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廣告看板
廣告看板
大小姐手記
悄悄地; 我們變老了

悄悄地;我們變老了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這則新聞剌眼球,「美國嬰兒潮退休激增,衝擊福利計劃」;人在少年夢中不覺,醒後要歸去,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歡喜傷悲老病生死,說不上傳奇,俗塵渺渺天意茫茫……「呀」悄悄地;我們變老了。

因嬰兒潮退休人數劇增,使美國支撐老年人的勞工減少,對社會安全等退休計劃造成更大的壓力,也更加激化移民在工作人力扮演的角色引發的辯論;美國爲老年人提供的社會安全網將面對更大的財務壓力,新的人口普查數字也顯示人口快速老化的郡縣集中在東北部、中西部北部,以及吸引退休者的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

最高的是佛羅里達的100比34,最低的是華府的100比17;阿拉斯加也是100比17、猶他爲100比18,德州100比20;2007至2009年經濟衰退以來美國出生率低落,去年出生人口更達到30年來的最低點,使美國人的中位年齡達到38歲,比2000年幾乎高了一歲,這種情況使美國更仰賴大多是年輕人的移民來減緩人口老化,可是遏制移民的做法可能損害未來這種活力。

嬰兒潮點解?baby boom,指的是在某一時期及特定地區,出生率大幅度「提昇的現象」;戰後嬰兒潮:在二戰結束後,遠赴戰場的男人解甲返鄉,觸發了嬰兒潮,嬰兒潮這個詞的首次出現,主要是指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4664」現象,從1946年至1964年,這18年間嬰兒潮人口高達7800萬人。

1970年的時候,美國在20歲以下的青少年人口大約為9340萬人,約當總人口數的46%;1994年這部分的人口降至總人口數的36%;在21世紀前30年裡,將會佔人口少數比率;介於20歲至65歲的人,靠工作去替為數眾多的嬰兒潮的人民支付社會安全福利金,因為約從2006開始,這些在嬰兒潮期間出生的人都會開始屆齡退休;到了 2030年,當最後一批嬰兒潮人口轉為65歲的時候,預期每兩個勞動人口就要替一位退休者支付社會安全福利金,與1960年5:l的比率相比之下,成了極明顯的對比(Goodrich1997)。

另外一個人口分佈上的事實是,現在美國的公民壽命都比以前更長,因此他們的健康醫療成本也一定會隨著日益增加的老年人口而呈正比率的增加,在醫療與社會安全體制上即將造成的潛在大動亂,讓人心中抹上了一層陰影,往好的方面看,如人口統計學家所說,這群美國的灰色化人口代表著深層的商業涵意,尤其是對那些專門提供老年人產品與服務的設計、生產、行銷以及配銷的公司而言。


 
3個女人3條命;英文 陳菊 應臺

「特金會」對兩岸啟發良多;蔡英文樂見「蔡習會」?

蔡英文接受法新社專訪稱,雙方都需要持續努力,「我們會不斷地告訴對方,對話與溝通是解決現在兩岸許多問題,最重要的方法」;「蔡習會」是否是蔡英文這一任想完成的目標?蔡英文表示:「我當然希望在我做總統任內完成」;她也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見面為例,強調「特金會」對於兩岸之間有很多的啟發。

3個女人3條命;英文 陳菊 應臺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據「中國時報報導」,兩岸關係趨於緊張,蔡英文總統25號表示,她很樂意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坐下來,好好地談一談」;蔡英文接受法新社專訪,對於是否準備好會晤習近平?她表示,已在很多不同場合說過,只要是對等、尊嚴、沒有政治前提,作為臺灣的領導人,臺灣的總統,我很樂意,而且也有責任與對岸領導人坐下來,好好地談一談」;她認為,兩岸現所共同面臨的問題,透過對談,讓習近平能更瞭解臺灣經濟、社會及各層面發展,他在做許多政策、策略的判斷時,不致發生誤判或誤解。

至於何時能見面?她說雙方都需要持續努力,「蔡習會」是否是蔡英文這一任想完成的目標?蔡英文表示,我當然希望在我做總統任內,她也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見面為例,強調「特金會」對於兩岸之間有很多的啟發;蔡英文指出,美國和北韓在文化或很多層面上的差異很大,「可是他們能夠在一個對等,且相互尊重下,在新加坡有見面機會」,這對世人來講是正面發展,對處在對立,或者有潛在衝突的國家之間,也是一種激勵。

23日晚,民進黨籍臺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晚間舉行首場造勢晚會,陳菊在現場發表演說時聲稱,蔡英文堅持「九二無共識」,臺灣一定要用所謂「自由民主的方式」,來確保臺灣可「多元發展」;陳菊聲稱「九二無共識」遭吳敦義駁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表示,1992年的「九二共識」是歷史事實,不是誰講沒有就沒有的,也不是那一個人可以毀掉的;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吳敦義受訪時以歷史爲例指出,「玄武門事件」也是發生過,後來史家稱爲「玄武門事件」,如同「貞觀之治」也是如此。

 

(註) 1992年發生的事情是歷史事實,兩岸雙方經過換文,換文內容依據的是「憲法」增修條文的理念,內容就是35個字,「兩岸都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但是對於他的涵意,雙方同意用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述」;這35個字就是1992年的歷史事實,大陸接到電報後迴文“充分尊重並接受”,也因此造就1993年辜汪第一次會談。

23號至25號之間又發生了什麽?兩天之間,從陳菊稱蔡英文堅持「九二無共識」,到蔡英文接受法新社專訪,她表示,只要是對等、尊嚴、沒有政治前提,作為臺灣的總統,我很樂意,而且也有責任與對岸領導人坐下來,好好地談一談」;美國的特朗晋政策可「朝令夕改」,臺灣的蔡英文,在當前內政焦頭爛額、民窮財盡;急不容緩另走高明之路又何不可?

看到陳菊陪着蔡總統在電視促銷「荔枝活動」,思潮回想到陳菊「孤苦伶仃」打併的人生;記憶猶新的是陳菊說:「如果為了整個臺灣的發展,包括民進黨必須承擔的責任,戰士沒有權利選擇戰場」;現任總統府秘書長的陳菊,世界新聞專科畢業、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碩士,曾為美麗島事件政治犯,於獄中留下遺書;陳菊迄今未曾結婚,亦沒有子嗣,不過高雄選出的立委李昆澤的母親是陳菊的親大姊,所以一般而言,都把李昆澤視作是陳菊政治資源的傳承者。

龍應臺:「寡情刻薄的臺灣社會是我們想要的未來嗎?」龍應臺「父」姓龍,「母」姓應,生於臺灣,故得名「龍應臺」;龍應台曾以筆名胡美麗在《中國時報》發表數篇文章,後結集為《美麗的權利》,對此筆名,她自稱「喜歡極了,因為它俗氣,人有俗氣的權利;龍應台與德國人Bernhard Walther在美國初識,1980年代龍結婚,婚後居於德國、瑞士;1999年,在時任臺北市長馬英九的邀請下,出任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2012年,龍應台任中華民國文化部部長;如今的龍應臺,離婚之後再次客居他鄉,這次是香港,作家柏楊生前曾說:「龍應臺有許多想法和做法,都是我年輕時會幹的事,大概每個有志之士都要經過這一段吧;我是晚年才進入中庸之道,站在外面往裏看,我認定,龍應臺的軌跡大致也如此。」

據《聯合報》報導,年金改革新法上路倒數,臺灣「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因退休金將被砍減少3、4成,讓他感嘆晚景淒涼,引發各界議論,對此,臺當局「文化部前部長」龍應臺表示,薪資多少,要看曾經付出多少,有能力貢獻多少,叫囂式的一刀切平等,只是輕佻;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要看一個社會對弱勢的照顧程度,臺灣真的可以多一點忠厚、感恩,少一點殺伐、輕佻;踐踏努力的人,最後得到一個寡情刻薄的社會,「那是我們想要的未來嗎?

談改革未提「同婚」 蔡英文:在臺灣社會有分歧性

蔡英文總統25日接受「法新社」(AFP)專訪,針對臺美關係、兩岸關係、臺灣國際地位及認同、「特金會」等議題,迴應媒體提問,蔡總統表示,她上任以來這個階段,最大的挑戰是時間。

記者追問,「同婚」會是第一個任期之內,期望完成的改革嗎?蔡總統表示,「這件事情,其實也有一點在臺灣的世代之間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40歲以上的人和40歲以下的人對這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在臺灣社會它是有一點分歧性」。

不過,她也說,大法官已經做了憲法的解釋,「從某一種角度來講,我們已經階段性的完成了一部分」,後面接續的立法,「我們會讓社會更多元的意見可以整合起來,最後擬訂一個完整的立法」。

以下爲總統府提供的部分專訪內容:

問:您說過上任以來遇到一些挑戰,您的下一個挑戰爲何?

總統:事實上,在2016年選舉的時候,選民對臺灣的未來,是非常有想法,也非常有期待的,而且在2016年的當下,臺灣確實碰到很多的挑戰,所以他們對2016年的選舉勇敢做了選擇,但是他們對2016年選出來的總統和政府的期待非常高,他們希望他們所期待的改變都能夠很快實現;所以對2016年選出來的總統來講,時間是最大的挑戰,我必須要跟時間賽跑,把我們很多對臺灣應該做的改革,還有很多根本性的改變能夠一一的實現,所以對臺灣的總統來講,在這個階段我最大的挑戰是時間。

另外,我們的社會確實面臨到很多的挑戰,比如說來自中國的壓力,總統如何在維持國家的尊嚴、維持國家的主權的情況下,能夠維持兩岸和平的狀態,這是我們最大的挑戰所在。

第二個挑戰是我們長期以來經濟的發展都是以工業製造和代工的模式來支撐,我們要走向下一個階段,以創新、高技術、高價值的產業型態,來支撐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這個經濟轉型對臺灣來講確實非常重要,我們在跟時間賽跑,也跟全世界其他的主要經濟的國家在賽跑。

另外一方面,我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能源轉型,我們面對的是,臺灣是一個天災比較多,尤其是颱風、地震比較多的地方,所以核能對我們來講是一個風險比較高的選項,同時在氣候變遷之下,我們長期使用的化石燃料也是對我們的一個挑戰,所以我們必須發展出來另外一種選項,也就是再生能源,而且在過去基礎不足的情況下,要快速的因應再生能源,對我們執政者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另外,其實臺灣的社會也面臨到世代的衝突,年輕的世代和中老年人的世代,他們有很多價值上的衝突,這個顯示在所得分配的問題、勞動條件的問題上,其實我們都看得到,我們這一次用了很多、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做年金改革,其實也是爲了讓世代之間能夠保持一個平衡、和諧的狀態。


 
什麼是「零容忍」移民政策?
特朗普重申對非法移民的強硬立場

6月23日,總統特朗普重申對「非法移民的強硬立場」,警告一旦政策出現弱點,就會有數以百萬計的非法移民湧入;在拉斯維加斯出席內華達州共和黨大會,為競逐連任的共和黨參議員站台時,再次為移民政策辯護,特朗普表示:「移民問題上要非常強硬,我們 (共和黨) 人其實做得很好,處理一個非常困難的情況,這問題該在多年前處理好;事實是我們需要更多共和黨人,因為民主黨人是阻礙者,他們不會投票,他們是徹底的阻礙者。」會場外就有數百人示威,抗議打擊非法移民的「零容忍」政策拆散家庭

什麼是「零容忍」移民政策?

2018年4月6日美國司法部長Jeff Sessions宣布執行「零容忍」移民政策;所有「非法」入境的成年人,都要先接受司法審判;奥巴馬時的做法是直接「接收」這些非法移民家庭後,登記在案後把這些人「釋放」,要求數月後 (排期) 上法庭面對移民庇護官司;但「釋放」的非法移民家庭,從此消失在美國茫茫人海中,以非法身分繼續留下。(註:在美墨邊境試圖入境者,多來自中南美洲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等國,貧困和政治動盪想逃到美找新出路;據美現行移民法案這些人可申請「庇護」留在美國。)

「零容忍」政策,把「司法程序」放到「移民程序」之前;特朗普政府要傳達的信息其實很簡單明瞭「你非法越境,就起訴你,非法行為必須付出後果」;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表示:「如果你犯罪,警察就會逮捕入獄,不會考慮犯人是否有家庭。」改變以往先走移民法庭的程序,在父母接受司法審判的过程中,隨行偷度的孩子則按美國對「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聯邦法,送到專門機構保護看管,難民安置辦公室會聯絡其在美國可能有的親属後交托管。

「你」是特朗普「又」如何辦?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將你貧窮、困倦;蜷縮著渴望自由呼吸的人民交給我;擁擠岸邊的悲慘棄子送來吧;那些流離失所、四處漂泊之人;我在這金色大門旁舉起手中明燈!」這是自由女神像底座內的銅板所刻的詩的段落;自由女神像,又名「自由照耀世界」,是一座位於美國紐約港自由島上的巨型古典主義塑像;1886年10月28日落成,是法國送給美國的禮物;塑像人物是一位身穿長袍的女性,代表羅馬神話中的自主神,她右手高舉火炬,左手的冊子上用羅馬數字寫有美國獨立宣言的簽署日期:「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腳下還有斷裂的鎖鏈,這座塑像是自由和美國的象徵,對外來移民展現出歡迎信號;「自由女神」是數百萬移民對美國的第一印象,點燃了他們對更好生活的希望,以自由的可能招喚著他們......

回顧2015年11月15日,巴黎連環恐怖襲擊案後;美國各州州長接着陸續發表聲明稱,擔心有恐怖份子假扮難民混入美國,因而拒絕接收任何敘利亞難民;兩日後的17日,美國50個州中已有27個州的州長發表了聲明,其中26名州長是共和黨人;2016年9月20日,由於全球移民危機、對恐怖分子襲擊的恐懼以及爭吵不斷的總統競選等因素,美國的難民政策在過去一年已經成為一個政治難題;當時,共和黨總統候選特朗普說:「現在我聽到我們將接收20萬敘利亞人,他們可能會是伊斯蘭國分子?」這種言論讓美國人害怕……美國難民和移民委員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拉維尼亞里蒙說:「911恐怖分子當中沒有一個是難民,過去幾年在美國或者巴黎或者其它任何地方幹了壞事的那些人沒有一個是難民。」然而,由於對恐怖分子襲擊的擔憂在絕大多數美國人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從敘利亞或者其它地方接收難民已經成為美國的一個政治難題。

2017年 1月 3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暫停接收一切難民,並暫時禁止來自七個以穆斯林國家的公民入境;這一決定又引發全美多地示威抗議,並受到更廣泛的國際輿論遣責;不過亦另有一些人則將特朗普的「行政命令」看作是履行「令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承諾。

目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命令還設定了2017年的難民接收「上限為5萬人」,前任總統奧巴馬所設定的上限則是「11萬」;接收的「5萬」個難民的「衣、食、住、行、醫療、教育」等等的費用是個天文數字;美國如果大開中門,來者不拒,正如電視訪問在墨西哥邊景等候「翻過來」的難民說:「等等看,如果他們(已偷渡過去的難民) 不用回來,我們不放過機會。」

「將你貧窮、困倦;蜷縮著渴望自由呼吸的人民交給我」,美國花了太多的「愛和人道主義」去照顧難民;回頭看看美國遊民的問題越來越多,對美國每一個城鎮都是當務之急,「那些流離失所、四處漂泊之人」已在我們身旁;特朗普表示,有需要暫停接收難民的計劃,以讓政府部門有更多的時間制定出更嚴格的檢查體系;「你」是特朗普「又」如何辦?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如何去「看」一篇好的文章?是共鳴!一個患有「帕金森氏症」的父親,生活不能自理,當出租車司機的兒子不放心,每天都帶上他以便照顧,小小的車廂就成了父子倆「流動的家」;他說:「小時候家門口有條鐵路總過火車,那時候父親揹着他去看火車,冒着白煙的小火車開過,他趴在父親的背上,覺得特別踏實;現在,那個人不能再揹着他看火車了。」他的心願是,一直牽着父親的手,就像當初父親帶他看火車,一路走下去,一起看最美的風景,就像那首歌唱的那樣「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牽著你的手,陪你一起慢慢變老,當我哭泣的時候,有人陪我傷心,傾聽我訴說,為我撫平凌亂的頭髮和憔悴的顏容,告訴我明天依舊陽光燦爛;當我笑容明媚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和我們一起……』流動。

認識:帕金森氏症 (Parkinson's disease,簡稱PD) 是一種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系統;它的症狀通常隨時間緩慢出現,早期最明顯的症狀為顫抖、肢體僵硬、運動功能減退和步態異常,也可能有認知和行為問題;失智症在病情嚴重的患者中相當常見,超過三分之一的病例也會發生重性抑鬱障礙和焦慮症,其它可能伴隨的症狀包括知覺、睡眠、情緒問題。

自主神經系統的改變可能會導致姿勢性低血壓、油性皮膚、多汗、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礙,患者也可能會嚴重便秘和腸胃蠕動異常;帕金森氏症也和部分眼疾和視力異常有關,包括眨眼頻率降低、乾眼症、追視障礙、跳視(雙眼受自主神經影響而往同方向跳動)、無法向上凝視、視力模糊和復視;感官問題則可能表現在失去嗅覺、失去痛覺和感覺異常(皮膚刺痛和麻木);上述所有自主神經和感官症狀在確診前一年就可能發生。

帕金森氏症的成因目前還不清楚,但普遍認為和遺傳與環境因子相關,家族中有帕金森氏症患者的人較可能得到此病,暴露於特定農藥、曾有頭部外傷者風險也比較高;但有吸菸習慣、常喝咖啡或茶者風險較低,帕金森氏症主要的運動症狀導因於中腦黑質細胞死亡,使患者相關腦區的多巴胺不足,細胞死亡的原因目前瞭解很少,但已知和神經元蛋白質組成路易氏體的過程有關,典型的帕金森氏症主要靠症狀診斷,神經成像也能協助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2015年,全球約有620萬人患有帕金森氏症,帕金森氏症通常發生在60歲以上的老人,約有1%的老人罹患該病.;男性較女性容易得到帕金森氏症,若患者在小於50歲發病,則稱為早發性帕金森氏症,帕金森氏症確診後的預期餘命約為7-14年;此病以英國醫生詹姆士·帕金森為名,他在1817年發表了《論震顫性麻痺》(An 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一書,書中首次詳述了帕金森氏症的相關症狀,其生日4月11日也定為世界帕金森氏日,社群團體會在此日舉行公眾推廣活動;鬱金香則是帕金森氏症的象徵符號;一些著名患者的病情提高了大眾對此病的關注,包括演員麥可·J·福克斯、奧林匹克自行車手戴維斯·費尼和職業拳擊手穆罕默德·阿里。

 
« 最先前一個21222324252627282930下一個最後 »

第 25 頁, 共 100 頁
廣告看板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