總統促請國會將甘迺迪總統於一九六三年所提的建議制訂為法律,確保所有美國人民的投票權:規定僅因種族與宗教上的原因拒絕任何人進入旅店、飯館與其它公共場所,乃應加懲處之罪行;加速實行種族合校;並提供一 種手段、保證所有美國人均有平等就業的機會,國會兩院於一九六四年以壓倒多數通過這一提案,這是前所未有的最徹底的民權法案,是美國立法史上的里程碑,簽署法案前,詹森總統於一九六四年七月二日向美國人民廣播了這個公告。

「美國軍人權利法案」正式名稱為「1944年軍人復員法案」,該法案由美國總統羅斯福於1944年6月22日 簽署,此時該法案經國會通過的消息多半並未揭露,部分原因是諾曼地登陸行動正在執行中,隨著大戰在一年之後歐洲與亞洲分別結束,「美國軍人權利法案」(The GI Bill of Rights)的條款也立即被完整檢視,在短短幾年之內,這個新法的實施、對美國社會與經濟造成不少改變。

7月4號是美國的國慶日,一百多年前,美國在這一天簽下獨立宣言,宣佈獨立,4號當天,美國各地舉辦豐富多樣的慶祝活動,像是熱鬧的花車遊行、還有最讓人期待的就是煙火大會,波士頓、華盛頓、亞特蘭大、費城和紐奧良都舉辦了大型的慶祝會,美國人紛紛把紅白藍的三色國旗穿上身,參加遊行熱熱鬧鬧的慶祝。

2012年,因為災難性颶風珊迪侵襲,必須一度關閉的自由女神像,也在美國國慶日這天再度開放,民眾趁著假日全家出動到自由島一賭自由女神的風彩。

駐:根據《維基百科》,自由女神今年127歲,是法國送給美國的禮物,象徵著美國和自由,自由女神的外表是羅馬神話中的自由女神,頭上帶著有七道光芒的皇冠,象徵著七大洋七大洲。右手高高舉著火炬,左手裡拿著美國獨立宣言,腳邊有鎖鍊環繞

 
馬英九:兩岸處於65年來最穩定時刻

全美國為世界杯瘋狂盡管

美國在過去曾經被視為足球荒漠,但是巴西世界杯上卻讓人看到了一個對足球充滿熱情的美利堅。美國與比利時的比賽,包括總統奧巴馬、副總統拜登乃至美國空軍、海軍等都在官方推特上為美國隊助威,堪稱是全民動員。

美國總統奧巴馬:向前沖,美國隊;美國副總統拜登:我們上吧;美國空軍:一個國家,一個夢想,沖吧,美國隊;美國中央情報局:祝福今天美國男足從第一道防線到最後一道防線的霍華德都好運;白宮:在美國,我們不會固步自封,我們渴望競爭,那就是我們,讓我們沖吧。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事在人為,有志竟成;勤能補拙,儉以助廉;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馬英九:兩岸處於65年來最穩定時刻

綜合報導:馬總統29日率團展開興誼專案,將參加7月1日舉行的巴拿馬新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巴拿馬媒體「新聞報」、「星報」報導時,引用西班牙國家通訊社「艾菲社(EFE)」的新聞來源,因此,都把馬總統的照片誤植為張志軍,外交部發現新聞報與星報誤植照片後,立即去電要求更正,兩媒體網站也馬上更正。

據台灣媒體報導,馬英九在參加僑宴時強調,海峽兩岸到今天可说是分治65年以來最穩定的時刻,但挑戰仍多,兩岸仍有許多歧見,希望雙方要拿出勇氣與願景,面對現實重視現實,用擱置爭議共創雙贏方面一步步向前邁進。

馬英九在致詞時提到,他在6年前的2008年5月20日就任時,就有很清楚的施政目標,其中在兩岸關係方面,就是要打造和平的兩岸關係,馬英九指出,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兩岸過去從熱戰到冷戰,經歷很長的時間,他上任後總算讓兩岸交流與互訪更為密切;其中兩岸人民互訪大幅增加,一年往來近800萬人次;陸生赴台就學也從他上任前823位陸生增加到現在2.5萬人,增長30多倍,因為他認為兩岸要永久和平,兩岸年輕人應在人生比較早的階段與對方做朋友,打好和平發展的基礎。

上周,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首訪台灣,也是兩岸關係交流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本周一下午前往台灣立法院說明相關情況,王郁琦表示,張志軍本次赴台,雙方確立了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互訪機制,讓兩岸關係制度化邁向正向發展,他認為,本次張志軍赴台參訪,是正面且成功的。

王郁琦在會后受訪時表示,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互訪機制未來將會常態化,加上陸委會跟國台辦間的常態溝通機制,現在兩岸雙方溝通管道已經非常暢通;兩人在本次正式會面中也針對不同議題達成許多積極共識,他肯定張志軍訪台相當成功。

 
張志軍 - 百聞不如一見的真實臺灣

張志軍 - 百聞不如一見的真實臺灣

(中國新聞網)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結束臺灣之行,這是近65年來大陸對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訪台,張志軍親歷臺灣「望、聞、問、切」,看到、聽到、了解到、感知到一個百聞不如一見的真實臺灣。

時間不長,日程緊湊,4天3夜裏,張志軍與臺灣方面大陸委員會主委王郁琦見面,就兩岸關係交換看法,同新北市、臺中市、高雄市3位市長會面,還和企業界、宗教界、村民、漁民、果農、學生等臺灣各界交流。

張志軍此行被形容為包容之行、多元之行,走基層、重民意、釋善意,臺灣普通民眾能直接聽到大陸官員講對臺政策,並以此渠道直接反應問題,所以此行也被外界解讀為大陸對臺政策更加注重臺灣人的心理。

-即是看

赴臺前,張志軍對臺灣的認識多是來自書籍、朋友介紹和媒體報導,他説,國臺辦200多位同仁中,除了他,幾乎都到過臺灣,自言這對自己處理兩岸事務不是很有利。

張志軍明白臺灣是多元社會,在很多問題上有許多不同聲音,他坦言希望能多與各界尤其基層民眾接觸,了解他們的生活、想法、所思所盼,了解他們對發展兩岸關係的想法、建議,以便了解一個真實的臺灣。

幾 天來,張志軍走訪三中一青 (臺灣中南部、中下階層、中小企業和青年群體),用眼睛近距離觀察臺灣,有了圖,有了真相,望見真切臺灣,張志軍與新北、高雄、臺中三市市長會面,了解市 政建設、公共政策、民眾生活情況,他參觀中小企業生産線、了解托老中心狀況、感受當地少數民族風俗、深入莫拉克災區了解村民生活現狀……

在與王郁琦茶敘時,張志軍介紹了參訪印象,用王郁琦的話説,「通過親身與臺灣基層互動,與不同職業、背景的民眾交換意見,張主任展現了希望了解臺灣情況的善意。」

-即是聽

張志軍訪台前,一則評論稱此行是帶著耳朵的「傾聽之旅」,引發熱議,在臺期間,張志軍頻入基層,探訪孤寡老人、婦女兒童,與青年學子、中小企業者、農民、宗教界座談、交談,傾聽民眾多元呼聲。

張志軍走訪烏來泰雅人,部落頭目表達期待有更多大陸游客來旅遊的訴求;與學者座談交流,聽取發展兩岸關係的意見建議;與學子座談,用心聆聽;與中小企業座談,企業代表們針對諸如社保、融資困難、土地糾紛等在陸投資所遇困難,一一説明。

在臺中盲校,張志軍聆聽盲童演奏《桃花過渡》、《何日君再來》和《寶島曼波》,以另一種溫馨的互動傾聽臺灣風土人情,在每一個參訪行程中,張志軍都仔細聆聽,並不時作出回應,表示“在這裡聽到的意見,我都會帶回去。

王郁琦在與張志軍茶敘後對媒體表示,這次張志軍能夠到臺灣來跟基層民眾互動,真實了解臺灣基層民眾的想法,同時在過程之中也會有不同意見的臺灣民眾利用不同方式向他表達意見,這展現了張志軍希望了解臺灣真實情況的善意,就這一點來説,我們必須要給予肯定。

-即詢問

參訪敬老院時,張志軍套上志工服,幫老人們打飯,並與他們一起用餐,不斷關切詢問家裏有幾個孩子啊?、他們常來看您嗎?、這裡離家遠嗎?與大陸配偶交談時,張志軍聽出對方口音少了家鄉腔、多了臺灣味,問她臺灣住得習不習慣。

走訪中小企業時,張志軍告訴在場兩岸媒體,他特別請出席的中小企業代表多介紹真實的情況、遇到的問題,在走訪烏來泰雅人時,張志軍非常關心當地旅遊業發展,詳細詢問烏來可以住宿多少人,並表示要推薦大陸人來旅遊。

在高雄杉林區木瓜園區,艷陽高照,汗流浹背的張志軍詳細了解當地水果種植和果農生産、生活情況,做著兩岸農民收入的比較,對果農反映希望解決臺灣水果銷往大陸的通關與檢疫問題,他認真作答。

-即摸脈

臺灣主流民意非常明顯地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格局和趨勢,也支援和歡迎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互動和參訪。因為多交流多溝通有利於增加相互了解和信任,有利於解決好兩岸關係當前所面臨的一些難題。

這 是結束訪台行程返京後,張志軍的一席話,簡短表述道出幾天行程最核心的總結,張志軍總結此行最深刻印象時認為,儘管兩岸關係這一段時間來遇到一些問題,出 現一些情況,但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是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的,所以大家也都表明瞭一個願望,就是兩岸攜手,一起繼續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正如社科院臺研所所長周志懷所言,張志軍訪台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的庶民元素大為凸顯,今後大陸對臺政策以兩岸一家親為主軸的親民風將蔚成主流。

 
« 最先前一個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下一個最後 »

第 401 頁, 共 434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