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廣告看板
廣告看板
大小姐手記
祖父母的答錄機

祖父母的答錄機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看起來很幽默,查實很可悲;透過兒女對年老父母「永無休止」的要求背後,原來賞他們一頓飯,是老人心目中的渴求。

這個答錄機好笑好棒的涵義:

「早安,我們現在不在家,請於嗶聲後留話。

嗶嗶嗶

如果你是我們的孩子,請按1,然後照大小排序按1-5,讓我們知道你是老幾來過電話。

如果你是要我們幫忙帶小孩,請按2

如果你想借車子,請按3

如果你要我們替你洗燙衣服,請按4

如果你要把孫子/女放這裡,今晚讓我們帶,請按5

如果你要我們去接孩子下課,請按6

如果你要我們為禮拜天準備餐點或送到你家,請按7

如果你想在這裡吃飯,請按8

如果你想借錢,請按9

如果你想請我們去吃飯或請我們去看電影遊玩之類的,請你現在就開始說話, 我們有正在聽。」


 
人心深處

人心深處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好久沒有細心看看廚房的地,因為少用廚房;一看,的確很糟,原來米色變了深灰色,用心去洗,也不是一次便可重回舊觀。

地方的「污穢不堪」看得到,人心深處又是甚麼樣?

有一篇文章這樣寫過:「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隨身帶着一條銷匙,可以開不同的門,有些人幸運,有些人坎坷;而每一個人,總有一段時光,忘情地吃樂、歡顏,那是童年。」

我的童年好開心,回顧自已的一生,都好開心,也包括了得意和失意;得意時會放慢節奏,失意時更會萌生「雄心壯志」,也因此,不了解我的人,便以常態來打壓我,一句「睇你死未?」那便大錯特錯,「睇你死未?」反成了強心針,「同你死邊」一定追查到底,永不言休。

前陣子各地校友聚集波城,是兩年一度的同學會,大家好珍惜重逢的光陰;不知甚的,脫下校服,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都不再簡單,拿着一條「百合匙」,開着一度又一度的門,看到「光怪陸離」的花花世界。

梁振英當了特首,日子卻不好過,不好過到底還是香港一把手,在未來五年受命中央,「港人的反對聲音」不外乎是自視民主的一種表態;是中英50年不變中真正的「港產合成品。」

社會大事,國家政策外,跨過數十年,人生的看法便不同了,建立兄的搜集的電郵和友好分享的一則:

《以前提到結婚,想到「天長地久」;現在提到結婚,想到「能撐多久」。

當初會結婚,說是「看上眼」;後來會離婚,說是「看走眼」。

婚前,愛情是「神話」;婚後,愛情是「笑話」。

男人花錢,是為了讓女人「高興」;女人花錢,是因為男人讓她「不高興」。

嫁入「豪門」,要懂得理財;嫁入「寒門」,要懂得生財。

以前的人,視婚姻生活為「一輩子」;現代的人,視婚姻生活為「一陣子」。

婚前,男人經常找女人「討論」;婚後,男人只告訴女人「結論」。

婚前,男人對她「悄悄」講話;婚後,男人對她「大聲」講話。

婚前,情侶做什麼都是「浪漫」;婚後,夫妻做什麼都是「浪費」。

想結婚,是「自己」已能獨立;想離婚,是「子女」已能獨立。

婚前的男人,大都很「幽默」;婚後的男人,大都很「沉默」。

女人的「記性」,吵架時最好;男人的「耐性」,結婚後最差。

大男人,會「作威作福」;好男人,會「作牛作馬」。

男人沒有女人,「耳根清淨」;女人沒有男人,「居家乾淨」。

男人「入錯行」,上班會很痛苦;女人「嫁錯郎」, 下班會很痛苦。》

人心會變,變得連自己也看不清;人生可以「提心吊膽」的過,也可以「攀龍附鳳」的過,今天什麽也沒有做,只一味的去洗地,在洗洗弄弄中想到從前。

 
香港奇事

香港奇事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香港大學許多年前便是貴族學校,上一個世紀,香港人要入港大並非易事,當年有一項名稱叫『有港大入學資格』;這是因為『僧多粥少』,考入了並不一定有學位,但持有此稱號行的在填寫履歷時便高人一等。

像孫中山上港大年代,一些『大家閨秀』是坐橋去上學,一直到90年代,香港開始提升了不少大專轉型,這種『唯我獨尊』的情況才扭轉過來。

香港最後一屆3年制大學聯招昨天發榜,IQ達135、在末代高考取得3A、1C、1D佳績的14歲神童伍國頌,獲心儀的香港大學理學院取錄,成為該校創校百年以來最年輕的學生,他表示,日後打算主修化學,並已立下宏願,要走科研之路,矢志成為化學教授。

為迎接該校最年輕的準大學生伍國頌,港大特別舉行記者會,交代其入學詳情;其間伍國頌身穿西裝、打領帶,在父母及妹妹陪同下出席記者會,表現有點緊張,回答記者提問時態度謹慎,答案精簡,但有問必答,表現有禮。

早在上月底高考發榜後,當時就讀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中七的國頌,已表明心跡,坦言希望入讀港大理學院並主修化學,主要是考慮到港大世界排名高。

據了解,學院不會特別為國頌設計課程,二年級時他可再決定主修科,除理科出眾外,音樂亦是強項;曾跳級幾次的國頌表示,升上大學後不會再跳級,以充分利用3年的大學生活學習不同的知識,完成學位後,會考慮到外國深造。

理學院院長郭新表示,學院對國頌和其他學生會一視同仁,他鼓勵各同學擺脫在中學所用的學習模式,未來要更著重理解、思考和發揮。

 
天才與首相的搖籃

天才與首相的搖籃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名校培育「名生」,名人學生對母校的「捐助」,可培育更多名人學生;最近英國名校牛津獲校友創紀錄捐贈 7500萬英鎊,將資助貧困生;美國風險投資家邁克爾‧莫里茲向母校英國牛津大學捐贈7500萬英鎊(約合1.16億美元),為貧困家庭學生創立獎學金。

牛津大學稱,這筆捐贈為歐洲歷史上金額最大的本科教育財務援助,如果算上出自牛津大學和其他捐贈者的對等資助,上述獎學金總額預計將達3億英鎊(4.6億美元)。

學校將利用這項獎學金為最貧困學生抵消學費上漲,使他們的學費保持在每年3500英鎊(5414美元)。符合資質的學生將同時獲得生活補助。

莫里茲出生于英國威爾士,現任美國紅杉資本公司董事長,不久前因健康原因退出日常管理。據《福布斯》雜志美國富豪榜,莫里茲凈身家17億美元,排第273位。

莫里茲的家人曾是逃離德國納粹魔爪的難民,他說:「如果不是因為陌生人的慷慨解囊,我不會有今天。」

莫里茲說,根據他在美國的多年觀察,一些偉大的改革者出身于「最沒有前途的環境」,正是大學的獎學金制度使他們的成就變成可能,而他希望支持這樣的機會。

牛津大學十分之一的學生所在家庭符合這項獎學金的申請標準,即家庭年收入低于1.6萬英鎊(2.5萬美元);第一批獎學金將于今年秋季開始發放。

(註) 牛津大學 (英文:University of Oxford,簡稱:Oxon.) 位於英國牛津市,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有「天才與首相的搖籃」之稱的美名;雖然牛津大學的確切創立日期仍不清楚,但其歷史可大約追溯到十二世紀末,迄今已有9個世紀;1209年,在牛津學生與鎮民的衝突事件過後,一些牛津的學者遷離至東北方的劍橋鎮,並成立劍橋大學;自此之後,兩間大學彼此之間展開相當悠久的競爭歲月。

牛津大學是英國研究型大學羅素集團,歐洲頂尖大學科英布拉集團,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以及Europaeum中的核心成員;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的羅德獎學金,每年在全球選取80名優秀且剛畢業的本科生去牛津大學攻讀碩士或博士;這些羅德學者不少之後在全世界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在9個世紀以來,牛津大學一直是世界級的頂尖學府,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時常被合稱為牛劍,它們兩所是英格蘭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學,從2002年至2010年,牛津大學已經連續9年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全英綜合排名第一的大學。

 
« 最先前一個61626364656667686970下一個最後 »

第 61 頁, 共 100 頁
廣告看板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