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王立平出席Battin Hall謝幕是接受献花;《枉凝眉》是中國長篇名著《紅樓夢》小說裡面的一首判曲,王立平先生,花了整整4年時間給《紅樓夢》譜曲。
賞「泱泱國風」紅樓夢;探「曹雪芹、毛澤東、張愛玲、王立平」的紅學觀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在年青一代,有多少人看過《紅樓夢》?前幾天在Lexington Battin Hall欣賞著名作曲家王立平的「紅樓夢全版主題曲音樂會」,再一次好有興趣搜集資料,寫一點關於「她」《紅樓夢》的「平生」以及與「她」有關的大人物。
60年代末到70年代,黃梅調電影在香港盛行,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戲曲劇種,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等地以及台灣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2006年黃梅戲入選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曹雪芹:創造與幻滅
在一個清朝「帝制時代」,一位貴族自身衰落的感觸,作者曹雪芹揮筆創造了《紅樓夢》;兩個對比鮮明的世界,大觀園的理想世界,希望它長駐人間;大觀園以外的現實世界,不斷摧殘理想世界,直至它完全毀滅;乾淨純潔與骯髒墮落間的強烈對比;縱使作者在首回前批自述,以此書寄託他對年輕時認識的女性的懷念,但也很可能只是假借要寫女性,其實是要寫當時知名人物的推托之詞。
記有乾隆皇帝認為《紅樓夢》是影射康熙時的權相明珠與其子納蘭容若的家事;蔡元培曾指紅樓夢隱含反清復明思想;台灣作家高陽則推測與雍正乾隆即位的宮廷鬥爭有關;中國有部分紅學家認為:之所以有後四十回的續作,乃是一個政治行為;據考證,曹家與當時中國的皇族關係密切,《紅樓夢》一書的歷史、政治語境,乃是當時一場有名的政治風波「弘晳逆案」。
原本共120回,但後40回失傳,後來高鶚、程偉元聲稱取得後40回稿,並整理印行,即為目前較通行的120回全本;(現今學界普遍認為通行本前八十回為曹雪芹所作)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中國古典長篇章回小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毛澤東的「百科全書」
《紅樓夢》是毛澤東讀過很多遍的一部古典小說,他對《紅樓夢》評價之高,是古今任何一部小說難以比擬的,毛澤東說《紅樓夢》是一部好書要精讀它,他欣賞《紅樓夢》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20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注重於《紅樓夢》的研究,對若干學者的紅學著作頗感興趣,如俞平伯、李希凡、藍翎、吳世昌的論紅之作。
毛澤東終生保持著自青少年時代起便養成的讀書習慣,在書上批批改改,據曾在毛主席晚年為其做專職圖書服務管理工作的徐中遠說,毛澤東曾多次要過不同版本的《紅樓夢》,在大陸古典小說中,他讀得遍數最多的要數《紅樓夢》了;其閱讀角度主要包括:聯系作者曹雪芹所處的時代背景來讀;聯系封建社會的宗法關系來讀;聯系封建社會的經濟關系來讀;聯系封建社會的政治關系來讀;聯系封建社會的階級關系來讀;在某種程度上,他是把這部小說當作了解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來讀的。
1973 年11 月17 日,毛澤東召集周恩來、喬冠華、王海容、章含之、沈若芸、唐聞生等分析國際形勢討論基辛格訪華情況,便集中引用了《紅樓夢》中的一些生動語言,他說:「切忌不要忘記鳳姐說的話:大有大的難處」;劉姥姥向她要錢聽了這個話就冷了半截,後頭又轉彎,說皇帝也有三門子窮親戚,不要讓你空手回去了,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劉姥姥一聽,通身都發熱說:「你老拔一根汗毛比我們的腰還壯呢!」……「坐山觀虎斗」也是鳳姐的話,「大有大的難處」特別對我們有用;「千裡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美國,蘇聯就是「千裡搭長棚」;「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出自林黛玉,沒有調和的餘地,這也是路線鬥爭呢!
張愛玲10年《紅樓夢魘》
自1968年開始,張愛玲便開始系統地研究《紅樓夢》,成果陸續分別發表在香港和台灣的報刊上,1977年8月,這些考證文字結集成書在皇冠出版社出版,張愛玲把書名定為《紅樓夢魘》;用十年的時光五詳《紅樓夢》,張愛玲是把它當作生命中的豪舉;正是由於「歲月累積」與「才性稟賦」式地熟讀,張愛玲才能在細小處感悟到《紅樓夢》版本問題的複雜性,從而使其考證文章呈現出曲徑通幽的獨特風貌。 張愛玲利用種種方法計算《紅樓夢》各早期鈔本的年份,考訂各章回的先後次序,正是要追蹤曹雪芹所自稱的「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寫作經歷,從而更加深刻地把握《紅樓夢》的文化內蘊與曹雪芹的精神境界;許多年來讀者和研究者在重視張愛玲文學作品的同時,對其學術研究往往會有一些有意無意的忽視,其實研究《紅樓夢》,對於張愛玲來說同樣是「十年辛苦不尋常。」
張愛玲所著的《紅樓夢魘》,重點研究了甲戌本、庚辰本和夢稿本的文字早晚及其互相關係,兼及戚序本、甲辰本、舒序本、程甲本等,《紅學通史》的作者陳維昭指出,張愛玲在研究中出現了一種重要的傾向「識小辨微」在研究《紅樓夢》的過程當中,張愛玲利用她對文本的一種特殊直感,比較了諸脂本之間的文字歧義,並以此引申,考察了各本的成書過程和版本問題;張愛玲的興奮點始終在於《紅樓夢》文本本身。
張愛玲則在小說創作中深得《紅樓夢》的個中三昧,其不朽名作《金鎖記》更是盡得《紅樓夢》的風神韻致,張愛玲的考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建立在一個作者對另一個作者的揣摩、體悟、推理之中的。
王立平4年為《紅樓夢》譜曲
《枉凝眉》是中國長篇名著《紅樓夢》小說裡面的一首判曲,在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中,由著名詞曲作家王立平譜曲,歌曲的女聲原唱者是陳力,男聲原唱者是王潔實和葉茅。這首曲寫「寶、黛」的愛情理想因變故而破滅,寫林黛玉的淚盡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說的「枉自嗟呀」,凝眉,皺眉,悲愁的樣子。
「若說没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虚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87版《紅樓夢》的作曲者王立平先生,花了整整4年時間給《紅樓夢》譜曲,單單一曲《枉凝眉》就寫了1年多,就是為了「曹雪芹詞、王立平曲」這幾個字,王立平非常看重能把自己的名字和曹雪芹排在一起:「上刀山下火海,都值了!」後來,歌曲獲得了空前成功,王立平在解釋原因時説:「是曹雪芹助我。」
75歲的王立平自北京前來,上台和大家見面,他說自己是曹雪芹的粉絲,雖然那個年代還沒有「粉絲」兩字的興流,(4月15號) 王立平選在哈佛和他的「粉絲」細說從頭話《紅》學。
中國影視作曲者王立平生於吉林長春人 (滿族),國家一級作曲,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電影樂團藝術指導,愛好音樂、文學、攝影;1965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73年任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作曲,1978年後任中央樂團團長、中國音樂樂團藝術指導,1979年他為電視片《哈爾濱的夏天》作詞作曲的插曲《太陽島上》風靡全國,一夜成名。後為1987年播出的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作曲。
曾為紀錄電影《潛海姑娘》、《鴿子》、《揚眉劍出鞘》、《海港之歌》,二十餘部故事影片如《戴手銬的旅客》、《少林寺》、《潛網》、《武林志》、《殘月》、《見習律師》、《她從台北來》、《香魂女》以及電視專題片《生命科學探索》、《萬里長城》、《生活之路》,電視連續劇《紅樓夢》、《聊齋》、《花木蘭》、《火燒阿房宮》,話劇《未來在招喚》、《綠色克隆馬》等作曲,其歌曲《太陽島上》、《牧羊曲》、《大海啊,故鄉》、《駝鈴》等多次在全國歌曲評選中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